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0)
- 2023(12878)
- 2022(11457)
- 2021(10833)
- 2020(9223)
- 2019(21281)
- 2018(21255)
- 2017(41297)
- 2016(22759)
- 2015(25717)
- 2014(25806)
- 2013(25462)
- 2012(23233)
- 2011(20651)
- 2010(21179)
- 2009(19773)
- 2008(19408)
- 2007(17159)
- 2006(15342)
- 2005(14052)
- 学科
- 济(85534)
- 经济(85388)
- 管理(75680)
- 业(70974)
- 企(61871)
- 企业(61871)
- 方法(39176)
- 数学(32792)
- 数学方法(32371)
- 财(30853)
- 农(23155)
- 制(22924)
- 中国(22765)
- 务(21011)
- 财务(20931)
- 财务管理(20853)
- 业经(20461)
- 企业财务(19904)
- 学(18171)
- 地方(16118)
- 体(15578)
- 农业(15312)
- 理论(14889)
- 银(14729)
- 银行(14686)
- 贸(14520)
- 贸易(14506)
- 技术(14498)
- 和(14290)
- 易(14105)
- 机构
- 大学(321876)
- 学院(319127)
- 管理(129138)
- 济(124457)
- 经济(121511)
- 理学(111094)
- 理学院(109913)
- 管理学(108177)
- 管理学院(107591)
- 研究(102577)
- 中国(79592)
- 京(69653)
- 财(64574)
- 科学(61865)
- 所(51596)
- 财经(50381)
- 江(47873)
- 中心(46982)
- 农(46676)
- 研究所(45736)
- 经(45568)
- 业大(44967)
- 北京(44121)
- 范(40680)
- 师范(40341)
- 州(38855)
- 财经大学(37436)
- 院(37187)
- 经济学(36393)
- 农业(36106)
- 基金
- 项目(211621)
- 科学(166679)
- 研究(157535)
- 基金(153911)
- 家(132487)
- 国家(131357)
- 科学基金(113781)
- 社会(98327)
- 社会科(93131)
- 社会科学(93104)
- 基金项目(82365)
- 省(82120)
- 自然(74320)
- 自然科(72486)
- 教育(72475)
- 自然科学(72472)
- 自然科学基金(71162)
- 划(68708)
- 编号(65136)
- 资助(63522)
- 成果(54581)
- 部(47387)
- 重点(46864)
- 课题(44413)
- 创(43837)
- 发(43249)
- 制(42123)
- 教育部(41198)
- 项目编号(41138)
- 创新(40858)
- 期刊
- 济(141062)
- 经济(141062)
- 研究(99077)
- 中国(65630)
- 财(53810)
- 管理(48960)
- 学报(47474)
- 科学(43641)
- 农(42862)
- 大学(36628)
- 教育(35414)
- 学学(34257)
- 融(30160)
- 金融(30160)
- 农业(29142)
- 技术(26478)
- 财经(25058)
- 业经(22428)
- 经济研究(21289)
- 经(21126)
- 问题(18325)
- 理论(17003)
- 图书(16738)
- 财会(16442)
- 会计(15878)
- 实践(15474)
- 践(15474)
- 技术经济(14699)
- 科技(14635)
- 现代(14596)
共检索到481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雪妮 彭正辉
分类转移是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的确认和归类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它能在不改变净利润的情况下调整公司的盈余结构。本文考虑上市公司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以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对上市公司分类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促进了上市公司转而使用分类转移进行盈余管理,而高质量的独立审计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本研究表明,在目前大力推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加强内控机制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识别能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化成 姚燕
控制权转移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其通过降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股东财富的作用己在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得到了证实。由于存在大股东超强控制的内部治理环境和不完善的外部资本市场环境,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表现出异于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实践的特点。因此,分析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我国控制权市场的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坤埔
本文将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基本情况的研究出发,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形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发达国家在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过程中先进经验,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转移 转移方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崔学刚 荆新
本文基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制度环境,运用全样本研究思路,运用Logit回归技术,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目标公司,并且具有令人满意的稳定度,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尚达不到中强式有效状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侯海生
2005-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到2009年限售股几乎全部解禁,非流通股全部流通,中国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将促使形成一个有效的定价标准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一、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绩效分析(一)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控制权市场交易主要以协议收购方式为主。股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荆新 崔学刚
本文基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制度环境,运用Logit回归技术建立预测模型,并对1999-2001年A股上市公司的全样本进行回代检验,有64.5%的总正确率;对未来数据(2002和2003年)数据的预测研究表明,预测总正确率为75.7%和64.4%,综合预测准确率为70.1%,综合预测敏感度为57.8%,综合指定度为70.3%,说明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目标公司,并且具有令人满意的稳定度。还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尚达不到中强式有效状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息 杜玉鹏
