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1)
2023(12238)
2022(10810)
2021(10127)
2020(8525)
2019(19396)
2018(19315)
2017(36313)
2016(20348)
2015(22790)
2014(22555)
2013(22436)
2012(20472)
2011(18455)
2010(18188)
2009(16531)
2008(15871)
2007(13747)
2006(11965)
2005(10432)
作者
(62407)
(51723)
(51476)
(48931)
(32843)
(25108)
(23276)
(20632)
(19933)
(18404)
(17864)
(17597)
(16703)
(16239)
(16139)
(16085)
(15826)
(15587)
(14832)
(14800)
(13310)
(12609)
(12560)
(11784)
(11597)
(11581)
(11572)
(11284)
(10577)
(10453)
学科
(77882)
经济(77799)
管理(54881)
(49942)
(41312)
企业(41312)
方法(35422)
数学(30586)
数学方法(30224)
(22489)
(20561)
地方(19503)
中国(19235)
(17310)
业经(16752)
环境(15843)
农业(13893)
(13688)
理论(13069)
(12516)
贸易(12509)
(12308)
(12085)
技术(11664)
(11589)
地方经济(10986)
(10869)
教育(10856)
财务(10811)
财务管理(10790)
机构
大学(286154)
学院(284303)
管理(109231)
(103594)
研究(101879)
经济(101102)
理学(95419)
理学院(94221)
管理学(92267)
管理学院(91808)
中国(71874)
科学(70812)
(62565)
(57588)
(53919)
业大(50847)
研究所(50106)
农业(45901)
中心(44989)
(44704)
(41153)
北京(39355)
(38342)
师范(37817)
(37515)
财经(36459)
(33526)
(33231)
技术(32583)
(31671)
基金
项目(207866)
科学(160804)
基金(148955)
研究(143901)
(134154)
国家(133113)
科学基金(111567)
社会(87076)
(82837)
社会科(82237)
社会科学(82211)
基金项目(80019)
自然(76961)
自然科(75019)
自然科学(74988)
自然科学基金(73617)
(71140)
教育(64976)
资助(61403)
编号(57692)
重点(47919)
成果(45773)
(45275)
(43859)
(42984)
计划(41815)
科研(40703)
课题(40572)
创新(40187)
科技(37788)
期刊
(111855)
经济(111855)
研究(77941)
学报(58001)
中国(53201)
(51739)
科学(49783)
大学(41394)
学学(39375)
管理(38549)
农业(36587)
(31382)
教育(30935)
技术(22708)
(19725)
金融(19725)
(19100)
业经(18422)
经济研究(17089)
财经(16617)
业大(16351)
科技(16068)
图书(15444)
(15084)
资源(14775)
林业(14452)
问题(14163)
(14057)
理论(13562)
农业大学(12911)
共检索到402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玲娜  薛泉宏  唐明  申光辉  赵娟  段春梅  陈秦  薛磊  毛宁  
【目的】探讨内蒙古芹菜根腐病发生的微生物生态机制,为利用微生态调控技术防治蔬菜根腐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以内蒙古根腐病芹菜病株和健株的根区土壤、根表土壤和根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根域微生物数量及其组成;同时利用CTAB法对优势真菌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1)就根区土壤而言,发病初期病株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分别较健株有所减少,而在发病中、晚期,病株细菌和真菌数量均较健株有所增加。(2)就根表土壤而言,发病初期病株细菌数量较健株减少,发病中期和晚期的细菌数量均较健株大幅提高;发病初、中和晚期根表土壤的真菌数量均高于健株。(3)发病初、中和晚期,根区和根表土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英英   吴之涛   杨宪忠   魏玉杰   吴芳   杜雷超  
【目的】研究白芍根腐病病株和健株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土壤环境因子、微生物群落与白芍根腐病之间的关系,为白芍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研究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芍健株和病株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测序,并运用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白芍健株相比,病株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24.7%,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33.2%,土壤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显著增加54.4%、50.2%。病株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减少,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病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Sumerlaeot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株,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Ethylomirabil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下降。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Chthoniobacter、Subgroup7、Saccharimonadales在病株根际土壤中的相对丰度高于健康植株。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增加,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减少,接合菌门(Zygomycota)相对丰度则显著高于健株。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水溶性盐、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脲酶、蔗糖酶是影响白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因子,主要与细菌优势菌门Chloroflexi、Methylomirabilota、Actinobacteriota,真菌优势菌门Chytridiomycota、Basidiomycota、Ascomycota的变化密切相关。【结论】芍药根际土壤中土赤壳属(Ilyonectria)、白粉属(Erysiphe)、镰刀菌属(Fusarium)等有害真菌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养分失衡、酶活性变化是导致白芍根腐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春梅  薛泉宏  呼世斌  赵娟  魏样  王玲娜  申光辉  陈秦  
