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3)
- 2023(12126)
- 2022(10141)
- 2021(9246)
- 2020(7843)
- 2019(17463)
- 2018(17299)
- 2017(33203)
- 2016(17651)
- 2015(19487)
- 2014(19259)
- 2013(18872)
- 2012(17128)
- 2011(15046)
- 2010(15614)
- 2009(14969)
- 2008(15329)
- 2007(14192)
- 2006(12775)
- 2005(11973)
- 学科
- 业(90963)
- 企(85310)
- 企业(85310)
- 管理(79423)
- 济(74629)
- 经济(74497)
- 财(29872)
- 业经(29690)
- 方法(28120)
- 农(25562)
- 制(22754)
- 务(22558)
- 财务(22527)
- 财务管理(22502)
- 企业财务(21365)
- 技术(20889)
- 数学(19562)
- 数学方法(19407)
- 中国(19031)
- 农业(18305)
- 体(16797)
- 策(16329)
- 划(16168)
- 理论(15173)
- 体制(14754)
- 和(14209)
- 技术管理(13947)
- 经营(13352)
- 银(13326)
- 银行(13321)
- 机构
- 学院(254672)
- 大学(248282)
- 济(110337)
- 管理(108310)
- 经济(108223)
- 理学(92431)
- 理学院(91653)
- 管理学(90707)
- 管理学院(90213)
- 研究(76649)
- 中国(64465)
- 财(56875)
- 京(51178)
- 财经(43584)
- 江(40945)
- 科学(40717)
- 经(39311)
- 农(36992)
- 所(36489)
- 中心(35527)
- 经济学(31969)
- 业大(31926)
- 财经大学(31923)
- 北京(31906)
- 州(31863)
- 研究所(31765)
- 商学(31460)
- 商学院(31184)
- 经济学院(28524)
- 经济管理(28429)
- 基金
- 项目(157768)
- 科学(128547)
- 研究(121941)
- 基金(116762)
- 家(98315)
- 国家(97354)
- 科学基金(87593)
- 社会(80561)
- 社会科(76456)
- 社会科学(76440)
- 省(62977)
- 基金项目(61897)
- 教育(55529)
- 自然(54831)
- 自然科(53650)
- 自然科学(53640)
- 自然科学基金(52836)
- 划(50631)
- 编号(49108)
- 资助(46008)
- 成果(39786)
- 创(39665)
- 制(37277)
- 业(36635)
- 创新(35901)
- 部(35825)
- 重点(34572)
- 课题(33655)
- 发(33644)
- 国家社会(32879)
- 期刊
- 济(133401)
- 经济(133401)
- 研究(79356)
- 中国(56250)
- 财(50128)
- 管理(49758)
- 农(36165)
- 科学(31443)
- 学报(28074)
- 融(27482)
- 金融(27482)
- 教育(25526)
- 技术(24927)
- 农业(24215)
- 业经(24142)
- 大学(23776)
- 财经(22797)
- 学学(22448)
- 经济研究(19841)
- 经(19659)
- 问题(16447)
- 业(15433)
- 技术经济(15431)
- 财会(14800)
- 现代(13993)
- 会计(13654)
- 贸(12990)
- 商业(12985)
- 科技(12582)
- 世界(12492)
共检索到400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林钟高 张天宇
围绕战略实现这一内部控制目标的原始禀赋,基于挖掘式与探索式两种创新战略的替代效应,实证考察以下两个问题:(1)董事会行为是否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选择?(2)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对董事会行为和创新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董事会行为表现越积极,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挖掘式创新战略,而且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董事会行为对挖掘式创新战略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企业注重追求规模经济和当下生产效率,整体创新能力仍然不高,对于风险较大的探索式创新战略持谨慎态度。
关键词:
董事会行为 创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 白昆艳 张巍
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组织理论的双重视角,以2011—2015年沪深A股高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实证考察董事会异质性对于创新战略的具体影响,以及组织冗余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不同维度异质性对企业创新战略实施的倾向性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教育水平异质性对创新战略具有负向作用;学术背景异质性对创新战略具有正向作用;而职业背景异质性对创新战略无显著作用;组织冗余正向调节董事会异质性与创新战略之间的关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长娥 谢永珍
层级以多种形态普遍存在于各种团体和组织中,然而现有研究却很少关注董事会团队的层级结构。在我国"关系本位"与"权威服从"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权力层级导致的个体互动差异对团队的影响尤为突出。本研究基于组织层级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采用非线性中介检验方法,以2011—201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探索董事会权力层级通过创新战略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正式权力层级会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战略,而非正式权力层级会阻碍创新战略,正式权力层级与非正式权力层级之间存在替代作用;创新战略对民营企业成长产生先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煜
文章以2013—2020年创业板实体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维度解释企业创新行为,检验股权再融资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探究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策略与企业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再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行为显著负相关;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与企业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显著增强股权再融资策略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正相关程度,并削弱再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青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文章以中国沪深两市2007~2010年86家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344个公司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创新战略中介作用的视角,运用分层多元回归技术实证考察了董事会认知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董事会职能背景异质性与创新战略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任期异质性与创新战略显著负相关,创新战略部分中介了董事会职能背景和任期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董事会认知异质性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经验研究成果,同时为在实践中优化董事会构成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董事会 认知异质性 创新战略 企业价值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建 李小青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以中国沪深两市2007年至2009年261家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层多元回归技术,尝试在中国情境下基于高阶梯队和群体断裂带理论的双重视角,实证考察董事会认知异质性总量和结构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成员职能背景异质性、教育程度和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对企业创新战略具有积极的影响,董事会成员行业背景异质性对创新战略没有显著影响。该结果为在实践中优化董事会构成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胜楠 牛建波 辛美慧
