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57)
2023(19255)
2022(16517)
2021(15361)
2020(13230)
2019(30273)
2018(30059)
2017(58758)
2016(31761)
2015(35676)
2014(35279)
2013(35026)
2012(31984)
2011(28492)
2010(28647)
2009(27004)
2008(27244)
2007(24215)
2006(21750)
2005(19668)
作者
(89747)
(74363)
(74011)
(70737)
(47582)
(35469)
(33631)
(28921)
(28131)
(26856)
(25214)
(25155)
(23714)
(23494)
(23026)
(22787)
(22133)
(21925)
(21385)
(21356)
(18409)
(18113)
(18094)
(17138)
(16682)
(16572)
(16522)
(16479)
(14898)
(14599)
学科
(130752)
经济(130566)
(114437)
管理(109503)
(101880)
企业(101880)
方法(61587)
数学(51206)
数学方法(50627)
(46294)
(38048)
业经(36352)
中国(33094)
(31485)
财务(31405)
财务管理(31352)
(30558)
企业财务(29875)
农业(25795)
(23355)
贸易(23340)
技术(22937)
理论(22708)
(22696)
(22563)
(22301)
(22198)
地方(21966)
(21806)
(21040)
机构
学院(455665)
大学(454335)
(187322)
管理(184649)
经济(183462)
理学(158929)
理学院(157346)
管理学(154910)
管理学院(154064)
研究(141819)
中国(112068)
(96873)
(95946)
科学(83326)
财经(75930)
(69667)
(68837)
(68591)
(67943)
中心(65067)
业大(63450)
研究所(61986)
北京(60597)
经济学(56878)
财经大学(56286)
(54932)
师范(54445)
(54405)
农业(53505)
经济学院(51524)
基金
项目(296916)
科学(235593)
研究(220696)
基金(217881)
(187262)
国家(185661)
科学基金(162045)
社会(140849)
社会科(133576)
社会科学(133542)
基金项目(115031)
(114686)
自然(104547)
自然科(102135)
自然科学(102112)
教育(101480)
自然科学基金(100332)
(95776)
编号(90597)
资助(90206)
成果(73590)
(66630)
重点(65303)
(63002)
(61828)
课题(60960)
创新(58318)
教育部(58041)
(57985)
国家社会(57930)
期刊
(208100)
经济(208100)
研究(139326)
中国(83096)
(79671)
管理(72735)
学报(64135)
(62451)
科学(60183)
大学(50313)
学学(47674)
教育(44448)
(43695)
金融(43695)
农业(42714)
技术(40706)
财经(38007)
业经(35001)
经济研究(32646)
(32436)
问题(27515)
(23940)
技术经济(23521)
财会(22775)
理论(22226)
现代(21478)
(21444)
商业(21074)
统计(20736)
会计(20366)
共检索到679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晓丽  甘日香  
本文运用代理理论分析了内部控制、企业避税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避税活动普遍会降低企业价值,避税程度越大,企业的价值损失越大;只有在内部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企业避税活动才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使避税程度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因此,企业进行避税决策时,首先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海云  
内部控制和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及效率高低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有动机通过自愿性信息披露向市场传递企业价值较高的信号,由于信号传递作用,企业更容易获得较低成本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借款,提升了企业价值,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没有动机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从而不得不付出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降低了企业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江萍  叶佩华  
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亦成为检验内部控制目标及其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2008—2010年深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活动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非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水平和企业价值优于国有企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治  张皎洁  郑琦  
内部控制作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能否起到抑制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是否受到企业产权性质的影响?本文基于2007-2012年间1010家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不同产权性质下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及其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降低企业现金流量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的非效率投资现象,并且民营企业高质量内部控制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效果要好于国有企业,地方国企的高质量内部控制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效果要好于中央国企。上述结论为从完善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出发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冰熙  王宝顺  刘笑冉  田冠军  
基于我国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内部控制、避税与企业价值间关系,结果显示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激进的避税行为降低企业价值,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具有抑制作用,并对避税与企业价值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的政策启示主要体现在微观上应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权衡避税成本与收益、防控企业风险,宏观上应完善税收法规政策、发挥外部监督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青原  刘叶畅  
