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5)
- 2023(13926)
- 2022(11635)
- 2021(10635)
- 2020(9471)
- 2019(21719)
- 2018(21523)
- 2017(41932)
- 2016(22554)
- 2015(25544)
- 2014(25473)
- 2013(25425)
- 2012(23201)
- 2011(20310)
- 2010(20753)
- 2009(19677)
- 2008(19575)
- 2007(17409)
- 2006(14760)
- 2005(13306)
- 学科
- 济(103446)
- 经济(103343)
- 业(97367)
- 企(88573)
- 企业(88573)
- 管理(83263)
- 方法(54319)
- 数学(44911)
- 数学方法(44477)
- 财(35845)
- 业经(30688)
- 农(30321)
- 务(27600)
- 财务(27553)
- 财务管理(27476)
- 企业财务(26195)
- 中国(22159)
- 农业(21563)
- 制(19959)
- 技术(19896)
- 贸(17643)
- 贸易(17632)
- 和(17243)
- 易(17124)
- 理论(16662)
- 划(16616)
- 地方(16199)
- 策(16155)
- 体(14519)
- 学(14507)
- 机构
- 学院(329881)
- 大学(324289)
- 济(140566)
- 管理(138734)
- 经济(137993)
- 理学(120316)
- 理学院(119280)
- 管理学(117636)
- 管理学院(117037)
- 研究(95025)
- 中国(77421)
- 财(67588)
- 京(66457)
- 科学(55592)
- 财经(54546)
- 农(52910)
- 江(49824)
- 经(49528)
- 业大(46901)
- 所(46765)
- 中心(46666)
- 经济学(42623)
- 农业(41760)
- 研究所(41371)
- 财经大学(40393)
- 北京(40365)
- 经济学院(38923)
- 州(38897)
- 商学(38891)
- 商学院(38590)
- 基金
- 项目(216914)
- 科学(173629)
- 基金(160815)
- 研究(158566)
- 家(137533)
- 国家(136342)
- 科学基金(120890)
- 社会(102971)
- 社会科(97928)
- 社会科学(97898)
- 省(85858)
- 基金项目(85664)
- 自然(79147)
- 自然科(77363)
- 自然科学(77343)
- 自然科学基金(76034)
- 教育(73621)
- 划(70360)
- 资助(66283)
- 编号(63986)
- 成果(49693)
- 部(49201)
- 重点(47974)
- 创(47835)
- 发(45288)
- 业(44140)
- 创新(44029)
- 教育部(43022)
- 人文(42572)
- 国家社会(42541)
- 期刊
- 济(149929)
- 经济(149929)
- 研究(90195)
- 财(59661)
- 中国(59055)
- 管理(53104)
- 农(47349)
- 学报(43428)
- 科学(42668)
- 大学(34210)
- 学学(32823)
- 农业(32279)
- 技术(31626)
- 融(29425)
- 金融(29425)
- 财经(27659)
- 业经(26745)
- 教育(24043)
- 经济研究(23809)
- 经(23662)
- 问题(20185)
- 财会(20161)
- 业(19926)
- 技术经济(19530)
- 统计(17409)
- 会计(17374)
- 策(16435)
- 商业(16409)
- 现代(15544)
- 贸(15439)
共检索到475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祝遵宏 黄莎莎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基石之一,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影响着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和成本交易理论为基础,通过对2009—201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国有上市企业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动因和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发现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是否合署办公同时受管理因素与治理因素的影响,但是市盈率与国有上市企业合署办公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内部审计 纪检监察 合署办公 国有企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君 吴国萍
内部审计信息作为衡量内部审计受托责任履行的载体,对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日趋规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设立隶属于董事会的内部审计机构。披露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信息的上市公司在资产规模、股权集中度、财务状况、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方面与披露未设置内部审计信息的上市公司存在显著差异;财务状况好的上市公司更趋向于将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自愿披露内部审计人员配备情况的上市公司普遍以国有性质居多、股权集中度较高、财务状况良好。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信息披露 公司特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杨 汤晓健 杜剑
本文基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重点考虑区域与行业因素,对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税收负担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加以分析。研究发现,中小型民营企业当期税收负担的减少,不仅能促进当期企业价值的增加,也能促进下一期企业价值的增加;相对于东部,中西部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不能通过税收负担的减少提升企业的价值;相对于制造业而言,以服务业为代表的非制造业民营企业更能通过税收负担的减少提升企业的价值。基于上述分析,为引导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应推进税制改革,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 税收负担 企业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琳琳
选取2008—2011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实证研究了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有助于缓解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而改善公司的资本投资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不对称 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审计与监察合署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监察机构合并为一个机构,合署体制的形成路径包括理性思考路径、理念路径和锚定路径。内部审计与监察合署的效果表现为内部审计效果和监察效果,这些效果的产生路径包括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如果这些路径存在,则内部审计与监察合署会有积极效应,否则,就可能产生消极效应。当内部审计以经济行为作为审计主题时,内部审计才与监察存在交叉关系,合署体制对于双方的效果都有提升作用;当内部审计以经济信息和制度作为审计主题时,合署体制并不能提升内部审计的效果,但能提升监察的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审计与监察合署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监察机构合并为一个机构,合署体制的形成路径包括理性思考路径、理念路径和锚定路径。内部审计与监察合署的效果表现为内部审计效果和监察效果,这些效果的产生路径包括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如果这些路径存在,则内部审计与监察合署会有积极效应,否则,就可能产生消极效应。当内部审计以经济行为作为审计主题时,内部审计才与监察存在交叉关系,合署体制对于双方的效果都有提升作用;当内部审计以经济信息和制度作为审计主题时,合署体制并不能提升内部审计的效果,但能提升监察的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雅楠
审计整改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关键环节,一些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审计与监察合署办公,其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审计整改。根据犯罪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理论,本文提出合署办公促进审计整改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地方审计机关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合署办公促进审计整改的关键是加大对个人责任的追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国华 赵晰
