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45)
- 2023(16809)
- 2022(14349)
- 2021(13251)
- 2020(11321)
- 2019(25635)
- 2018(25109)
- 2017(49332)
- 2016(26930)
- 2015(29709)
- 2014(29195)
- 2013(29367)
- 2012(26670)
- 2011(23623)
- 2010(23294)
- 2009(21920)
- 2008(21954)
- 2007(19498)
- 2006(17233)
- 2005(15349)
- 学科
- 济(111899)
- 经济(111773)
- 业(101461)
- 企(90865)
- 企业(90865)
- 管理(90683)
- 方法(53587)
- 数学(43886)
- 数学方法(43541)
- 财(37990)
- 农(33541)
- 业经(33244)
- 务(26522)
- 财务(26461)
- 财务管理(26433)
- 中国(25782)
- 企业财务(25182)
- 农业(23404)
- 税(22090)
- 制(21352)
- 技术(20871)
- 贸(20701)
- 贸易(20688)
- 税收(20626)
- 收(20455)
- 易(20045)
- 学(20042)
- 和(19605)
- 地方(19216)
- 理论(19000)
- 机构
- 学院(385351)
- 大学(382681)
- 济(157389)
- 管理(156834)
- 经济(154357)
- 理学(135821)
- 理学院(134458)
- 管理学(132464)
- 管理学院(131788)
- 研究(122799)
- 中国(95329)
- 京(80655)
- 财(78416)
- 科学(76039)
- 农(68816)
- 财经(62138)
- 所(62002)
- 业大(60260)
- 江(56830)
- 经(56530)
- 研究所(55907)
- 中心(55429)
- 农业(54482)
- 北京(50400)
- 经济学(47223)
- 财经大学(46055)
- 州(45452)
- 范(44192)
- 院(43917)
- 师范(43665)
- 基金
- 项目(259650)
- 科学(204083)
- 基金(190322)
- 研究(186052)
- 家(166746)
- 国家(165326)
- 科学基金(142810)
- 社会(118585)
- 社会科(112596)
- 社会科学(112565)
- 基金项目(101606)
- 省(101271)
- 自然(94649)
- 自然科(92492)
- 自然科学(92465)
- 自然科学基金(90878)
- 划(84549)
- 教育(83481)
- 资助(78361)
- 编号(74694)
- 成果(58747)
- 重点(57440)
- 部(56832)
- 创(56095)
- 发(54442)
- 创新(51823)
- 业(50515)
- 科研(50111)
- 课题(49827)
- 国家社会(48926)
- 期刊
- 济(171574)
- 经济(171574)
- 研究(114899)
- 中国(67346)
- 学报(62983)
- 财(62636)
- 农(62201)
- 管理(59643)
- 科学(55984)
- 大学(46909)
- 学学(44981)
- 农业(42601)
- 融(34001)
- 金融(34001)
- 技术(31803)
- 教育(31534)
- 财经(30700)
- 业经(29803)
- 经济研究(27353)
- 经(26179)
- 业(24423)
- 问题(22593)
- 技术经济(20535)
- 商业(18478)
- 科技(18399)
- 理论(18134)
- 现代(18100)
- 财会(18025)
- 版(17977)
- 务(17730)
共检索到563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黎群 王玉涛 王彦超
企业税负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对提高企业创新及发展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区分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的基础上,以2006~2010年沪深股市数据为样本,对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负差异问题加以考察。实证研究发现,在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外,企业会寻求一些制度安排,如构建内部市场和集团化运作方式,达到降低实际税负的目的。这一发现对相关部门制定税收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内部市场 税收负担 实际税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进猛 沈志渔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独资化降低了企业税负,独资企业平均所得税税负比合资企业要低2%,而且经营时间越长的独资企业税负越低,规模越大的独资企业税负越低。同时发现,内部贸易降低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平均而言发生内部销售的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比无内部销售的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低2.51%,发生内部采购的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比无内部采购的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低3.27%,发生内部采购的企业经营时间越长税负越低,发生内部销售的大企业税负更低,而且发生内部采购的独资企业税负更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税收监管的重点对象和手段,以防止外资税收的流失。
关键词:
进入方式 独资化 内部贸易 外资税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舒
针对企业集团这一普遍存在于新兴市场的经济组织,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非集团企业,集团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率更低,由此表明,通过构建内部市场集团化经营降低了企业税负。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税负的作用受到所有权性质、内外资及地区差异的影响。具体的,因民营企业的税务负担较重,更有动机利用集团内部市场降低实际所得税率;由于面临与外资企业不平等的税收待遇,内资企业借助集团化经营减轻企业税负的程度更高;最后,基于不同地区的分析显示,在税负越重的地区,集团内部市场对企业所得税支出的减免作用更明显。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市场 实际所得税率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胡婷
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往往需要权衡财务报告成本与税务成本。为了作出正确的决策,公司是否有动机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来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呢?文章以沪深两市2008年1061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考察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证实了该假设。研究还发现,通过此途径所规避的所得税负极为有限,或许表明公司事实上会为其大部分利润操纵行为支付所得税成本。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旭红 杨武
增值税税负是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受影响的程度各异,故增值税税负对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影响也不同。本文通过倾向值得分匹配(PSM)方法研究增值税税负在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差异,实证研究得出初创期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显著高于非初创期企业的结论。同时,在应用PSM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双重差分方法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和营改增均未显著改变初创期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显著高于非初创期企业的状况。因此,为改善初创期企业生存环境,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建议在未来的税制改革中考虑对初创期企业的增值税政策支持,以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增值税 税负 生命周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史达 朱荣
