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1)
- 2023(8594)
- 2022(7236)
- 2021(6344)
- 2020(4956)
- 2019(11243)
- 2018(11114)
- 2017(21098)
- 2016(11080)
- 2015(12382)
- 2014(12550)
- 2013(12527)
- 2012(12228)
- 2011(11535)
- 2010(12048)
- 2009(11158)
- 2008(10890)
- 2007(9995)
- 2006(9421)
- 2005(8970)
- 学科
- 济(74450)
- 经济(74401)
- 管理(30738)
- 业(29443)
- 地方(24233)
- 企(22654)
- 企业(22654)
- 中国(20621)
- 方法(18352)
- 农(15869)
- 业经(15690)
- 地方经济(15557)
- 数学(15487)
- 数学方法(15385)
- 学(11812)
- 发(11552)
- 农业(11282)
- 融(10887)
- 金融(10887)
- 银(10503)
- 银行(10495)
- 制(10359)
- 行(10344)
- 环境(10282)
- 贸(9974)
- 贸易(9963)
- 易(9494)
- 财(9074)
- 策(8863)
- 和(8695)
- 机构
- 学院(170905)
- 大学(167595)
- 济(83587)
- 经济(81970)
- 研究(67620)
- 管理(61278)
- 中国(51793)
- 理学(50684)
- 理学院(50041)
- 管理学(49434)
- 管理学院(49084)
- 科学(37613)
- 京(36645)
- 财(35177)
- 所(34587)
- 研究所(30808)
- 中心(28930)
- 江(27629)
- 财经(26979)
- 经济学(26214)
- 农(24902)
- 北京(24383)
- 经(24180)
- 范(24125)
- 院(24046)
- 师范(23934)
- 经济学院(23046)
- 州(22344)
- 科学院(20782)
- 业大(20152)
- 基金
- 项目(100687)
- 科学(79463)
- 研究(77349)
- 基金(71118)
- 家(60654)
- 国家(60104)
- 科学基金(51115)
- 社会(50959)
- 社会科(48446)
- 社会科学(48435)
- 省(39958)
- 基金项目(36425)
- 教育(34220)
- 划(32926)
- 编号(31276)
- 自然(29458)
- 发(29394)
- 资助(29131)
- 自然科(28721)
- 自然科学(28717)
- 自然科学基金(28195)
- 成果(25903)
- 发展(24622)
- 展(24208)
- 课题(23248)
- 重点(23042)
- 部(21786)
- 国家社会(21015)
- 创(20669)
- 创新(19364)
- 期刊
- 济(110675)
- 经济(110675)
- 研究(60591)
- 中国(40414)
- 管理(27352)
- 财(25273)
- 农(24921)
- 科学(22053)
- 学报(20720)
- 融(20137)
- 金融(20137)
- 教育(19562)
- 经济研究(18524)
- 业经(17550)
- 农业(17003)
- 技术(16748)
- 大学(16267)
- 学学(15220)
- 财经(14261)
- 问题(13745)
- 经(12553)
- 贸(10959)
- 技术经济(10659)
- 世界(10589)
- 国际(10200)
- 商业(9558)
- 经济问题(8973)
- 经济管理(8953)
- 业(8856)
- 现代(8854)
共检索到289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刚强 余瑞祥 贾凤珍
进入21世纪,我国能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日显突出,作为能源大省的内蒙古自治区,在未来能源战略格局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的能源优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角度,阐述内蒙古未来能源发展战略,实现内蒙古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变。
关键词:
能源 经济发展 能源战略 洁净煤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殿廷,史培军
本文从支持决策的角度探讨了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其中包括对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认识、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确定、产业政策取向、区域开发模式和地缘战略选择及对策措施制定等。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亚太经济迅速崛起的形势下,内蒙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加大开放力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速资源转换,通过优势资源开发、优势产业组建和重点地域建设促进全地区经济的腾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利民
十七载励精图治,自治区的保险业着力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充分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经济"助推器"的功能2001年1月,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内蒙古保监局(2004年前称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呼和浩特特派员办事处")成立,掀开了自治区保险业监管的新篇章。十七载励精图治,内蒙古保监局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中国保监会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着力严监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甄江红,赵明,周瑞平,成舜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文章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101个旗县市区及12个盟市两个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判,分析其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及成因,初步划分区域经济类型。
关键词:
内蒙古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评价 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利民
十七载励精图治,自治区的保险业着力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充分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经济"助推器"的功能2001年1月,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内蒙古保监局(2004年前称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呼和浩特特派员办事处")成立,掀开了自治区保险业监管的新篇章。十七载励精图治,内蒙古保监局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中国保监会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着力严监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任军 王晓慧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经济出现了跨越式增长,特别是在全国连续8年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第一。但是冷静分析,从动力机制、经济结构、单位GDP能耗以及GDP含金量等几个方面来判断,内蒙古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内蒙古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巨大挑战,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内蒙古应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抓住机遇,从创新发展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转变政府职能等路径,实现内蒙古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词:
内蒙古 粗放型增长 经济转型 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木
