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
2023(1347)
2022(1163)
2021(1122)
2020(995)
2019(2349)
2018(2222)
2017(4181)
2016(2401)
2015(2867)
2014(2885)
2013(2769)
2012(2749)
2011(2540)
2010(2468)
2009(2266)
2008(2151)
2007(1959)
2006(1728)
2005(1631)
作者
(7743)
(6677)
(6530)
(6203)
(4241)
(3336)
(2918)
(2626)
(2622)
(2477)
(2299)
(2235)
(2228)
(2174)
(2060)
(1990)
(1988)
(1969)
(1817)
(1801)
(1756)
(1627)
(1610)
(1576)
(1488)
(1481)
(1464)
(1425)
(1388)
(1378)
学科
(9907)
经济(9893)
(8667)
(7903)
农业(6240)
地方(4942)
管理(3560)
(2755)
企业(2755)
(2629)
收入(2629)
分配(2466)
方法(2447)
中国(2371)
数学(2142)
数学方法(2102)
业经(2099)
地方经济(2009)
(1957)
土地(1897)
人口(1858)
(1674)
贸易(1670)
(1589)
(1584)
劳动(1583)
环境(1583)
农业经济(1528)
(1511)
农业劳动(1503)
机构
学院(33969)
大学(33155)
研究(14177)
(12587)
经济(12316)
管理(12031)
(11241)
中国(10781)
理学(10064)
理学院(9898)
管理学(9650)
管理学院(9586)
科学(9546)
农业(8331)
业大(7514)
(7346)
(7297)
中心(7229)
研究所(6763)
(6050)
(5592)
(5574)
师范(5542)
农业大学(5511)
(5014)
(4888)
(4853)
科学院(4794)
北京(4756)
师范大学(4454)
基金
项目(25316)
科学(19480)
研究(18636)
基金(17800)
(16291)
国家(16030)
科学基金(12905)
社会(11235)
社会科(10389)
社会科学(10387)
基金项目(9745)
(9695)
(8897)
自然(8502)
自然科(8187)
自然科学(8182)
编号(8180)
自然科学基金(8014)
教育(7952)
资助(7017)
成果(6696)
(6625)
(6208)
重点(5900)
课题(5639)
(5472)
(5066)
计划(4844)
(4841)
大学(4759)
期刊
(16338)
经济(16338)
(11251)
研究(9683)
中国(8639)
农业(7035)
学报(6786)
科学(6710)
大学(4923)
学学(4735)
教育(3939)
(3594)
金融(3594)
业经(3555)
(3518)
资源(3137)
农村(3026)
(3026)
管理(2888)
(2801)
问题(2535)
(2490)
农业经济(2261)
技术(2247)
农村经济(2245)
业大(2147)
林业(1971)
社会(1909)
世界(1870)
(1825)
共检索到53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敖拉哈,塞冬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地区。为了探索蒙古族牧区牧民老年人(60岁以上)的健康、疾病情况,以及长寿因素,我们进行了遗传、营养、劳动、嗜好、血压、主要疾病等方面的调查,其结果如下: 东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旗),地处祖国的北部边疆,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位于东经115~010”~119~050”,北纬44~045”~46~045”,海拔1,000米,属内蒙古高原的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乌云花  永梅  温青超  许黎莉  冯静蕾  
提升农牧民的金融素养可以降低农牧户家庭非理性投资的概率,能更好发挥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农村牧区的作用,促进农村牧区金融环境的融资主体不断实现自我优化,最终推动农牧户的持续增收和农村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金融知识、金融能力和金融态度三个方面测评了农牧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农牧民金融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牧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不高,均值是66.5分。从分组情况看,29.4%的农牧户金融素养得分小于60分,只有21.4%的农牧户金融素养得分大于80分。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资本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农牧民金融素养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牧民所在村的贷款违约现象和户主年龄等对农牧民金融素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针对农牧民金融素养偏低的现实,通过加强对农牧民的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牧民金融素养至关重要。此外,拓宽村级信息交流渠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扩大村民的社交范围,发挥好社会资本在提高农牧民金融素养水平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晓毅  
2000~2010年是中国北方草原快速转型的时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草原利用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化、干旱和相关草原保护政策的实施共同推动了牧区社会转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牧区社会原有的互助传统逐渐消失,互惠的社会关系逐渐减弱。基于对中国北方草原3个纯牧业、半农半牧村庄长达5年的调查,本文研究发现,由于北方草原生态环境脆弱和水资源短缺,在这十年中,尽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牧业生产的抗灾能力,牧区牲畜数量和牧民收入都有所增加,但是,牧区社会转型给牧民生计带来了新的脆弱性,表现为牧区自然资源持续退化、生产成本上升和牧民债务增加。21世纪第一个十年牧区社会转型及其影响对国家后续的牧区政策产生了重大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林静  修长柏  
城镇化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贫富差距的减少,其关键是控制城镇内部的不均等上升。内蒙古牧民的城镇化进程是在生态保护、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牧区学校撤并三方面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开展的。从分析在锡林浩特市就学的中小学生移民及其家庭入手,我们发现子女在城市就学后,牧民家庭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大部分牧民家庭财务负担加重,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造成牧区特有的"季节性市民"和"留守父母"现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乌云高娃  白音巴图  
采取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古族小学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支持网的相关理论对农村牧区小学布局调整后小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的构成及支持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小学布局的调整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但家庭、政府、学校、托管家庭等社会支持网的不完善引发了小学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生命安全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解决农村牧区小学布局调整后小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生命安全问题,必须健全和完善家庭、政府、学校、托管家庭等社会支持网的支持体系,以确保小学生保质保量地接受国家义务教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杰  高芬  乔光华  
