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0)
- 2023(2279)
- 2022(1996)
- 2021(1868)
- 2020(1514)
- 2019(3555)
- 2018(3705)
- 2017(6135)
- 2016(3699)
- 2015(4409)
- 2014(4757)
- 2013(4429)
- 2012(4217)
- 2011(3779)
- 2010(3944)
- 2009(3372)
- 2008(3587)
- 2007(3429)
- 2006(2994)
- 2005(2722)
- 学科
- 济(10302)
- 经济(10287)
- 管理(9916)
- 业(8448)
- 企(7105)
- 企业(7105)
- 财(4014)
- 学(3864)
- 农(3787)
- 理论(3775)
- 中国(3595)
- 教学(3371)
- 教育(3259)
- 方法(3217)
- 制(3191)
- 业经(2891)
- 地方(2661)
- 务(2621)
- 财务(2612)
- 财务管理(2595)
- 农业(2411)
- 企业财务(2383)
- 银(2337)
- 银行(2333)
- 学法(2275)
- 教学法(2275)
- 和(2218)
- 数学(2204)
- 行(2174)
- 贸(2141)
- 机构
- 学院(51969)
- 大学(48891)
- 研究(16446)
- 济(14923)
- 管理(14858)
- 经济(14324)
- 中国(13411)
- 科学(11816)
- 理学(11746)
- 理学院(11576)
- 管理学(11218)
- 管理学院(11136)
- 京(10880)
- 农(10737)
- 江(9970)
- 所(9291)
- 财(9123)
- 农业(8525)
- 州(8440)
- 技术(8397)
- 业大(8148)
- 研究所(8091)
- 中心(8038)
- 范(7801)
- 师范(7667)
- 省(7550)
- 职业(7249)
- 北京(7126)
- 财经(6554)
- 院(5795)
共检索到86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及载畜量变化与草畜结构、畜种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分析内蒙古草畜平衡的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探讨"五畜平衡"思想等在现代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草畜平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草畜平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及载畜量变化与草畜结构、畜种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分析内蒙古草畜平衡的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探讨"五畜平衡"思想等在现代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草畜平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草畜平衡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尹燕亭 王婷婷 侯向阳 李西良 郭丰辉
降水是影响内蒙古草原牧区草原生产力和草地载畜率的关键自然因子,牧户作为畜牧业生产的直接决策主体,对降水年型的判断是其草畜平衡决策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典型县(旗)为研究区域,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气象数据、统计资料等为基础资料,分析了1980-2015年牧户自我降水年型判断行为及特征,及牧户依据该自我判断年型进行的草畜平衡决策。结果表明,草甸草原与荒漠草原中下年型出现次数最多,典型草原则以平年出现次数最多,但从整体上看,3个类型区丰水年型均比欠水年型出现频率略高;牧户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达丽 田新茹
内蒙古自治区总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近中国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横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高平原为主,有68万平方公里的可利用开然草场,18.7万平方公里森林,是中国北部的天然生态屏障,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畜牧业在这里有着独特的优势,是自治区的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包利民 杜富林 原英
近年来 ,内蒙草地退化严重 ,直接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也对内蒙经济及广大牧民的生活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探讨今后内蒙草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 ,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经营方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云霞 曹建民
内蒙古草地资源丰富,但面临着逐年退化、面积日益缩小的危机,其中草原过度放牧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内蒙古草原面积过百万(公顷)的31个旗县的数据测算了全区草原过牧的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过牧率高居70%左右,而且过牧程度由轻度转向中度。最后本文对内蒙古草原过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草原退化 过度放牧 草原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立中 贾玉山
实现草原的永续利用,可以有效增加草产品、畜产品供给和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同时,对国家的生态安全、边疆稳定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借鉴发达国家草原持续利用经验,提出了内蒙古温性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持续利用的经营模式。
关键词:
草原持续利用 经营模式 内蒙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剑 胡可欣 柴智慧
