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3)
2023(8313)
2022(7164)
2021(6720)
2020(5639)
2019(12697)
2018(12505)
2017(24108)
2016(13449)
2015(15169)
2014(15311)
2013(14887)
2012(13709)
2011(12175)
2010(12685)
2009(12257)
2008(12634)
2007(11769)
2006(10861)
2005(10185)
作者
(36941)
(30702)
(30400)
(29186)
(19802)
(14295)
(13957)
(11614)
(11543)
(11398)
(10462)
(10120)
(10013)
(9950)
(9845)
(9327)
(9216)
(9007)
(8982)
(8880)
(7786)
(7522)
(7386)
(7101)
(6981)
(6959)
(6897)
(6750)
(6133)
(5919)
学科
管理(58802)
(49422)
(45318)
经济(45234)
(44627)
企业(44627)
(22788)
(18349)
方法(16308)
(15126)
财务(15081)
财务管理(15045)
企业财务(14298)
(14012)
(13067)
中国(13023)
数学(12907)
业经(12789)
数学方法(12704)
(11831)
银行(11826)
(11421)
(11093)
(10460)
体制(9736)
(9531)
(9381)
金融(9379)
税收(9126)
(9095)
机构
学院(187253)
大学(185842)
(78393)
管理(77090)
经济(76439)
理学(63160)
理学院(62544)
管理学(61842)
管理学院(61416)
研究(59705)
中国(51690)
(46134)
(39285)
财经(33137)
(32013)
科学(31785)
(29795)
(29262)
中心(28692)
研究所(25325)
北京(24898)
(24870)
(24839)
财经大学(24270)
经济学(22981)
业大(22171)
(21838)
(21743)
师范(21666)
(20999)
基金
项目(110936)
科学(88441)
研究(86423)
基金(80655)
(67792)
国家(67170)
科学基金(59080)
社会(54958)
社会科(52111)
社会科学(52099)
(43057)
基金项目(41471)
教育(40224)
自然(36761)
编号(36053)
自然科(35896)
自然科学(35888)
(35701)
自然科学基金(35287)
资助(33515)
成果(31537)
(27615)
(25597)
课题(25596)
重点(24544)
(23688)
(23256)
(22812)
教育部(22604)
项目编号(22579)
期刊
(98260)
经济(98260)
研究(61664)
中国(45038)
(40946)
管理(35187)
(25458)
金融(25458)
(23365)
科学(22381)
学报(21536)
教育(21118)
大学(17973)
财经(17470)
技术(17343)
学学(16689)
业经(15042)
(14935)
农业(14844)
经济研究(14162)
问题(11756)
财会(11170)
会计(11101)
(10012)
现代(9946)
(9932)
理论(9423)
技术经济(9132)
国际(9029)
(9027)
共检索到311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毅  
防范盈余管理行为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任务。本文建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发生的可能性与控制成本和盈余管理空间正相关,与控制质量和处罚力度负相关。基于此,本文从降低控制成本、提高控制质量、限制盈余管理空间、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岳上植  邹鹤瑶  
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起到监督和制约作用,而关联交易作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选择,也会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文章以2012—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弥补关联交易、内部控制以及盈余管理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空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内部控制显著抑制了关联交易下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内部控制并没有对关联交易下的真实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由此,提出相关建议:一是提高审计人员职业素养;二是转变相关部门管理思路;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四是提高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丹  何云  高会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两市2011~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会降低投资效率,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而自愿披露内部审计报告且获得合理保证的公司的投资效率高于没有披露内部审计报告的公司,即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非效率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会减弱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德明  胡婷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这说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内控质量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审计监督功能的弱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审计费用的提高(降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的替代效应会有所弱化(强化)。市场竞争激烈、事务所(审计师)风险意识有所提高、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的市场环境,可以解释以上发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屹舟  范黎波  
以我国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笔者系统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于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公司管理者在职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公司的盈余操控,而且相比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管理者通过对公司盈余进行操控,以增加其在职消费,且主要通过向上盈余管理,尤其是向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公司的向上盈余管理,从而降低管理者的在职消费;内部控制通过向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抑制在职消费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屹舟  范黎波  
以我国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笔者系统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于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公司管理者在职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公司的盈余操控,而且相比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管理者通过对公司盈余进行操控,以增加其在职消费,且主要通过向上盈余管理,尤其是向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公司的向上盈余管理,从而降低管理者的在职消费;内部控制通过向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抑制在职消费的管控作用较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翠红  
本文选取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非理性行为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及内部控制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盈余管理中的调节作用,并进行了异质性情况下的考察。非理性行为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引起的盈余管理行为,产权性质会影响内部控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但公司规模对上述调节作用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霞  
本文选取2009~2013年度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质量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较好的内部控制确实为高质量的盈余提供了保证。引入公司治理相关变量后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升高时,盈余质量呈下降趋势;独立董事没有起到预期的监督作用,并未降低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敏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2年-2015年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分析了权力制衡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间的相关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显著负相关,即企业的内部控制越有效,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权力制衡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即股权集中度与两权分离度均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正相关;权力制衡显著增强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负相关,即股权集中度与两权分离度抑制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程度的负向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佳友  张燕超  
本文以2012-2014年沪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和媒体关注对我国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探讨这两种内外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关注和内部控制均能有效抑制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结合我国特殊制度背景,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媒体关注和内部控制在发挥抑制作用的过程中存在互补关系,二者的共同治理能更有效地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元元  黄辉  
本文以2011-2015年间首次发行债券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对债券评级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发债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债券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越低,且主体评级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发债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对上述影响产生作用。这说明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发挥了其监管作用,有助于国内债券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叶建芳  李丹蒙  章斌颖  
本文以2008—201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正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基于传统最小二乘法的检验表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企业比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有更高的盈余管理程度。在时间维度上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得到修正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会降低。在引入处理效应模型来校正可能存在的"样本自选择"问题后,主要结论依然得到了支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明昌  
文章旨在探讨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公积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公积呈显著正相关。该结果表明: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管理其现金流,从而提高盈余公积水平。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其他可能影响盈余公积的因素,如公司规模、行业类型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盈余公积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帮助公司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盈余公积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申嫦娥  田悦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正逐步完善,但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对盈余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必要的实证证据。文章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标准,以我国2009年至2011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嘉兴  傅绍正  
已有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和注册会计师审计都会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然而,两者在抑制盈余管理的过程中究竟存在何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受制度背景的影响?以2007—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校正自选择偏差后,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抑制盈余管理过程中存在替代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在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市场化程度不一样的地区中存在一定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