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0)
- 2023(18012)
- 2022(15815)
- 2021(14911)
- 2020(12655)
- 2019(29048)
- 2018(28585)
- 2017(54525)
- 2016(29882)
- 2015(33314)
- 2014(33306)
- 2013(32752)
- 2012(30505)
- 2011(27273)
- 2010(27639)
- 2009(25925)
- 2008(25768)
- 2007(22547)
- 2006(20016)
- 2005(18415)
- 学科
- 济(114713)
- 经济(114550)
- 管理(94256)
- 业(89111)
- 企(76529)
- 企业(76529)
- 方法(51360)
- 数学(43775)
- 数学方法(43222)
- 财(39288)
- 中国(31406)
- 农(30611)
- 制(28103)
- 业经(26220)
- 务(26152)
- 财务(26070)
- 财务管理(25988)
- 企业财务(24900)
- 学(24549)
- 地方(22413)
- 贸(20745)
- 贸易(20729)
- 易(20084)
- 农业(20037)
- 银(19864)
- 银行(19818)
- 融(19568)
- 金融(19565)
- 体(18835)
- 行(18775)
- 机构
- 大学(418798)
- 学院(414838)
- 济(167759)
- 经济(164042)
- 管理(163966)
- 研究(141277)
- 理学(140801)
- 理学院(139217)
- 管理学(136884)
- 管理学院(136088)
- 中国(109567)
- 京(90277)
- 财(86051)
- 科学(84309)
- 所(71144)
- 财经(66786)
- 农(65759)
- 中心(65466)
- 研究所(63564)
- 江(62792)
- 经(60760)
- 业大(59123)
- 北京(57195)
- 范(53248)
- 师范(52747)
- 院(51489)
- 农业(51175)
- 州(50537)
- 经济学(49942)
- 财经大学(49786)
- 基金
- 项目(276234)
- 科学(218071)
- 研究(202446)
- 基金(202400)
- 家(175871)
- 国家(174397)
- 科学基金(150352)
- 社会(127730)
- 社会科(121126)
- 社会科学(121097)
- 基金项目(106898)
- 省(105490)
- 自然(98729)
- 自然科(96404)
- 自然科学(96381)
- 自然科学基金(94632)
- 教育(92943)
- 划(89675)
- 资助(83908)
- 编号(82506)
- 成果(68513)
- 部(62196)
- 重点(61504)
- 创(57019)
- 发(57018)
- 课题(56254)
- 教育部(53662)
- 创新(53241)
- 制(53097)
- 科研(52985)
- 期刊
- 济(188099)
- 经济(188099)
- 研究(129398)
- 中国(87938)
- 财(70598)
- 学报(64661)
- 管理(62125)
- 农(59187)
- 科学(59043)
- 大学(49498)
- 学学(46465)
- 教育(44747)
- 融(43465)
- 金融(43465)
- 农业(40289)
- 技术(34079)
- 财经(33319)
- 经济研究(30062)
- 业经(29133)
- 经(28314)
- 问题(23873)
- 业(21210)
- 理论(21205)
- 图书(20958)
- 贸(20261)
- 财会(19815)
- 技术经济(19307)
- 版(19295)
- 实践(19228)
- 践(19228)
共检索到639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冉筱奇 刘阳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遏制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内在机制。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应该从而有助于股权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进而起到遏制投机,规范资本市场的作用。本文以2011年至2012年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验证了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引起了我国股权投资者的关注,并且能够显著的有助于其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报告披露 决策有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布勇 丁棠丽
基于消费者购买视角,以销售增长率为内部控制质量对消费者影响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消费者的影响。研究表明:消费者作为利益相关者会对内部控制质量做出反应,销售增长率与内部控制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消费者对公司隐性承诺越敏感,内部控制质量对消费者的影响越大。内部控制质量作为公司释放的一种信号,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信誉和履行隐性承诺的能力,有利于缓解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消费者 销售增长率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池国华 原国英 乔跃峰
文章以2009年辽宁省沪深两市45家A股主板公司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辽宁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质量差强人意,其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评价依据缺乏统一性、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不力以及上市公司的态度不积极等。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辽宁省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林娜
解决代理冲突的方法之一是股东通过采取加强信息披露的手段对管理层进行外部监督,而信息披露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使得股权资本成本降低。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采用OJ模型来估算股权资本成本,分别检验了我国企业在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阶段,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这两个阶段中,企业披露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都能使其股权资本成本显著降低。本文针对处于强制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阶段的企业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由国际"四大"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企业其股权资本成本相对偏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唐亮
本文选取2006年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A股的3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收集整理,选取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指标作为自变量,替代股权结构,分析其对内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股权结构与内控信息披露水平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公司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学堂 洪震
截至2011年末,福建省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共计80家,在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入强制披露阶段之际,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对福建省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进而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得出影响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高管持股比例、上市交易所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洁
本文利用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2011年的数据,不但进一步检验了传统的审计费用影响因素,还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费用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审计费用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审计费用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会对审计费用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倪娟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2012-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信贷决策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可获得的银行借款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短期银行借款的影响更为显著,对长期银行借款的影响则较弱。研究证实,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银行借款,尤其是短期银行借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红英 周露露
本文以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政府控制、审计师选择与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控制公司更倾向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对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具有积极影响。研究表明,监管部门通过推动国有控股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来发挥示范作用,有利于增强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动机,审计师自身声誉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动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方红星 段敏
利用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自愿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鉴证报告均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所辨别和利用,增强了对会计盈余数据的信任和理性应用,最终体现在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正面影响上,且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信息的信号传递效力强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辉 黄秋菊
根据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规定,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要披露其201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同时发行A+H股的交叉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双报告的披露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掌握其在实践中的披露现状及内部控制相关指引的应用情况,进而提出几点完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交叉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红敏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推进,股权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构成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底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构成角度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的关系;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的关系;社会公众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微弱负相关的关系。本文研究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构成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构成 公司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放
本文以2009年至2012年度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资本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有着显著的影响:国有股比例和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属于明显的正比例关系,而法人股比例和股权代理成本之间却有着不太明显的反比例关系;股权的集中程度和股权代理成本之间也是有明显的反比例关系:负债融资比率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同样有着较为明显的反比例关系。由于股权的分置与改革,造成了已经实现了股权全流通的公司的股权代理消耗成本显然低于未实现股权全流通的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晓蓉 朱燕
本文通过搜集2013-2016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相关材料,从披露数量、披露意见类型、披露的缺陷以及披露格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总结当前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成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渊贤 胡向丽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受到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部分,会对显著影响到内部控制实施效果。本文以我国2009年-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内部控制效果显著正相关,但在国有上市公司里这种相关性不显著;经营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果显著负相关;在国有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与公司内部控制效果呈显著正相关性,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则与企业内部控制效果显著负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持续披露下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变化——基于沪深两市审计报告
新审计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情况分析——基于2018—202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统计数据
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市场反应研究——来自沪深两市强制披露的经验证据
异质机构投资者与企业自主创新——来自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环境信息披露、银行信贷决策与债务融资成本——来自我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研究——来自沪深两市A股的经验分析
审计委员会制度能有效防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吗——来自2003-2007年沪深两市A股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是否有抑制作用?——来自沪深两市A股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信息披露、投资者信任与股价波动——基于沪深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