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7)
- 2023(16196)
- 2022(13661)
- 2021(12914)
- 2020(10878)
- 2019(24933)
- 2018(24212)
- 2017(46334)
- 2016(24942)
- 2015(27976)
- 2014(27355)
- 2013(27366)
- 2012(25076)
- 2011(22464)
- 2010(22185)
- 2009(20717)
- 2008(19374)
- 2007(16578)
- 2006(14479)
- 2005(12677)
- 学科
- 济(96447)
- 经济(96342)
- 管理(70676)
- 业(68551)
- 企(56265)
- 企业(56265)
- 方法(45213)
- 数学(39884)
- 数学方法(39539)
- 中国(32588)
- 融(27994)
- 金融(27993)
- 财(26976)
- 银(26575)
- 银行(26512)
- 农(26071)
- 行(25532)
- 业经(21486)
- 贸(21016)
- 贸易(20997)
- 学(20714)
- 易(20524)
- 制(20371)
- 地方(19318)
- 务(18139)
- 财务(18074)
- 财务管理(18051)
- 农业(17815)
- 企业财务(17267)
- 环境(15337)
- 机构
- 大学(350107)
- 学院(346345)
- 济(144020)
- 经济(141230)
- 管理(136232)
- 研究(121129)
- 理学(118761)
- 理学院(117471)
- 管理学(115530)
- 管理学院(114961)
- 中国(96584)
- 科学(75170)
- 京(74771)
- 财(63779)
- 农(61950)
- 所(60918)
- 研究所(56265)
- 中心(55978)
- 业大(55155)
- 财经(52318)
- 农业(49137)
- 经(47942)
- 北京(47413)
- 江(46982)
- 经济学(44551)
- 院(43445)
- 范(43113)
- 师范(42589)
- 经济学院(40400)
- 财经大学(39423)
- 基金
- 项目(244217)
- 科学(190978)
- 基金(179146)
- 研究(173584)
- 家(158731)
- 国家(157467)
- 科学基金(133793)
- 社会(110939)
- 社会科(105353)
- 社会科学(105325)
- 基金项目(95360)
- 省(92758)
- 自然(88044)
- 自然科(86023)
- 自然科学(85997)
- 自然科学基金(84476)
- 划(79312)
- 教育(78167)
- 资助(73866)
- 编号(68518)
- 重点(55082)
- 成果(54548)
- 部(54249)
- 发(51762)
- 创(50993)
- 创新(47707)
- 科研(47355)
- 课题(46830)
- 国家社会(46480)
- 教育部(46217)
- 期刊
- 济(147003)
- 经济(147003)
- 研究(101228)
- 中国(63880)
- 学报(60831)
- 农(55542)
- 科学(53987)
- 管理(47554)
- 财(46954)
- 大学(45242)
- 学学(43020)
- 融(41468)
- 金融(41468)
- 农业(38100)
- 教育(31488)
- 技术(26118)
- 经济研究(25375)
- 财经(25248)
- 业经(22974)
- 经(21607)
- 业(20357)
- 问题(19249)
- 科技(17315)
- 理论(16735)
- 版(16728)
- 贸(16543)
- 技术经济(15824)
- 图书(15804)
- 业大(15662)
- 世界(15500)
共检索到500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意 王琦
本文立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典型内部冲击及其对金融安全的潜在影响。首先,基于金融部门稳定方程式和系统性风险演化路径提出内部冲击影响金融安全的基本框架。其次,剖析房地产行业困境、地方政府债务、以中小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等三大典型内部冲击的风险特征,并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探讨这些不安全因素如何相互交织进而影响金融安全的内在机理。最后,从风险防范角度提出要围绕三大典型风险点构建全链条的金融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并从完善房企资金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加强金融体系与地方债风险的隔离以及深入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三方面提出持续化解“风险三角”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叶金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已经渗入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日益成为各类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的中介,与此同时,在经济各领域金融风险也显著增大,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就成了当前热点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评价金融安全的指标体系,并构造出我国金融安全指数,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无约束VAR模型,仔细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梦楠 周新苗
本文根据我国金融发展状况,选取了25个金融经济指标构造了我国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16年金融安全指数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汇率波动率、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宏观经济变量,基于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安全指数在2000~2016年期间呈波动起伏状态,符合我国金融安全实际发展状况;目前我国金融安全主要受通货膨胀率和汇率波动率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金融安全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锴
中国入世后 ,深化改革是维护金融安全的前提 ,审慎开放是维护金融安全的基础 ,严格监管与政府干预是维护金融安全的保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金
本文首先论证了资本市场与国家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接着从我国资本市场抗冲击能力的现有优势和潜在问题两方面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抗冲击能力,最后提出通过选择合适开放模式以提高资本市场抗冲击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
资本市场 抗冲击能力 经济强国 金融安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国世平 魏伟
当前国际服务贸易最重要的内容是金融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标准和规则变化主要体现在TPP、TTIP与TISA。面对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重要变化,我国金融业需要考虑逐步开放,而这会冲击我国的银行业和证券业。本文全面分析国际服务贸易标准和规则变化对我国证券、银行的各方面冲击。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开放 金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国世平 魏伟