本文运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引入同行业竞争者的股票异常回报作为工具变量,研究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对企业战略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与企业避税存在战略互补效应,即同行业竞争者的避税行为越激进,企业会选择更加激进的避税策略。探究可能影响这种战略互补效应的机制,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很可能会模仿同行业领导者等被认为避税行为更有效合理的竞争对手制定避税策略。进一步发现地理距离衰减有利于降低同行业信息收集成本,导致同行业间战略互补反应更显著,即同行业避税政策模仿具有"本土偏好"。本文提供了同行业竞争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因果关系证据,揭示了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是企业避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旭东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影响下,企业如何维持高效的运营并保证持续增长非常重要。内部控制作为监督企业良好运行、保障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特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是否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有待检验。因此,本文以2012~2016年度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内部控制和运营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企业运营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内部控制缺陷会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在流动资产较多和具有较大地域多元化的企业当中,内部控制缺陷与运营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内部控制与运营效率对其资产收益率的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当中,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运营效率的内部关系促进了企业资产收益率的提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彦百  陈如焰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从不同类型企业战略的视角探讨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变化,分析终极控制人产权性质是否会影响企业战略与现金持有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相比防御型企业,探索型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更高,这主要是因为探索型企业比防御型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更大,预防性动机更强,会导致其现金持有量更高,并且探索型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更加严重,也会导致其持有更多的现金。进一步分析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中企业战略的激进程度对现金持有水平的正向作用会得到加强;与中央国有企业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松令  解晰  张伟  
本文以2012年沪深两市223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地位,表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特征;其次,结合央企规章制度,本文构建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数ICI,评价内容涵盖了COS0内部控制框架中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五要素,并具体划分了24个子指标;最后,根据央企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本文选取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企业价值的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价值具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促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瑜  申明浩  
根据最终控制性家族与上市公司核心业务及其经营行为的关系,可以将家族上市公司区分为企业家控制型(EFB)和资本家控制型(CFB)两个分样本。研究发现,两类家族企业的关联交易倾向存在显著差异:控制权配置形式倾向于复杂的金字塔结构的资本家控制型家族,通常以少量现金控制更多投票权,使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尽可能偏离,以便于从事关联交易;而企业家控制型家族的这种倾向不明显。研究结果还表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程度大的CFB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规模和概率大于EFB公司。金字塔层级、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系数对关联交易有正向影响,大股东数量对其有负向影响;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两类样本的影响不同,即与EFB公司负相关...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曾富全  吕敏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会税差异与所得税避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会税差异越大,所得税税负越低,所得税避税的程度越大。为防止企业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等避税筹划行为进行所得税避税,建议加强税法与会计的协调,压缩会税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丽蓉  韩彬  刘莎  
本文研究了内部控制审计、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以2011-2013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一步实证研究了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和公司治理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1)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情况越好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意愿越强。(2)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意愿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监事会规模、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意愿显著正相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君  
以我国2007年至2014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以及法制环境、司法公正与效率、合法权益保护与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效率的交互影响,并按产权性质对上述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效率,且不受产权性质差异的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制环境、司法公正与效率、合法权益保护与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君  
以我国2007年至2014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以及法制环境、司法公正与效率、合法权益保护与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效率的交互影响,并按产权性质对上述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效率,且不受产权性质差异的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制环境、司法公正与效率、合法权益保护与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卫  何杰  
通过上市公司2011—2013年的并购数据研究,探讨在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资本结构对公司并购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杠杆缺口对并购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内部控制水平对杠杆缺口影响并购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并购后绩效的影响小于民营企业,归因于国有企业并购更多地带有政治因素的干扰,并非完全的资源有效配置结果;杠杆缺口对国有企业并购后绩效的负面影响则大于民营企业,归结于政府预算软约束,致使代理问题和管理层过度自信要比民营企业严重得多,导致资本运作效率低于民营企业。结论表明: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科学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