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7)
2023(6156)
2022(5321)
2021(4771)
2020(4111)
2019(9267)
2018(9066)
2017(16801)
2016(9293)
2015(10273)
2014(10527)
2013(10203)
2012(9308)
2011(8075)
2010(8623)
2009(8514)
2008(8393)
2007(7580)
2006(6696)
2005(6237)
作者
(26355)
(21955)
(21667)
(20998)
(13963)
(10467)
(10008)
(8389)
(8261)
(7978)
(7485)
(7461)
(7008)
(6976)
(6892)
(6613)
(6549)
(6401)
(6356)
(6244)
(5581)
(5346)
(5291)
(5034)
(5006)
(4968)
(4893)
(4863)
(4463)
(4250)
学科
管理(35512)
(33984)
经济(33912)
(30056)
(26974)
企业(26974)
(14786)
方法(14090)
(13062)
审计(12204)
数学(11446)
数学方法(11271)
(9580)
财务(9549)
财务管理(9477)
中国(9406)
企业财务(9044)
业经(8855)
(8774)
(8701)
体制(7555)
(6911)
银行(6905)
环境(6673)
(6575)
(6468)
(6439)
金融(6437)
技术(6410)
(6056)
机构
大学(130853)
学院(130362)
(52729)
经济(51459)
管理(51192)
理学(43328)
理学院(42910)
管理学(42352)
管理学院(42113)
研究(41887)
中国(34490)
(31294)
(28494)
科学(23637)
财经(23400)
(21477)
(20981)
(20979)
中心(19874)
(18403)
研究所(17957)
北京(17374)
财经大学(17213)
业大(17118)
(16295)
经济学(15866)
(15622)
(15121)
师范(14977)
(14953)
基金
项目(84472)
科学(67013)
研究(63424)
基金(61298)
(52666)
国家(52228)
科学基金(45408)
社会(41201)
社会科(39145)
社会科学(39132)
(33558)
基金项目(32114)
教育(29337)
自然(28325)
(27659)
自然科(27577)
自然科学(27570)
自然科学基金(27054)
编号(25290)
资助(24784)
(21958)
成果(21712)
(19495)
重点(19440)
课题(18523)
(17642)
国家社会(17095)
(16982)
(16982)
教育部(16949)
期刊
(60701)
经济(60701)
研究(41721)
中国(34315)
(29271)
管理(19725)
学报(17565)
(16552)
科学(16526)
大学(14182)
学学(13368)
(13207)
金融(13207)
教育(13121)
财经(11985)
技术(11574)
农业(10753)
(10133)
审计(10083)
会计(9997)
财会(9780)
经济研究(9399)
业经(8776)
问题(7503)
通讯(6471)
会通(6454)
技术经济(6369)
(6338)
理论(5997)
科技(5932)
共检索到207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文娣  
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评价 的目的,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内 部控制的完善性和可靠性,以便决定对它的依赖程度,提出按原审计方案进行,或对原定审计方案进行修改的结论。从而在审计工作中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活动的自我防范和纠正错弊能力,作出内部控制风险的审计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晓燕  程富  
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本文基于外部审计的视角,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对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华平  肖宏  
内部控制体系评价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式,而定性评价受评价人员的主观判断的影响,往往缺乏客观性,定量评价则以其科学、精确、可比的特征受到内部审计机构的欢迎。随着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受到关注,内部控制体系定量评价标准的建立势在必行。通过设置内部评价标准模式,分化各个子控制系统,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原东平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分为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两部分,一般标准以具体标准为基础,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可按照控制目标、控制点、控制措施设计评价标准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云生  
一、国际主要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一)美国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2年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专题报告首次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概念,构建了以三个目标为指导,五个要素为条件的内部控制框架结构。(1)内部控制框架的三个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三个方面。经营效率和效果是企业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利益要求。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内部管理者、投资者及其他利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双  赵毅  
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但近年来不断发生上市公司会计欺诈丑闻,证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效果并不乐观,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越来越重要。因此,国内外广大学者、权威机构从不同视角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作了探索和研究。文章主要从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三方面对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并进行了述评和展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世群  
在综合分析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环节的基础上,对企业物流支出的审计业务标准作了研究与评价,并给出了改进建议,以期能对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业务的审计优化工作提供帮助和参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内审部课题组  罗育全  饶艳  
随着内部审计的快速发展,其职能不断拓展,加强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趋势。内部审计如何发挥自身更大作用为组织增加价值、增加的价值如何衡量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基于央行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探究增加组织价值的实现路径。通过专家调查法、格拉布斯(Grubbs)法对评价指标权重的测量值进行合理判断,尝试构建央行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评价标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俊民  芦雅婷  傅绍正  
基于信号揭示理论,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A股单独披露内控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对内控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自由裁量的认定标准宽严程度与内控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但与反映内控审计投入的审计延迟无显著关系,这表明认定标准越严格,审计师通过收取风险溢价这一路径来降低风险,而非增加努力程度;审计师对严格的权益类认定标准更为敏感,良好的控制环境对认定标准宽严程度与内控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上述结论不仅为认定标准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而且有助于理解认定标准对内控审计定价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丽梅  李琪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样本,统计分析了2011-2015年非标内控报告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就2015年的86份非标内控审计报告对内部控制缺陷从内部控制三目标的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会计凭证不全、收入确认不合理等重大缺陷严重偏离内部控制三目标,导致上市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重要缺陷及一般缺陷对内部控制三目标的偏离程度相对小一些,如审计范围不完整、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等等,导致上市公司被发表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张宜霞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通常是一个框架体系,它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而英美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层次,但二者又不尽相同,各有特色。笔者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其总体设计的思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竞能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孙祥久  张晓瑜  
内部控制是每个现代企业所必需的管理方法,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则是企业实践内部控制所必备的流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有多种不同的视角,总体来讲,有企业外部视角和企业内部视角内部控制评价。企业外部视角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包括独立审计师视角、监管机构视角等内部控制评价;企业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