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1)
2023(8274)
2022(6833)
2021(6069)
2020(5246)
2019(11506)
2018(11241)
2017(21377)
2016(11649)
2015(12967)
2014(13127)
2013(12952)
2012(11606)
2011(9968)
2010(10730)
2009(10615)
2008(10855)
2007(9867)
2006(8921)
2005(8497)
作者
(32976)
(27409)
(27301)
(26050)
(17703)
(12854)
(12445)
(10337)
(10290)
(10013)
(9277)
(9265)
(9150)
(8661)
(8641)
(8126)
(8119)
(8094)
(7923)
(7696)
(6809)
(6654)
(6559)
(6309)
(6229)
(6205)
(6076)
(5940)
(5430)
(5317)
学科
(73544)
企业(73544)
(67891)
管理(62870)
(48189)
经济(48074)
(26924)
方法(22081)
(21153)
财务(21130)
财务管理(21061)
业经(20165)
企业财务(20073)
(17614)
技术(14486)
数学(13806)
数学方法(13685)
(12906)
(12582)
审计(12235)
企业经济(12169)
体制(11745)
(11353)
理论(11195)
(11174)
经营(10801)
技术管理(10526)
中国(10424)
决策(8910)
计划(8594)
机构
学院(172945)
大学(170075)
(73412)
管理(72953)
经济(71930)
理学(62035)
理学院(61522)
管理学(60822)
管理学院(60472)
研究(48860)
(42938)
中国(42359)
(35655)
财经(32861)
(29544)
(28674)
科学(25208)
财经大学(24218)
(23574)
中心(23119)
商学(22751)
商学院(22557)
经济学(22334)
(21735)
北京(21610)
经济学院(20058)
研究所(19957)
业大(19447)
(18597)
经济管理(18131)
基金
项目(105393)
科学(85783)
基金(79701)
研究(79403)
(67143)
国家(66479)
科学基金(60203)
社会(53469)
社会科(50800)
社会科学(50785)
基金项目(41760)
(41092)
自然(38417)
自然科(37539)
自然科学(37530)
自然科学基金(36933)
教育(36607)
(33041)
资助(32165)
编号(31075)
(27203)
成果(25816)
(24338)
(24094)
(23651)
重点(23229)
创新(22428)
国家社会(22317)
教育部(22032)
(21877)
期刊
(87539)
经济(87539)
研究(52931)
(42191)
中国(39299)
管理(34796)
科学(20629)
学报(19705)
财经(17748)
(17689)
金融(17689)
大学(16426)
技术(16263)
(15780)
学学(15761)
(15165)
财会(14753)
经济研究(13488)
业经(13382)
会计(13061)
教育(12888)
审计(10406)
问题(10368)
技术经济(10161)
通讯(9986)
会通(9969)
农业(9689)
现代(9042)
(8898)
经济管理(8737)
共检索到272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嘉兴  傅绍正  
八项规定引发的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严重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文章利用"八项规定"实施前两年(2010—2011年)和实施后两年(2013—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了考察内部控制和独立审计对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相比于内部控制指数较高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指数较低的国有企业的费用归类操纵行为更严重;相比于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国有企业,聘请非"四大"的国有企业的费用归类操纵行为更严重。研究表明,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高质量的独立审计均可有效抑制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嘉兴  傅绍正  
"八项规定"引发的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严重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文章利用"八项规定"实施前两年(2010—2011年)和实施后两年(2013—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了考察内部控制和独立审计对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相比于内部控制指数较高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指数较低的国有企业的费用归类操纵行为更严重;相比于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国有企业,聘请非"四大"的国有企业的费用归类操纵行为更严重。研究表明,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高质量的独立审计均可有效抑制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研究结论对于治理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提升"八项规定"政策效果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耀  王亚茹  乔贵涛  
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国企高管(特别是CEO)有动机通过费用归类操纵规避被查处的风险,如何通过公司治理降低高管的费用归类操纵行为,提高"八项规定"的实施效果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以2013—2016年中国国有企业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CFO对CEO的权力制衡与国企费用归类操纵的关系。研究发现,CFO对CEO权力制衡显著降低了国企费用归类操纵的程度。研究结论表明,利用CFO对CEO的权力进行有效制衡,有助于减少或者抑制CFO屈从于强大的CEO权力对国企费用进行归类操纵的问题,最终提高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康涛  臧文佼  
本文从上市国有企业消费性现金支出费用化或资本化的角度,考察了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效果。本文发现,"八项规定"实施后,国有企业的消费性现金支出计入当期管理和销售费用的比例显著下降,而计入本期存货科目的比例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八项规定"之后,国企费用下降的持续性较低;同时,这种费用率下降并没有导致下一年度的公司业绩上升。这表明"八项规定"实施后,国有企业有可能通过改变消费性现金支出的会计科目归类,来部分规避"八项规定"的监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媛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显著降低。但是中央巡视结果却反映出公款消费的奢靡之风仍然存在,国有企业存在通过将消费性现金支出归类计入成本科目以规避外部监管的现象,这种费用归类操纵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在梳理费用归类操纵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费用归类操纵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并建议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独立审计质量、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开展专项巡视和完善政策落实配套机制五方面入手治理费用归类操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媛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显著降低。但是中央巡视结果却反映出公款消费的奢靡之风仍然存在,国有企业存在通过将消费性现金支出归类计入成本科目以规避外部监管的现象,这种费用归类操纵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在梳理费用归类操纵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费用归类操纵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并建议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独立审计质量、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开展专项巡视和完善政策落实配套机制五方面入手治理费用归类操纵。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贺星星   胡金松  