依据财务数据法,以我国资本市场2003年~2005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对控制权转移前后目标上市公司绩效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综合因子得分进行两配对Wilcoxon检验。研究表明,控制权转移没有显著的改善公司业绩,在当前情况下,完善公司治理和市场监管水平是提高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转移 企业绩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晋平
本文考察了1993~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基本情况和交易特征,发现国有收购方的受让比例和实际持股比例均高于非国有收购方,这可能是由于国有收购方受到较强的行政干预,而非国有收购方具有更强烈的投机性动机所致;控制权转移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对转移价格有正面影响,而总股本有负面影响,国有控制权的转移价格较高;股东权益对转移溢价率有负面影响,控制权转移数量有正面影响,新兴行业公司的控制权转移溢价率高于传统行业公司。
关键词:
控制权 股权转让 上市公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建波 王晓玲
本文以2003—2005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时间窗口选定2002—2006年,跟踪研究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前一年和后三年绩效的变化,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业绩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转移绩效在控制权转移当年和后一年呈上升趋势,但随后出现下降趋势。实证检验证实,控制权转移后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高管是否持股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转移 盈余管理 绩效分析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培欣 谭雪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是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议题。在梳理控制权转移的方式、提炼和分析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2007年至2011年第一大股东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从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股价变动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角度检验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运用多元回归法分别检验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全窗口期(-20,20)股价变动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3.549%,以事件日为临界点,呈现出先剧烈后舒缓的增长趋势,直至增长态势消失,说明存在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况,控制权转移的信息在事件日前已经被消化;行业变更、高管变更、转让价格与二级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峰 涂国前
文章基于中国资本准入管制、政府控制的制度背景,从控制权转移过程中的收购方选择、转让定价、转让后绩效等方面,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动机。文章以中国A股市场上截至2013年末的1 410起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为样本,研究发现:(1)政府倾向于转让非垄断行业或业绩较差的国有上市公司,而保留垄断行业和业绩较好的公司;(2)在经济落后地区,政府倾向于将控制权转让给有实力的外地收购方,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3)有政治关系的民营收购方收购了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但没有支付较高的溢价;(4)控制权转移后,公司绩效总体上没有提高,虽然同业并购、实力较强的收购方能够提高公司绩效,但这类样本不到40%。因此,...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动机:政府干预 收购方 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丽蓉 毛珊 杨鹏
本文基于Simunic审计收费模型,利用2009年12月31日我国沪深股市379家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讨论在自愿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情况下,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以及上市公司连续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
审计费用 内部控制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黄竞
内部控制审计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管层加强监管的需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背景,在论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健全制度、明确评价标准、确保独立性和提高人员素质的角度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促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敏 朱小平
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审计风险就越小,审计质量就越高,企业在审计定价的过程中越能占据有利的地位,使得审计费用越小。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出台,为内部控制实证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数据。本文基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中关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第1231号中关于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这两条准则背景,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正相关关系,为考察审计定价的决定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拓展了内部控制实证研究。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定价 审计风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淑伟 陈凤霞
本文利用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与部分研究参数,对内部控制的缺陷、内部信息的披露程度、外部监督、内部审计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很大程度上依赖可操作的内部控制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