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4)
2023(6822)
2022(6090)
2021(5552)
2020(4988)
2019(11721)
2018(11542)
2017(22495)
2016(12590)
2015(14439)
2014(14807)
2013(14846)
2012(13960)
2011(12339)
2010(13034)
2009(12458)
2008(12444)
2007(11181)
2006(9579)
2005(8529)
作者
(37362)
(31186)
(31134)
(29852)
(19907)
(14904)
(14470)
(12357)
(11589)
(11166)
(10425)
(10398)
(9983)
(9936)
(9777)
(9703)
(9521)
(9217)
(9004)
(8886)
(7874)
(7752)
(7750)
(7097)
(7050)
(7000)
(6998)
(6948)
(6359)
(6310)
学科
(53531)
经济(53482)
管理(39034)
(38156)
(32459)
企业(32459)
方法(29099)
数学(25209)
数学方法(25021)
(17732)
(14251)
中国(13037)
审计(12241)
(12142)
财务(12125)
财务管理(12049)
企业财务(11526)
(11365)
(11246)
业经(10335)
地方(9941)
(9809)
贸易(9795)
(9467)
农业(8965)
(8237)
(7898)
银行(7874)
理论(7502)
环境(7431)
机构
大学(185759)
学院(183985)
(74298)
经济(72622)
管理(71637)
理学(62293)
理学院(61614)
管理学(60571)
管理学院(60246)
研究(59048)
中国(46376)
(39432)
(37132)
科学(36411)
(32317)
(30946)
财经(29683)
中心(28495)
(28412)
业大(27962)
研究所(27548)
(26834)
农业(25544)
北京(24059)
(23047)
师范(22838)
经济学(22768)
(22356)
财经大学(22032)
(20768)
基金
项目(119528)
科学(93476)
基金(86750)
研究(86119)
(75597)
国家(74962)
科学基金(63649)
社会(54400)
社会科(51446)
社会科学(51425)
(46782)
基金项目(46528)
自然(41635)
自然科(40604)
自然科学(40590)
教育(40562)
自然科学基金(39876)
(39384)
资助(35800)
编号(35423)
成果(29558)
(27493)
重点(27283)
(24602)
(24394)
课题(24278)
科研(23628)
教育部(23578)
创新(22848)
人文(22799)
期刊
(79491)
经济(79491)
研究(52124)
中国(38802)
(32520)
学报(29748)
(28416)
科学(26642)
管理(23187)
大学(22270)
学学(21085)
农业(18713)
教育(16551)
(15461)
金融(15461)
技术(14755)
财经(14693)
经济研究(13157)
业经(12666)
(12510)
财会(10976)
问题(10946)
会计(10736)
审计(10109)
(10092)
(10017)
技术经济(9576)
统计(9206)
理论(8930)
商业(8752)
共检索到270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何云  熊梓言  
本文通过构建并分析内部审计师和企业治理层之间的博弈模型,指出企业治理层给予内部审计师充分授权时,内部审计师的工作会更有成效,可以有效抑制审计对象的违规倾向,进而说明治理层授权和内部审计师复合型能力对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重要性,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何云  熊梓言  
本文通过构建并分析内部审计师和企业治理层之间的博弈模型,指出企业治理层给予内部审计师充分授权时,内部审计师的工作会更有成效,可以有效抑制审计对象的违规倾向,进而说明治理层授权和内部审计师复合型能力对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重要性,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琴  杨申冬  何云  陈琳  
本文运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内部审计师在内部声誉建立过程中,管理层是否存在违规和内部审计师是否执行监督,指出内部审计师通过加大监督力度或提高其在管理层心目中的声誉,可有效抑制管理层的违规倾向,进而提出企业应提高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内部审计师应注重建立内部声誉等相关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凌云  李宇立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评价过程主要包括管理层的自我评价和审计师的鉴证,是多方利益主体相互协调的结果。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存在相互博弈,成本效益原则是该博弈的约束条件。运用贝叶斯法则,分析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系统内各方的信念修正及作用过程,考察内部控制评价中各利益主体的连动效应,旨在构建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洋  
财务舞弊公司受到相应处罚后管理层会受到外界的压力,外部审计师也会加大对舞弊公司的审查力度,但外部审计能否真正起到监督作用,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外部审计师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关系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将财务舞弊公司的账户分成高风险账户与低风险账户两种,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财务舞弊公司后续期间的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构造了一个审计师与管理层对于财务舞弊公司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得到了两者的最优行动策略及相应的策略提升方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玉苗  李琳  
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连续多年对同一个客户进行审计 ,既可能产生提高独立审计质量的积极影响 ,也可能产生降低独立审计质量的消极影响。因此 ,不能简单地得出会计师事务所任期的延长会提高独立审计质量或者会降低独立审计质量的结论。特别是在我国 ,必须具体分析实际情况 ,并建立起适当的约束机制 ,以找到合适的会计师事务所任期 ,从而更好地达到提高独立审计质量的预期目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成立  
