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5)
2023(6548)
2022(5593)
2021(5120)
2020(4422)
2019(9927)
2018(9830)
2017(18210)
2016(10248)
2015(11717)
2014(11791)
2013(11643)
2012(10621)
2011(9122)
2010(9790)
2009(9573)
2008(9797)
2007(8965)
2006(8097)
2005(7722)
作者
(28080)
(23310)
(23044)
(22201)
(15136)
(10813)
(10673)
(8759)
(8692)
(8592)
(7927)
(7882)
(7645)
(7398)
(7384)
(7039)
(6901)
(6854)
(6799)
(6631)
(5843)
(5639)
(5627)
(5410)
(5380)
(5239)
(5138)
(5131)
(4695)
(4495)
学科
管理(48475)
(38453)
(36366)
企业(36366)
(33293)
经济(33218)
(19316)
(16400)
方法(13769)
(13704)
财务(13668)
财务管理(13589)
企业财务(12893)
审计(12270)
(10566)
银行(10561)
数学(10158)
中国(10082)
数学方法(10077)
(9916)
(9801)
业经(9692)
体制(8747)
(8566)
(8185)
金融(8183)
(8069)
制度(8065)
(7745)
(7240)
机构
大学(139739)
学院(139070)
管理(57576)
(56042)
经济(54561)
理学(46715)
理学院(46253)
管理学(45838)
管理学院(45513)
研究(41579)
中国(39048)
(36301)
(31047)
财经(26179)
(24312)
(23555)
科学(21879)
(20969)
中心(20663)
财经大学(19386)
北京(19070)
(18780)
研究所(17315)
(17174)
经济学(16683)
(16614)
商学(16286)
商学院(16131)
业大(16045)
(15084)
基金
项目(82228)
科学(65287)
研究(63036)
基金(60390)
(51014)
国家(50575)
科学基金(44706)
社会(40593)
社会科(38557)
社会科学(38549)
(31725)
基金项目(31672)
教育(29598)
自然(28084)
自然科(27361)
自然科学(27357)
自然科学基金(26912)
(26048)
编号(25561)
资助(24586)
成果(22494)
(22242)
(19259)
重点(18429)
课题(18237)
(17712)
(17395)
教育部(17230)
项目编号(16726)
国家社会(16720)
期刊
(69911)
经济(69911)
研究(46397)
中国(40380)
(35901)
管理(26932)
(19271)
金融(19271)
学报(17002)
科学(16763)
(15607)
大学(14232)
财经(14086)
教育(13883)
会计(13602)
学学(13250)
技术(12571)
财会(12079)
(12031)
审计(10380)
经济研究(10249)
业经(9622)
农业(9530)
通讯(8338)
会通(8307)
问题(8143)
(7838)
现代(7235)
理论(6976)
(6805)
共检索到238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然  
文章以2011—2012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控制审计、事务所行业专长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两者在影响盈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更低,具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能明显抑制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两者之间以替代方式发挥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范经华  张雅曼  刘启亮  
本文以2008至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是以替代方式还是以互补方式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首先,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较小。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同时抑制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存在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即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越有助于发挥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伟杰  薛永江  
真实盈余管理是一种相对比较隐蔽的盈余管理方式,本文采用2008年至201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上市公司CEO权利、CEO非正常变更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对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CEO变更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CEO权利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学军  江俊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排名、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聘请行业排名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总体上能够有效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但无法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中的操纵性生产成本,并会使真实盈余管理中的操纵性酌量费用上升;此外,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在总体上有效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但对真实盈余管理中的操纵性酌量费用抑制较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德明  胡婷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这说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内控质量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审计监督功能的弱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审计费用的提高(降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的替代效应会有所弱化(强化)。市场竞争激烈、事务所(审计师)风险意识有所提高、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的市场环境,可以解释以上发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存存  
本文基于公司内外治理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内部控制质量、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大股东侵占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具有事务所行业专长的独立审计在抑制大股东侵占方面均起到重要的治理作用。但这一结论仅在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的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事务所行业专长能够提升内部治理的有效性,发挥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而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上市公司中,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大股东侵占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龙振海  胡奕明  
文章探讨了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会计盈余信息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的盈余信息越不稳健;相对于非行业专长审计师审计的公司,专长审计师审计的公司对损失的确认更及时;更重要的是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显著抑制由于终极控制权分离所造成的会计盈余信息不稳健的行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稳健的会计盈余信息能够导致正面的经济后果,文章的研究结论暗示雇佣一个行业专长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存在终极控制权分离的公司是有利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少飞  唐松  李增泉  姜蕾  
与西方市场仅能观察到事务所变更不同的是,中国资本市场还同时提供了审计师变更的佐证。基于此,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资产专有理论,从审计师和事务所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审计师/事务所变更行为,并结合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进一步分析这种行为的原因和后果。文章通过对比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并带走客户的公司与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没有带走客户的公司后,发现在审计师"跳槽"之前,公司的盈余管理越强,越会跟随审计师到新的事务所,表明客户资源的控制权归审计师而非事务所所有。并且,我们还发现,这类公司在审计师变更前的审计质量更差。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审计理论的研究手段和现有成果,并对于规范审计师行为和提高审计...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帆  武恒光  
以2001年~2012年的A股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结果发现:税收和贷款损失准备前利润与贷款损失准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我国银行业存在利润平滑现象;行业专长与税收和贷款损失准备前利润的交乘项与贷款损失准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减少了银行管理层的利润平滑。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有效约束了收益增加型盈余管理与收益减少型盈余管理。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自选择问题以及减少样本规模检验样本量影响问题,得到的实证结果均与上述结论一致,表明行业专长对银行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了有效监督。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管考磊  
本文从真实盈余管理的视角考察了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审计师的行业专长对于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样本期间,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随着审计师任期增长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情况,但是,在有关审计师强制轮换的"两项规定"出台以后,这种"正U型"的关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审计师的行业专长能够显著增强较长的审计师任期对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岳上植  邹鹤瑶  
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起到监督和制约作用,而关联交易作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选择,也会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文章以2012—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弥补关联交易、内部控制以及盈余管理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空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内部控制显著抑制了关联交易下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内部控制并没有对关联交易下的真实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由此,提出相关建议:一是提高审计人员职业素养;二是转变相关部门管理思路;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四是提高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丹  何云  高会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两市2011~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会降低投资效率,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而自愿披露内部审计报告且获得合理保证的公司的投资效率高于没有披露内部审计报告的公司,即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非效率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会减弱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嘉兴  傅绍正  
已有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和注册会计师审计都会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然而,两者在抑制盈余管理的过程中究竟存在何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受制度背景的影响?以2007—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校正自选择偏差后,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抑制盈余管理过程中存在替代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在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市场化程度不一样的地区中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春林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监督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随之减少;审计监督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审计监督的加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在降低;但是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不存在交互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春林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监督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随之减少;审计监督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审计监督的加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在降低;但是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不存在交互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