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5)
- 2023(13920)
- 2022(11397)
- 2021(10645)
- 2020(8974)
- 2019(20557)
- 2018(20031)
- 2017(39437)
- 2016(20528)
- 2015(22901)
- 2014(22521)
- 2013(22070)
- 2012(19905)
- 2011(17180)
- 2010(17172)
- 2009(15910)
- 2008(15528)
- 2007(13482)
- 2006(11450)
- 2005(10412)
- 学科
- 济(93882)
- 经济(93785)
- 业(90001)
- 企(81888)
- 企业(81888)
- 管理(75221)
- 方法(45589)
- 数学(36882)
- 数学方法(36496)
- 财(31473)
- 业经(29976)
- 农(28883)
- 务(22737)
- 财务(22701)
- 财务管理(22672)
- 企业财务(21488)
- 贸(21404)
- 贸易(21393)
- 中国(21086)
- 易(20930)
- 农业(20297)
- 技术(18938)
- 制(18007)
- 和(15920)
- 划(15778)
- 理论(15742)
- 策(15678)
- 融(14425)
- 金融(14424)
- 地方(14170)
- 机构
- 学院(291258)
- 大学(285873)
- 济(132903)
- 经济(130845)
- 管理(125372)
- 理学(108476)
- 理学院(107624)
- 管理学(106334)
- 管理学院(105794)
- 研究(85630)
- 中国(71197)
- 财(62528)
- 京(57023)
- 财经(50318)
- 经(46045)
- 科学(45523)
- 江(42001)
- 农(41382)
- 中心(41357)
- 经济学(41218)
- 所(39438)
- 业大(37901)
- 财经大学(37656)
- 经济学院(37501)
- 商学(35623)
- 商学院(35300)
- 研究所(35080)
- 北京(34834)
- 经济管理(34032)
- 州(32912)
- 基金
- 项目(194373)
- 科学(157809)
- 基金(146689)
- 研究(146051)
- 家(124495)
- 国家(123410)
- 科学基金(110824)
- 社会(97901)
- 社会科(93290)
- 社会科学(93268)
- 基金项目(77696)
- 省(74479)
- 自然(70180)
- 自然科(68709)
- 自然科学(68696)
- 自然科学基金(67524)
- 教育(66697)
- 划(61259)
- 资助(59498)
- 编号(57632)
- 部(44849)
- 成果(44086)
- 创(43955)
- 重点(42536)
- 国家社会(41648)
- 发(41379)
- 创新(40308)
- 业(40172)
- 教育部(39971)
- 人文(39819)
- 期刊
- 济(142107)
- 经济(142107)
- 研究(84032)
- 财(52199)
- 管理(50962)
- 中国(48109)
- 农(37889)
- 科学(35441)
- 学报(33010)
- 融(30211)
- 金融(30211)
- 技术(28161)
- 大学(27889)
- 学学(26753)
- 农业(26339)
- 财经(25778)
- 业经(25077)
- 经济研究(22723)
- 经(22258)
- 教育(20923)
- 问题(19260)
- 贸(18318)
- 技术经济(17142)
- 国际(16633)
- 业(16620)
- 世界(15500)
- 财会(15228)
- 商业(14956)
- 现代(14623)
- 统计(13816)
共检索到425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春艳 綦建红
出口经验有助于内资企业进入新市场吗?理论层面可以得出,外资企业先行出口经验不仅有利于内资企业进入该市场,也有利于其跨越其他相近或相似市场的生产率临界水平,成功进入其他相近或相似市场。在实证层面,本文选择代表性的机电行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海关2000—2012年HS六位细分出口贸易数据,采用logit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内资企业市场进入具有较强的跟随效应,跟随外资企业而为,外资企业先行出口经验有利于提高内资企业市场进入可能性;内资企业市场进入的路径选择更倾向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进口需求强烈的国家;内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外资企业先行出口经验,规避目标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俊 黄新飞 李莹
本文从价值链角度出发,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投入产出表,将水平和垂直(前向和后向)溢出统一纳入分析框架内,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资进入对同行业内资企业出口没有显著影响,但抑制了上游内资企业出口,促进了下游内资企业出口,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外资进入对上游内资企业出口的抑制作用主要源于低端锁定效应,表现为缩短了国内价值链长度和使上游内资企业更依赖进口中间品;而对下游内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则主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实现,促进了其创新;外资对同行业内资企业并未表现出竞争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外资进入对下游内资企业出口的正向溢出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东部及中部地区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内资企业 出口 价值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欢浪 师艳敏 章韬
本文借鉴Aghion等(2018)的方法,测度中国企业基于目的国—产品层面的出口需求指标,实证检验国际市场出口需求冲击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研究发现:(1)国际市场出口需求上升总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但创新质量的增长要低于创新数量的增长。(2)国际市场出口需求上升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但是,国际市场出口需求增加也使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该竞争效应会使国际市场出口需求扩张的创新效应随着企业生产率的增长呈倒“U”型。
关键词:
出口需求扩张 创新 规模效应 竞争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邹衍
基于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贸易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深入考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2)不同投资目的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其中投资高收入国家OFDI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明显大于那些投资中低收入国家OFDI;(3)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年的时滞,随后它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影响程度具有递增的趋势;(4)研发创新增加与中间品进口质量提升是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个重要的途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金焕 陈丽珍
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文章探究了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结果表明:外资进入本身对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很小,但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具有较大的提升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外商投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对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远远大于港澳台地区投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提升了内资企业一般贸易出口产品质量,对加工贸易无明显影响,并且对非国有和高生产率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更大;中介效应检验证实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通过提升进口产品质量和促进自主创新,提升了内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丹卿 钟昌标 黄远浙
本文基于2003~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将外资进入速度、行业特征和企业异质性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利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了外资进入速度对内资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外资存在会增强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但外资进入速度却负向影响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且外资进入速度对内资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通过竞争效应发挥作用;外资进入速度调节作用的强度取决于行业技术水平,Bootstrap组间差异显著性方法验证了外资进入速度在高技术水平行业的负向调节作用大于在低技术水平行业的负向调节作用;在整个制造业中,内资企业的所有制因素对外资进入速度调节作用的强度没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侯远志 王鹏燕