审计收费是审计服务供需双方就审计服务供求所达成的价格,一些国家审计市场表现出审计收费降低的趋势。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财务审计费用,为充分揭示我国审计师变更、审计师任期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提供了数据资料。本文从研究我国审计市场现状入手,提出了审计师变更、审计师任期与审计收费关系的假设。通过对我国2001年、2002年与2003年数据的检验,结果发现审计师变更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审计收费下降,同样审计师任期的延长也没有带来审计收费的下降,与我国目前一些关于审计收费研究的结论不一致,说明我国并不存在明显的审计收费的恶性竞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亚南  任金政  
对审计师变更原因以及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统计检验和Logistic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6个维度、15个指标对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显著;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是否发生诉讼仲裁事项、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菊仙  
现行关于审计师行为实证研究中,大都基于审计意见类型推断审计师独立性,没有对审计意见类型为什么能代表审计师独立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本文采用偏好、选择与效用经济学基础理论来进行分析和证明。通过逻辑分析、模型构建和推导发现,对审计意见类型的选择结构能够推断审计师对独立性的偏好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审计师效用最大化做出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晨   衡亮   李娟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合并浪潮下逐步实现规模化发展,而自2016年起因审计不当行为接连被处罚。为探究其原因,手工收集瑞华会计师事务所2013—2018年的相关审计数据,结合高管访谈资料,基于审计师个人特征、审计师客户特征和审计师搭档特征三方面,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审计师个人特征方面,低质量审计师多为男性、老员工,在所内任职合伙人并且来自深圳分所;在审计师客户特征方面,低质量审计师业务量更多、客户风险程度更高;在审计师搭档特征方面,低质量审计师普遍比搭档的地位更高、话语权更大,其搭档多为男性、非党员,且合作时间更短。通过分析瑞华“大而不强”的原因,扩展了审计失败的相关研究,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管理及风险防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锦芳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阻止合谋的策略,即同时派出两个审计师审计,让他们陷入"囚徒困境",以保证其提交的审计报告真实,却发现这一策略由于成本过高而无法实行。所以笔者分析能否以一定概率派出第二个审计师—这一低成本方式,来阻止审计合谋。研究表明:以ξ∈(0,1)的概率派出第二个审计师、强化刚性法律的"硬约束"和完善审计师的激励机制,可以阻止审计合谋。同时还得出,审计师的道德约束、风险厌恶有助于防止审计合谋,国有企业监管者在阻止审计合谋中,可以发挥同企业真实所有者一样的作用。这为国资局对国有企业实行审计公开招标和抽查复审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绍炳  
以2000—2005年期间收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衡量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任期及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任期及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任期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任期分别小于8年和4年时,审计任期的延长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但当二者的审计任期分别超过上述年限时,审计任期的延长对审计质量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南雁  张俊瑞  
以中国证券市场1999~2004年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经实证检验后发现,在不区分公司治理质量高低时,审计质量在审计师任期内有显著的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平均转折点位置在7年左右;当公司治理质量较低时,审计质量在审计师任期内有显著的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平均转折点位置提前到5年左右;当公司治理质量较高时,审计师任期的延长有助于持续地提升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文贵  
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始终是审计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本文以纵横国际为例,采用博弈论的方法,从审计师与公司管理者的较量角度审视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我们认为:制度对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影响审计师在与客户管理当局的博弈中的决策行为而对审计独立性发挥作用,然后带来审计质量的变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博  宣扬  潘飞  
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参与国有企业经营决策是我国特有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安排是否会增加国有企业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文章以2006-2012年国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号传递的角度研究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其审计师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交叉任职"的国有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且这一现象在公司业绩较好以及党委书记政治升迁动机较强时更加明显,从而验证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的信号传递效应。文章的发现丰富了嵌于企业政治行为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理论,扩展了现有文献,同时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