本文从社会网络关系视角出发,探讨小微企业税负感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政府应当提高税收透明度,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建立和发展社会网络关系;帮助小微企业提升获取异质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加强政府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小微企业 税负感 社会网络 创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志帆 王茂森
如何在减税降费的背景下提升微观企业的获得感是财税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从企业税负“向上容易向下难”的粘性特征切入,利用2018年国地税合并改革这一外生冲击来检验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所形成的征管机关“断点”确定国地税合并改革的处理组与控制组,双重差分模型回归揭示:国地税合并显著降低了处理组企业的税负粘性。拓展检验表明,处理组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显著提升,股票也产生了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本文研究论证了构建统一、高效的税务管理机构具有积极的经济价值,启示规范的税收征管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关键词:
国地税合并 税负粘性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童锦治 苏国灿 魏志华
由于间接税具有易于转嫁的性质,企业所缴纳的流转税并不能代表其实际负担的税收。因此,在探讨"营改增"对企业流转税税负的影响时,我们应将税负转嫁因素考虑进来。本文从税负转嫁出发,首次基于企业议价能力的视角,利用2010-2012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营改增"对企业实际流转税税负的影响。结果发现:(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越低,企业的名义流转税税负在"营改增"后上升幅度越大,但其绩效并没有因此而下降;(2)经销商的议价能力越低,企业的名义流转税税负在"营改增"后上升幅度越大,但其绩效并没有因此而下降。进一步地,本研究表明,企业的议价能力会对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与目的是否一致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和企业在做决...
关键词:
营改增 议价能力 流转税税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继良
我们通常以“实现利税”和“上缴利税”来概括企业在财务方面的经营成绩和对国家的贡献,可见国有企业的财政负担,包括了税负和上缴利润两个部分,因而在了解美国企业税负情况的同时,还必须对企业的所有者分配股息的情况,有所了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时军
一、"营改增"政策变化背景(一)法规颁布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发布经国务院同意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同时下发《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利芳 张东旭
本文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营改增显著降低了相关企业的税负,实现了减税的政策目标;早期试点企业的减税效应显现具有显著滞后性,而后期试点企业的减税效应显现没有显著滞后性。本文认为,营改增分步实施使得早期试点企业的可抵扣增值税链条不完整,导致其减税效应滞后。本文通过稳健性检验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并提出了今后税制改革的策略选择和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企业税负 政策效应 减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获宝 李从文
根据行业情况不同,"营改增"将显著改变各行业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定价策略,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营收状况、利润水平和公司价值。研究发现:(1)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流转税负均衡点也即企业税负均衡点;(2)由于各行业毛利率存在差异,"营改增"对公司税负造成不同的影响,对公司账面价值造成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3)"营改增"实行后,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善将有利于提升原有已实行增值税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公司账面价值,生产和制造固定资产类型的企业将会获得更多订单,从而获得更多利润,实现企业账面价值的增长;(4)管理规范的公司税负会低于管理不规范的中小型企业;(5)综合全行业数据来看,"营改增"后毛利率越高,企业流转税...
关键词:
营改增 公司价值 流转税负 税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乔
我国实施"营改增"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事实证明,在我国实行"营改增"具有重大的意义,这能促进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改变我国的税收结构。文章对"营改增"于企业税负的影响进行了剖析,从行业角度对"营改增"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了举例论证与分析,并且针对行业消极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企业税负 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伟伟 王鹤
国家推行"营改增"的目的是打通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解决长期重复征税的问题,但是在推行之后,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比如部分企业反映税负不降反升,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加深企业对国家税改意图的误解,不利于税改的顺利推行。文章重点研究"营改增"后反映比较强烈的道路运输行业,先是通过对上市道路运输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税负上升现象的存在;然后剖析了不同应税业务对税负变动的影响,并根据引起税负上升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营改增 道路运输企业 企业税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雪婷 胡奕明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土地财政"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地价、房价的不断上涨,地区发展过于倚重房地产业,甚至出现了"去工业化"趋势。这种高房价的发展模式是否会给其它行业企业带来不利影响、造成税收减少?为此,我们选取1999-2015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了住宅价格对企业税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住宅价格与企业税负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且这一关系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矿仓储"用地类企业中更为明显。这表明,"租税替代"现象是存在的。而且,企业规模愈大,所在地区经济愈发达,这一现象愈明显。上述结果的启示是,地方政府需要从未来产业结构布局、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角度来思考土地问题。
关键词:
房价 企业税负 租税替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