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7)
2023(13221)
2022(11472)
2021(10418)
2020(8664)
2019(19815)
2018(19703)
2017(38127)
2016(20485)
2015(22945)
2014(22956)
2013(22772)
2012(20972)
2011(18865)
2010(18872)
2009(17428)
2008(16609)
2007(14459)
2006(12879)
2005(11489)
作者
(59240)
(49153)
(48931)
(46711)
(31346)
(23544)
(22180)
(19416)
(18671)
(17477)
(16720)
(16705)
(15670)
(15592)
(15175)
(15033)
(14583)
(14320)
(13980)
(13941)
(12178)
(12168)
(11750)
(11239)
(11070)
(10947)
(10772)
(10730)
(9883)
(9438)
学科
(101555)
经济(101471)
管理(62042)
(54665)
(45289)
企业(45289)
方法(40243)
数学(34923)
数学方法(34593)
地方(23909)
中国(22641)
(21871)
(20842)
(20512)
业经(19941)
环境(17736)
农业(15246)
地方经济(15007)
(14843)
贸易(14833)
(14604)
(14294)
(14038)
理论(13989)
(13692)
(12897)
财务(12833)
财务管理(12813)
技术(12434)
企业财务(12160)
机构
大学(295987)
学院(294161)
(126001)
经济(123458)
管理(118505)
理学(102954)
理学院(101847)
研究(100360)
管理学(100281)
管理学院(99763)
中国(73223)
(62625)
科学(60994)
(54777)
(49826)
研究所(45381)
财经(44351)
中心(44265)
(43192)
业大(42165)
(41823)
(40247)
北京(39698)
(38280)
经济学(38264)
师范(37982)
(36660)
经济学院(34182)
(34040)
农业(33545)
基金
项目(202024)
科学(159110)
研究(148599)
基金(146944)
(127271)
国家(126256)
科学基金(108987)
社会(94952)
社会科(90073)
社会科学(90049)
(78232)
基金项目(78170)
自然(70025)
自然科(68308)
自然科学(68296)
自然科学基金(67058)
教育(66943)
(65309)
资助(60462)
编号(60100)
成果(48300)
重点(44710)
(44290)
(43913)
(41419)
课题(40967)
国家社会(39114)
创新(38666)
教育部(38214)
科研(38182)
期刊
(141346)
经济(141346)
研究(90385)
中国(53326)
学报(44134)
管理(44046)
科学(41233)
(40745)
(38648)
大学(33476)
学学(31567)
教育(29997)
农业(27177)
技术(25896)
经济研究(23480)
(22385)
金融(22385)
财经(21835)
业经(21073)
(18656)
问题(17986)
技术经济(15987)
图书(15413)
理论(14607)
科技(13771)
(13525)
现代(13408)
实践(13148)
(13148)
资源(12912)
共检索到432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广小利  
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来描述,本文选取1990-2010年内蒙古环境与经济数据,运用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对二者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三废"排放量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环境质量的改善并未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自动发生。因此,要促进内蒙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应大力推进技术革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以及加快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世杰  周利光  杨志坚  
一、引言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深刻介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在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我国发展战略中,持续关注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十分必要。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和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其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应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长期稳定关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一般而言,财政收入衡量了一个地区政府财政的调控能力,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玉文  
区域经济与环境是两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系统,其协调程度决定了区域潜在发展能力。文章引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指标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9个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发现其内部协调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空间分布呈现中心优、边缘劣的跳跃式落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斌  李长坤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服务业不断完善,从末端产业逐渐蜕变为先导产业,并正在向基础产业演变。同时,服务业在加快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从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入手,运用协整分析等方法,目的是为了针对内蒙古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更进一步判断内蒙古是否已进入经济服务化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服务业与经济增长是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然而还没有形成以经济增长为主体的经济服务化。笔者的研究认为深化服务增值、强化资源配置、提升供给能力、满足产业需求不仅有助于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助于经济的增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赛男  于光军  乔瑞  
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6年内蒙古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统计数据,采用分布滞后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特因果关系检验的研究方法,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实证研究内蒙古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而探讨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结果显示,从长期角度来看,内蒙古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一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角度来看,财政支出的变动均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短期弹性系数为0.1037;此外,内蒙古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即内蒙古财政支出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特原因,经济增长是财政支出的格兰特原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志华  贺光明  杨海平  
本文实证检验了内蒙古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首先通过投资-储蓄转化机制、金融资产和金融相关比率、市场结构、信贷结构和金融机构竞争力等多维度讨论该地区的金融效率;随后以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模型检验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基本结论是:第一,金融瓶颈的确存在且制约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制约金融发展的一个因素,两者互为因果;第二,金融因素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范文娟  张心灵  
GDP、上市公司净资产,代表地区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发展能力。文章建立了内蒙古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对1994~2007年内蒙古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检验表明,内蒙古上市公司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玉军  陆旸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假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改善,变化过程中存在着所谓的"门槛效应"。本文采用Hansen(2000)提出的"门槛回归"方法,以108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横截面数据,对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多个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都存在着"门槛效应"。笔者发现,当贸易开放程度作为门槛变量时,可将"低收入-高工业"的国家分成两组。而在"低收入-低工业"、"高收入-高工业"和"高收入-低工业"的国家和地区中不再有"门槛效应"的存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晨曦  
采用协调度模型,分别计算了东北三省的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的协调度存在差异,辽宁省近十年的协调度较高,吉林省的协调度次之,黑龙江省的协调度最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东北三省的货运量与GDP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因果检验表明货运量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说明物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宗刚  赵文轩  袁博文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运用MATLAB R2012a软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1997—2011年的统计数据,借用一般系统论中系统演化的思想,建立动态平衡模型——物流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型,根据计算出的综合评价值与协调值,对内蒙古自治区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将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与物流发展分为4个阶段,以期对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一  
本文以我国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分别构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单因素计量模型、多因素计量模型,并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利用面板回归拟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实证模型;其次,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计算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全是EKC"倒U"关系,而是"倒N、S型、U型"关系;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质量的承压会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昭法  陈青云  
文章根据我国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选取四种主要的污染物,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拟合曲线显著不同:东部地区三种污染物与人均GDP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现象,西部地区只有工业二氧化硫存在EKC现象,而中部地区不存在EKC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茜  
文章将Commoner污染方程进一步拓展,通过建立效应分解方程,基于LMDI分解分析方法,创新地引入生活污染排放指标,深入分析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五大效应,得出人口、技术、能源、结构等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彤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使用2000~2007年陕西省10个地区面板数据,考察陕西省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陕西省经济不断增长部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出现先下降、再回升的变化趋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增量较少,在经济增长水平中等的地区工业污染水平在快速上升,只有经济增长达到较高水平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才会开始下降;同时,全省支柱产业大多数为高污染行业,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却增长缓慢。因此,陕西省具有高污染特征的产业结构是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而向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调整是陕西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突破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