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01)
2023(18077)
2022(15298)
2021(14323)
2020(11831)
2019(26872)
2018(26653)
2017(51753)
2016(27978)
2015(31290)
2014(31259)
2013(31071)
2012(28862)
2011(26164)
2010(26625)
2009(24879)
2008(24560)
2007(22185)
2006(20163)
2005(18140)
作者
(81422)
(67768)
(67112)
(63734)
(43025)
(32324)
(30412)
(26543)
(25628)
(24388)
(22917)
(22813)
(21709)
(21559)
(20944)
(20513)
(19967)
(19875)
(19391)
(19369)
(16933)
(16919)
(16446)
(15653)
(15223)
(15132)
(15114)
(15059)
(13653)
(13484)
学科
(121276)
经济(121139)
(104579)
管理(89450)
(85116)
企业(85116)
(50080)
方法(48022)
数学(38196)
数学方法(37769)
业经(35913)
中国(34186)
农业(33490)
(33433)
地方(27943)
(24737)
(22673)
财务(22600)
财务管理(22570)
技术(22026)
(22018)
(21767)
贸易(21751)
(21436)
企业财务(21376)
(21110)
(20792)
理论(20651)
(19192)
银行(19152)
机构
学院(405233)
大学(400205)
(168719)
经济(165122)
管理(164353)
理学(140612)
理学院(139148)
管理学(137186)
研究(136716)
管理学院(136435)
中国(106477)
(85933)
科学(81554)
(77608)
(75234)
(68622)
(62852)
中心(62728)
研究所(61671)
业大(61293)
财经(60688)
农业(57491)
(55074)
北京(54524)
(52879)
师范(52464)
(50402)
(48910)
经济学(48671)
财经大学(44364)
基金
项目(265140)
科学(209963)
研究(199710)
基金(191655)
(164892)
国家(163301)
科学基金(141558)
社会(126687)
社会科(119761)
社会科学(119731)
(104699)
基金项目(101341)
教育(90090)
自然(90039)
自然科(87919)
自然科学(87901)
(86467)
自然科学基金(86341)
编号(83606)
资助(78070)
成果(67816)
(60311)
(58657)
重点(58459)
课题(56670)
(56457)
创新(52096)
国家社会(51363)
教育部(50348)
项目编号(50123)
期刊
(199990)
经济(199990)
研究(123369)
中国(83196)
(74360)
管理(63271)
(59723)
学报(58344)
科学(56979)
农业(50204)
大学(45509)
教育(45296)
学学(42942)
(42274)
金融(42274)
业经(37578)
技术(36512)
财经(29495)
经济研究(29388)
问题(26316)
(26007)
(25290)
技术经济(21694)
现代(19947)
图书(19401)
科技(19359)
世界(19240)
理论(18980)
(18967)
商业(18964)
共检索到621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媛媛  盖志毅  马军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不同历史阶段的牧区政策变迁,进行了回顾和考察。牧区经济政策演变过程中包含着一定的规律性,即由只重视畜牧向重视草业发展,由注重经济目标向保护生态目标发展,由抓行业生产向多业全面综合发展、统筹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由单一畜牧业向二三产业并进整体发展。提出在未来牧区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进一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前瞻性、参与性、灵活性和农村政策的差异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光  张倩  郭昕  杨易  
笔者通过对内蒙古农牧业国际合作的现状、问题、政策支持等进行的调研,发现当前内蒙古农牧业引进外资全面发展,引资、引智、引技有效带动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农牧业对外投资仍较少,主要从事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乳业和肉羊产业的走出去行动处于起步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内蒙古农牧业国际合作的必然性,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贺贺  祁晓慧  乔光华  蔡祺  
[目的]在宏观政策、行业动向、发展路径和市场环境等均发生全新转变的情境下,分析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产的演替规律,合理规划农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成为关乎农牧交错地带实施乡村振兴成败的重要环节。[方法]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化德县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方法,梳理农牧业资源配比优劣,外部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农牧产业发展提供分析思路。[结果]突出绿色和健康的产业发展理念,以生态化、集约化、链条化、智慧化、品牌化和融合化为原则,打造现代种植业产业链和现代养殖业产业链,创新发展现代农牧业服务产业链,形成现代健康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结合本地资源环境基础和“三区三线”约束,打造“两轴”“五区”和“多极”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结论]通过对化德县农牧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明确农牧交错地区农牧业发展应走现代产业要素集聚、产业融合与循环农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采取以城关镇为中心,现代农牧业融合区为外围圈层,农牧业专业化增长极点状相间分布,产业发展要素集聚程度向外围递减的“类杜能圈”空间结构,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县域农牧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春花  
农牧业是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现代农牧业建设是区域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测度与定位区域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与水平,梳理现代农牧业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指导农牧业宏观调控,是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复相关系数简化指标体系,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计算难度,通过现代化综合评价值显示相对于2020年这一时间点的目标值,认为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建设处于基本实现阶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正垣  蒙志刚  
文章探讨了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如何通过健全制度,明确内容保障的责任主体,实行部门组网,处室组栏,责任到处,全员维护的网站内容保障机制。建成网站群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成为集信息发布、电子政务、交流互动、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三农"的综合农牧业服务平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希玲  王福才  付国祥  刘景梅  袁瑞华  
近年来,全国农村都在深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发挥当地优势,使当地产业和社会接轨,是各地都在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对宁城县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观点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继蕾  句芳  
本文首先回顾日本农户兼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其次探究中国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而后结合内蒙古农村牧区1332户农牧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现状;基于此总结日本农户兼业的发展规律,提出相应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向国  
内蒙古包头市是"大工业,小农(牧)业"的经济结构;包头市的农牧业目前仍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尽管近年来包头市的现代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必须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海山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海山(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呼和浩特010000)1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组成要素分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北部牧业带与南部农业带之间,是一条由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向东延伸至大兴安岭北端东南侧的狭长地带,地形结构以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北桦  詹玲  
该文论述了支持民族地区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成效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当前支持民族地区农牧业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曲春红  龚娅萍  母锁淼  
秘鲁保持着传统农业和现代出口农业并存的农业格局。传统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水稻、大麦,供国内消费;现代出口农业主要以甘蔗、棉花、咖啡、烟草等经济作物为主。秘鲁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虽小,但自然条件良好,资源丰富,因经营粗放,发展缓慢。秘鲁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但具有贸易结构高度集中的特点,重点产品的出口增长趋势明显,国际竞争力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谷树忠  
西藏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既有许多有利的因子 ,如土地、劳动力、生物等资源丰富 ,环境状况良好 ,国家优惠政策等 ;也有其不利的因子 ,如土地质量差、气候高寒、劳动力素质差、经济基础弱等。西藏农牧业发展 ,要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对农牧业重新正确定位 ,加快农牧业制度建设和改革 ,转变政府农牧业工作思路 ,在开发资源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发展特色农牧业及相关加工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藏区农牧业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  杨祥禄  
四川藏区政治、生态地位极为重要,农牧业是兴藏富民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从资源特点看,四川藏区生态环境独特,动植物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同时,生态极其脆弱,生态保障功能发挥压力很大。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改善和强化生态保障功能,培育和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是加快四川藏区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不断壮大藏区经济实力,积极探索在生态脆弱地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师守祥  
甘肃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发展特色农业条件与时机已成熟,文章就此提出了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