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2)
2023(12013)
2022(10770)
2021(10292)
2020(8425)
2019(19732)
2018(19852)
2017(37930)
2016(21064)
2015(23535)
2014(23955)
2013(23540)
2012(21454)
2011(19220)
2010(19036)
2009(17079)
2008(16645)
2007(14618)
2006(12542)
2005(10893)
作者
(60764)
(50105)
(49927)
(47548)
(31874)
(24315)
(22789)
(19774)
(18942)
(18265)
(17231)
(16853)
(15957)
(15765)
(15446)
(15440)
(15320)
(14780)
(14303)
(14233)
(12545)
(12290)
(12026)
(11433)
(11346)
(11252)
(11127)
(11018)
(10177)
(10069)
学科
(77983)
经济(77891)
管理(58771)
(55861)
(46431)
企业(46431)
方法(36404)
数学(31112)
数学方法(30719)
(21585)
(20600)
中国(19952)
(18835)
地方(18222)
业经(17654)
理论(15094)
农业(14703)
(14329)
(13784)
财务(13716)
财务管理(13683)
(13555)
贸易(13547)
(13167)
(13108)
企业财务(12974)
技术(12836)
环境(12247)
教育(12064)
(11802)
机构
学院(290783)
大学(289512)
管理(113909)
(106488)
经济(103845)
理学(98872)
理学院(97691)
管理学(95837)
管理学院(95317)
研究(94559)
中国(68853)
科学(62277)
(61879)
(49571)
(48394)
(48338)
业大(45157)
研究所(44241)
中心(43293)
(42569)
财经(40022)
(39902)
师范(39515)
北京(38921)
农业(38032)
(36248)
(35899)
(34291)
技术(32970)
师范大学(31692)
基金
项目(201566)
科学(156383)
研究(147642)
基金(143248)
(125321)
国家(124241)
科学基金(105763)
社会(88947)
社会科(83991)
社会科学(83968)
(80116)
基金项目(77074)
自然(70347)
自然科(68652)
自然科学(68634)
教育(68281)
(67438)
自然科学基金(67371)
编号(61903)
资助(59061)
成果(50445)
重点(44905)
(43416)
(42761)
课题(42643)
(41758)
科研(38831)
创新(38820)
项目编号(38037)
大学(37697)
期刊
(116963)
经济(116963)
研究(83648)
中国(54449)
学报(48981)
(43991)
科学(43790)
管理(40264)
(37953)
教育(37222)
大学(35992)
学学(33679)
农业(30733)
技术(25623)
(22656)
金融(22656)
业经(20121)
财经(18560)
图书(17792)
经济研究(17763)
(15709)
(15674)
问题(15078)
理论(14547)
科技(14488)
(14137)
实践(13664)
(13664)
技术经济(13275)
现代(13113)
共检索到416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后猛  张允刚  李强  马玺  杜占春  王欣  唐维  李秀英  马代夫  
为研究甘薯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长适应性,选用优质食用、淀粉、特用等40多个甘薯新品种(系),从中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甘薯新材料。结果表明,在达拉特旗地区,试验①中所选甘薯材料间的单株结薯数和薯块干率差异达到1%的显著水平,淀粉产量差异达到5%的显著水平;淀粉、还原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在品种(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还发现薯块干率与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显著负相关,而与淀粉含量正相关程度也较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从试验①和试验②中,共筛选出徐薯28、徐076008、徐065922、徐060314和徐071419等16个中高代材料在达旗当地过冬保存,以期于下年在内蒙古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朴伟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农村社会保障则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所涵盖的一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提高农牧民养老生活保障,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于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朴伟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农村社会保障则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所涵盖的一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提高农牧民养老生活保障,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于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钟莉娜  郭旭东  赵文武  刘世梁  吴全  
研究目的:在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探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方法:数理统计、遥感与GIS、模型模拟。研究结果:基于1985年、2000年、2008年和2011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达拉特旗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论:达拉特旗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农田和森林,1985年以来土地利用类型的分配趋向均衡化;研究期间达拉特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达拉特旗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是废物处理、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生态多样性保护和气候调节,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年际变化不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相慧  孔祥斌  陈培雄  李立强  
