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4)
2023(6724)
2022(5687)
2021(5337)
2020(4598)
2019(10860)
2018(9994)
2017(20196)
2016(11107)
2015(12504)
2014(12346)
2013(12654)
2012(11723)
2011(9691)
2010(10254)
2009(9785)
2008(9957)
2007(8553)
2006(7541)
2005(6807)
作者
(28040)
(23158)
(22943)
(22156)
(15362)
(10999)
(10523)
(8751)
(8743)
(8521)
(7953)
(7850)
(7470)
(7420)
(7053)
(6982)
(6785)
(6696)
(6640)
(6629)
(5670)
(5648)
(5604)
(5314)
(5300)
(5190)
(5097)
(5024)
(4584)
(4451)
学科
(48547)
经济(48485)
(45004)
管理(43137)
(39467)
企业(39467)
(34978)
方法(28181)
数学(25020)
数学方法(24924)
(20704)
财务(20697)
财务管理(20615)
企业财务(19951)
(13294)
(13111)
财政(13107)
中国(12715)
审计(12261)
(10620)
业经(9719)
(9282)
农业(8981)
地方(8801)
体制(8220)
(8214)
贸易(8203)
(8142)
银行(8140)
(7998)
机构
大学(150989)
学院(150741)
(68102)
经济(66886)
管理(61793)
理学(53615)
理学院(53229)
管理学(52740)
管理学院(52460)
(46868)
研究(41730)
中国(38189)
财经(33298)
(30348)
(30288)
财经大学(24763)
(22676)
经济学(22431)
经济学院(20599)
中心(20579)
科学(20185)
(20065)
商学(19342)
商学院(19237)
北京(18507)
(17806)
(17733)
经济管理(16502)
业大(16484)
研究所(16433)
基金
项目(93137)
科学(74863)
基金(71251)
研究(71097)
(59011)
国家(58471)
科学基金(52561)
社会(48429)
社会科(46259)
社会科学(46245)
基金项目(37310)
(34590)
教育(33265)
自然(32228)
自然科(31476)
自然科学(31472)
自然科学基金(30971)
资助(30657)
编号(28263)
(27862)
成果(24109)
(22881)
教育部(21023)
人文(20643)
国家社会(20643)
(20608)
重点(20442)
(19799)
(19307)
大学(18925)
期刊
(71732)
经济(71732)
研究(50054)
(46916)
中国(32693)
管理(21856)
(19139)
金融(19139)
财经(17881)
学报(17171)
科学(15575)
(15220)
(15044)
大学(14747)
财会(14709)
会计(14579)
学学(14194)
经济研究(13233)
业经(10452)
审计(10308)
技术(10106)
通讯(9999)
会通(9987)
问题(9667)
农业(9481)
教育(8925)
(8849)
(7685)
(7681)
财政(7681)
共检索到235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冬华  康华  赵玉洁  
股改完成后内部人交易日益常态化,内部人交易受到监管层和市场各方的关注。为了降低事后被查处的可能性,发生内部人交易的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可能会要求审计师签发更好的审计意见。基于2007至2013年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数据,研究发现: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审计师对上市公司经济依赖的程度越高,内部人卖出交易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负相关关系越显著。更进一步地,内部人交易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负相关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股权制衡度较低、分析师跟进数量较少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表明上述公司治理机制有效地遏制了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发生内部人交易后胁迫审计师签发干净审计报告的行...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廖义刚  
以2009-2012年我国A股财务困境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环境不确定性及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师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环境不确定性越高则更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高质量内部控制将有助于缓解其持续经营疑虑,但上述关系仅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存在;进一步的检验还发现,在高环境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高质量内部控制缓解持续经营疑虑主要源于良好的风险评估机制。上述研究发现一方面证实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缓解处于较高不确定性环境中财务困境公司的持续经营问题,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政府的隐性担保和天然政治联系使得国有财务困境公司不需要凭借高质量内部控制也能够缓解持续经营危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民  李琰  
以2003—2013年沪深A股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未来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公司治理水平与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负相关;然而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水平会缓解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为非国有时,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水平缓解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负面影响程度比国有企业更明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民  李琰  
以2003—2013年沪深A股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未来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公司治理水平与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负相关;然而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水平会缓解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为非国有时,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水平缓解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负面影响程度比国有企业更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  Qian Wang  
通过建立规模、净市比(B/M)、动量与财务困境风险的Carhart四因素模型,考察了中国沪深两市科技类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风险的市场定价问题。研究发现,与有效市场风险定价理论相悖,困境公司的股票回报低于非困境公司,财务困境风险不能解释规模效应和B/M效应。与市场反映不足假说一致,在样本期内困境股票存在动量效应,这意味着困境风险驱动了动量效应。在定价模型中加入困境因子后,动量效应的解释力被消除了,这表明目前在科技类上市公司中,市场对于特定风险的定价缺乏效率,其原因主要是股市中大量个人投资者存在处置效应,导致了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厉国威  廖义刚  韩洪灵  
