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53)
- 2023(19080)
- 2022(16385)
- 2021(15490)
- 2020(12959)
- 2019(29715)
- 2018(29517)
- 2017(56552)
- 2016(30812)
- 2015(34851)
- 2014(34757)
- 2013(33917)
- 2012(31573)
- 2011(28442)
- 2010(28651)
- 2009(26247)
- 2008(25503)
- 2007(23012)
- 2006(20503)
- 2005(17942)
- 学科
- 济(121753)
- 经济(121542)
- 业(86226)
- 管理(84479)
- 企(64579)
- 企业(64579)
- 农(52958)
- 方法(51702)
- 数学(43927)
- 数学方法(43238)
- 农业(35076)
- 中国(33895)
- 业经(31267)
- 财(31072)
- 学(27534)
- 地方(26890)
- 制(24365)
- 贸(21843)
- 贸易(21832)
- 易(21209)
- 理论(20950)
- 和(19660)
- 策(19034)
- 银(18425)
- 技术(18420)
- 环境(18378)
- 银行(18361)
- 务(18360)
- 财务(18271)
- 财务管理(18225)
- 机构
- 学院(431342)
- 大学(430435)
- 济(169443)
- 管理(166571)
- 经济(165521)
- 研究(149068)
- 理学(143212)
- 理学院(141600)
- 管理学(138827)
- 管理学院(138053)
- 中国(113538)
- 科学(94326)
- 京(92409)
- 农(87643)
- 财(78381)
- 所(75758)
- 业大(70588)
- 中心(69490)
- 研究所(68666)
- 农业(67660)
- 江(66575)
- 财经(61215)
- 范(58596)
- 北京(58212)
- 师范(57985)
- 经(55739)
- 院(54025)
- 州(53267)
- 经济学(49327)
- 省(48180)
- 基金
- 项目(293692)
- 科学(229537)
- 研究(214575)
- 基金(210866)
- 家(184866)
- 国家(183235)
- 科学基金(156121)
- 社会(133478)
- 社会科(125496)
- 社会科学(125456)
- 省(115597)
- 基金项目(111279)
- 自然(102325)
- 自然科(99840)
- 自然科学(99811)
- 教育(98679)
- 自然科学基金(97995)
- 划(97359)
- 编号(89049)
- 资助(86597)
- 成果(73095)
- 重点(66138)
- 部(64309)
- 发(63333)
- 课题(61546)
- 创(60413)
- 科研(56384)
- 创新(56341)
- 大学(54497)
- 教育部(54407)
- 期刊
- 济(194247)
- 经济(194247)
- 研究(127923)
- 中国(90190)
- 农(85877)
- 学报(73594)
- 科学(66330)
- 管理(59721)
- 财(59346)
- 农业(58006)
- 大学(56212)
- 学学(52681)
- 教育(52550)
- 融(41768)
- 金融(41768)
- 技术(38104)
- 业经(35457)
- 财经(29338)
- 经济研究(28446)
- 业(28212)
- 问题(26222)
- 经(25147)
- 图书(24041)
- 版(23063)
- 科技(20749)
- 技术经济(20075)
- 理论(19953)
- 业大(19896)
- 资源(19252)
- 现代(19013)
共检索到653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张文秀
本文采用牧户问卷调查和部门访谈形式对内蒙古少数民族牧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牧区生产超载严重,新型适用技术推广难;牧户家庭生活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很大,生产投入不足;牧民民主管理意识不够。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应通过发展现代畜牧业、加速草地流转、加强草地建设和推进民主管理等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少数民族牧区 新农村建设 内蒙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阿德力汗·叶斯汗
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新牧区建设是新疆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区和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牧区远远落后于农区,很多牧区尚不具备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条件。因此,新牧区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文章在牧区地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新牧区建设的艰巨性,提出加快牧区发展,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疆牧区 新牧区建设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洪远 吉成名
鄂托克前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与宁夏、甘肃、陕西接壤,是古河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其池盐生产在西北地区盐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时期,该地区有文献记载的盐池共计12个。目前仍在生产的有5个,消失或废弃的有7个。
关键词:
鄂托克前旗 盐池 分布 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明
陕西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但由于新农村建设尚处于启动、摸索的初级阶段,必然会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因此,应深入探索促进陕西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陕西 新农村建设 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练军 李长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旧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目前某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业地位仍然薄弱,农民增收依旧缓慢,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势在必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游鑫荣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既涵盖了农村经济发展,又涵盖了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要求;既涵盖了美化农村整体面貌、改善农村环境,又涵盖了提升农民素质,还涵盖了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一系列内容,是一项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伟大成绩,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阻碍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在认真分析研究这些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创新,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 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水群
陕西省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和谐。但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地分析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陕西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建中
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农地产权虚置,水资源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及村级债务风险等是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风险。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加强农业制度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企业等,应该是避免风险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面临风险 对策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智能
一、当前金融支持“三农”面临的问题(一)政府“惠农”措施不到位。表现在:1、对当地农业资源调查、宣传不到位;2、市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不到位;3、职能部门收取贷款相关费用过高;4、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薄弱;5、国家扶持农村金融的措施不到位。上述因素俱制约农村金融的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镝 姜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有其很多原因,急需采取有效的对策与措施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关键词:
新农村 公共产品 供给体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聂玉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额尔敦巴根
新农村牧区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整体发展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相比其他地区具有区域文化特征。内蒙古作为我国农村牧区相结合的边疆地区,其农村牧区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文化建设与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匹配度还有待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利用人才密集、科技密集的优势,不断加强自身办学水平和服务地方水平,充分提供智力支持,提升农牧民文化素养,加强农牧区人才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 新农村牧区 文化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落脚点。但面对中国70.8%的人仍然以农为生、58.2%的人还住居在农村的局面,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与历史重任?笔者认为无外乎三个层面:农业.农村.农民,也即三大战略转换:一是农业的产业化转变;二是农村社会形态的转型;三是农民身份的转换。但这三大战略的转换需要产业的有力支撑,只有夯实这一经济基础,建设新农村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产业 产业集群 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