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0)
- 2023(9712)
- 2022(8457)
- 2021(7672)
- 2020(6866)
- 2019(15830)
- 2018(15889)
- 2017(31205)
- 2016(16933)
- 2015(19311)
- 2014(19680)
- 2013(19679)
- 2012(18330)
- 2011(16500)
- 2010(16670)
- 2009(16003)
- 2008(16429)
- 2007(15071)
- 2006(13225)
- 2005(12217)
- 学科
- 济(71629)
- 经济(71526)
- 管理(58966)
- 业(54529)
- 企(47047)
- 企业(47047)
- 方法(34552)
- 数学(30075)
- 数学方法(29825)
- 财(25571)
- 制(18569)
- 农(17878)
- 务(17435)
- 财务(17397)
- 财务管理(17358)
- 企业财务(16640)
- 中国(16529)
- 业经(15858)
- 学(14040)
- 贸(12946)
- 贸易(12941)
- 易(12587)
- 银(12235)
- 银行(12210)
- 体(12172)
- 融(11820)
- 金融(11816)
- 行(11522)
- 农业(11416)
- 地方(11187)
- 机构
- 大学(256337)
- 学院(252062)
- 济(105685)
- 经济(103406)
- 管理(100095)
- 理学(85542)
- 理学院(84657)
- 管理学(83422)
- 管理学院(82928)
- 研究(80708)
- 中国(63378)
- 财(54314)
- 京(53173)
- 科学(46933)
- 财经(42383)
- 所(40916)
- 农(39648)
- 江(38815)
- 中心(38615)
- 经(38199)
- 研究所(36370)
- 业大(35413)
- 北京(33406)
- 经济学(32739)
- 财经大学(31288)
- 农业(31150)
- 范(30938)
- 师范(30643)
- 州(30570)
- 经济学院(29638)
- 基金
- 项目(160810)
- 科学(126949)
- 基金(118534)
- 研究(118232)
- 家(101889)
- 国家(101057)
- 科学基金(87167)
- 社会(75662)
- 社会科(71719)
- 社会科学(71695)
- 基金项目(62865)
- 省(61483)
- 自然(56073)
- 教育(54917)
- 自然科(54783)
- 自然科学(54763)
- 自然科学基金(53851)
- 划(51887)
- 编号(49080)
- 资助(48686)
- 成果(41535)
- 部(37055)
- 重点(35637)
- 制(34094)
- 创(32993)
- 发(32721)
- 教育部(32304)
- 课题(32291)
- 人文(31308)
- 国家社会(31239)
- 期刊
- 济(116351)
- 经济(116351)
- 研究(73638)
- 中国(50394)
- 财(46670)
- 学报(38073)
- 管理(35989)
- 农(35107)
- 科学(33789)
- 大学(28691)
- 学学(26827)
- 融(24917)
- 金融(24917)
- 教育(23136)
- 农业(22776)
- 财经(21984)
- 技术(21158)
- 经(18698)
- 经济研究(18384)
- 业经(17750)
- 问题(15577)
- 图书(14628)
- 理论(13949)
- 财会(13432)
- 贸(13231)
- 技术经济(13015)
- 实践(12645)
- 践(12645)
- 业(12497)
- 会计(12061)
共检索到380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本照 王春 王海涛
本文基于2012~2015年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交易数据和公司信息披露资料,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出发,实证研究发现:内部人对外披露的信息量会受到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内部人的信息披露策略是投资者情绪的被动接受者,相反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制定特殊的信息披露策略来影响投资者对公司股价的看法,以此来操纵投资者情绪,进而达到间接操纵股价的目的,从而得以自主选择增持或减持股份以谋取超额收益。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部门加强对内部人交易动机的监管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信息披露 投资者情绪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玲
一、引言行为金融理论以投资主体非理性假设为前提,从心理学视角研究人们投资决策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特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市场反应。其中,投资者情绪是近年来行为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管理层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鲜有文献考察宏观市场层面的投资者情绪对微观管理层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特征对管理层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择时性、真实性的具体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伍燕然 江婕 谢楠 王凯
对于卖方行业分析师(简称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现象,本文结合理性和不完全理性两方面因素,基于深交所主板市场数据对分析师预测偏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有显著影响;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两个理性因素)对分析师预测偏差有显著影响;在分别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和公司治理水平后,投资者情绪仍对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信息披露质量高、公司治理水平好的公司,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小。我们还运用行为金融学中的框架依赖偏差解释了情绪对分析师偏差影响的机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信息披露 投资者情绪 预测偏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维今 付冉冉
关于卖方行业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分析师的预测偏差同时受到部分理性和有限理性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深交所主板市场数据证实了该假说。首先,公司治理水平(部分理性因素)对分析师预测偏差有显著影响;其次,在控制公司治理水平因素后,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仍然受到投资者情绪的显著正向影响;再次,对于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小;反之亦然。最后,笔者利用行为金融理论解释了情绪对分析师偏差影响的机理。
关键词:
分析师 公司治理 投资者情绪 预测偏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治安 蓝文永 刘键
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控制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公司治理能够有效运作,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扩展分析框架,然后从公司治理的内外机制对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发挥投资者保护功能的基本途径进行理论分析和梳理,加深了人们对信息披露作用的认识。
关键词:
信息披露 投资者保护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阳 马永强
本文首先从事后角度,以经济后果构建投资者保护指标;然后考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能否改善投资者保护;最后考察交易量、回报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尽管投资者存在"功能锁定"现象,但是信息披露制度能够改善投资者保护水平。此外,在年报公告前窗口,投资者保护水平较差的公司,其交易量更大;但是在年报公告后窗口,投资者保护较好股票的交易量出现明显反弹。这说明部分上市公司股票在公告前出现提前反应,有新的、未被上市公司公告的信息进入市场,投资者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整体来看,在年报公布前买入投资者保护较好股票更加可取。
关键词:
信息披露制度 交易量 回报 投资者保护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军
