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9)
- 2023(16771)
- 2022(14280)
- 2021(13089)
- 2020(11256)
- 2019(25555)
- 2018(25626)
- 2017(48008)
- 2016(27067)
- 2015(30192)
- 2014(30191)
- 2013(29543)
- 2012(27377)
- 2011(24850)
- 2010(25238)
- 2009(23538)
- 2008(23674)
- 2007(21497)
- 2006(19095)
- 2005(17045)
- 学科
- 济(103475)
- 经济(103329)
- 业(77581)
- 管理(74451)
- 企(56262)
- 企业(56262)
- 农(49120)
- 方法(42243)
- 数学(37120)
- 数学方法(36715)
- 农业(32206)
- 财(32104)
- 中国(28137)
- 制(27785)
- 业经(27186)
- 学(24240)
- 体(20115)
- 地方(20107)
- 贸(19588)
- 贸易(19584)
- 易(19053)
- 银(18849)
- 银行(18766)
- 行(17875)
- 务(17704)
- 财务(17654)
- 财务管理(17603)
- 融(17273)
- 金融(17265)
- 企业财务(16672)
- 机构
- 学院(384191)
- 大学(382346)
- 济(153919)
- 经济(150624)
- 管理(140111)
- 研究(135978)
- 理学(120200)
- 理学院(118775)
- 管理学(116600)
- 管理学院(115900)
- 中国(103913)
- 农(90676)
- 科学(87459)
- 京(81713)
- 财(73706)
- 所(72453)
- 农业(70801)
- 业大(68435)
- 研究所(65790)
- 中心(62614)
- 江(60602)
- 财经(57019)
- 经(51724)
- 北京(51195)
- 范(49709)
- 师范(49053)
- 院(48505)
- 州(46909)
- 省(46878)
- 经济学(46446)
- 基金
- 项目(257206)
- 科学(199274)
- 基金(184158)
- 研究(182629)
- 家(164787)
- 国家(163349)
- 科学基金(136361)
- 社会(114204)
- 社会科(107792)
- 社会科学(107757)
- 省(102502)
- 基金项目(97830)
- 自然(89309)
- 自然科(87180)
- 自然科学(87149)
- 划(86323)
- 自然科学基金(85646)
- 教育(83572)
- 编号(74210)
- 资助(74162)
- 成果(60839)
- 重点(59015)
- 部(56316)
- 发(55428)
- 创(53054)
- 课题(52044)
- 科研(49899)
- 创新(49785)
- 计划(49015)
- 制(48526)
- 期刊
- 济(175649)
- 经济(175649)
- 研究(110391)
- 农(88376)
- 中国(82366)
- 学报(73379)
- 科学(62860)
- 财(58902)
- 农业(58815)
- 大学(54681)
- 学学(52013)
- 管理(47828)
- 教育(41664)
- 融(38764)
- 金融(38764)
- 业经(33415)
- 技术(31182)
- 业(30186)
- 财经(28449)
- 经济研究(26576)
- 经(24463)
- 问题(24201)
- 版(22475)
- 业大(20393)
- 科技(18584)
- 世界(18250)
- 技术经济(17768)
- 理论(17293)
- 贸(17092)
- 农业大学(17090)
共检索到582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世霞 张微 周梅 赵鹏武
从农户角度出发,研究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收入变化。根据实地调查获得的相关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农户收入变化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根据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发现:林地块数、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是否有林权证、是否有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是否有木材采伐等影响因素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收入变化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林权证发放工作、全面落实林改配套改革的实施、鼓励农户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加大最新林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丽萍 高岚
基于国家林业局2010年、2014年对云南省的集体林改农户监测数据,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云南省集体林改农户林业收入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集体林改后农户林业收入增长显著,但不同收入组的农户收入增长幅度及收入的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别。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珂 周荣伟 王春平 王嘉
根据辽宁省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集体林权改革后影响农户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劳动力数量、家庭月收入水平等因素显著影响林农林地转入意愿;农户在流转决策时,市场、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农户家庭经济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提出完善交易制度、公平落实采伐指标、发展交易市场、建立合作组织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晓璐 陈绍志 赵荣
为评价贫困地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效果,本研究基于2014年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独山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和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消除混杂因素及样本选择偏差和管理选择问题等的影响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的效应为0.45%左右,但影响不显著,而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效应为2.76倍左右,具有稳健的显著正向影响。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相比,传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高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大致高估了5倍左右。建议进一步深化贫困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励农户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林业收入可持续增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紫恒 王见 郭勇鹏
文章基于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果动态监测项目8年动态数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云南省农户林业收入水平和结构,以及农户的各项收入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收入水平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态势,林业收入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户的各项林业收入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基于结论为云南省新一轮集体林业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林改 农户林业收入 云南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茂 杨洋 王见
本文基于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农村地区430个家庭微观调查数据,根据农户收入方程,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权制度改革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收入,生产资本投入、教育和非农务工对农户收入也起到正向影响。林权制度改革引发农户对林业的重视,但并不能解决农户的再投资问题,需要逐步地完善各类配套措施。
关键词:
林权改革 农户收入 经济增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邱怡慧 王璞 苏时鹏