当前国际服务贸易最重要的内容是金融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标准和规则变化主要体现在TPP、TTIP与TISA。面对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重要变化,我国金融业需要考虑逐步开放,而这会冲击我国的银行业和证券业。本文全面分析国际服务贸易标准和规则变化对我国证券、银行的各方面冲击。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开放 金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汤淳 刘晓星
在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背景下,如何评估并提升中国金融市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05年1月至2021年10月中国金融市场数据,采用TVP-FAVAR模型定量测度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利用网络拓扑方法构建各子市场间的韧性关联网络,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市场韧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具有明显时变特征;面对外部金融风险冲击,不同子市场在保持和恢复原始状态的能力上存在异质性;各子市场在突发性风险事件中会形成紧密的韧性关联网络,在该网络中,外汇市场韧性对其余市场影响最大,债券市场韧性受其余市场影响最大,二者在关联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金融市场韧性受金融发展水平、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其中金融发展的影响力度远超其他因素,其主要通过融资和产出渠道影响金融市场韧性。对于提升金融市场韧性而言,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同时需重点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继云
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日益临近。届时按照“市场准入”原则,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枢纽部门——金融业,将会面临外国银行尤其是发达国家银行的严重冲击。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一、“复关”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冲击“复关”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冲击主要反映在以下一些方面: 1、增大了我国货币政策的难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继云
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日益临近。届时按照“市场准入”原则,我国的金融业将会面临外国银行尤其是发达国家银行的严重冲击。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复关”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冲击 “复关”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冲击主要反映在以下一些方面: 1.将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 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孙彦林 陈守东 刘洋
本文基于RTV-DFM合成的FCI分析中国金融状况,通过趋势周期分解试图揭示其趋势周期波动特征。研究发现:该金融状况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金融状况的历史趋势及非对称特征且具有较好的预警功能,结果显示金融危机期间的刺激政策存在滞后效应,没能及时、充分发挥其作用;中国目前已经历了两次完整的金融景气周期循环,且处在第三次循环的泡沫破灭阶段并深陷于此,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周期性短期波动与FCI趋势变化背道而驰,随机性趋势成分与FCI保持一致,且随机冲击的驱动效应更为强劲。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坚
由于金融泡沫的重灾地欧美政府至2008年以来一直在推行大规模的货币救市政策,而各国金融体系资源配置能力在随之而来的周期下行过程中又凸显出不断萎缩的状态,因此"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一定会面对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挑战。如果中国不能看清我们抗衡危机所需要的结构调整及周期和政策协调的紧迫性,那么欧美国家所形成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将难以估量。为此,本文指出我们应对未来严峻挑战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要尽快发展和健全中国的金融体系,而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度仰仗货币政策被动的对冲手段来缓解。本文提出了"企业家金融"、"关系型金融"、"供应链金融"、"财富金融"、"消费金融"、"政府金融"、"国家金融"和"全球...
关键词:
三类矛盾 金融脆弱性 金融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孙彦林 陈守东 刘洋
本文基于RTV-DFM合成的FCI分析中国金融状况,通过趋势周期分解试图揭示其趋势周期波动特征。研究发现:该金融状况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金融状况的历史趋势及非对称特征且具有较好的预警功能,结果显示金融危机期间的刺激政策存在滞后效应,没能及时、充分发挥其作用;中国目前已经历了两次完整的金融景气周期循环,且处在第三次循环的泡沫破灭阶段并深陷于此,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周期性短期波动与FCI趋势变化背道而驰,随机性趋势成分与FCI保持一致,且随机冲击的驱动效应更为强劲。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孟刚 蒋志敏
今年是中国金融产业的开放元年,获得“国民待遇”的外资银行已在锣鼓声中挂牌开张,同时迎来了一个更加公平和愈加激烈的竞争新时期。我国金融产业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业绩,但全面开放所引发的隐隐担忧,却仍然让许多人惴惴不安。提出问题往往是改进的第一步。因此,我们研究金融产业安全问题首先将研究的视角放到发现中国现有金融体制的缺陷上,比如:中国金融经营管理政策的缺陷、中国利率制度的缺陷、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中国金融开放政策的缺陷、中国汇率政策的缺陷。
关键词:
金融安全 制度缺陷 政策缺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悦 闵亮 徐有俊
国际经验表明,金融自由化程度越高,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越大,发生金融危机的机率越高,金融安全越重要。本文遵循"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机—金融安全"的逻辑思路,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KLR信号法对我国金融安全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1994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基本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运行,但我国有必要建立一套金融安全预警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