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5)
- 2023(11622)
- 2022(9845)
- 2021(9273)
- 2020(7701)
- 2019(18027)
- 2018(17894)
- 2017(32670)
- 2016(18979)
- 2015(21806)
- 2014(22383)
- 2013(21905)
- 2012(21089)
- 2011(19278)
- 2010(20041)
- 2009(18551)
- 2008(18907)
- 2007(17459)
- 2006(15497)
- 2005(14386)
- 学科
- 济(79439)
- 经济(79362)
- 管理(49851)
- 业(47313)
- 企(36327)
- 企业(36327)
- 中国(30188)
- 方法(29846)
- 财(29428)
- 数学(25552)
- 数学方法(25293)
- 农(24079)
- 地方(23942)
- 教育(21487)
- 学(18511)
- 业经(17424)
- 制(16498)
- 农业(15994)
- 理论(15493)
- 贸(14012)
- 贸易(14000)
- 务(13933)
- 银(13925)
- 财务(13902)
- 银行(13898)
- 财务管理(13845)
- 发(13754)
- 财政(13707)
- 易(13447)
- 融(13375)
- 机构
- 大学(275796)
- 学院(272860)
- 济(106999)
- 经济(104418)
- 研究(100691)
- 管理(92237)
- 理学(76908)
- 理学院(75831)
- 管理学(74447)
- 管理学院(73897)
- 中国(72402)
- 京(61164)
- 科学(61067)
- 财(58235)
- 所(53070)
- 研究所(47377)
- 范(46927)
- 师范(46601)
- 农(46378)
- 江(45723)
- 中心(44410)
- 财经(41733)
- 北京(40296)
- 教育(37929)
- 业大(37571)
- 师范大学(37522)
- 经(37385)
- 州(36359)
- 农业(36095)
- 院(34980)
- 基金
- 项目(162681)
- 研究(127542)
- 科学(126457)
- 基金(110870)
- 家(94951)
- 国家(93929)
- 科学基金(78054)
- 社会(76951)
- 社会科(72517)
- 社会科学(72495)
- 省(66467)
- 教育(64577)
- 基金项目(57662)
- 划(56807)
- 编号(55786)
- 成果(49812)
- 自然(46414)
- 资助(45475)
- 自然科(45220)
- 自然科学(45205)
- 自然科学基金(44353)
- 课题(41971)
- 发(41197)
- 重点(38259)
- 部(37022)
- 年(34447)
- 性(33944)
- 发展(33557)
- 创(33318)
- 项目编号(33118)
共检索到446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宝乐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使财经类院校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地处西部民族地区的内蒙古财经学院民族财经教育的概况,总结了民族财经教育教学现状,提出努力构建民族特色高等财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走地区和民族特色化发展道路,是内蒙古财经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宝乐日
少数民族财经人才的培养是提高西部民族地区财经类高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促进民族财经教育特色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内蒙古财经大学民族班为例,通过总结回顾1981年至今蒙汉双语授课专业的教育教学概况,提出蒙汉双语授课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实现管理更加规范化、构建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重视民族班学生管理工作、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关键词:
蒙汉双语授课 民族班 民族财经教育 改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宝乐日 杜金柱 陶克涛
加快内蒙古财经学院的民族预科教育改革,既是为民族地区输送大量合格的少数民族优秀财经管理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该校民族财经教育特色发展的关键。通过回顾梳理该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总结了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民族预科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1979年内蒙古财经大学(当年为内蒙古财经学院)恢复工业会计本科招生,1984年开始商业会计本科招生,1988年专业调整中将工业会计专业、商业会计专业合并为会计学专业;1986年成立会计学系;1990年增设审计学专科专业;1999年增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2005年增设审计学本科专业;2006年取得会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6月成立会计学院;2014年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授予权;2018年获得审计硕士专业学位(MAud)授予权。
关键词:
内蒙古财经大学 审计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漆权 寿绍松 郜树智 陈荣 冯建平 黄桂香 姚林香
本文介绍了考察美国七所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方面的情况,美国高等财经教育在努力适应形势变化,进行教学改革,形成有创见的办学思路,注重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合,造就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注重课程设置更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提倡团队精神,重视校园建设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封希德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诗亚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需从属于民族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一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由于价值定位失当出现了毕业生大量外流、技能型人才缺失、招生困难、专业设置本土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因地制宜,从民族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出发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十分必要。民族地区特色职业教育能为民族地区培养留得住的人才,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贫困的缓解,有助于解决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等问题。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可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共生的关系,促进民族共生教育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特色职业教育 共生教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正>内蒙古财经大学是一所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培养任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理学、法学、文学、工学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财经大学。作为我国民族地区高等财经教育的开创者、实践者和探索者,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扎根边疆、服务西部,大力培养忠诚党的事业、具备国际视野、富有家国情怀、投身财经实践的杰出人才,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各级各类人才,他们已经成为自治区财政、审计、金融、税务、工商企业等系统中的骨干与中坚力量,积极服务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建设,为社会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正>内蒙古财经大学是一所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培养任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理学、法学、文学、工学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财经大学。作为我国民族地区高等财经教育的开创者、实践者和探索者,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扎根边疆、服务西部,大力培养忠诚党的事业、具备国际视野、富有家国情怀、投身财经实践的杰出人才,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各级各类人才,他们已经成为自治区财政、审计、金融、税务、工商企业等系统中的骨干与中坚力量,积极服务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建设,为社会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弓常青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振兴民族经济 ,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根本大计。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 ,对内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对策和途径 ,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等加以分析探讨
关键词:
内蒙古 民族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隋礼辉 尚庆华
长期以来,内蒙古的发展以资源型经济为主。2012年12月,内蒙古提出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围绕这一目标,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职业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发展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全在
从2007年内蒙古财经大学取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开始,全方位开展了会计专业建设、改革和创新。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团队、教育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办出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取得了明显建设成效。
关键词:
会计人才 特色 培养模式 综合改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