[目的]科学分析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理,为推进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格局,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支持。[方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涵盖5个维度14个具体指标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墨兰指数及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22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探究其发展水平及五大指标体系的时空变化规律特征,论证草原畜牧业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除2022年有所下降外,整体上呈现逐步上升态势,呈M型波动,且33个牧业旗县的时序变化差异较为明显。分维度看,创新能力、开放水平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3)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特征整体呈现“东部高、中部低、西部较高”的格局。从空间聚集模式看,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H-H”聚集旗县始终位于内蒙古东部,“L-L”聚集旗县常年分布于中部,“H-L”聚集旗县由西部逐渐向中部转移;(4)内蒙古各旗县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实施联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培育草原畜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统筹区域经济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钦普 林振山
通过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地区1981-1994年14年的温度观测和植被调查数据的逐年滑动平均处理,分析该地区气候和植被的相互关系以及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羊草草原地区的气温在研究期内具有冬、夏半年高低温变化不一致的特点:冬半年最低温度升高最为明显,最高温度升高较为明显,平均温度升高明显;夏半年最低温度升高最为明显,最高温度反而有某种程度的下降,平均温度升高不明显;全年最低温度升高最为明显,最高温度升高较为明显,平均温度升高明显。全年平均温度的升高主要是冬半年温度升高所致。羊草群落的前6种优势植物种对气温变化有不同的响应:第1、3、5优势种羊草(最优建群种)、寸草苔、变蒿的重要值和地上初级生产力随着最低温度的升高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第2、4、6优势种大针茅(次优建群种)、西伯利亚羽茅、冰草的重要值和地上初级生产力由于种间互补作用而略有升高。这种由于竞争能力相近物种对环境变化的不同适应以及种间竞争排斥和共生互补关系,增加了植物群落种群动态变化的复杂性。因此,在研究与模拟羊草草原对温度变化响应的机理时,不仅要考虑不同温度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还要考虑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忠宽 智建飞 秦文利
在内蒙古草原对天然羊尿尿斑土壤氮素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羊尿的施入,土壤NH4+-N浓度显著升高(p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羊尿斑块 土壤氮素 放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包秀霞 包秀平 廉勇
为了探明内蒙古草原多根葱抗旱性能,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干旱胁迫对多根葱植物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内蒙古草原3个样地(Ⅰ、Ⅱ、Ⅲ)多根葱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SOD、POD、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分饱和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呈上升的趋势。多根葱干旱性程度与水分饱和亏、相对电导率、膜脂过氧化作用呈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保护性酶活性呈负相关。隶属函数法抗旱性综合评价耐旱性强弱顺序为Ⅰ>Ⅲ>Ⅱ。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干旱胁迫 多根葱 生理变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永信 郝敦元 马克健
文章用细胞自动机研究群落的演替过程。根据从1983年围封内蒙古典型草原后连续11年定位监测的数据,建立了一个描述在过大牧压下退化的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封育后恢复演替的模型。用计算机对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的结果符合实测群落恢复演替的动态趋势,从而验证了建模时所提出假设的正确性。进而用这一模型模拟草原的退化过程,深化对草原退化和恢复演替的机理的认识。
关键词:
典型草原 退化群落 恢复演替 计算机仿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忠宽 智健飞 刘振宇
对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羊草(Leymus chinensis)、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种群土壤无机氮、微生物量氮、全氮、有机碳、净氮矿化速率和pH等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群土壤pH值和全N含量3个取样期均以羊草最高,其次为星毛委陵菜,小叶锦鸡儿种群最低。除冷蒿与木地肤种群间外,其他种群间土壤pH值和全N含量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羊草种群土壤无机N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冷蒿种群、小叶锦鸡儿种群、木地肤...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植物种群 土壤 化学元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孝斌 张新时
内蒙古草原由于长期以来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近50年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的分析及草原畜牧业的成本效益核算,表明内蒙古草原生态上的不可持续性已经造成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生态损失远远大于经济贡献。因此其落后的以放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必须进行彻底改变,天然草原禁牧,发挥其生态功能,而以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草场,开拓现代化的畜牧业增长方式是草原的重要出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崇勇 张卓然 杜桂林 单艳敏 季彦华
草原是内蒙古的生态主体,对维护全国的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草原蝗害在内蒙古连年发生,对草地植被造成严重破坏。本研究对2006-2015年内蒙古草原蝗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防控对策。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蝗虫整体为害2010-2015年已连续6年呈下降态势,目前以点片状中、低密度分散发生为主;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蝗绿僵菌(Metarhizium acridum)、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印楝素(azadi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