本文基于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和实地挖掘土壤剖面、农户调查等数据,采用空间叠置、地统计学、统计检验等方法,对内蒙古达拉特旗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样点布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县域耕地等别监测分区、样点布设方法和精度检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县域耕地质量监测控制区的划定可以依据耕地自然质量控制区、利用等值区和经济水平等值区,通过空间叠置,确定县域耕地质量监测控制区;②监测样点的确定可以依据地统计学空间分层抽样的原理,计算监测样点的总数量,采用面积比例分配方法确定各监测控制区监测样点数量;③达拉特旗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共划分20个监测控制区,并布设了36个监测样点,经统计学检验,监测样点的代表性程度满足地统计学代表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朴伟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为全面推进内蒙古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牧民切实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区共同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宁  孔祥斌  张青璞  刘炎  
为科学快速地确定县级耕地质量监测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以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为研究区域,在农用地分等的基础上首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确定指标建立监测的第一套指标体系,同时把原农用地分等指标作为第二套指标体系;选用等别面积累积曲线等方法把2套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将标准粮产量与计算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验证结果精度。结果表明:1)与原农用地分等相比,新建立的指标在平原区中精简了障碍层深度和表层土壤质地2项指标,丘陵区不变;2)依据2套指标体系计算的农用地等别结果大体一致,而新建立的计算结果精度要高出0.01。在不降低监测结果精度和准确性的前提下,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指标在原农用地分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书兴  王云平  王筱  李心  王学敏  赵威  
为筛选出在半干旱地区适应性强、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Zea mays)种质资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内蒙古赤峰市种植的10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10个青贮玉米品种中,生物产量表现最好的是‘豫青贮23’,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71 085.5和53 720.9 kg·hm~(-2);株高表现较好的是‘京九青贮16’和‘豫青贮23’,分别是316.7和314.4 cm;穗位高变化在92.0~173.9 cm,品种‘XY1225’的穗位最高;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京科932’,达到10.28%;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最低的皆为‘屯玉358’。淀粉含量较高的是‘屯玉358’和‘北农青贮208’,分别为33.98%和33.53%。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屯玉358’、‘北农青贮208’和‘铁研53’在当地的综合表现最好,这3个品种可作为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在当地推广种植,解决当地气候干燥导致家畜青绿饲料供应不足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朴伟  
党的十八大提出"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这一概念。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所涵盖的一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提高农牧民养老生活保障,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于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文龙  林海英  匡文慧  
通过系统研究农牧户适应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以及生态工程、旅游发展等影响的适应行为分异过程、适应结果状态、适应能力差异及影响因素,并定量辨析农牧户适应能力、适应行为、适应结果的逻辑关系,总结了农牧户适应演化机制,得出基本结论:①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以及生态工程、旅游发展导致达茂旗农牧业生产功能衰退,是农牧户发生适应的起因与动力。②农牧户在理性选择的内在动因下,适应行为由传统农牧业生产向非传统农牧业生产转变,现阶段形成了纯农户、纯牧户、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旅游参与型五种适应行为主体。③适应能力差异是农牧户适应行为发生分异的根本原因,对农牧户适应结果影响显著,其中,适应能力由高到低排序为:旅游参与型、纯牧户、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纯农户。④农牧户适应能力提升的前六位障碍因素是:成人劳动力比重低、家庭人均年收入少、耕地或草地面积不足、社会网络不发达、牲畜数量少;不同类型农牧户适应能力提升的首要障碍因素不同,纯农户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和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纯牧户是社会网络不发达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农牧兼型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和成人劳动力比重低,务工主导型是受教育程度低和人均耕地面积短缺影响;旅游参与型是社会网络不发达和受教育程度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温国胜  李云章  