上市公司价值信息作为综合性的信息,其披露会对投资者交易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投资者交易行为为研究视角,以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研究了价值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对该股票买卖价差、交易量、交易额、换手率及收益波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披露水平对投资者交易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公司价值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该公司股票的买卖价差越低,股票的交易量、交易额及换手率越大;公司价值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该公司股票收益波动率就越低。因此,提高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及加大对违规价值信息披露的处罚,对保护投资者利益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价值信息披露 数量和质量 投资者交易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丽丽
作为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了增量的价值信息,促使其做出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投资决策。本文依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分析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并观察资本市场的反应。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且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会向投资者传递负面消息,在资本市场上主要表现为股票价格的下降。该结论阐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投资者决策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从投资者决策角度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投资决策 股票价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丽丽
作为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了增量的价值信息,促使其做出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投资决策。本文依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分析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并观察资本市场的反应。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且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会向投资者传递负面消息,在资本市场上主要表现为股票价格的下降。该结论阐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投资者决策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从投资者决策角度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投资决策 股票价格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立雄
本文认为对会计师而言,理解投资者如何作出决策(实证理论)以及应如何作出决策(规范理论)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准确地描述真实经济事项的能力;有助于理解财务会计信息的数量、类型和形式如何影响投资者的判断或预测;有助于理解决策者准确地对其认知的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有助于理解投资者如何解决决策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的决策风格对信息利用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
决策 信息披露 规范理论 实证理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龙立 龚光明
文章以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检验业绩快报的自愿披露行为是否存在信号传递效应,以及这一效应是否受到投资者情绪的调节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之后,公司未来总资产报酬率(ROA)与本年度是否披露业绩快报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业绩快报的披露实质上传递了公司未来业绩向好的信号;投资者情绪对业绩快报的信号传递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分析认为公司自愿披露业绩快报的行为具有信号传递动机,而这一动机受到了投资者情绪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龙立 龚光明
文章以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检验业绩快报的自愿披露行为是否存在信号传递效应,以及这一效应是否受到投资者情绪的调节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之后,公司未来总资产报酬率(ROA)与本年度是否披露业绩快报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业绩快报的披露实质上传递了公司未来业绩向好的信号;投资者情绪对业绩快报的信号传递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分析认为公司自愿披露业绩快报的行为具有信号传递动机,而这一动机受到了投资者情绪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龙立 龚光明
以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业绩快报行为作为分析对象,对投资者情绪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决策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当公司盈利时,随着投资者情绪的高涨,上市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概率增加,而当公司亏损时,投资者情绪水平越高,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概率则越低;(2)在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前提下,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业绩快报中的盈利数据越被高估。上述结果意味着上市公司可能策略性地利用业绩快报行为来应对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并从经验事实上支持了行为金融学的迎合理论。在当前A股市场整体信息披露质量欠佳的前提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龙立 龚光明
以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业绩快报行为作为分析对象,对投资者情绪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决策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当公司盈利时,随着投资者情绪的高涨,上市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概率增加,而当公司亏损时,投资者情绪水平越高,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概率则越低;(2)在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前提下,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业绩快报中的盈利数据越被高估。上述结果意味着上市公司可能策略性地利用业绩快报行为来应对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并从经验事实上支持了行为金融学的迎合理论。在当前A股市场整体信息披露质量欠佳的前提下,该研究结论有助于完善证券市场相关规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引导或监管,为深化市场改革提供新思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运陈 陈玉梅 唐曼萍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和评价,增加信息有效供给和监管供给,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是推进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深市2009—2015年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发现,相比于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在制度环境差的地区,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相关制度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为企业加强自身信息披露建设、政府推进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可行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