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9)
- 2023(7881)
- 2022(6539)
- 2021(5810)
- 2020(4870)
- 2019(10660)
- 2018(10733)
- 2017(19369)
- 2016(10945)
- 2015(12452)
- 2014(12701)
- 2013(12363)
- 2012(12028)
- 2011(11379)
- 2010(11707)
- 2009(10750)
- 2008(10490)
- 2007(9615)
- 2006(8882)
- 2005(8057)
- 学科
- 济(64680)
- 经济(64619)
- 管理(26704)
- 业(20315)
- 方法(18590)
- 学(17671)
- 地方(17658)
- 数学(16087)
- 数学方法(15889)
- 企(15703)
- 企业(15703)
- 中国(14017)
- 地方经济(12611)
- 农(11998)
- 业经(11172)
- 制(9940)
- 财(9570)
- 体(8992)
- 融(8614)
- 金融(8606)
- 环境(8478)
- 理论(8332)
- 农业(8050)
- 和(7949)
- 经济学(7937)
- 银(7850)
- 银行(7804)
- 行(7636)
- 发(7124)
- 资源(6811)
- 机构
- 大学(170246)
- 学院(169486)
- 济(72862)
- 经济(71315)
- 研究(70737)
- 管理(54635)
- 中国(51581)
- 理学(45984)
- 科学(45978)
- 理学院(45274)
- 管理学(44057)
- 管理学院(43754)
- 所(38763)
- 京(37391)
- 研究所(35634)
- 农(34793)
- 财(32702)
- 中心(29991)
- 江(27755)
- 农业(27547)
- 业大(27053)
- 院(25699)
- 财经(25502)
- 范(24253)
- 师范(23909)
- 北京(23755)
- 经济学(23510)
- 经(22963)
- 省(22509)
- 科学院(21851)
- 基金
- 项目(110613)
- 科学(85290)
- 基金(79095)
- 研究(75985)
- 家(72258)
- 国家(71748)
- 科学基金(58294)
- 社会(47539)
- 社会科(44881)
- 社会科学(44869)
- 省(43124)
- 基金项目(40865)
- 自然(38180)
- 划(37281)
- 自然科(37209)
- 自然科学(37194)
- 自然科学基金(36488)
- 教育(34207)
- 资助(32863)
- 编号(28986)
- 重点(26620)
- 发(25464)
- 成果(24963)
- 部(23637)
- 课题(22235)
- 计划(22087)
- 创(21638)
- 科研(21257)
- 创新(20549)
- 国家社会(20139)
共检索到269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昭宏 安晓萍 孟和平 张建华 安明 宗振东 宝丽波 包敏志
2003~2006年,先后调查了内蒙古自治区153个渔业水体的氟含量,并根据其浓度梯度选择了5个试验水体和1个对照水体,分析了其水化学特征及其主要经济鱼类各组织器官的氟含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内蒙古渔业水体高氟情况普遍;5个试验水体均属于碱性水体,HCO3-和C l-含量均较高;在这些水体中,鱼体肌肉氟含量的顺序为:雅罗鱼>鲢>鲫>鲤;水氟含量越高,则鱼体肌氟含量越高;鱼体各组织器官中,鳍条、骨骼、鳞及鳃的氟含量很高,而肌肉及内脏的氟含量相对较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学锋 贾晓平 蔡文贵 陈海刚 马胜伟 王增焕
为评价广东沿海牡蛎体镉(Cd)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食用健康风险,实验根据2001—2010年广东17个海湾的牡蛎体Cd含量监测结果及1989—1999年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广东沿海总体及粤东、珠江口、粤西3大海区牡蛎体镉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风险商法评价其健康风险。1989—2010年广东沿海累计268频次的监测结果表明:牡蛎体Cd含量变化范围为未检出~10.80 mg/kg(均值1.14 mg/kg,以湿重表示,下同),检出率97.01%;其中98.64%符合中国、美国牡蛎体或贝类的Cd含量限量标准(≤4 mg/kg)。珠江口海域达标率为三大海域最低(86.5%),是今后生物监测与海洋环...