以436家上市公司所填问卷为样本,研究董事会能力与双元创新战略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动态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董事会的专业能力和协同能力越强,公司越倾向于制定综合型双元创新战略;环境动态性仅对董事会能力与综合型双元之间的关系有促进作用,对董事会能力和平衡型双元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在高探索-高开发的样本公司中,董事会能力对综合型双元创新战略产生正向影响,对平衡型双元创新战略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晓亮 吴金柯
在董事会缺乏正式制度规范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是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关键因素。本文以2010~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创新战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降低代理成本,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正式层级相比,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低股权集中度、存在两职合一和非国有控股公司情形下,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创新战略的正向影响更强。从微观视角探讨董事会治理与企业决策行为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的认识与理解,对于优化董事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平 刘秀清 吴萌
董事会结构是影响董事会效率与独立性的关键因素,是解决早期公司治理失效问题的重点,文章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与博弈论,在充分考虑企业战略形态、外部董事对董事会结构影响的前提下,构建企业董事会最优结构模型,探讨最优董事会结构与董事治理效率的相互作用机制,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董事会治理机制,为完善企业董事会建设和改善董事会治理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企业战略形态 外部董事认知 董事会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逯东 黄丹 杨丹
基于当前大力推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深入考察了非实际控制人的董事会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非实际控制人具有董事会权力时,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做得更少但做得更好",即发起并购的可能性较低但所选项目的并购绩效较高,呈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当非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或者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时,非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权力的治理效应会更加显著;并且,具有董事会权力的非实际控制人主要是通过减少无效并购(源头控制)和提高并购整合能力(过程控制)这两条路径来为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的;另外,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正式推出放大了非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权力在属于战略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中的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从并购视角拓展了有关非实际控制人治理效应的研究领域,为市场化力量能否有效制衡政府股东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定解答,还为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来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严若森 朱婉晨
本文基于信息决策理论与社会角色理论,以2007~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就女性董事这一董事会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董事会权力集中度这一组织特征变量对此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女性董事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亦即,随着董事会中女性董事的数量或比例的增加,企业创新投入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变趋势;(2)董事会权力集中度能够调节女性董事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关系。本文建议,企业在聘请女性董事时,既要考虑女性董事的数量或比例的临界阈值,亦要结合企业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尚需正视董事会集权程度的实际情形,并考虑对企业创新投入的现实需求或潜在预期,以尽可能实现女性董事对董事会治理优化与企业创新的双重改善与促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俊荣 常京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董事会国际化日益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探讨董事会国际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可以为优化内部控制提供路径。本文运用2010—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董事会国际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董事会国际化能有效抑制内部控制缺陷;外籍独立董事对内部控制缺陷无显著影响,而外籍非独立董事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董事会国际化与内部控制缺陷的负向关系仅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军 赵息
以2009~2012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董事会治理特征的三方面——董事会独立性、团队异质性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设立时间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不显著;董事会团队异质性越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设立时间越长,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可能性越小。进一步地研究高管权力对董事会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高管权力能减弱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可能性的降低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董事会治理 高管权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