鉴于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选择尚缺乏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本文对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进行分类,并构建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影响因素框架,综合考虑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确定专家评价权重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对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进行选择,使优选模式更加准确可靠。
关键词:
建筑企业 国际市场 模式选择 影响因素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昭河 徐双丽 张凤云
文章将创新函数引入一般均衡方程,构建加成率、生产成本、市场规模、竞争参数、创新投资为一体的模型,由此得出出口需求变动、创新活动冲击企业加成率的理论命题。而后,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对理论命题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研究结论是:出口需求变动导致的竞争增加对企业加成率的提高存在负向效应,而企业的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活动在较大程度上能弱化这一负向冲击,但初始生产率较低企业的创新活动并不能有效削弱竞争带来的负向冲击,初始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能否通过创新活动最终完全削弱竞争的负效应则具有不确定性;从要素密集度、地区、贸易方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和一般贸易类型的企业,其各自的加成率受需求变动的负向影响较小,受创新活动的正向影响较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姚博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异质企业框架,本文从企业出口与FDI选择行为视角,研究了微观层面资本市场深化对国际贸易流动的影响机制。结论认为:资本市场深化对国际贸易流动的作用具有非线性关系;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低时,资本市场深化会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促使出口数量和种类增加,使得一国国际贸易出现正向流动;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高时,资本市场深化会降低企业的FDI成本,使得出口企业转向FDI行为,从而制造贸易的出口数量和种类下降,导致一国国际贸易出现逆向流动;随着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加深,一国国际贸易会出现先正向后逆向的流动趋势,外部融资依赖性大的部门其倒U型拐点对应的资本市场深化程度也会更高。文中从国家和行业层面分别...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燕 黄汉民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利用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了出口工资溢价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存在着显著的工资溢价;具有较高工资水平的企业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进入出口市场后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资水平。研究证实了出口工资溢价是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理解出口和工资溢价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关键词:
出口工资溢价 自我选择效应 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美虹
互联网具有资源重置功能,但互联网如何促进资源配置影响经济绩效却较少得到关注。因此,本文探究了互联网技术应用通过企业内资源重置渠道影响出口企业创新的微观经济效应。第一,基于一个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模型,引入互联网和贸易方式进行拓展,得到互联网影响出口企业创新的理论命题。第二,依托于我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理论命题:互联网能够触发企业内资源重置进而促进出口企业创新,但加工贸易企业通过互联网重置资源促进创新的效果有限。上述促进作用在不同实证方法和测度指标中具有稳健性,且对一般贸易、外商性质、技术密集型行业、东部地区~①以及出口高收入目的国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为互联网触发企业内资源重置功能提供了量化微观证据,为出口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 创新 企业 出口 企业内资源重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娜娜
产品转换是有效配置企业内部资源的重要途径。在理论分析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基于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外资进入促进本土企业进行出口产品转换,在外资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共同影响下,企业倾向于选择既增加新产品种类又减少旧产品种类的方式进行产品转换,考虑不同外资进入指标和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稳健;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和行业技术机会不同而存在差异,相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技术机会企业,外资进入对民营企业和低技术机会企业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更大;外资进入降低了本土企业核心产品的出口集中度,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灿飞 胡绪千 罗芊
出口增长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新出口企业进入是出口增长的微观体现。新贸易理论认为集聚外部性带来的知识溢出是影响企业出口决策的关键因素。出口地、目的国维度的知识溢出均有利于企业获取必要的出口知识,降低进入出口市场的难度。演化经济地理理论强调认知邻近是出口溢出发挥作用的前提,出口地、目的国维度的出口经验、产品关联是出口溢出的主要内容。论文利用2002—2011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分析出口地、目的国溢出对新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作用。结果发现:①出口溢出可以显著提升新出口企业进入概率,私营企业更倾向于进入出口溢出更强的出口地、目的国市场;②出口溢出对跟随型企业,特别是本土跟随型企业进入的促进作用更强,国有集体企业更强调整体出口经验溢出,私营企业更强调产品知识溢出;③出口地溢出有利于新出口企业拓展到新目的国,目的国溢出有利于新出口企业拓展到新产品。论文完善了出口企业空间动态研究,拓展了出口溢出对出口决策作用的空间维度,也有助于深化对中国贸易空间的理解。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焕 万广华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外资进入影响中国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外资进入明显抑制了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但最低工资标准明显减弱了此抑制效应;进一步的细化分析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明显减弱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出口最高质量和出口最低质量的抑制效应,体现出技术升级效应和补齐短板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最低工资标准明显减弱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一般贸易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效应,但对外资进入影响加工贸易出口产品质量无明显调节效应,并且在更大程度上减弱了外资进入对非国有和高生产率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效应;中介效应检验证实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提升进口产品质量渠道和促进自主创新渠道减弱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洪庆
利用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与我国内资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积极地促进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对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具有替代效应;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与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