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6)
- 2023(5729)
- 2022(4869)
- 2021(4345)
- 2020(3767)
- 2019(8285)
- 2018(8247)
- 2017(15643)
- 2016(8595)
- 2015(9445)
- 2014(9539)
- 2013(9331)
- 2012(8608)
- 2011(7376)
- 2010(8061)
- 2009(7989)
- 2008(7942)
- 2007(7228)
- 2006(6448)
- 2005(6210)
- 学科
- 济(34454)
- 经济(34386)
- 管理(34199)
- 业(29562)
- 企(26976)
- 企业(26976)
- 财(16302)
- 方法(14037)
- 制(12935)
- 审计(12200)
- 数学(11590)
- 数学方法(11513)
- 务(11109)
- 财务(11088)
- 财务管理(11018)
- 企业财务(10629)
- 中国(8761)
- 体(8724)
- 业经(7849)
- 体制(7719)
- 融(7159)
- 金融(7157)
- 农(7046)
- 银(6965)
- 银行(6960)
- 行(6576)
- 技术(5998)
- 各类(5922)
- 划(5906)
- 度(5525)
- 机构
- 大学(123510)
- 学院(122034)
- 济(54618)
- 经济(53517)
- 管理(47333)
- 理学(40230)
- 理学院(39876)
- 管理学(39452)
- 管理学院(39211)
- 研究(38610)
- 财(32478)
- 中国(32062)
- 京(26069)
- 财经(24564)
- 经(22112)
- 江(19550)
- 科学(19182)
- 所(18950)
- 财经大学(18218)
- 中心(17753)
- 经济学(17291)
- 研究所(15910)
- 北京(15853)
- 经济学院(15518)
- 州(14959)
- 农(14754)
- 商学(14616)
- 商学院(14496)
- 院(14158)
- 业大(13936)
- 基金
- 项目(75465)
- 科学(60679)
- 研究(57148)
- 基金(57060)
- 家(48388)
- 国家(47995)
- 科学基金(42301)
- 社会(38596)
- 社会科(36772)
- 社会科学(36764)
- 基金项目(29923)
- 省(28339)
- 教育(26616)
- 自然(26288)
- 自然科(25628)
- 自然科学(25623)
- 自然科学基金(25189)
- 划(23490)
- 资助(23175)
- 编号(22384)
- 制(21208)
- 成果(19584)
- 部(18299)
- 重点(17081)
- 教育部(16537)
- 国家社会(16378)
- 性(16273)
- 创(16041)
- 人文(15896)
- 课题(15831)
共检索到198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贝贝
本文选择2008-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内部控制、对外投资和审计意见三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内部控制对对外投资和审计意见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对外投资与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能够显著弱化对外投资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对外投资 审计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祎
本文利用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2010)构建的2007-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发表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好,审计师对客户签发的审计意见越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师基于内部控制等审计后签发审计意见的判断不受客户的政府控制性质和客户所处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这些证据表明,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我国审计师的审计行为也趋于理性,审计执业判断的独立性明显增强。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政府控制 治理环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德明 王春丽 王兵
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7年度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更容易收到清洁的审计意见;上市公司在披露审计鉴证意见时,明显存在"报喜不报忧"的披露管理行为。因此,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避免披露过程中的披露管理问题,并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原 李向连
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内部控制审计角度,运用信息传递理论,在分析企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基础上,检验注册会计师为企业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具备治理企业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行为的效果。研究发现:企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有助于降低非效率投资程度;标准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能够缓解企业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披露注册会计师为其出具的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抑制非效率投资的效果更加明显;融资约束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企业投资不足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涛 尚鼎
以我国2010—2016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研究了上市公司诉讼风险、内部控制水平对审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并就诉讼风险和内部控制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诉讼风险高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内部控制水平低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上市公司发生诉讼风险,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降低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可能性;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当公司以非原告身份涉及诉讼时,相较于原告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关键词:
诉讼风险 内部控制 审计意见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肖成民 李茸
本文考察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水平是否影响其年度报告的审计意见。通过使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衡量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的经验证据显示2010年度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审计意见受到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显著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越差,年度报告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而且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中,内部控制越差的公司越可能收到惩罚力强的审计意见。这一经验证据彰显了完善内部控制对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有效性 经济后果 审计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兢 苏秋云
本文选取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未决诉讼、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意见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起到积极作用;未决诉讼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即存在未决诉讼的公司更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加入未决诉讼与内部控制质量的交乘项后发现,未决诉讼削弱了高质量内部控制对标准审计意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审计意见 未决诉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忠明 杨晨露
以2010-2016年沪深A股非ST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审计意见对未来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与非ST类上市公司未来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更低;内部控制质量在非标准审计意见对未来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非ST类上市公司在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后会通过低质量的内部控制来提高企业价值。进一步分组研究表明公司规模较小、且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样本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否则不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德明 胡婷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这说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内控质量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审计监督功能的弱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审计费用的提高(降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的替代效应会有所弱化(强化)。市场竞争激烈、事务所(审计师)风险意识有所提高、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的市场环境,可以解释以上发现。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师 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国洪
投资项目审计与所属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机结合,降低了投资项目的审计风险,扩大审计范围,提高审计效率,规范企业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制度应着力于对外投资项目的决策、执行、绿色责任的设计与执行,依据这些制度,内部审计机构应该深入履行监督、服务、评价的职能,首先保证这些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其次保证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进而保证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合理性、效益性。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企业对外投资项目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投资风险管理成为核心,给旅游型企业集团投资项目审计和相关内部控制审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国洪
投资项目审计与所属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机结合,降低了投资项目的审计风险,扩大审计范围,提高审计效率,规范企业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制度应着力于对外投资项目的决策、执行、绿色责任的设计与执行,依据这些制度,内部审计机构应该深入履行监督、服务、评价的职能,首先保证这些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其次保证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进而保证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合理性、效益性。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企业对外投资项目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投资风险管理成为核心,给旅游型企业集团投资项目审计和相关内部控制审计带来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芦雅婷
以2012—2014年沪、深主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模型检验了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财务重述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财务重述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子健
管理层有可能与审计师合谋以获得虚假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20132015年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采用修正的Lennox(2000)审计意见购买模型以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后,促使其管理层更换审计师,且上市公司更换审计师后降低了其获得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概率,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故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的规范以监督管理层与内部控制审计师的合谋,从而真正发挥内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意见购买 审计师更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何芹
本文在比较分析美中内部控制审计政策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制度背景,从理论角度对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关系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自评结论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根本差异在于判断标准,即重大缺陷和重大错报的差异,但是二者之间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论的差异则在于判断对象范围,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差异,同时二者范围存在交叉。本文进一步通过中国资本市场数据对其关系进行了检验,财务数据检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不一致之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继勋 周冉 孙鹏
本文实验检验了内部控制披露的详细程度、内控审计意见类型对投资者感知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投资可能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详细披露内控,能明显降低投资者感知的重大错报风险,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可能性;不同审计意见类型影响了投资者对重大错报风险的感知及其投资可能性。在非标审计意见下,详细披露没有明显影响投资者感知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投资可能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投资者感知的重大错报风险的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我国监管部门实施的关于内部控制披露和审计的相关规定对改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积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