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9)
- 2023(8907)
- 2022(8065)
- 2021(7720)
- 2020(6473)
- 2019(15086)
- 2018(15209)
- 2017(29294)
- 2016(16210)
- 2015(18150)
- 2014(18224)
- 2013(18014)
- 2012(16385)
- 2011(14625)
- 2010(14352)
- 2009(12988)
- 2008(12423)
- 2007(10560)
- 2006(9067)
- 2005(7606)
- 学科
- 济(60319)
- 经济(60253)
- 管理(44947)
- 业(42469)
- 企(36030)
- 企业(36030)
- 方法(30326)
- 数学(26194)
- 数学方法(25899)
- 学(15778)
- 农(15540)
- 中国(14442)
- 财(14420)
- 业经(13294)
- 地方(12604)
- 理论(10706)
- 和(10695)
- 农业(10447)
- 贸(10135)
- 贸易(10131)
- 环境(9993)
- 技术(9854)
- 易(9814)
- 务(9702)
- 财务(9644)
- 财务管理(9629)
- 制(9354)
- 企业财务(9128)
- 教育(8806)
- 划(8761)
- 机构
- 大学(225341)
- 学院(223859)
- 管理(91788)
- 济(81242)
- 理学(80485)
- 理学院(79600)
- 经济(79302)
- 管理学(78145)
- 管理学院(77771)
- 研究(73659)
- 中国(51875)
- 科学(50020)
- 京(48293)
- 农(39647)
- 业大(38095)
- 所(37593)
- 财(35482)
- 研究所(34932)
- 中心(32611)
- 农业(31539)
- 江(30840)
- 北京(30341)
- 范(29483)
- 财经(29405)
- 师范(29201)
- 院(26762)
- 经(26704)
- 州(25565)
- 技术(24389)
- 师范大学(23734)
- 基金
- 项目(162968)
- 科学(126439)
- 基金(116914)
- 研究(116157)
- 家(103210)
- 国家(102383)
- 科学基金(86959)
- 社会(69821)
- 社会科(66009)
- 社会科学(65991)
- 省(64414)
- 基金项目(63428)
- 自然(59378)
- 自然科(57911)
- 自然科学(57895)
- 自然科学基金(56797)
- 划(54849)
- 教育(52669)
- 资助(48112)
- 编号(47645)
- 成果(38047)
- 重点(36565)
- 部(34857)
- 发(34288)
- 创(33873)
- 课题(32607)
- 科研(31695)
- 创新(31549)
- 计划(31114)
- 大学(29879)
共检索到308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子义 郑海春 郜翻身 樊明寿
为了解决内蒙古阴山北麓区旱作马铃薯施肥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于2006-2008年在该地区进行了198个"3414"试验,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将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马铃薯土壤全氮划分为极低(2.64 g/kg)5个等级,对应的推荐施氮量分别为>8.0、8.0~6.5、6.5~4.3、4.3~3.6、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海山 阿拉腾图雅
本文在分析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建立健全机制为主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磊庆 刘锁云 胡廷会 李立军 刘景辉
研究甜荞北旱生在内蒙古武川县(地处阴山北麓)不同氮、磷配施处理下赖氨酸和黄酮含量的变化,对于武川区域荞麦药用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试验于2010年6月在内蒙古武川县上秃亥乡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进行,试验设氮、磷2个因素,作随机区组设计。测定荞麦现蕾期,盛花期,成熟期3个时期,荞麦茎,叶黄酮含量以及荞麦籽粒中黄酮和赖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P6N8水平下,赖氨酸含量最高,达到120.14 mg/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18.08%。在P8N8水平下,茎,叶黄酮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现蕾期分别减少了1.8%,2.7%;盛花期1.0%,8.6%;成熟期39.4%,12.7%。而荞麦籽粒,在P6N8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焕春 严昌荣 赵沛义 妥德宝 刘爽 安昊
为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呼吸的影响,采用动态箱-红外CO2分析法在阴山北麓旱作马铃薯种植区,对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施化肥、不施肥4种施肥措施下土壤呼吸效率及其对水热及生物因子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均有明显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6:00-8:00时最慢,12:00-16:00时最快,呼吸速率日变化与10 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显著增加了一天之中各时段的土壤呼吸速率(P
关键词:
施肥 土壤呼吸 地温 生物量 土壤水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珍 段玉 赵润喜 李文华
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冷凉地区对胡萝卜施用化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种植胡萝卜大量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化肥均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增产20%以上,增收3300 元/hm~2以上)。每kg N平均增产胡萝卜38.5kg,每 kg P_2O_5增产胡萝卜173.8kg,每 kg K_2O增产胡萝卜117.2kg。磷肥效果>钾肥效果>氮肥效果。该地区获最高产量为72.2t/hm~2。获最大施肥效益的施 N 量为251.7kg/hm~2,施 P_2O_5量为64.3kg/hm~2,施 K_2O 量为172.3kg/hm~2。在该地区最佳经济施肥量下的产量为71.8t/hm~2。N...