关于内蒙古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调查袁木1997年7~8月间,在应邀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之后,我们花了近1个月的时间,行程7000余公里,先后访问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伊克昭盟、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对内蒙古经济发展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锋正 郭晓川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显著的经济现象之一。实践表明,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产业的边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经济组织,日益成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本文在对资源型产业与资源型产业集群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明晰了资源型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然后结合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指出内蒙古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给出了推进内蒙古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本文认为,资源型产业集群是推进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内蒙古可以通过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型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内蒙古 资源型产业 产业集群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柯俊 何秀萍
通过对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创建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并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对内蒙古和中国的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和比对,指出内蒙古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而且从总体上来说比全国更不能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 评价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桂月 李海涛 梁涛
利用内蒙古1986—2009年间的6类环境污染指标和人均GDP数据,基于VAR计量技术,通过变量平稳性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其动态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①当内蒙古粉尘排放量增长率、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增长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率和工业烟尘排放量增长率各增加1%时,人均GDP分别降低0.068%、0.411%、0.380%以及0.418%;当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率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率分别增加1%时,人均GDP分别上升1.305%和1.601%。②人均GDP变化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各污染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丽萍 杨忠直
采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与真实储蓄(GS)定量地评估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新的资源价值货币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991~1993年内蒙古经济发展不可持续,1993~2003年则是可持续的;同时,资源、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环境损耗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13%~28.03%、2.85%~11.33%和16.09%~39.36%;GDP比GGDP每年高估产出141.57~528.65亿元;可持续性特征将会随着资源环境因子覆盖面增大而变弱,甚至消失。
关键词:
GGDP GS 资源环境损耗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璩向宁
修建一条东起呼和浩特西至乌鲁木齐,沿中蒙边界延伸的公路。将会极大地改善新疆和内蒙古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交通状况和通达条件,增强西北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关键词:
内蒙古—新疆公路 经济联系 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姜建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处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地区内已绝迹了20多年的私营经济又重新恢复和发展起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私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逐渐增大,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私营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良机。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内蒙古地区私营经济发展状况与沿海发达省区相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如何发展欠发达地区私营经济,发挥其振兴国民经济,积累社会财富,缩小地区差距中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认真分析和研究的问题。现就内蒙古地区私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问题和对策做如下探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董孝斌 严茂超 董云 杨凌志 张玉芳 张新时
内蒙古是我国西部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农牧业结构调整、民族团结稳定的重要区域。本文主要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对其主要资源的贮存价值、总能值用量、能值的流入流出情况、能值自给率、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人口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其他国家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总能值用量的98.11%来自于区内,其中74.26%为不可更新资源。提出内蒙古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获得更多的外部高品质的能值反馈;加快软硬件的建设,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内蒙古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评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斯琴 张璞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区域发展战略一直以资源优势为依托,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观全区经济发展,其中存在着深层问题,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化发展不合理,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科技教育总体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章提出,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继续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之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力度,发展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实现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