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
2023(926)
2022(759)
2021(641)
2020(595)
2019(1388)
2018(1345)
2017(2261)
2016(1350)
2015(1519)
2014(1483)
2013(1496)
2012(1363)
2011(809)
2010(1313)
2009(1446)
2008(1121)
2007(950)
2006(790)
2005(739)
作者
(3344)
(2564)
(2422)
(2419)
(1890)
(1177)
(1174)
(999)
(913)
(895)
(891)
(857)
(836)
(766)
(753)
(743)
(739)
(713)
(693)
(655)
(653)
(651)
(645)
(631)
(619)
(574)
(559)
(539)
(536)
(530)
学科
审计(12098)
各类(5853)
(5666)
企业(5666)
管理(5627)
(5581)
(4412)
(3852)
财务(3848)
财务管理(3783)
企业财务(3708)
(2798)
经济(2797)
方法(1969)
中国(1549)
专业(1324)
(1304)
(1236)
国家(1221)
技术(1095)
数学(898)
数学方法(897)
业经(814)
(787)
(755)
制度(738)
(738)
经营(724)
(674)
金融(674)
机构
学院(14743)
大学(14327)
审计(5711)
管理(5539)
会计(5260)
(5168)
理学(4748)
理学院(4725)
管理学(4699)
管理学院(4679)
(4195)
(4194)
经济(4037)
财经(3954)
中国(3739)
会计学(3646)
(3545)
会计学院(3469)
学会(3350)
财经大学(2973)
(2887)
研究(2653)
公司(2485)
商学(2440)
商学院(2435)
南京(2271)
(2252)
(2220)
(2046)
北京(1857)
基金
项目(7995)
研究(6270)
科学(6177)
基金(5731)
(4736)
国家(4682)
科学基金(4281)
社会(3897)
社会科(3752)
社会科学(3749)
(3427)
基金项目(3204)
教育(3025)
自然(2926)
编号(2828)
成果(2791)
自然科(2785)
自然科学(2785)
自然科学基金(2724)
(2471)
(2374)
资助(2369)
项目编号(2282)
(2242)
(2241)
阶段(2240)
审计(2231)
阶段性(2164)
重点(2028)
课题(2027)
期刊
审计(9407)
中国(8232)
(7219)
研究(5947)
会计(4637)
(4600)
经济(4600)
财会(4555)
通讯(3180)
会通(3179)
内部(3098)
国内(3098)
之友(1895)
(1693)
(1622)
财经(1585)
经济研究(1450)
月刊(1422)
管理(1406)
(1376)
(1318)
会计师(1298)
(1298)
(1298)
注册(1298)
注册会计师(1298)
学报(1176)
大学(1076)
学学(1028)
(970)
共检索到28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乔良  
何为中庸?中庸旨在论述道德修养,是儒家学者心中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之道阐述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内部审计起源于二十世纪的美国,虽一古一今、一中一西,但笔者认为两者间有很多相同或者可借鉴之处。下面,笔者从内审人员工作心态、企业管理实际、内审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等方面浅显分享对两者的理解。
关键词: 内部审计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晨昉  
英国小说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的作品《离岸》生动地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伦敦的水上生活。文章试结合菲兹杰拉德的生平经历,从主题中的中庸思想、人物的中庸形象和叙述风格的中庸之美3个角度解读小说内容,挖掘蕴藏其中的中庸之道,领略菲兹杰拉德的文学创作魅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相互制约的矛盾体,并维持着某种平衡。精益的目的,就是打破旧平衡,让系统走向更高水平的新平衡。近30年的精益实践,在辅导客户走向精益的过程中,笔者渐渐对"中庸之道"有所感悟,并逐渐加深。先是自创"精益中庸之道"一词,进而提出了"进取的精益中庸之道"。《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相互制约的矛盾体,并维持着某种平衡。精益的目的,就是打破旧平衡,让系统走向更高水平的新平衡。近30年的精益实践,在辅导客户走向精益的过程中,笔者渐渐对"中庸之道"有所感悟,并逐渐加深。先是自创"精益中庸之道"一词,进而提出了"进取的精益中庸之道"。《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邵爱国  朱永新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它的哲学内涵可概括为:适度、整体、权变与和谐四大原则。其中,整体和谐性是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从管理学的角度考虑,中庸式管理即:顺道的管理、和谐的管理、整体的管理、适度的管理和权变的管理。中庸之道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与价值。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伟  
强调取消预算外收支,是因为我国经过多年财政治理后,已经具备了这种现实可能性;在预算信息公开方面,暂时不宜要求公开预算草案,能够将审批通过的预算全部公开,就已经是不小的进步;在预算审批方面,随着复式预算及部门预算的推进,应将预算分解成不同的议案,供权力机关逐项审批,并明确预算被否决的法律后果及补救机制;在预算变动方面,必须严格控制标准,无论是追加还是追减预算,都要遵循规定的审批程序。不过,对于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还是要赋予政府相应的决定权。只有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修改后的《预算法》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朱汉民  