关键词:
牡蛎 镉 健康风险评价 广东沿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红友 周生路 赵其国 廖启林 华明
研究了农田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效态Cd含量总体较高,平均值为0.092 mg/kg,最大值高达0.354 mg/kg,且土壤Cd的平均活化率高达53%,Cd是该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②土壤表层有效态Cd含量与全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该区农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主要受全Cd含量的影响;③在不同经济功能区,有效态Cd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化工区为高,在不同地貌区,二者均以中部平原区最高,中部平原区Cd的活化率显著高于北部洼区;④在土壤剖面上,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表层为高,表明土壤Cd的环境风险主要集中在表层20 cm。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显森 牛明香 戴芳群
根据2004年春季渤海底拖网调查资料,从渔获物的种类组成、渔业资源结构、优势种以及重要鱼类的体长、体重和性腺成熟度等方面分析了渤海渔业生物生殖群体结构,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生殖群体的区域集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季渤海的生殖群体种类仅为51种,资源量指数为1.54kg/网·h,与20世纪80、90年代相比,优势种更替明显,生殖群体结构的小型化、低龄化更加突出;生殖群体区域集群分布明显,渤海中部和渤海湾的种类组成最相近,相似指数达到67.67%。
关键词:
渤海 渔业生物 生殖群体 结构与分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蕊 林勇
【目的】研究了不同林龄(1、5、10、15年)茶园土壤和茶叶硒含量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林龄茶树林土壤和茶叶硒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结果】①茶树林冠幅、基茎、分枝数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茶树林密度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②不同林龄茶树林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总体上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生长年限为10年时,土壤养分含量达到最大,生长年限超过10年以后,土壤养分含量则急剧降低,依次表现为10年生>15年生>5年生>1年生。③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则急剧降低,依次表现为10年生>15年生>5年生>1年生。④土壤和茶叶全硒含量、全硒富集系数和有效全硒富集系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生长年限为10年时达到最大。⑤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茶叶全硒和有效硒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不同林龄茶园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有机碳(载荷系数为0.689)和全氮(载荷系数为0.702),不同林龄茶园茶叶硒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水浸出物(载荷系数为0.623)和茶多酚(载荷系数为0.726)。
关键词:
林龄 茶叶 土壤 硒含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晴晴 周卫军 龙立长 丁庭康 商贵铎 崔浩杰
探究洪江市耕地土壤硒分布特征及规律,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硒分布的影响,能促进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发展特色富硒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在洪江市采用室内网格布点、野外调查采样、分析测定、GIS空间分析等方法与技术,采集和测定分析了1 480个样品的土壤硒(Se)含量及相关土壤理化指标,结合相关性分析、地统计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揭示洪江市土壤硒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洪江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54 mg·kg~(-1),是全球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4 mg·kg~(-1))的1.35倍,是全国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29 mg·kg~(-1))的1.86倍。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紫色土硒含量最高,潮土硒含量最低。土壤硒含量受有机质含量、pH值及铜、锌含量的影响。当pH在5.0~6.0之间,土壤硒含量与pH呈正相关,当pH>6.0时土壤硒含量与pH呈负相关;土壤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铜、锌含量呈正相关。洪江市耕地富硒面积占比达到90.53%,在空间上呈现东部高、中北部低,自东、南、西三面向中北部逐渐降低的趋势,适合开发特色富硒产品。
关键词:
土壤硒 空间变异 成土母质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大伦 闫文德 康文星 项文化 潘勇军
研究樟树林地和无林地土壤中PAHs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并对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PAHs主要积累在0~30cm的表土层,并随土层加深而明显减少,各土层中以高环的PAHs组分为主,PAHs主要源于燃烧源;樟树林地土壤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无林地,无林地表土层中PAHs含量是樟树林地表土层的1.1倍;对两种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得知樟树林地土壤PAHs超标5种,无林地土壤不仅超标8种,且超标倍数明显大于樟树林地,樟树林地土壤的PAHs污染程度小于无林地。
关键词:
樟树林 无林地 土壤 多环芳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玉川 焦晓燕 聂督 程滨 赵瑞芬 刘平
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西省农田土壤交换性镁(Mg)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0~20 cm)交换性镁含量平均为255.1 mg/kg,变幅为78.1~641.8 mg/kg,其中85%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100~400 mg/kg之间,随地区不同而异。土壤剖面(0~100 cm)交换性镁含量为78.1~717 mg/kg,其含量随土壤层次加深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不同类型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高低依次为潮土>褐土>栗褐土>石灰性褐土>黄绵土>褐土性土。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与土壤pH值、EC值、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K/...
关键词:
土壤 交换性镁含量 土壤化学性质 山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婷 陈世俭 傅娇凤
在4次地下水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对潜水和浅层承压水的"三氮"含量进行了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分析,同时探讨了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地下水氨氮浓度超标率较高,承压水中浓度明显高于潜水,4次采样结果承压水氨氮浓度超标率均在50%以上;(2)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在承压水中能达到良好的标准,在潜水中超标率高;(3)氨氮浓度季节变化明显,9月份浓度显著高于4、6和11月。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在潜水中6月份浓度最高,在承压水中季节变化不明显;(4)地下水氨氮含量空间变异性强,浓度较高的多集中在流经洪湖的内荆河两侧区域。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受气象因素、农业活动、农村生活污染以及氧化还原环境的综合...
关键词:
四湖地区 “三氮” 时空分布 生活污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波 刘畅 陈同斌
广西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美誉,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通过总结1989年以来相关文献,探讨了广西土壤和沉积物中砷含量及污染分布特征。3 045个和477个土壤和沉积物有效样点的统计分析表明,广西砷污染土壤主要分布于桂西北地区,尤其是刁江及金城江流域;矿业活动显著影响土壤砷积累,从其均值看:工矿区非农用土壤(140.5 mg/kg)>工矿区农用土壤(80.68 mg/kg)>非工矿区农用土壤(19.11 mg/kg)>城区土壤(18.35 mg/kg),重度砷污染农用地样本均来自南丹;工矿区河流沉积物砷
关键词:
砷 污染评价 土壤 沉积物 广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侯俊妮 张传松 石晓勇
根据2006年6月~2007年10月对北黄海海区表层海水中石油烃污染状况进行的四季现场调查,探讨了该海区的石油烃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黄海石油烃的年平均浓度为0.050mg/L,符合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夏季石油烃平均浓度最高(0.099mg/L),符合国家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春季(0.022mg/L)和秋季(0.027mg/L)较低,符合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冬季居中(0.051mg/L),略超过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从调查海区石油烃平面分布来看,高值区主要在渤海海峡附近、港口附近及北黄海东部靠近朝鲜的海区(包括鸭绿江口附近),长山群岛附近海域为相对低值...