【目的】对黄瓜病株与健株根区土的理化性质及根区土和根表土中的微生物区系特征进行比较,探索连作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黄瓜根区土、根表土、根外土中细菌(B)、真菌(F)和放线菌(A)的数量并计算其比值(B/F、A/F、B/A),同时对优势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连作黄瓜枯萎病株、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变化。【结果】①病株根区土中的速效P、速效K含量分别较健株降低了16.3%和16.8%,病株、健株根区土中速效N、有机质、水溶性盐分含量及pH无差异,说明土壤速效P、速效K含量与黄瓜枯萎病发生有一定关系。②连作黄瓜根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光明  孟军  曹婷  刘遵齐  陈温福  
为探讨生物炭对设施蔬菜根际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设置C0(0kg.hm-2)、C1(12500kg.hm-2)和C2(25000kg.hm-2)3个生物炭浓度梯度,研究设施菠菜土壤添加生物炭处理后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及氨化细菌、好氧自生固氮菌和反硝化细菌等功能性细菌的数量、微生物量C、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矿质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1处理菠菜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氨化细菌、好氧自生固氮菌及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分别是C0处理的1.06倍、2.18倍、1.17倍、1.47倍、2.94倍和0.38倍,C2处理菠菜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氨化细菌、好氧自生固氮菌及反硝化细菌的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光柱  黄文静  郑丽萍  何英云  张宴  孔宝华  李云国  赵升文  王顺富  李坤明  赵丛艳  李帆  马钧  
【目的】揭示苹果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方法】分别对感染根腐病和健康苹果植株根际土壤中细菌的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扩增,并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分析苹果根腐病病株和健株根际土壤细菌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结果】健康、患病苹果根际土壤共获得2526个OTU,主要分为31个门、70个纲、284个科、533个属,其中患病土壤特有260个OTU,健康土样特有103个OTU。α多样性分析显示,患病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健康土壤。健康土样中,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患病土样,Acidobacteria显著低于患病土样。苹果根际土壤中,存在Pseudomonas、Bacillus、Arthrobacter、Erwinia、Flavobacterium、Rhizobium、Serratia和Microbacterium等促生微生物,健康土样中,有益菌Arth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患病土样。【结论】苹果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的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显著升高。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的平衡,可能对苹果根际土壤的健康有重要作用。苹果根际土壤中,存在大量的潜在植物促生细菌,是将来筛选土著生防菌的潜在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心如  王群凯  陈源  黄子粤  宋静静  杨尚东  
【目的】探究平衡施肥对苋菜根际土壤肥力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塑造肥沃的苋菜根际土壤微环境及构建高产优质苋菜生产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传统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施肥(空白对照,CK)、缺钾施肥(NP)、缺氮施肥(PK)、缺磷施肥(NK)和平衡施肥[氮磷钾(NPK)肥施用量分别为188.0、53.0和50.0 kg/hm~(2))]处理条件下苋菜根际的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施用不同配比的N、P、K肥均可明显提高苋菜根际土壤中β-葡糖苷酶、氨肽酶和磷酸酶活性;与NPK处理相比,非平衡施肥处理苋菜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C)、N和P含量总体上偏低;各施肥处理均有助于增加苋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但仅NPK处理可提高苋菜根际土壤的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在细菌门分类水平,各施肥处理苋菜根际土壤优势细菌门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Patesci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Myxococcota细菌的丰度占比增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细菌的丰度占比减少;在细菌属分类水平,施肥处理不仅可明显改变苋菜根际细菌属分类水平的丰度占比,还可富集一些特有的优势细菌属[(unclassified_o_ Saccharimonadales、norank_ f_LWQ8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在真菌门分类水平,子囊菌门(Asc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unclassified_ k_ Fungi是所有施肥处理根际土壤中共有的优势真菌;在真菌属分类水平,Plectosphaerella、unclassified_ f_ Chytridiaceae、Gibellulopsis、单胞瓶霉属(Phialemonium)、被孢霉菌属(Mortierella)、unclassified_ k_ Fungi和漆斑菌属(Myrothecium)真菌是不同施肥处理根际土壤中丰度占比排在前10位且CK土壤中缺失的优势真菌属。【结论】施用不同配比的N、P、K肥均有助于提高苋菜根际土壤肥力并营造健康的土壤环境,其中平衡施肥(N、P、K肥施用量分别为188.0、53.0和50.0 kg/hm~(2))的效果最明显,能提高苋菜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改善苋菜根际土壤微环境,可在苋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泰春  黄小兰  简正军  褚奇奇  欧阳乐乐  
