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8)
- 2023(10492)
- 2022(8609)
- 2021(7660)
- 2020(6650)
- 2019(14329)
- 2018(14194)
- 2017(27118)
- 2016(14777)
- 2015(16398)
- 2014(16297)
- 2013(16060)
- 2012(14513)
- 2011(12479)
- 2010(13320)
- 2009(13052)
- 2008(13252)
- 2007(12123)
- 2006(10887)
- 2005(10421)
- 学科
- 业(81076)
- 企(77186)
- 企业(77186)
- 管理(69678)
- 济(64205)
- 经济(64078)
- 财(29077)
- 业经(27114)
- 方法(26688)
- 农(22782)
- 务(22297)
- 财务(22269)
- 财务管理(22197)
- 企业财务(21094)
- 制(20415)
- 数学(17867)
- 数学方法(17620)
- 技术(16843)
- 农业(16256)
- 体(15630)
- 划(14774)
- 策(14589)
- 中国(14427)
- 体制(13842)
- 和(12873)
- 理论(12572)
- 企业经济(12455)
- 审计(12261)
- 经营(12007)
- 技术管理(10797)
- 机构
- 学院(217395)
- 大学(211089)
- 济(91926)
- 管理(90553)
- 经济(90113)
- 理学(76974)
- 理学院(76345)
- 管理学(75448)
- 管理学院(75045)
- 研究(63837)
- 中国(55504)
- 财(50926)
- 京(44698)
- 财经(39040)
- 江(35371)
- 经(35166)
- 科学(34743)
- 农(33640)
- 所(31298)
- 中心(30187)
- 财经大学(28495)
- 业大(28246)
- 北京(27337)
- 州(27233)
- 经济学(27093)
- 研究所(26831)
- 商学(26738)
- 商学院(26494)
- 农业(26082)
- 经济学院(24328)
- 基金
- 项目(133672)
- 科学(108025)
- 研究(101559)
- 基金(99433)
- 家(84154)
- 国家(83353)
- 科学基金(74703)
- 社会(67310)
- 社会科(63828)
- 社会科学(63807)
- 省(52893)
- 基金项目(52040)
- 自然(47036)
- 自然科(45929)
- 自然科学(45919)
- 教育(45516)
- 自然科学基金(45164)
- 划(42329)
- 编号(40631)
- 资助(39905)
- 成果(33069)
- 业(32640)
- 制(32433)
- 创(31382)
- 部(30317)
- 重点(29530)
- 创新(28438)
- 国家社会(27994)
- 课题(27717)
- 发(27377)
- 期刊
- 济(111576)
- 经济(111576)
- 研究(66787)
- 中国(48357)
- 财(47173)
- 管理(40294)
- 农(33261)
- 科学(26820)
- 学报(25853)
- 农业(22568)
- 融(22517)
- 金融(22517)
- 大学(21605)
- 学学(20831)
- 技术(20639)
- 财经(20192)
- 业经(19986)
- 经(17312)
- 经济研究(17034)
- 教育(16539)
- 财会(15784)
- 会计(13999)
- 问题(13834)
- 业(13652)
- 技术经济(13199)
- 现代(11675)
- 世界(10598)
- 通讯(10590)
- 会通(10569)
- 审计(10537)
共检索到340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晓平 解新红 钱燕霞
内部控制审计帮助企业完善治理和增加价值的方法:一是以评估企业整体环境为落脚点,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二是运用评估分析的手段,保障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三是以风险为导向,查找企业存在的重大风险;四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障内部控制执行有效;五是加强部门沟通,推动内部控制有效执行;六是注重审计成果应用及转化,推动企业价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解新红 李晓平 钱燕霞
内部控制审计帮助企业完善治理和增加价值的途径:一是以内部环境审计为基础,完善企业治理并实现价值增值;二是以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为主线,完善企业治理并实现价值增值;三是以内部控制执行审计为重点,完善企业治理并实现价值增值;四是以信息沟通审计为保障,完善企业治理并实现价值增值。
关键词:
企业 内部控制审计 完善治理 增加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忠明 杨晨露
以2010-2016年沪深A股非ST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审计意见对未来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与非ST类上市公司未来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更低;内部控制质量在非标准审计意见对未来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非ST类上市公司在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后会通过低质量的内部控制来提高企业价值。进一步分组研究表明公司规模较小、且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样本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否则不显著。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冬梅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建立内控后,需要由处于独立地位的内部审计部门从独特的审计视角,对内控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客观的审计和评价,揭示内控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乾伊
一、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关注点《内部审计工作具体准则》第5号提出,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监督5个要素,涵盖了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明了方向。受现阶段审计资源限制,同时考虑审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企业内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范一筱
一、内部控制内涵及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是建立在内部牵制基础上的一个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的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5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的有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利
本文拟从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现象(特别是会计现象)入手,说明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深入贯彻《会计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 失效 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青圣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资金的流动更加合理,有效地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部会计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监督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潘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ERP 系统已在全球广泛应用,ERP 作为控制环境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各个内部控制要素,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带来一些新的控制方法和手段,但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也会随着 ERP的应用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实施 ERP 后,企业内部控制的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留平 张猛超
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进行了比较,得出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两者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评价指引 审计指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吕春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汪晓丹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转移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战略的实现上。其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经营管理权与监督权相制约,因此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措施和手段,它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财务管理方式,更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文章讨论现代企业治理下对内控的要求和内控的目标,提出内控制度失效的表现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现代企业治理 内控制度 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杜志强 李俊
由于内部控制与审计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内部控制发展与审计模式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得审计模式不断变革并促使内部控制逐步完善。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使其适应审计模式的发展。本文针对内部控制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并指出了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审计 审计模式 内部控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宜霞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质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如果保证的水平处于有效内部控制的区间内,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如果保证的水平低于合理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无效的。从风险角度来看,就是评价相关目标的风险在经过内部控制之后是否已经降低到了一个适当的水平,如果已经降到了一个适当的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反之,则无效。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提供了一个有效内部控制系统的一般模板,也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根据内部控制框架或标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选择不同的起点或切入点,使用不同的评价思路和方法。从内部控制评价本身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琳,王红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