关键词:
胡萝卜 化肥肥效 吸肥特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沛义 妥德宝 段玉 弓钦 李焕春 于传宗
马铃薯是内蒙古后山旱农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粮食总产量和马铃薯加工利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旱地马铃薯适宜播种时期为5月1日左右,适宜密度为57000株/hm2左右;5月21日左右播种,水分亏缺较大,薯块含水量高,淀粉含量较低,适口性差,不利于贮运;5月11日左右播种不仅会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而且会导致各种病害,叶片死亡程度较重。适宜播种密度和播期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优化利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可促进旱地马铃薯增产。
关键词:
旱地马铃薯 适宜密度 播种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亚玲 潘志华 范锦龙 郑大玮
阴山北麓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及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监测其植被覆盖变化是研究该地区以及农牧交错带对全球变化响应问题的基础与切入点。本文基于1998年~2003年该地区SPOT-4/VEGETATION的S10数据集,通过分析年均NDVI、年最大NDVI、NDVI变化值、NDVI变化率等指标,得出:①全区年最大NDVI与全区年均NDVI具有可替代性;②1999年~2001年的全区年最大NDVI连续减少,而后两年连续增加,2003年情况与1998年基本持平;③林地、草地和耕地的年最大NDVI和年内变化幅度都是耕地>林地>草地,而6年间年最大NDVI变化幅度是林地>耕地>草地。2003年林地和耕...
关键词:
阴山北麓 NDVI 植被覆盖 动态变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娜 杨娜娜 刘吉利 杨亚亚
在宁夏南部山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单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为对照,研究了4种马铃薯‖燕麦(Avena sativa)间作行数比(2∶2、2∶4、4∶2、4∶4)对马铃薯氮、磷、钾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开花期至收获期,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马铃薯地上茎、叶中的氮、磷、钾素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块茎中氮、磷、钾素含量呈现上升态势。马铃薯各器官氮素含量从开花期至收获期始终表现为叶片>地上茎>块茎;而收获期钾和磷的分配积累中心转移为块茎。马铃薯、燕麦间作可以提高马铃薯氮素、钾素含量
关键词:
间作 马铃薯 燕麦 氮、磷、钾含量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义长 白由路 杨俐苹 林昌华 姚政 罗国安 徐四新 宋韦 朱春梅
【目的】为滨海滩涂地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和2006年运用ASI法对位于黄海之滨的海丰农场进行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及水稻氮、磷、钾肥施用的推荐。选取60块肥力从高到低田块,利用不施肥、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和施肥5个处理、3次重复的设计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按照相对产量95%为"高"、再降为95%时为"过高"的标准建立土壤有效氮、磷、钾的丰缺指标体系。【结果】滨海滩涂水稻田土壤铵态氮的"极低"指标为<2.5mgN·L-1,"低"为2.5~11.0mgN·L-1,"中"为11.0~19.5m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军 屈冬玉 巩秀峰 姚裕琪 梁德霖 康振生
为了了解和探讨我国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表现型多样性,对1997~1999年和2002~2003年采自内蒙古马铃薯主栽区的38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进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马铃薯晚疫病菌株的交配型均为A1,A1交配型在被测菌株中占绝对优势;在38个内蒙古供试菌株中,共发现18个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其中以小种3a.3b.4.7.10,1.2.3a.3b.4.5.6.7.8.9.10.11和3a.3b.4.6.7.10发生频率较高,分别占被测菌株的21.05%,13.16%和10.53%,并且发现能克服全部12个抗病基因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株5株,占被测菌株的13.16%,但菌株中克服...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交配型 生理小种 内蒙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志会 龚绍先
根据1993~1995年的试验资料及应用有关的气象资料,提出了降水量及土壤水分的干旱指标,采用农田水量平衡方法建立了农田土壤水分动态预报模型,通过检验,对0~100cm深度土壤水分预报值相对误差为±5.7%,提出了干旱预报方法,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针对内蒙古旱农试区马铃薯的干旱监测系统。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监测系统 干旱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永 赵举 程玉臣
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气候条件是造成风蚀重要因素,年平均气候侵蚀力为154.5,属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侵蚀力水平强的地区,超过风蚀气候侵蚀力“极重”级(C≥100)的分级标准。在季节上的气候侵蚀力分析,春季最强为80.3,以下依次是冬季38.7、夏季18.9、秋季16.6。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风蚀 气候侵蚀力 分级标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娟 鲁剑巍 陈防 李银水
【目的】为当前生产条件下长江流域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4-2006连续3个年度在长江流域10省布置油菜肥效田间试验,并用ASI法对基础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以缺素区与推荐施肥区油菜籽相对产量95%为标准,分别将土壤有效磷、钾和硼分成"严重缺乏"、"缺乏"、"轻度缺乏"、"适宜"和"丰富"5级。【结果】长江流域油菜区土壤有效磷"严重缺乏"指标为<5.5mgP·L-1,"缺乏"指标为5.5~12.5mgP·L-1,"轻度缺乏"指标为12.5~28.5mgP·L-1,"适宜"指标为28.5~38.0mgP·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军 屈冬玉 巩秀峰 姚裕琪 梁德霖 康振生
为了解和探讨我国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基因型多样性,对1997~1999年和2002~2003年采自内蒙古马铃薯主栽区的40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进行了线粒体DNA单倍型和AFLP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马铃薯晚疫病菌株的线粒体DNA单倍型均为Ⅱa型,说明Ⅱa型可能是目前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主要类型,同时病菌群体结构为新的群体结构;所有供试的40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可划分为17种AFLP基因型,平均每2个菌株为1个特有的基因型,17种基因型分布于3个组中,菌株的亲缘关系与病菌的地理来源、采集年份无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晓芬 冯伟 杨军芳 孙丽敏 杜金钟 王素英 赵志兰
研究了在推行秸秆还田技术、土壤肥力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条件下冬小麦磷、钾丰缺指标,采用以缺肥区与全肥区的籽粒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回归关系进行分级的方法,确定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的丰缺指标:测定值(P)33.3 mg/kg为丰富。土壤有效钾的丰缺指标:测定值(K)
关键词:
太行山山前平原 冬小麦 磷、钾丰缺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