中庸之道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既是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又是中国传统的基本思维方式。在上古文献《六经》体系中,就保留了当时的中道思想,体现出中道与宗教礼仪之间的密切联系。到了春秋战国的轴心文明时期,早期儒家从《六经》之"中"提升出系统的中庸思想,但是保留了与"礼"相通的经验特点。儒家学者建构中庸之道学术体系时,表现出了一系列独有的思维特征,它既是主客合一的,也是知行合一的,还是天人合一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建  
本文探讨中庸之道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作者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原理 ,提出中庸之道可以是企业的一种制度结构 ,这种制度结构为企业的制度、组织形式、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提供潜在的制度安排 ,从而有助于形成源于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竞争力。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卫勇  
庚子年秋,于述胜教授积十年之功结集而成的《中庸通解》(下文简称《通解》终于面世了。笔者酷爱《中庸》有年,喜获此书,随即伏案研读,至今已过三遍。初读《通解》,笔者即有三个明显感受。一是《通解》注重训诂文字、考据旧注、条理章句、辨析义理、疏通淤塞、彰明本旨,体现出平实、古朴、严谨的解经之风。二是《通解》引述、辨析古今传注、义疏集解之多、文献功夫力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关键词: 《中庸》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池向东  
时下营销理念的流派多如虎毛,我也原创一个凑凑热闹,叫中庸营销。中庸营销的理论基础就是中国四书之一的《中庸》。《中庸》前二十章主要讲"中和",后十三章主要讲"至诚"。北宋理学家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杜成斌  
中庸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和中国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它既是一种高明的思想方法,又是建立在儒家道德学说基础上的伦理道德原则。作为伦理道德原则的中庸是在作为方法论的中庸指导下得出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当代中国,人们更应该认识、发扬和运用先人留下来的中国智慧,充分发挥它的巨大价值。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任蜜林  
对于《中庸》与《易传》二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认为《中庸》影响《易传》,或者认为《易传》影响《中庸》。其实从思想体系和文字内容来看,《易传》应该受到《中庸》的影响。从天道论上来看,《中庸》以"诚"言天道,《易传》则以"阴阳"言天道。这种以"阴阳"解释"天道"的思想明显地受到战国时期阴阳家的影响。从工夫论上来看,《易传》的工夫论只有在《中庸》天道论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在文字表述方面,《中庸》"性命"、"道德"等词皆未连用,而《易传》则明确提到"性命"、"道德"等词,按照词语由单音词到复合词的演变规律,《易传》应该成书于《中庸》之后。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俞校明  
本文认为,中国的会计改革,不但应从IASC、FASB、ASB等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借鉴他们合理和成熟的部分,更应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诸如“过犹不及,君子中庸”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形成鲜明的中国魅力,把之作为当前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并在将来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权,而不是听任以“趋同”为标准,用FASB等的作为统一标准强求变革而牺牲本国利益。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卫勇  曾继耘  
《中庸》是以命、性、道、教一体贯通的理路来阐发教之为教。"教"的根本在道,而道的根本在人性;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规定性,人性的实质是天命;天命是天道自然之"分",天命即天道。天生人,人性之中天道本具,人性的彰显即蕴含着天道流行。天人一体,天道作为宇宙生命体生命运行的根本机制,其决定人自然生命生长和道德生命意义生发的内在机理,构成了先秦儒家教化哲学的理论基础,这一内在机理就是"生生之道"。"生生之道"以天道的实在、实有为其学理的本体,以自当不二、内本外末、成己成人、生生不息等为其教化哲学的生命价值追求,以"诚明两进"为基本的方法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方法论的实践落实为日用伦常中个体生命意义的真实体验与内在生命力的自我兴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维安  刘振杰  顾亮  
IPO定价不仅可能受到定价制度、承销商声誉、风险投资者参与的影响,还可能受到作为公司核心的董事会过往IPO定价经历的影响。本文以2004—2012年实施IPO的762家公司为样本,基于中庸思维和团队极化的视角,检验了董事过去的IPO定价经验对本次定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董事经历的平均IPO定价溢价较高时,本次IPO定价溢价会显著降低;当董事经历的平均IPO定价溢价较低时,本次IPO定价溢价会显著升高,从而证实了中庸思维在董事会IPO定价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还发现董事长两职合一、政治关联身份会削弱IPO定价决策过程中中庸思维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思维的视角对公司IPO定价行为进行了理论解释,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