从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的特定内涵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评价的指标体系;以福建省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农户获得感测评结果,运用Tobit模型深入探讨影响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在"基层行政落实状况"中所体现的农户获得感水平最高;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领到林权证、单位林地面积投入以及营林资金的通畅程度是影响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实证结果提出着力落实与贯彻林改政策和各项配套改革任务、加强各项林业经营配套建设和创新、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有效提升农户获得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获得感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烂 银小柯 林斌
从社会政治资本的视角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造林农户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造林农户基本为村庄的经济精英,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多元化的职业经历以及丰富的社会关系。最后,提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注重配套政策的针对性、加快发展林业合作组织以及增强农户社会政治资本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林业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慧 秦富 赵一夫
[目的]利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丰镇市、凉城县、兴和县,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411个农户调查数据,分析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背景下北方旱作区农户杂粮种植影响因素。[方法]首先对户主个人特征、家庭禀赋两个一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重点对自然和社会资源特征、市场环境、政策环境3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由于户主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较低、户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拥有的耕地面积都较少,农户面对玉米市场价格下跌改种其他农作物的能力较弱;(2)尽管农户普遍认同杂粮适合当地自然条件,但是缺乏企业带动,订单种植杂粮的比例较低,农户种植杂粮存在较高的销售风险;(3)虽然农户普遍预期玉米市场价格持平和走低,但是多数农户对杂粮市场价格没有明确预期,杂粮收益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4)农户普遍不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且绝大部分农户没有获得杂粮生产支持,不利于引导农户种植杂粮。[结论]应从加强政策宣传、扶持杂粮加工龙头企业、扩大杂粮补贴范围等方面着手,引导北方旱作区农户种植杂粮,减少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其收入的冲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英 宋维明
使用2005和2010年江西省集体林区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采伐决策的影响,运用FE和RE研究林改对木材和竹材采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显著增加木材和竹材的采伐量,其中林下资源的使用权可以延迟农户对木材的采伐,农户倾向于在产权明确的林地上进行采伐,同时家庭经营林业的方式不利于木材供给的增加。基于本文的实证,建议在勘界发证的工作中应首先确保用材林地,提倡以林地流转的方式实现林地的规模经营。
关键词:
林权 家庭经营 林权证 采伐决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胜 鹿永华 刘腾飞
文章以江西省遂川县和铜鼓县为研究区域,实地调研数据反映了林改以来农户家庭生产和生活的变化。采用计量模型,探索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剖析影响农户收入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农民收入 江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胜 鹿永华 刘腾飞
文章以江西省遂川县和铜鼓县为研究区域,实地调研数据反映了林改以来农户家庭生产和生活的变化。采用计量模型,探索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剖析影响农户收入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农民收入 江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魏建 尹少华 刘璨
基于连续跟踪调研获得的9省区、18县市的1497个样本农户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文章的经验性结果表明:实施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增加了纯农户和兼业户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改革措施对纯农户和兼业户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影响呈现各异格局。在后续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加以考虑,提高其针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烂
从农户林木产品销售收入变动角度,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对福建省10县(区)2006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并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增加农民的林业收入进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命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民获得产权明晰的林地或林木资源,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林木资产销售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产权明晰对农民经营林业的劳动与资本等要素投入产生的激励也不显著。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民 林业收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小军 谢屹 王立群 温亚利
森林经营问题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得到重视。以福建省邵武市和尤溪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156个农户样本数据,分析农户造林、砍杂、施肥和管护4方面的森林经营行为现状;基于利润最大化理论,选择Probit模型,分析家庭、林地、非林生产、林业生产、制度因素5方面17个变量对农户森林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造林、砍杂、施肥和管护4类森林经营活动的参与性分别为64.1%、36.5%、33.3%和46.2%;造林行为受户主受教育水平、户主是否主要从事农林业超过10年、用材林比重、林改前是否进行过造林、家庭耕地面积、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影响显著;砍杂行为受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是否距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基于福建农户的跟踪调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及其对林农森林经营意愿影响分析——基于福建省永安市的农户调查数据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地经营规模变动分析——基于福建典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就业的影响研究——以辽宁省500户农户为例
基于农户视角的新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评价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总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分解与分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对农户林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后承包户投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分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农户意愿研究——基于河南省漯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