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1)
2023(9905)
2022(8082)
2021(7156)
2020(6185)
2019(13455)
2018(13377)
2017(25606)
2016(13908)
2015(15426)
2014(15333)
2013(15155)
2012(13596)
2011(11684)
2010(12515)
2009(12385)
2008(12509)
2007(11430)
2006(10152)
2005(9722)
作者
(38387)
(31983)
(31820)
(30315)
(20739)
(14919)
(14348)
(12116)
(11905)
(11636)
(10935)
(10698)
(10571)
(10072)
(10036)
(9416)
(9414)
(9303)
(9231)
(8955)
(7893)
(7870)
(7714)
(7389)
(7273)
(7219)
(7134)
(6938)
(6272)
(6265)
学科
(80017)
(76447)
企业(76447)
管理(67001)
(60824)
经济(60708)
(28103)
业经(26790)
方法(24221)
(21877)
财务(21856)
财务管理(21787)
(21592)
企业财务(20707)
(19221)
技术(16644)
农业(15837)
数学(15665)
数学方法(15574)
(14588)
(14028)
(13837)
中国(13722)
体制(13092)
企业经济(12392)
(12281)
审计(12240)
理论(12192)
经营(11885)
技术管理(10765)
机构
学院(204614)
大学(197332)
(87911)
经济(86277)
管理(85520)
理学(72809)
理学院(72226)
管理学(71600)
管理学院(71208)
研究(58355)
中国(50727)
(48376)
(41447)
财经(37114)
(33503)
(33446)
科学(30953)
(30945)
(28412)
中心(27433)
财经大学(27074)
商学(26036)
经济学(25953)
业大(25868)
商学院(25813)
(25657)
北京(25172)
研究所(24221)
农业(23946)
经济学院(23319)
基金
项目(124746)
科学(101084)
研究(96254)
基金(92645)
(77751)
国家(76966)
科学基金(69357)
社会(63981)
社会科(60657)
社会科学(60641)
(49965)
基金项目(49031)
自然(43363)
教育(43357)
自然科(42298)
自然科学(42289)
自然科学基金(41641)
(39469)
编号(38775)
资助(36556)
(31956)
(31272)
成果(31231)
(29889)
(28402)
重点(27443)
创新(26903)
课题(26444)
国家社会(26348)
(26162)
期刊
(107247)
经济(107247)
研究(62960)
(45896)
中国(45499)
管理(38409)
(30372)
科学(24067)
学报(22589)
(21017)
金融(21017)
农业(20566)
业经(19819)
财经(19548)
技术(19350)
大学(19085)
学学(18391)
(16764)
经济研究(16412)
教育(16130)
财会(15683)
会计(13953)
问题(13389)
(13237)
技术经济(12315)
现代(11192)
通讯(10491)
审计(10481)
会通(10472)
商业(10285)
共检索到320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忠明  杨晨露  
以2010-2016年沪深A股非ST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审计意见对未来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与非ST类上市公司未来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更低;内部控制质量在非标准审计意见对未来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非ST类上市公司在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后会通过低质量的内部控制来提高企业价值。进一步分组研究表明公司规模较小、且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样本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否则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原  李向连  
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内部控制审计角度,运用信息传递理论,在分析企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基础上,检验注册会计师为企业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具备治理企业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行为的效果。研究发现:企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有助于降低非效率投资程度;标准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能够缓解企业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披露注册会计师为其出具的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抑制非效率投资的效果更加明显;融资约束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企业投资不足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寿元  
2011年是我国对上市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第一年,注册会计师对5家上市公司发表了非标意见,特别是其中一份否定意见的报告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强烈反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剖析,从案例分析角度解释了非标意见的应用。另外,由于审计指引没有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描述段进行举例和解释,注册会计师也没有出具过该类型的审计报告,本文对此进行了举例说明,希望能对注册会计师的内控审计实践有所参考和帮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祎  
本文利用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2010)构建的2007-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发表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好,审计师对客户签发的审计意见越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师基于内部控制等审计后签发审计意见的判断不受客户的政府控制性质和客户所处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这些证据表明,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我国审计师的审计行为也趋于理性,审计执业判断的独立性明显增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钟高  王书珍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及其目标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若要实现价值的增长,就必须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德明  王春丽  王兵  
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7年度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更容易收到清洁的审计意见;上市公司在披露审计鉴证意见时,明显存在"报喜不报忧"的披露管理行为。因此,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避免披露过程中的披露管理问题,并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涛  尚鼎  
以我国2010—2016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研究了上市公司诉讼风险、内部控制水平对审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并就诉讼风险和内部控制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诉讼风险高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内部控制水平低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上市公司发生诉讼风险,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降低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可能性;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当公司以非原告身份涉及诉讼时,相较于原告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肖成民  李茸  
本文考察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水平是否影响其年度报告的审计意见。通过使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衡量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的经验证据显示2010年度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审计意见受到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显著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越差,年度报告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而且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中,内部控制越差的公司越可能收到惩罚力强的审计意见。这一经验证据彰显了完善内部控制对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兢  苏秋云  
本文选取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未决诉讼、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意见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起到积极作用;未决诉讼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即存在未决诉讼的公司更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加入未决诉讼与内部控制质量的交乘项后发现,未决诉讼削弱了高质量内部控制对标准审计意见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贝贝  
本文选择2008-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内部控制、对外投资和审计意见三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内部控制对对外投资和审计意见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对外投资与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能够显著弱化对外投资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德明  胡婷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这说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内控质量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审计监督功能的弱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审计费用的提高(降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的替代效应会有所弱化(强化)。市场竞争激烈、事务所(审计师)风险意识有所提高、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的市场环境,可以解释以上发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郑军  彭琳  
在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局限性一直是与其目标实现相关的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内部控制要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着眼于其他途径,朝着多元化、多角度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另辟蹊径,沿着企业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引入时间参数,构建基于企业全体资源要素投入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保障各主体的特定利益,协调各主体的价值取向,促进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景静  
一、引言随着国内外不少震惊世人的财务丑闻的发生,自美国2002年出台了《萨班斯—奥克利法案》以后,中国也更加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2008年,财政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确立了上市公司需要由注册会计师,来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出具审计报告的标准。2012年,信永中和出具了国内第一份,对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审计的否定意见报告,引起不小的关注。财政部会计司与证监会会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留平  张猛超  
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进行了比较,得出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两者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志碧  孙艳芬  
本文利用新华制药案例分析了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华制药内控缺陷导致了企业业绩、股价,净资产作为收益率明显下降,市场份额也明显减少,其作用原理主要是内部控制五要素受损所引起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改善控制环境、强化风险评估、规范控制活动、保证信息的有效沟通、加大监督力度等建议来提高新华制药内控质量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