关键词:
北黄海 石油烃 季节变化 分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波 刘畅 陈同斌
广西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美誉,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通过总结1989年以来相关文献,探讨了广西土壤和沉积物中砷含量及污染分布特征。3 045个和477个土壤和沉积物有效样点的统计分析表明,广西砷污染土壤主要分布于桂西北地区,尤其是刁江及金城江流域;矿业活动显著影响土壤砷积累,从其均值看:工矿区非农用土壤(140.5 mg/kg)>工矿区农用土壤(80.68 mg/kg)>非工矿区农用土壤(19.11 mg/kg)>城区土壤(18.35 mg/kg),重度砷污染农用地样本均来自南丹;工矿区河流沉积物砷含量(283.5 mg/kg)远高于非工矿区,主要受影响区分布在刁江及大环江流域。为了控制环境风险,建议开展主要水系沉积物砷污染详查,加强南丹及周边区域污染防控和污染土壤修复。
关键词:
砷 污染评价 土壤 沉积物 广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体 潘峰 吴登宇 陈宏福 高丹丹 徐红伟 杨具田 郭鹏辉
【目的】旨在掌握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土壤肥力水平及土壤养分分布特征。【方法】以甘肃省榆中县高原夏菜种植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利用土壤养分速测仪和农业环境测定仪对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合地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Kriging插值分析等对土壤养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土壤速效磷(AP)、速效钾(AK)变异系数>100%,属于强度变异,碱解氮(AN)、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电导率(EC)和有机质(OM)变异系数介于10%~100%,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土壤养分最优半方差模型为线性、球形及高斯模型,TN、AP、TP、AK、OM块金效应大于75%,空间相关性较弱,TK块金效应介于25%~75%,TK系统空间相关性为中等;AN呈中部高四周低,TP分布情况为四周高、中部低,EC、AK分布情况为北部高、南部低,TK、OM分布情况为南部高、北部低,TN、AP呈多峰分布,经Kriging交叉验证结果较为可靠;高原夏菜种植基地7种蔬菜种植地土壤类型肥力水平均为中等,TN、AP、TP、OM含量水平为丰富,AN含量水平为中等,AK、TK含量水平为缺乏。【结论】榆中县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分布不均,土壤肥力水平中等,钾元素含量低下。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及土壤养分分布对不同品种高原夏菜进行合理施肥与轮耕。
关键词:
高原夏菜 养分含量 分布情况 肥力水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群英 李孝良 汪建飞 卫林
氟是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微量元素,过量和不足都会影响人和动物健康,人体氟主要来自饮水和食物,土壤氟含量、形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影响着水和食物氟含量。以安徽省主要类型土壤为材料,采用连续化学提取的方法,测定了安徽省主要类型土壤全氟、水溶氟以及不同形态氟含量,分析了土壤氟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土壤全氟含量106.6~1 236.7mg/kg,平均为485.2mg/kg,全氟含量高低排序为菜地土>潮土>石灰土>黄棕壤>黄褐土>水稻土>砂姜黑土>黄红壤,成土母质是影响土壤全氟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水溶氟含量0.42~22.48mg/kg,平均为3.38mg/kg,水溶氟含量高低排序为菜地...
关键词:
安徽省 土壤 氟 赋存形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姗楠 郭建忠 陈作志 张魁 许友伟 蔡研聪 李纯厚
为了解胶州湾海域鱼类资源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2016—2017年利用底拖网对胶州湾海域开展了4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胶州湾海域鱼类资源密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鱼类资源尾数密度以夏季最高(233 427尾/km~2),春季最低(18 080尾/km~2),秋季和冬季分别为32 246、40 746尾/km~2;鱼类资源质量密度以冬季最高(1 593.16 kg/km~2),秋季最低(337.91 kg/km~2),春季和夏季分别为681.96和825.55 kg/km~2。其中,冬季鱼类平均个体质量最大(39.10 g),夏季最小(3.54 g),春季和秋季分别为37.72 g和10.48 g。与历史调查资料相比,30多年来胶州湾鱼类资源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次调查鱼类资源密度(1 593.16 kg/km~2)低于1981—1982年(10 857.00 kg/km~2)和2008—2009年(2 196.00 kg/km~2);鱼类平均个体质量为10.60 g,低于1981—1982年(37.70 g),鱼类群落结构明显呈现小型化和低质化趋势。这些变化可能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对鱼类栖息地的破坏和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