与国外证券市场不同,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拥有相互补充的两个关于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信息源:ST(特别处理)与GCO(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前的1998—2003年间处于财务困境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采用价格模型和回报模型对GCO的价值相关性和被出具GCO公司的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经验考察。研究发现,不论公司是否已经被ST,GCO都会促使投资者进一步降低对公司的价值认定和导致公司更低的盈余价值相关性。这一经验结果意味着,GCO能在我国所特有的ST风险警示制度的基础上提供增量的决策有用性,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持续改进将有利于提升审计师对公司持续经营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作华  陈娇娇  
本文选用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特质信息的视角,检验了内部人交易对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人减持有助于企业特质信息反映到股价中,企业信息效率得以提升,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人减持对信息效率的影响因企业信息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较高以及分析师关注较多的上市公司,内部人减持更有助于企业特质信息反映到股价中,企业信息环境发挥的是"激励效应"而不是"挤出效应"。最后,基于中国证监会放松卖空管制这一准自然实验,排除了"噪音信息"对结论的干扰。结论提供了中国制度背景下内部人交易对信息效率的影响存在中西方差异的证据,为政府监管部门立足本土实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彩婕  韩小伟  
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新兴的审计业务。在自愿进行内部控制的审计背景下,以2011年我国深沪上市公司A股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研究结论为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有效执行提供了指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功富  宋献中  
以2003~2005年因连续两年亏损被ST的79家公司为对象,从投资对现金流敏感度的变化和投资战略的调整两方面对财务困境企业的资本投资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陷入困境后的企业因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遭受更严重的融资约束;与缩减投资规模相比,财务困境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更有利于其走出困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游家兴  徐盼盼  陈淑敏  
本文以高管变更为研究切入点,从公司治理效率的角度对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作了崭新的诠释。通过对1998~2008年我国388家被特别处理公司中842位高层管理人员变更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管的政治关联越密切,因业绩低劣而被迫离职的可能性越小。换言之,高管所拥有的政治资源成为其构筑职位壕沟的资本,弱化了公司治理对高管应有的监管和约束机制。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离职的公司未来业绩表现要明显好于两职都不变更的公司;而在两职都留任的公司,如果高管与政府关系越紧密,公司未来业绩提升的幅度越小甚至可能继续恶化。上述结果再次说明了高管所拥有的政治关联对公司而言,非但不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郑伟  张彦国  
在财务报告加工和编制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师经常参与大量的工作,然而关注内部审计对公司财务报告影响的文献不多。我们检验了内部审计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中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内部审计对财务报告的作用时所考虑的因素,本文使用内部审计师的客观性、胜任能力和内部审计规模来替代内部审计水平。研究发现,内部审计的替代变量与操控性应计之间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高水平的内部审计有助于提升财务报告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义刚  张玲  谢盛纹  
本文以2000—2005年我国A股财务困境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going-concern opinion,以下简称"GCO")后,审计意见、制度环境与银行贷款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被出具GCO的上市公司,次年银行贷款水平有显著的降低;由于政府控制的公司债务约束软化,被出具GCO后,这类公司的银行贷款无明显的降低,并且制度环境因素对其没有促进作用;最后,对于非政府控制的公司,被出具GCO后,公司的银行贷款有显著的下降,且公司是否被出具GCO与次年银行贷款变化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地受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即在市场化进程较快、金融发展水平高、法治水平高的地区,这种负向关系更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宗萍  王强  
以2009—2011年连续三年发生财务困境和连续三年财务健康的A股上市公司各351家,共702家为样本,利用2007—2011年的数据,分析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效用,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公司的财务困境具有预测效用,距离公司发生财务困境越近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预测能力越强,声誉好的事务所出具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能力更强。因此,注册会计师出具的GCO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具有一定的决策相关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新途  李世辉  易玄  
本文从股权契约财务冲突的视角研究审计合谋问题,以2005~2006年中国工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股权结构与股权契约主导性冲突模式、审计合谋变化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股权结构由分散趋向集中,股权契约主导性冲突模式与审计质量变化模式具有反向特征,与审计合谋发生模式具有同向特征。研究所揭示的中国企业财务冲突与审计合谋之间的特殊联动形态,有助于判断和鉴别企业是否存在审计合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炳才  董宝根  
一、引言近年来,财务困境和盈余管理一直是公司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财务困境的基本理论包括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内部控制理论、非均衡理论、过度负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企业逆境管理理论。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可能带来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所有者利益的问题。从现有文献看,财务困境的研究主要是从财务困境的影响因素这一角度出发的,如Jensen(1989)认为高财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