【目的】赣南脐橙黄龙病发生危害严重,分析赣南脐橙黄龙病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可为黄龙病新型生态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赣南脐橙黄龙病典型患病植株、疑似患病植株、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和裸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样品间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并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结果】赣南脐橙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其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也高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但真菌群落丰富度低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脐橙患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但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绿弯菌门、酸杆菌门等菌门增加,而放线菌门、担子菌门等菌门有所减少;在属水平上,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芽杆孢菌属、篮状菌属等有益菌属减少,而镰刀菌属、曲霉属等致病菌属则有所增加;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含量均低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而全碳含量高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全磷是影响样本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赣南脐橙感染黄龙病后,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也有所改变,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黄龙病对脐橙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应会   黄耀恒   陆荣民   杨日升   韦燕妮   梁文汇  
【目的】为研发根腐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有效推进油梨树种产业发展。【方法】本研究以百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健康和根腐病发病油梨植株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基于16S核糖体RNA(rRNA)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健康和染病植株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差异,比较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确定土壤病原菌和有益菌的变化。【结果】染病植株相对于健康植株,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均没有显著性变化。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油梨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类群,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是油梨根际土壤优势真菌类群。在门分类水平、纲分类水平以及属分类水平上,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有明显的变化,但随着分类水平降低,群落组成变化越明显。此外,健康和染病油梨根际细菌群落α多样性显著高于真菌群落,而健康与染病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小于真菌。细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比真菌网络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更紧密,并且负连接百分比和关节类群数量更多,细菌网络的稳定性更高。同样,油梨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对于真菌群落表现出更高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对根腐病有反应的细菌和真菌,如芽孢杆菌Bacillus、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和溶杆菌lysobacter和球囊菌纲glomeromycetes,由于其在染病油梨根际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健康土壤,可以被视为相关的生物防治菌。【结论】根腐病并不会使油梨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发生显著性变化,但会使得一些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并且细菌比真菌对根腐病具有更高的抵抗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飞  刘业霞  艾希珍  郑楠  王洪涛  
【目的】探讨嫁接辣椒的抗病机理,为合理调控根域生态环境,减轻根腐病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卫士’辣椒为砧木,以‘新丰2号’为接穗嫁接,自根辣椒为对照(CK),通过人工接种根腐病菌,研究砧木、嫁接和自根辣椒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根系吸收面积与呼吸强度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接种根腐病菌前,砧木和嫁接辣椒的根系吸收面积、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和比例及脱氢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CK。接种后嫁接辣椒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CK,但高于砧木;砧木和嫁接辣椒的根系吸收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放线菌比例均显著大于CK,土壤酶活性也明显高于CK,呼吸强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伟雄  安振宇  方仁  尧金燕  龙兴  