随着市场化改革和国家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牧民收入结构及其不平等情况发生显著变化。为此,以内蒙古为例,利用定点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牧民收入分配状况,探讨市场化因素和政府生态环境政策对牧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与国内居民的差距不大,整体在0.4~0.5之间波动,最高值为0.47,最低值为0.41。畜牧业收入仍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贡献因素,但影响程度在逐渐下降,非牧业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在快速增加,其中畜牧业收入和非牧业收入起着拉大差距作用,转移性收入发挥着缩小差距作用。此外,工资性收入对非牧业收入不平等贡献最大,并呈增加的趋势;草原生态补奖收入对转移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贡献最大,有助于缩小差距。牧民收入的区域差异主要贡献来自于区域内差距,表明各盟市内部的收入不平等更为明显。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扩大牧民非牧业就业途径,在增加收入的过程中降低收入不平等;与此同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持续实施和结构调整也需不断加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军  耿午  盖志毅  
由于畜产品的经营性收入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牧区畜牧业发展的缓慢就成为制约牧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制约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内蒙古牧区产业调整的方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新  
本文在对牧户调查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后,深入研究了内蒙古牧民在实施退牧还草项目前后生产、生活变化情况。运用模型对牧民家庭的经济收入进行实证研究,计算了国家资本投入对牧民增收的贡献率,最后提出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句芳  孟凡杰  孙宝全  
本文首先以新家庭经济学模型和巴纳姆—斯奎尔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牧户兼业时间作用机理的概念模型,而后结合内蒙古农村牧区1332户农牧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TobiT计量模型,从农牧户劳动力人力资本、家庭特征、资源禀赋、社会资本、社会环境特征五个角度对农牧户兼业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劳动力人力资本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和社会环境变量对农牧户兼业时间具有较显著影响,而社会资本变量对于农牧户兼业时间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孔德帅  胡振通  靳乐山  
牧民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对于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294个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现状,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总体较弱,仅有34.0%的牧民明确表示愿意子女继续从事草原畜牧业经营。少数民族、家中有村干部的样本牧民具有较强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年龄越大,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越强。天然草场和劳动力是草原畜牧业的两种主要生产要素,与两者相关的家庭人均草场面积、草场质量状况、家庭人口数和家庭畜牧业从业人数都对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有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先雄  李晓平  赵敏娟  史恒通  
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构建了资本禀赋影响牧民减畜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同时,利用对内蒙古372户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双栏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了资本禀赋对牧民减畜意愿及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研究区牧民减畜意愿不高,减畜规模整体较低,仅49.731%表示愿意减畜,且平均减畜规模为59.717只羊,仅占达到草畜平衡标准户均应减规模(122.568只羊单位)的48.721%,仍存在较大的减畜空间。②资本禀赋对牧民减畜行为影响显著。其中,经济资本中家庭收入和牲畜数量对牧民减畜意愿和程度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草场面积对减畜意愿有显著抑制作用;文化资本中蒙古族、文化程度分别对牧民减畜意愿和程度有显著促进作用;社会资本中人际信任、人际网络和互惠规范对牧民减畜意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道德约束对牧民减畜的意愿和程度均有显著促进作用。③政府补贴与草原生态认知对牧民减畜意愿和程度存在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艳丽  赵益平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内蒙古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现状,总结其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应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规范合作社产权制度,坚持社员民主控制,规范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提升盈利空间,规范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建立外部审计监督制度,完善扶持政策等对策措施,以促进内蒙古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满喜  王桂霞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产值的关系,认为农业产值增长缓慢是制约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乌静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生态移民的调查,本文探究了生态移民返迁意愿的群体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中年轻人的返迁意愿比老年人的高。究其原因,就业与社会交往是造成这种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政府在制定移民政策及安置移民等工作中对老年人应以生活照顾为主,对年轻人应以促进就业为重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隋燕娜  杨海凤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草原退化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生态移民,但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贫困现象。文章以迈克尔(Michael M.Cernea)的贫困风险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因素对牧区生态移民可能面临的贫困风险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为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贫困风险规避提供有益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