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9)
- 2023(14774)
- 2022(12309)
- 2021(11386)
- 2020(9180)
- 2019(20669)
- 2018(20314)
- 2017(38957)
- 2016(21227)
- 2015(23756)
- 2014(23940)
- 2013(23726)
- 2012(22173)
- 2011(20191)
- 2010(21023)
- 2009(19544)
- 2008(19675)
- 2007(18270)
- 2006(16839)
- 2005(15488)
- 学科
- 济(95672)
- 经济(95555)
- 业(92321)
- 企(73363)
- 企业(73363)
- 管理(71605)
- 农(48441)
- 农业(32553)
- 业经(32468)
- 方法(31700)
- 中国(28538)
- 财(28417)
- 地方(25149)
- 数学(23194)
- 数学方法(22936)
- 制(21612)
- 策(19754)
- 务(19547)
- 财务(19505)
- 财务管理(19472)
- 技术(19082)
- 企业财务(18402)
- 贸(17629)
- 贸易(17610)
- 易(17056)
- 理论(16685)
- 和(16424)
- 银(16099)
- 银行(16083)
- 行(15586)
- 机构
- 学院(311450)
- 大学(299181)
- 济(133646)
- 经济(130817)
- 管理(121719)
- 研究(104576)
- 理学(102362)
- 理学院(101302)
- 管理学(99963)
- 管理学院(99363)
- 中国(85528)
- 京(63919)
- 财(63402)
- 农(61176)
- 科学(59720)
- 所(53011)
- 江(52617)
- 中心(49191)
- 财经(48063)
- 研究所(46706)
- 农业(46200)
- 业大(45472)
- 经(43311)
- 州(41616)
- 北京(40673)
- 范(40364)
- 师范(40050)
- 经济学(38543)
- 院(37099)
- 省(35939)
- 基金
- 项目(190288)
- 科学(150904)
- 研究(148358)
- 基金(135132)
- 家(114814)
- 国家(113551)
- 科学基金(98734)
- 社会(94779)
- 社会科(89402)
- 社会科学(89379)
- 省(77816)
- 基金项目(70841)
- 教育(66580)
- 编号(63445)
- 划(62500)
- 自然(60110)
- 自然科(58656)
- 自然科学(58643)
- 自然科学基金(57619)
- 资助(54156)
- 成果(51370)
- 发(46937)
- 课题(43793)
- 重点(42106)
- 创(42055)
- 部(41801)
- 业(40358)
- 性(39098)
- 发展(38998)
- 创新(38444)
- 期刊
- 济(170531)
- 经济(170531)
- 研究(97028)
- 中国(72451)
- 农(63522)
- 财(51464)
- 管理(49229)
- 农业(42424)
- 科学(40979)
- 学报(39983)
- 融(37472)
- 金融(37472)
- 教育(37200)
- 业经(33959)
- 大学(32106)
- 技术(30276)
- 学学(30244)
- 经济研究(24280)
- 财经(23724)
- 业(22401)
- 问题(22185)
- 经(20567)
- 技术经济(17577)
- 世界(17066)
- 贸(16397)
- 农村(16052)
- 村(16052)
- 现代(15957)
- 商业(15503)
- 农业经济(15328)
共检索到503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阜
农牧交错地带的农业持续发展有其特殊性。面临的难题集中表现在一方面要努力增加产出,满足人畜粮食、饲料及燃料需求;另一方面还要保护资源和已很脆弱的生态环境。从该地区的潜力来看,关键是如何使目前的生产方式转入持续发展轨道.本文从资源特点与存在问题及潜力分析入手,对这一地区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毛昆明 赵燕
本文通过对岩溶石山地区的形成现状分析 ,指出目前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突出的特点 ,从国内外对该区域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对比 ,提出了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根据岩漠化水土流失和漏失严重、土壤耕作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 ,保肥和供肥能力差的特征 ,提出了以植被恢复 ,生态规划 ,加速生态农业建设战略对策 ,从而促进这一地区的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岩溶 生态恢复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冬生
本文回顾了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发现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存量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贫困、农业生产波动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严重问题,并探究得出其形成恶性循环的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叶青 张平宇
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优势条件及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指出地区农业发展必须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农业之路,通过农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联合开发与整体布局、农村制度创新及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态势 对策 东北地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旺盛 胡恒觉
发展集约持续农业是北方旱农地区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40余年旱农开发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所证实的现实选择.该区发展持续农业应该注意其生产力波动性、高强度投资效益迟缓性、结构调整时滞性及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差等特点,正确处理旱地潜力与适度开发、高产与高效之间的关系.树立发展商品型高效旱地农业新观念,增加投入,提高旱农集约度;挖掘优势产业潜力,加快产业高级化,在区域开发上,应实行梯度递进带动模式,正确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旱农综合开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景顺 褚保金
重点阐述了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并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目标;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耕地保护是当务之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刻不容缓;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运用法制、经济和市场机制等手段,保障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建宇
SWOT分析是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为了探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笔者以山西省贫困地区为例,对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SWOT分析,认为就山西省贫困地区而言,进取性战略是其最佳选择。
关键词:
SWOT分析 贫困地区 农业产业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跃一
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但是西南地区是我国农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 ,其原因是由于西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不够。就此 ,本文提出了走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根本动力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的西南地区农业开发之路。
关键词:
农业 资源开发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敏
西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宋敏面对世界农业出现的增长减慢和资源破坏,早在70年代,科学家们便开始寻找传统农业的各种替代模式。自在美国最先提出“持续农业”以后,目前“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一种新战略。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沛义 妥德宝 段玉 弓钦 李焕春 于传宗
马铃薯是内蒙古后山旱农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粮食总产量和马铃薯加工利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旱地马铃薯适宜播种时期为5月1日左右,适宜密度为57000株/hm2左右;5月21日左右播种,水分亏缺较大,薯块含水量高,淀粉含量较低,适口性差,不利于贮运;5月11日左右播种不仅会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而且会导致各种病害,叶片死亡程度较重。适宜播种密度和播期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优化利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可促进旱地马铃薯增产。
关键词:
旱地马铃薯 适宜密度 播种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广斌
加入 WTO后我省农业面临着激烈竞争 ,必须认真研究和正确判断山西农业的发展战略 ,确立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是我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农业发展中结构调整是长期的、复杂的 ,要加快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以及农业的基础工程建设 ,这是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比较优势 创新 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恩润 高应芳
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但目前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以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发展农业。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同时注意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目标。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泽平
农业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二者有机地统一在农业再生产过程之中。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就是节约使用农业自然资源,重视农业增长质量,反对农业增长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持农业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努力控制农业人口的增长,注重提高农民的素质
关键词:
农业增长方式,农业再生产,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平建
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撑系统进行了研究 ,结果认为 ,由家庭承包制、农业产业化、行政管理组织的协调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三维结构体系”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的制度支撑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