通过对内蒙古几种乡士杨树生长量、抗旱性、抗寒性、抗盐性的对比试验,初步认为:展枝小青杨、黄花杨生长量较大;内蒙杨、白皮杨、黄花杨抗旱性较强;黄花杨、白皮杨、兴安杨抗寒性及抗盐性较强。用主分量分析法分析,得出内蒙古7种乡土杨树综合适应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展枝小青杨、黄花杨、二青杨、白皮杨、内蒙杨、青皮杨、兴安杨。展枝小青杨及黄花杨表现出较强的综合适应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花林  李秀彬  陈瑜琦  范员华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避免规划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性的战略意义。基于生态安全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充分体现土地利用规划格局影响生态学过程的作用机制。本文以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其评价方法,并基于GIS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前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得出如下主要结果:①土地利用规划前(2000年期间),研究区有一半以上的总面积处于土地沙化和土壤侵蚀的危害,中西部地区的土壤侵蚀和东部地区的土地沙化依然严重,需要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持和防止沙化措施;②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调整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霞霞  李扬  王靖  黄明霞  白蕤  宋扬  胡琦  张佳莹  陈仁伟  
【目的】探究内蒙古四大生态区(黄土高原、阴山北麓、燕山丘陵和大兴安岭)不同降水年型下主要作物(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和食葵)的适应性,为优化内蒙古主要作物布局提供重要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4个生态区的典型站点,应用验证后的APSIM模型定量6种作物的潜在产量、雨养产量和产量差,以此计算不同降水年型下作物减产率,评估其适应性并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解析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性。【结果】(1)6种作物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和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10.1 d、8.9 d和1 322.4 kg·hm~(-2),NRMSE分别为14.6%、19.2%和22.6%,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区域各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2)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与食葵的潜在干重产量分别为12 024±4 874、7 315±806、6 611±906、2 424±326、2 721±205、4 905±428 kg·hm~(-2),莜麦与食葵的最大潜在产量在阴山北麓,其他4种作物的最大潜在产量在黄土高原。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与食葵的雨养干重产量分别为3 056±2 902、3 337±1 608、2 974±1 677、912±511、869±618、1 508±984 kg·hm~(-2),6种作物的雨养产量自西向东递增,在大兴安岭达到最大值。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与食葵的产量差分别为8 968±5 844、3 978±2 358、3 637±2 122、1 512±832、1 852±749、3 397±1 328 kg·hm~(-2),除玉米与莜麦外的4种作物产量差自西向东递减,在大兴安岭达到最低值。(3)以雨养产量相对于潜在产量的减产率为干旱指标,并参考雨养产量的变异系数,则在雨养条件下,黄土高原区各作物均不适宜种植;阴山北麓区枯水年各作物均不适宜种植,平水年适宜种植马铃薯,丰水年则适宜种植马铃薯、莜麦;燕山丘陵区枯水年各作物均不适宜种植,平水年适宜种植马铃薯与莜麦,丰水年6种作物均适宜种植;大兴安岭区枯水年适宜种植马铃薯、莜麦、油菜与食葵,平水年与丰水年6种作物均适宜种植。(4)6种作物的相对蒸散与相对产量的线性相关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食葵>玉米>莜麦>油菜>马铃薯。【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内蒙古四大生态区不同降水年型下作物的适应性,6种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性差异较大,雨养条件下,马铃薯在阴山北麓与燕山丘陵的平水年与丰水年型以及大兴安岭的所有年型下均适宜种植,莜麦在阴山北麓的丰水年型、燕山丘陵的平水和丰水年型以及大兴安岭的所有年型下均适宜种植,油菜与食葵在燕山丘陵的丰水年,大兴安岭的所有年型下均适宜种植,而玉米与油葵仅在燕山丘陵的丰水年,大兴安岭的平水年与丰水年型下适宜种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纯丽  
文章以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实际案例,采用点面结合、调查与实证结合的方法,探究内蒙古东部边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特点,为相关教育和管理中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以便真正提高教育与咨询的成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宏  孙保平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我国荒漠化地区人口增长与土地荒漠化的反馈关系,并以甘肃民勤县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模拟人口增长导致耕地开垦面积增加及其对荒漠化土地面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似的人口增长速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扩展速度要比干旱地区更快。模型灵敏度分析表明,决定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开垦并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人为因子是人口数量、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状况,这三者又是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和土地管理政策密切相关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