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8)
- 2023(11612)
- 2022(9617)
- 2021(8911)
- 2020(7342)
- 2019(16948)
- 2018(17075)
- 2017(33070)
- 2016(18193)
- 2015(20392)
- 2014(20598)
- 2013(20065)
- 2012(17929)
- 2011(15954)
- 2010(15726)
- 2009(14212)
- 2008(13635)
- 2007(11778)
- 2006(10261)
- 2005(8977)
- 学科
- 济(71509)
- 经济(71429)
- 管理(50910)
- 业(50089)
- 企(40387)
- 企业(40387)
- 方法(32422)
- 数学(27792)
- 数学方法(27495)
- 农(21535)
- 中国(20638)
- 业经(17538)
- 财(16223)
- 学(15877)
- 地方(15341)
- 农业(14957)
- 理论(12381)
- 制(11737)
- 和(11730)
- 贸(11635)
- 贸易(11629)
- 技术(11505)
- 易(11256)
- 环境(11136)
- 务(10503)
- 财务(10435)
- 财务管理(10419)
- 教育(10057)
- 划(9929)
- 企业财务(9885)
- 机构
- 大学(253810)
- 学院(252072)
- 管理(103415)
- 济(97069)
- 经济(94912)
- 理学(90372)
- 理学院(89407)
- 管理学(87840)
- 管理学院(87409)
- 研究(82768)
- 中国(59322)
- 京(54384)
- 科学(53027)
- 财(42204)
- 所(40922)
- 农(40073)
- 业大(38964)
- 研究所(37665)
- 中心(36810)
- 江(35241)
- 财经(34722)
- 范(34242)
- 北京(34191)
- 师范(33945)
- 经(31616)
- 农业(31324)
- 院(30367)
- 州(29140)
- 经济学(28307)
- 师范大学(27574)
- 基金
- 项目(179523)
- 科学(141179)
- 研究(132079)
- 基金(129799)
- 家(112849)
- 国家(111900)
- 科学基金(96596)
- 社会(82226)
- 社会科(77809)
- 社会科学(77789)
- 省(70000)
- 基金项目(69855)
- 自然(63172)
- 自然科(61690)
- 自然科学(61676)
- 自然科学基金(60547)
- 教育(59917)
- 划(58990)
- 编号(54781)
- 资助(52480)
- 成果(43795)
- 重点(39774)
- 部(38782)
- 发(38212)
- 创(37249)
- 课题(37083)
- 创新(34662)
- 科研(34110)
- 项目编号(33721)
- 国家社会(33327)
- 期刊
- 济(104125)
- 经济(104125)
- 研究(72782)
- 中国(44521)
- 学报(40414)
- 科学(37636)
- 农(37242)
- 管理(37037)
- 大学(30524)
- 财(30111)
- 教育(29449)
- 学学(28527)
- 农业(26280)
- 技术(21872)
- 融(18341)
- 金融(18341)
- 业经(17982)
- 经济研究(16253)
- 财经(16007)
- 图书(15073)
- 问题(14065)
- 经(13511)
- 业(13163)
- 科技(13013)
- 理论(12928)
- 实践(12065)
- 践(12065)
- 技术经济(12000)
- 现代(11871)
- 版(11538)
共检索到354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要永在
[目的]荒漠化是内蒙古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结合自然和人为因素数据分析其荒漠化的驱动力,同时探讨水土保持措施,以期为内蒙古荒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分析内蒙古地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与荒漠化的密切程度及相关性方向。[结果]蒸发量与荒漠化显著正相关,是荒漠化的主要自然驱动力。人为因素中人口在19802000年与荒漠化显著正相关,在该时间段内是内蒙古主要的人为驱动力;GDP在19002010年与荒漠化极显著正相关,在该时间段内是内蒙古主要的人为驱动力;牲畜数量在1980199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党晓宏 高永 蒙仲举 汪季 左合君 杨光
以"卓越计划"视域下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建设为契机,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实践应用,提出微课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实践型教学、动态管理、导师制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的劲头,使学生更深入、直观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素养及创新能力,为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铁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爱民 慈龙骏
人类生产系统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多重反馈作用机制,现代荒漠化过程是人类活动不当造成的。本文对现代荒漠化过程中人为影响的系统分析表明:现代荒漠化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速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与增加农牧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投入、提高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结合在一起,实行综合治理,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现代荒漠化过程,人为影响,系统分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发启
本文在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主要课程现状的基础上,以专业内涵、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主干课程为课程筛选依据,提出了以土壤侵蚀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林学、风蚀荒漠化防治技术、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水土保持规划学和开发建设项目保持为核心的19门左右的主要课程,构成了水体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发启
在收集不同时期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和水土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特征。得出35年的改革过程可划分为探索、过渡和稳定提升3个阶段。探索阶段的课程体系特征主要体现在强化基础、突出生物、兼顾工程;而过渡阶段则有承前启后,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作用;稳定提升阶段则更加突显课程配置的综合性,基本达到了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宏 孙保平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我国荒漠化地区人口增长与土地荒漠化的反馈关系,并以甘肃民勤县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模拟人口增长导致耕地开垦面积增加及其对荒漠化土地面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似的人口增长速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扩展速度要比干旱地区更快。模型灵敏度分析表明,决定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开垦并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人为因子是人口数量、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状况,这三者又是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和土地管理政策密切相关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包庆丰 李丽丽
在荒漠化防治政策实施中,政府往往采取直控型政策执行模式,其特点是政策执行具有强制性。对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领域,这一模式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内蒙古禁牧舍饲政策为例,对荒漠化防治政策实施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纠正过多放牧,要发挥政府直控作用,使外部成本内部化。
关键词:
荒漠化 政策 禁牧舍饲 经济学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萧龙山
历来注重实践、密切结合生产的关君蔚院士,于1951实地考察永定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建立官厅水库后,1952年5月以专家身份参加由当时华北行政委员会主持组织"华北五省防护林考察"工作(当时的绥远省、察哈尔省、平原省、山西省、河北省),向国家提出的工作报告为:《华北防护林调查研究报告》,所谓"研究"实指河北坝上和大青山、乌拉山以北典型干草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波
针对目前我国荒漠化现状、动态与成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的状况 ,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发展趋势 :50年代到 80年代中期荒漠化呈加速扩展趋势 ;80年代以来 ,我国荒漠化在大部分地区发展非常迅速 ,只是在局部地区有所逆转。荒漠化发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有两类地区 :一是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农牧交错带 ,二是我国北方干旱区内沿内陆河分布或位于内陆河下游的绿洲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过高的人口压力及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粗放的管理是导致我国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荒漠化 沙质荒漠化 农牧交错带 绿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天琛
土地荒漠化是今天中国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历经气候变异和各种人为活动造成的土壤干旱、半干旱以及湿润土地的退化,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以及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趋势。土地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土地荒漠化的程度惊人,大约有1/3的陆地、1/5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并且土地荒漠化的速度在全球日益加快,每年大约以5万到7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国 张纯歌
环境、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国家的问题。作者通过对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中国西部发展的主要问题—荒漠化问题的学习和思考,提出了荒漠化加剧的根本原因是贫穷与落后的观点。总结荒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和案例进一步提出了治理荒漠化的基本途径是以教育为根本,以科技为主导,以经济为保障。
关键词:
荒漠化 治理 环境 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夏莹
地球荒漠化现象被称为"地球上的癌症",是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中的难点。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相关地区大部分处于农牧交错带、草原牧业带、半干旱农业带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根治这一生态难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荒漠化治理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联合国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七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将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作为全球样本向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