【目的】探究感染根腐病番荔枝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为筛选鉴定番荔枝根腐病病原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感染根腐病的番荔枝根际土壤(感病根际土壤)和健康番荔枝根际土壤(健康根际土壤)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其真菌ITS1区和细菌V3+V4区进行扩增测序,在门、纲、目、属和种水平上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结果】感病根际土壤的真菌数量明显增多,细菌数量明显减少。感病根际土壤中的真菌隶属于2界5门16纲36目48科81属96种,健康根际土壤中的真菌隶属于3界7门17纲43目73科113属160种。感病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较健康根际土壤下降,真菌种类较少但均匀度上升。在PDA培养基上培养4 d后真菌类菌株形成中等量、呈放射状的气生菌丝;菌落直径4.5 cm,菌落平铺,全缘,呈圆形,白色,气生菌丝绒状。采用供试引物对根际土壤病原菌菌株进行扩增,显示菌株的ITS序列与Fusarium acutatum(登录号AY569567.1)同源性达99.45%,说明扩增出的ITS序列(RRD-1)为F.acutatum的基因片段。【结论】感染根腐病番荔枝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较健康荔枝根际土壤明显下降,而真菌种类较少,均匀度上升。经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和生物比对鉴定,初步确定引起广西地区番荔枝根腐病的病原菌可能为真菌镰刀属的F.acutatum。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晶  周宝利  刘娜  窦丽萍  关小川  叶雪凌  
为探讨嫁接茄子抗黄萎病特性与根际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关系,本试验以4种砧木品种:刚果茄(S.integriflium)、赤茄(S.sisymbriifolium)、刺茄(S.surattense)和番茄品种辽园多利(Lycopersicon esculontumMill)分别与西安绿茄(S.melongena)进行嫁接,研究嫁接茄子的田间抗黄萎病效果及嫁接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嫁接茄的抗病效果明显。嫁接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较CK都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8.96%~29.53%和2%~26.8%。以辽园多利和刺茄为砧木的嫁接茄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增加效果显著;以赤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学文  闫伟  白淑兰  邵东华  王铁牛  
试验采用培养基筛选、不同直径玻璃珠撞击,以及化学分散剂和振荡时间等4个因素的正交设计对细菌、真菌、放线菌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放线菌的分离还增加了土样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时间两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分离培养条件的最佳组合是:土壤浸提液+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大玻璃珠(Φ=5~7mm,55粒)+摇床振荡90 min;真菌分离培养条件的最佳组合是:马丁氏培养基+大玻璃珠+1%胆酸钠+摇床振荡60min;放线菌分离培养条件的最佳组合是:土壤浸提液+高氏培养基+25℃处理+大玻璃珠+1%焦磷酸钠+摇床振荡60 min。部分因素的单独重复验证试验其变化规律与正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丽霞  赵存虎  白全江  邵志壮  
为了查明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呼和浩特地区感染苜蓿根腐病的317个样品进行病原物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地区的苜蓿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混合侵染所致,从发病部位分离到的菌株以镰孢霉(Fusarium spp.)为优势病原,经致病性测定和接种试验证明,茄病镰刀菌(F. solani)致病性最强,接种后发病率达90.0%,其次是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和黄色镰刀菌(F. culmorum),发病率分别为61.7%和81.7%。茄病镰刀菌是苜蓿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与黄色镰刀菌或尖孢镰刀菌复合侵染后,发病率高于黄色镰刀菌或尖孢镰刀菌单独接种的发病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东  陈鸿飞  游晴如  王志赋  谢鸿光  卓传营  谢华安  
【目的】揭示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C、N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阐明水稻-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方法】设总施N量为225 kg/hm2,按基肥+分蘖肥与穗肥的施N比例设N1、N2、N33种处理,对应的施N比例分别为8∶2,7∶3和6∶4,并以全生育期不施肥为空白对照(N0),对不同施N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1)各处理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酸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C、N含量在水稻移栽后缓慢上升,到分蘖期达到最大;然后又逐渐下降,到孕穗期达最小值;之后随着水稻继续生长(孕穗期~齐穗期)又逐渐回升。根际土壤脲酶、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素慧  刘世琦  张自坤  尉辉  齐建建  段吉锋  
【目的】研究大蒜长期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蒜连作0(CK)、5、10、15和20年的土壤再分别盆栽大蒜,以大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真菌数量持续上升,连作20年的土壤约为对照的2.88倍。而其它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只在短期内(5—10年)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连作10年的大蒜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各增加了8.72%和25.81%,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分别为对照的5.63、11.60和3.35倍。连作10年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对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