基于BP神经网络,以深交所上市公司大非股东为样本建立模型,利用遗传学算法对模型结构进行优化并通过神经网络贡献率分析法得出对大非减持贡献率较大的因素。对在指标变量几种典型取值状态下的关系曲线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大非减持并非全然表示企业投资价值下降,普通投资者亦可从中获取积极投资信息;对监管者而言,充分保证大股东流通权以维持其对国家政策的信心,立足贡献率较大的因素调控大非减持比单纯进行限制更能维护市场稳健,实现监管者、普通投资者与大非三方共赢。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大非减持 贡献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的政治生态受到重点关注。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是国有上市公司监督体系的中坚力量。随着国家监督体系与监察体制改革的需求,内部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形成大监督格局已然成为国有上市公司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此开展实践探讨,以期为相关企业治腐效率的改善和监督效能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部审计 纪检监察 合署办公 监督合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海波 李建勇
问询函是证券交易所常用的信息披露监管措施和工具,问询函公告后,被问询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值得研究。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5年问询监管事件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研究了问询监管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表明:问询监管对被问询公司总体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有显著影响,在问询公告前,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在问询公告后,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而每天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在问询公告前为负且不显著,在问询公告之后显著为正。因而,证券交易所应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优化问询监管流程,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琴 黄丹 杨爱伦
以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审计报告为依据,对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2008~2012年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披露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披露情况较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数量也逐年上升,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可信度还有待验证。建议从加大外部监管力度和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两方面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改进和完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2007年以来,随着一些上市公司,尤其一些金融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大幅度增加,以及个别上市公司"天价薪酬"事件的出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过高问题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秀女 钱乐乐
基于2001—201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数据,结合面板固定效应及Tobit模型,研究了信息披露质量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公司获得公开市场债务融资;(2)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越偏向于配置长期债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优化公司融资结构,降低债务期限错配风险,保证债务可持续性,最终可促进优化杠杆结构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债务融资结构 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思源 郑田丹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于中国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不断上升的背景,文章以2008—2020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过度金融化的视角考察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显著抑制国有企业的过度金融化水平。政府审计的威慑力度与揭示力度越大,对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通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抑制国有企业“脱实向虚”;在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国有企业样本中,政府审计的抑制作用更强。文章从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的视角拓展了政府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对于优化国有企业资产配置、完善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丰富了企业金融化的相关文献,为微观企业“脱实向虚”的监管与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过度金融化 国有企业 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成刚 黄晓波
本文把会计信息质量分为会计信息编制质量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利用深交所上市公司2007—2012年年度数据,对会计信息质量如何影响投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投资效率与会计信息编制质量、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但这种相关关系均不显著,即会计信息编制质量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都不能显著促进投资效率的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编制质量参差不齐,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会计信息编制质量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些研究结论为优化会计环境、完善会计准则、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考核和评价,以及协调会计信息的编制与会计信息的披露等提出了新的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机构投资者关注度和企业非效率投资——基于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数据的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基于深交所制造业的经验验证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绩效关系研究——来自深交所国有上市公司的证据
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深交所上市公司2002年审计意见解析
CEO权力强度、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的波动性——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基于深交所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数据
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来自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与公司新媒体披露行为——基于深交所“互动易”的实证检验
改进熵权模型在信息披露质量测度中的应用——来自深交所的实证分析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