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3)
2023(5608)
2022(4794)
2021(4322)
2020(3718)
2019(8117)
2018(8185)
2017(15700)
2016(8399)
2015(9492)
2014(9579)
2013(9358)
2012(8549)
2011(7560)
2010(7699)
2009(7497)
2008(7734)
2007(7042)
2006(6392)
2005(6154)
作者
(23740)
(19969)
(19515)
(18860)
(12671)
(9308)
(9056)
(7601)
(7410)
(7305)
(6741)
(6722)
(6407)
(6366)
(6237)
(5973)
(5870)
(5760)
(5750)
(5690)
(5032)
(4771)
(4597)
(4539)
(4528)
(4491)
(4472)
(4319)
(3878)
(3808)
学科
管理(35905)
(31342)
经济(31269)
(29332)
(27112)
企业(27112)
(14723)
(12782)
方法(11851)
(10187)
财务(10161)
财务管理(10140)
企业财务(9754)
数学(9531)
数学方法(9419)
业经(9276)
(8619)
中国(7823)
体制(7576)
(7268)
(7046)
银行(7041)
(6635)
(6322)
金融(6320)
(6252)
(6019)
理论(5959)
环境(5834)
信息(5528)
机构
大学(124173)
学院(121524)
(49913)
管理(49125)
经济(48806)
理学(41179)
理学院(40785)
管理学(40325)
管理学院(40064)
研究(38192)
中国(31688)
(29385)
(26073)
财经(22037)
科学(20286)
(19808)
(19409)
中心(18757)
(18388)
财经大学(16287)
北京(16242)
研究所(15822)
经济学(15607)
(15483)
(15287)
业大(14875)
(14099)
师范(13964)
经济学院(13902)
(13563)
基金
项目(76716)
科学(61532)
研究(58629)
基金(57522)
(48923)
国家(48542)
科学基金(42775)
社会(38605)
社会科(36584)
社会科学(36578)
基金项目(30090)
(28652)
教育(26834)
自然(26555)
自然科(25962)
自然科学(25956)
自然科学基金(25550)
编号(24364)
(24112)
资助(22937)
成果(21989)
(21085)
(17781)
重点(16980)
国家社会(16462)
项目编号(16332)
教育部(15928)
(15909)
课题(15880)
(15631)
期刊
(56989)
经济(56989)
研究(37619)
中国(28561)
(26955)
管理(19690)
学报(17067)
科学(14963)
(14314)
(14024)
金融(14024)
大学(13273)
学学(12208)
财经(11931)
教育(11710)
(10120)
技术(9859)
图书(9255)
农业(8935)
经济研究(8630)
业经(8208)
财会(7864)
会计(7770)
理论(7650)
问题(7214)
实践(6929)
(6929)
情报(6505)
书馆(6274)
图书馆(6274)
共检索到194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树成琳  
内部控制是规范内部人交易及内部人亲属交易的重要措施。通过对2011年至2013年间A股所有内部人交易样本的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通过减少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抑制了内部人交易的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获利能力。内部人亲属交易作为内部人交易较为隐蔽的替代方式,内部控制对其获利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作用程度不弱于对内部人交易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戴书松  
内部控制作为实现企业一定目标的过程,是由构筑一系列内部契约以及履行这些契约来实现的。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使得信息在契约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而契约中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影响着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要降低由于契约中的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有效地抑制契约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力的制度安排对契约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对抑制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内部控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金曦  高齐升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不对称的表现,结合代理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阐述了以公司管理者为供给主体的内部控制信息供给动机,以及以公司股东、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为需求主体的内部控制信息需求动机。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公共物品的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月春  杨斌  
大股东利用在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所掌握的信息优势,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损害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基本理论和博弈论阐释大股东控制与内部资产交易定价公允性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对其关系存在性及关联度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控制"现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寿昌  杨雄胜  
文章以2006-2008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检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更可靠盈余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其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具体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不仅伴随着公司盈余信息可靠性的改善,同时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司股票交易的市场效率;不过,信息不对称的降低主要是因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披露带来的公司整体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所致,盈余信息可靠性的改善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相对有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蕾  张向丽  池国华  
本文以2007-2015年A股上市银行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和动态面板模型检验内部控制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能够显著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风险防控作用在系统重要性银行中更加显著;进一步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两个视角,探究内部控制抑制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路径,结果发现,代理成本在内部控制抑制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而信息不对称并没有发挥这一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鲍星  李巍  李泉  
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构建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运用指数,利用2013-2018年中国银行业的数据,研究金融科技运用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水平、改善银企信贷层面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对于信贷结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银行,金融科技运用的技术红利更高,能够有效缓解其信贷风险。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守明  王爱民  
1932年,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在他们创造性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了被称为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命题。其假说是,由于股份公司中股权的广泛分散,企业的控制权已转入管理者手中,而企业的所有者"已被贬到仅是资金提供者的地位。随着企业这个黑匣子"被打开,经理层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干胜道  王磊  
审计风险来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方法对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控制提出了一些对策,如构造政府审计信息平台、建立和完善审计日记和复审制度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晓菊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此起彼伏,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剧增。近二、三年来持续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经济危机、巴西的金融动荡、日本、韩国、泰国的大量企业和金融机构倒闭,从不同角度证明了金融风险对经济稳定发展和银行稳健经营的威胁与挑战。随着经济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路  王化成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增发新股融资中的定向增发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方式。本文采用Logit模型,从控制权结构和信息不对称两个角度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对于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力越弱,更倾向于认购新增股份。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并且在实施定向增发时,更倾向于选择向大股东发行。此外,上市公司拟实施整体上市时,定向增发往往伴随着资产认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新华  
林业保险经营的最大挑战是对风险的控制。林农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林农投保时产生逆向选择偏好,并引发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分析林业保险的信息不对称条件,可以从政府对林业保险准公共产品的特性进行政策补贴,建立多元化风险控制主体,通过合理的保险经营模式等方面降低道德风险,控制林业保险的整体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琳  施建军  
文章研究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形式及其形成诱因,分析信息不对称对电子商务风险的作用过程,最后提出电子商务风险控制的基本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朱雪嫣  
在将信息不对称划分为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以及知情交易者和非知情交易者之间的基础上,借鉴金融市场微观结构和财务学的相关理论成果测度这两类信息不对称,使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这两类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类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杠杆水平越低;前者对杠杆的影响程度在小公司中更强,而后者对杠杆的作用效果在大公司中更强。此外,股权分置改革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前者的影响程度,而提升了后者的作用效果。这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可能已由原先的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转变为知情投资者和非知情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