选取2007—2017年上市中央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影响作用以及国家审计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具有抑制国企避税的治理功能,国家审计监督会显著增强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抑制作用,说明内部控制和国家审计是深入理解国有企业税负水平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避税的治理效应在地区税收征管强度小、社会审计质量低和避税激进的国企中更为显著;通过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后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避税的抑制效应集中体现在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两大要素上。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达到抑制企业避税的治理目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莉萍  陈宇璇  张淑霞  LIU Ning  
使用2010年~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PSM-DID研究方法,基于费用归类操纵视角考察了"八项规定"在国有企业中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八项规定"对公款消费进行约束后,国有企业存在利用会计科目进行费用归类操纵的现象,即将部分原计入管理费用中的公款消费,转移至资本性支出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等非敏感性会计科目,且高管腐败程度高的国有企业是费用归类操纵的重灾区。国有企业表面看来减少了公款消费,实质却是通过费用归类操纵达到隐性腐败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隐性腐败账务处理的新路径,发现国有企业会利用非敏感性会计科目隐蔽公款消费,这为治理国有企业权力寻租和规避监管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婉婷   刘申雅  
如何切实贯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节点。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聚焦该政策可能引发的R&D归类操纵,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遏制这一投机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控质量和所处法津制度环境与数字化转型形成“治理互补机制”,共同推进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地实施;数字技术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显著优于其他技术;区分费用操纵方向,发现“虚增”研发费用的企业更倾向依靠政策获得减税优惠,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了治理功能;考察2017和2018年政策集中调整的影响,发现扣除比例提高和覆盖范围扩大有效缓解了R&D归类操纵。研究结论对如实评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用、拓展数字化转型的治理功能、明确R&D归类操纵的监管重点领域,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颜祥林  倪波  
网络信息问题是指由于信息网络中的社会关系和网络信息环境发生失调 ,致使网络参与者正常的信息活动乃至信息网络自身的发展产生障碍 ,需要人们解决的问题。包括人为性和自发性的网络信息问题。控制措施主要有网络信息规范、信息技术和现实世界的法律制度。参考文献 18。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汤晓建  张俊生  
关于审计费用的披露能否提高审计独立性,理论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Dye(1991)认为审计费用披露有助于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在此情景下没有准租金去影响审计意见,而且公众可以评估审计师的独立性。然而,DeAngelo(1981a)认为审计费用披露并不会影响准租金,进而审计费用披露与审计意见无关。之前虽有档案式研究(Lai,2009)表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的披露有助于提高财报审计意见的独立性,但是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与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研究。为此,本文以2011~2015年中国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对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随着是否国际"四大"提供内部控制审计的差异而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显著提高了内部控制审计的独立性,并且这种影响在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中更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汤晓建  张俊生  
关于审计费用的披露能否提高审计独立性,理论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Dye(1991)认为审计费用披露有助于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在此情景下没有准租金去影响审计意见,而且公众可以评估审计师的独立性。然而,DeAngelo(1981a)认为审计费用披露并不会影响准租金,进而审计费用披露与审计意见无关。之前虽有档案式研究(Lai,2009)表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的披露有助于提高财报审计意见的独立性,但是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与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研究。为此,本文以20112015年中国实施内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虹  韦慧玲  林钟高  
与以往研究不同,文章借鉴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共生互动理论,考察在我国转轨经济的特定制度背景下,市场化进程与内部控制对独立审计治理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差的上市公司,越可能选择"非十大"所进行审计,审计费用越高,越可能获得"标准"审计意见;而且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更高的审计费用和"标准"审计意见的获得,基本上都是本地小所的执业结果。研究表明,审计治理效应的充分显现,不仅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完善的市场化水平,而且更需要两者的互动与协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晓雁  韩一锦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的IT投资不断增加,对审计环境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IT投资与审计费用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在IT投资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选取了2014—2019年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表明:IT软、硬件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企业IT风险的增加,注册会计师在应对额外增加的IT风险时,会选择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帮助完成审计工作,或者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学习应对该类风险的专业知识,或者两种方法兼而有之。不论注册会计师采用以上何种方式,最终因控制IT风险而付出的人力、时间等成本都会反映在收取的审计费用中。IT投资与审计费用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在IT投资与审计费用间发挥了调节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能有效地抑制IT投资导致的审计费用增加的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成   代王娟  
会税差异蕴含着企业实施规避税务以及盈余操纵等相关信息,是审计师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本文以2013—2020年国内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会税差异和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究其原因,是会税差异的存在使得审计师增加工作量控制风险,增加审计费用。内部控制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此外,在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下,会税差异和审计费用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