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5)
2023(3484)
2022(2864)
2021(2604)
2020(2218)
2019(4954)
2018(4806)
2017(9122)
2016(5138)
2015(5361)
2014(5425)
2013(5421)
2012(4979)
2011(4075)
2010(4486)
2009(4249)
2008(4004)
2007(3512)
2006(2861)
2005(2695)
作者
(14877)
(12277)
(11902)
(11639)
(8053)
(5944)
(5511)
(4546)
(4538)
(4424)
(4182)
(4101)
(3912)
(3909)
(3851)
(3826)
(3603)
(3592)
(3513)
(3352)
(3103)
(2992)
(2976)
(2829)
(2736)
(2687)
(2681)
(2656)
(2522)
(2472)
学科
(16609)
经济(16589)
(16506)
管理(15587)
(14440)
企业(14440)
审计(12135)
方法(9265)
(8658)
数学(7407)
数学方法(7325)
(6793)
财务(6785)
财务管理(6718)
企业财务(6587)
各类(5874)
中国(4921)
(4774)
(4626)
技术(3931)
(3732)
银行(3725)
(3644)
金融(3644)
(3624)
业经(3464)
(3451)
(2854)
理论(2722)
(2692)
机构
大学(67900)
学院(67656)
(25195)
经济(24608)
管理(24278)
研究(21973)
理学(21276)
理学院(21022)
管理学(20637)
管理学院(20507)
中国(17502)
(15564)
(15035)
科学(14053)
财经(12520)
(12487)
(11794)
(11452)
中心(10491)
(10476)
业大(10374)
研究所(10284)
农业(9942)
财经大学(9626)
(8427)
北京(8380)
(8285)
商学(7985)
经济学(7985)
(7946)
基金
项目(46436)
科学(36602)
基金(34888)
(31497)
研究(31413)
国家(31252)
科学基金(26604)
社会(20459)
社会科(19535)
社会科学(19526)
基金项目(18447)
自然(18323)
(17990)
自然科(17880)
自然科学(17874)
自然科学基金(17571)
(15162)
教育(14775)
资助(14523)
编号(11509)
重点(11007)
(10836)
(10649)
成果(9812)
科研(9735)
(9661)
教育部(9112)
创新(9093)
计划(8980)
(8844)
期刊
(24786)
经济(24786)
研究(20285)
中国(17798)
(15368)
学报(13077)
科学(10637)
(10527)
大学(9612)
审计(9602)
学学(9310)
管理(8185)
农业(6986)
(6729)
金融(6729)
财会(6443)
财经(6150)
会计(5989)
教育(5327)
(5215)
经济研究(5172)
通讯(4358)
会通(4343)
(4069)
技术(4048)
(3819)
业经(3345)
业大(3341)
问题(3173)
内部(3123)
共检索到101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远企  
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向商业银行董事会和高管层,提供有关业务经营、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独立意见,对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营及良好声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2007~2009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原有内部审计框架未能充分发挥风险防控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基于本轮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近年来相继发布《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智玉  夏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武朝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即将实施,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和审计师将需要按照该规范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进行自我评价和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框架中内部监督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如果被认定为无效,将直接导致整个内部控制被评价为无效。本文认为,内部审计职能建设应首先达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的有效性标准,同时还应该持续改进,以满足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审计服务对象不断增加的需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峰  孟佳琪  
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国家审计的职责与权力。文章在论述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法律依据的基础上,对全国25个省的审计厅以及广东、山西、甘肃3个省的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了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各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方法的有效性较低,针对各监督、指导方法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法律制度、方法实施、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峰  孟佳琪  
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国家审计的职责与权力。文章在论述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法律依据的基础上,对全国25个省的审计厅以及广东、山西、甘肃3个省的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了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各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方法的有效性较低,针对各监督、指导方法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法律制度、方法实施、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淑伟  陈凤霞  
本文利用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与部分研究参数,对内部控制的缺陷、内部信息的披露程度、外部监督、内部审计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很大程度上依赖可操作的内部控制运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丽华  
审计意见类型是否恰当以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已经成为热点话题。本文利用2011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以及内部控制相关的报告中的数据,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三个要素来衡量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意见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正军  
近年来,会计舞弊案件的大量增加,注册会计师越来越多的被卷入法律诉讼,由此极大地动摇了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信心;而美国世界通信公司会计舞弊案的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对内部审计查错防弊职能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舞弊的特点和动因分析,重新探讨了内部审计对防范会计舞弊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部审计在防范会计舞弊中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川  沈红波  高新梓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内部控制在我国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内部控制作为一项控制措施是否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还缺乏实证证据。本文以136家房地产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效果被认可的程度以及带来的业绩后果。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能够准确地识别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程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实施对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公司业绩有显著作用;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相比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自评,既有替代作用,也有互补作用,即审计师的内部控制评价不仅包含了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评价,还具有其他的信息含量。本文的研究对内部控制的披露与评价,以及风险导向审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勇  李勤  
针对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执行薄弱而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内部控制执行及评价中,不仅要考虑公司管理层的内在激励,还要考虑外在约束,即立法和监管的要求,其中外部审计师的鉴证结论在外在约束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文章以成本效益原则作为约束条件,运用贝叶斯法则,分析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审计师鉴证作用对内部控制评价及执行有效性的作用机理。理论分析有助于当前我国企业建立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程序及执行机制,以促进企业内控系统在执行层面的健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建光  张英  
信息技术存在的安全漏洞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潜在威胁因素之一,它使企业的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和(或)信息风险增加,进而影响审计师的检查风险,最终导致审计风险和审计费用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严重型安全漏洞发生的频度与信息风险和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与审计风险显著负相关;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严重型安全漏洞发生的频度与信息风险和审计收费显著负相关,与审计风险显著正相关;对于由"四大"审计的公司而言,严重型安全漏洞发生的频度与信息风险显著负相关,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春林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监督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随之减少;审计监督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审计监督的加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在降低;但是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不存在交互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春林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监督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随之减少;审计监督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审计监督的加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在降低;但是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不存在交互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益兵  
本文以2007~2008年度我国A股市场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企业为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性及定价效应。发现在我国现阶段信息披露环境下,内部控制审计信号是有效的,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内部控制效率,在法律遵循、财务违规及经营效率上显著高于控制样本。同时,发现市场对内部控制审计信号进行定价,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的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资本成本,在控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之后,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价效率依然存在。这一结果的启示是,强化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监管的实施,优化市场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江苏银行深圳分行课题组  李敏  
本文从中小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的新挑战和特点要求出发,根据同业的良好经验,归纳总结了衡量银行审计有效性的若干标准,并针对当前中小银行经营发展的形势特点,对提升内部审计有效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