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2)
2023(8585)
2022(7206)
2021(6403)
2020(5373)
2019(11833)
2018(11560)
2017(22257)
2016(12125)
2015(13043)
2014(13039)
2013(12810)
2012(11687)
2011(10343)
2010(10738)
2009(10212)
2008(10053)
2007(9065)
2006(7812)
2005(7439)
作者
(34407)
(29045)
(28497)
(27641)
(18556)
(13798)
(12881)
(10771)
(10748)
(10417)
(9903)
(9570)
(9297)
(9294)
(9270)
(8746)
(8461)
(8445)
(8420)
(8127)
(7109)
(7103)
(6910)
(6626)
(6481)
(6399)
(6398)
(6231)
(5905)
(5590)
学科
(46127)
经济(46040)
管理(42577)
(38043)
(33419)
企业(33419)
方法(20763)
(18560)
数学(17569)
数学方法(17402)
(15855)
中国(12421)
审计(12221)
(11705)
财务(11680)
财务管理(11609)
企业财务(11179)
(10924)
业经(10818)
(10703)
(9930)
银行(9917)
(9705)
金融(9703)
(9436)
体制(9326)
(9178)
技术(8676)
(7756)
贸易(7744)
机构
大学(172049)
学院(170792)
(72835)
经济(71349)
管理(64760)
理学(56107)
研究(55726)
理学院(55528)
管理学(54720)
管理学院(54388)
中国(44158)
(40744)
(35655)
科学(32069)
财经(31777)
(28913)
(27985)
(26765)
(26341)
中心(25850)
研究所(24600)
财经大学(23975)
经济学(23973)
业大(23514)
经济学院(21709)
北京(21302)
农业(20878)
(20303)
(20232)
商学(19453)
基金
项目(114866)
科学(92220)
基金(87180)
研究(82267)
(76451)
国家(75877)
科学基金(65966)
社会(55641)
社会科(53072)
社会科学(53059)
基金项目(45634)
(43773)
自然(42615)
自然科(41655)
自然科学(41644)
自然科学基金(40951)
教育(38209)
(36730)
资助(35338)
编号(30796)
(27380)
(26853)
重点(26242)
成果(25650)
(24426)
国家社会(24309)
(23666)
教育部(23618)
创新(23028)
(22900)
期刊
(77376)
经济(77376)
研究(53406)
中国(38915)
(35537)
学报(27316)
管理(25306)
科学(24309)
(24127)
大学(21280)
学学(20437)
(19032)
金融(19032)
财经(16784)
农业(15641)
教育(14427)
(14330)
经济研究(13665)
技术(12504)
业经(11232)
审计(10187)
财会(10164)
问题(10084)
会计(9508)
(8414)
理论(8126)
(8123)
(8041)
技术经济(7423)
科技(7233)
共检索到259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益兵  
本文以2007~2008年度我国A股市场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企业为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性及定价效应。发现在我国现阶段信息披露环境下,内部控制审计信号是有效的,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内部控制效率,在法律遵循、财务违规及经营效率上显著高于控制样本。同时,发现市场对内部控制审计信号进行定价,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的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资本成本,在控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之后,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价效率依然存在。这一结果的启示是,强化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监管的实施,优化市场效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英慧  陈燕蓉  
内部控制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根据理论分析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着审计定价,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审计定价越低。运用2010~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与理论分析存在一定差异,说明在我国审计市场中内部控制有效性还不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中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仍有待提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淑伟  陈凤霞  
本文利用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与部分研究参数,对内部控制的缺陷、内部信息的披露程度、外部监督、内部审计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很大程度上依赖可操作的内部控制运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丽华  
审计意见类型是否恰当以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已经成为热点话题。本文利用2011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以及内部控制相关的报告中的数据,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三个要素来衡量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意见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川  沈红波  高新梓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内部控制在我国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内部控制作为一项控制措施是否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还缺乏实证证据。本文以136家房地产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效果被认可的程度以及带来的业绩后果。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能够准确地识别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程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实施对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公司业绩有显著作用;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相比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自评,既有替代作用,也有互补作用,即审计师的内部控制评价不仅包含了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评价,还具有其他的信息含量。本文的研究对内部控制的披露与评价,以及风险导向审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勇  李勤  
针对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执行薄弱而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内部控制执行及评价中,不仅要考虑公司管理层的内在激励,还要考虑外在约束,即立法和监管的要求,其中外部审计师的鉴证结论在外在约束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文章以成本效益原则作为约束条件,运用贝叶斯法则,分析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审计师鉴证作用对内部控制评价及执行有效性的作用机理。理论分析有助于当前我国企业建立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程序及执行机制,以促进企业内控系统在执行层面的健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建光  张英  
信息技术存在的安全漏洞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潜在威胁因素之一,它使企业的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和(或)信息风险增加,进而影响审计师的检查风险,最终导致审计风险和审计费用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严重型安全漏洞发生的频度与信息风险和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与审计风险显著负相关;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严重型安全漏洞发生的频度与信息风险和审计收费显著负相关,与审计风险显著正相关;对于由"四大"审计的公司而言,严重型安全漏洞发生的频度与信息风险显著负相关,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春林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监督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随之减少;审计监督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审计监督的加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在降低;但是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不存在交互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春林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监督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随之减少;审计监督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审计监督的加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在降低;但是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不存在交互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何远祯  
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诸多不可预估的风险,要求上市公司建立更加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本文主要分析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相关性,通过逻辑回归分析模型,论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的正相关性,即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越高,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越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启发  钟承龙  
本文利用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公司2011年至2013年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政策实施后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ST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程度不会影响审计质量,但对于非ST公司,内部控制越有效,审计质量越高。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文章基于2009—2015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审计对中央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改善被审计中央企业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但这一效应具有短期性。具体地,政府审计对中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作用有限,仅在审计工作完成后的一年内改善了控制环境要素,对其他内部控制要素作用不明显;政府审计仅在审计工作完成后的一年内改善了内部控制运行效果,并且主要通过短期提升中央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效率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借助高质量的社会审计能够提升政府审计对中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改进作用,而频繁的政府审计能够长期提升中央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顿巧玲  李勇  
较弱的内部控制会增加会计错误存在的可能性及发现错误的难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时审计师需要扩大工作范围和实施额外的实质性测试以降低审计风险,从而导致更长时间的审计延迟。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上市公司审计延迟的影响,旨在为健全我国内部控制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孟祥俊  张新型  
本文主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水平与注册会计师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2011年的"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评估依据,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水平会影响审计报告的意见,一个拥有完善、高效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能较好地保证其内部信息的质量,也能较好地保护其股东利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怡芳  张笑宇  吴国萍  
本文以2009-2011年沪深上市公司中因财务报告违规披露被处罚、对财务报告进行重述和财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越高、成员的专业性越强、以及会议次数越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越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