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2)
2023(7986)
2022(6777)
2021(6243)
2020(5421)
2019(12079)
2018(11914)
2017(22114)
2016(12338)
2015(14111)
2014(14110)
2013(14078)
2012(12915)
2011(11553)
2010(11729)
2009(11344)
2008(11603)
2007(10844)
2006(9837)
2005(9305)
作者
(36979)
(30679)
(30625)
(29256)
(19730)
(14558)
(14009)
(11798)
(11746)
(11213)
(10617)
(10377)
(10073)
(10061)
(10038)
(9419)
(9259)
(9228)
(9128)
(8916)
(7708)
(7675)
(7542)
(7159)
(7116)
(7088)
(6923)
(6718)
(6281)
(6029)
学科
管理(53929)
(44435)
(43586)
经济(43493)
(40382)
企业(40382)
(20874)
方法(18620)
(16641)
数学(14894)
数学方法(14756)
(14081)
财务(14046)
财务管理(14010)
企业财务(13347)
业经(11789)
(11385)
中国(11330)
(10691)
(10451)
银行(10425)
(9738)
(9523)
(9330)
体制(9191)
(8566)
金融(8564)
(8441)
理论(8206)
(7903)
机构
大学(178372)
学院(176521)
(70765)
管理(69448)
经济(69051)
研究(59110)
理学(57112)
理学院(56499)
管理学(55714)
管理学院(55362)
中国(50023)
(40710)
(38831)
科学(34829)
(30674)
财经(29840)
(29696)
(29437)
中心(27740)
研究所(27096)
(26927)
业大(24972)
北京(24548)
农业(23374)
(22991)
财经大学(22172)
(21672)
(21381)
经济学(21291)
(20182)
基金
项目(109553)
科学(86043)
基金(80517)
研究(78072)
(70792)
国家(70180)
科学基金(60168)
社会(49739)
社会科(47049)
社会科学(47036)
(42136)
基金项目(41838)
自然(40073)
自然科(39152)
自然科学(39139)
自然科学基金(38479)
教育(36517)
(35802)
资助(33607)
编号(30763)
成果(25918)
(25227)
(24979)
重点(24817)
(22657)
课题(22126)
(21757)
教育部(21499)
科研(21377)
创新(21350)
期刊
(88640)
经济(88640)
研究(55466)
中国(43800)
(36944)
管理(32441)
学报(28865)
科学(26522)
(26472)
大学(22414)
学学(21111)
(20896)
金融(20896)
教育(17579)
农业(17024)
财经(16082)
技术(14881)
(13775)
经济研究(13723)
业经(13328)
(11007)
会计(10760)
财会(10347)
问题(10071)
(9026)
现代(8601)
理论(8368)
(8234)
商业(8166)
技术经济(8107)
共检索到289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屹舟  范黎波  
以我国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笔者系统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于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公司管理者在职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公司的盈余操控,而且相比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管理者通过对公司盈余进行操控,以增加其在职消费,且主要通过向上盈余管理,尤其是向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公司的向上盈余管理,从而降低管理者的在职消费;内部控制通过向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抑制在职消费的管控作用较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屹舟  范黎波  
以我国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笔者系统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于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公司管理者在职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公司的盈余操控,而且相比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管理者通过对公司盈余进行操控,以增加其在职消费,且主要通过向上盈余管理,尤其是向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公司的向上盈余管理,从而降低管理者的在职消费;内部控制通过向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抑制在职消费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翠红  
本文选取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非理性行为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及内部控制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盈余管理中的调节作用,并进行了异质性情况下的考察。非理性行为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引起的盈余管理行为,产权性质会影响内部控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但公司规模对上述调节作用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岳上植  邹鹤瑶  
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起到监督和制约作用,而关联交易作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选择,也会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文章以2012—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弥补关联交易、内部控制以及盈余管理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空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内部控制显著抑制了关联交易下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内部控制并没有对关联交易下的真实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由此,提出相关建议:一是提高审计人员职业素养;二是转变相关部门管理思路;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四是提高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丹  何云  高会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两市2011~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会降低投资效率,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而自愿披露内部审计报告且获得合理保证的公司的投资效率高于没有披露内部审计报告的公司,即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非效率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会减弱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德明  胡婷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这说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内控质量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审计监督功能的弱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审计费用的提高(降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的替代效应会有所弱化(强化)。市场竞争激烈、事务所(审计师)风险意识有所提高、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的市场环境,可以解释以上发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才志  蔡洪文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经营者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薪酬,通常会采取盈余管理的手段来实现目的。在深入研究盈余管理、委托代理关系和管理者报酬的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盈余管理行为的管理者报酬契约动机,这无疑是一个较新的尝试。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结论:在一个盈余管理普遍存在的社会里,加强盈余管理的监督管理乃至激励并不一定是完全有效的,要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凌云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管理层控制权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盈余管理产生显著的影响。和交易性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性机构投资者抑制了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却导致管理层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更为严重。将管理层控制权纳入分析框架后,回归结果表明,管理层控制权对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均产生正向作用,管理层控制权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管理层控制权高低分组回归结果表明,管理层控制权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盈余管理关系发挥的调节作用只在管理层控制权高的样本组成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昆儒  韩飞  
文章利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以2009-2014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实证研究样本,细分央企、地方国企和非国有企业。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随着内部控制质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内部控制在机构投资者负向影响真实盈余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强了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内部控制在央企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机构投资者在央企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昆儒  韩飞  
文章利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以2009-2014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实证研究样本,细分央企、地方国企和非国有企业。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随着内部控制质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内部控制在机构投资者负向影响真实盈余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强了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内部控制在央企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机构投资者在央企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昆儒  韩飞  
文章利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以2009-2014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实证研究样本,细分央企、地方国企和非国有企业。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随着内部控制质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内部控制在机构投资者负向影响真实盈余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强了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内部控制在央企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机构投资者在央企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颖赫  
内部控制通过规范业务流程、明确审批权限,均能降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但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媒体关注这一外部监督力量同时降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但媒体关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需建立的良好的内部控制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抑制盈余管理水平这一方面,媒体关注与内部控制互为补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颖赫  
内部控制通过规范业务流程、明确审批权限,均能降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但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媒体关注这一外部监督力量同时降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但媒体关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需建立的良好的内部控制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抑制盈余管理水平这一方面,媒体关注与内部控制互为补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敏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2年-2015年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分析了权力制衡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间的相关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显著负相关,即企业的内部控制越有效,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权力制衡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即股权集中度与两权分离度均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正相关;权力制衡显著增强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负相关,即股权集中度与两权分离度抑制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程度的负向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嘉兴  傅绍正  
已有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和注册会计师审计都会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然而,两者在抑制盈余管理的过程中究竟存在何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受制度背景的影响?以2007—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校正自选择偏差后,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抑制盈余管理过程中存在替代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在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市场化程度不一样的地区中存在一定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