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9)
2023(6948)
2022(6135)
2021(5695)
2020(4934)
2019(11401)
2018(11195)
2017(21917)
2016(12244)
2015(13812)
2014(13982)
2013(13799)
2012(13147)
2011(11996)
2010(12195)
2009(11466)
2008(11617)
2007(10729)
2006(9335)
2005(8321)
作者
(37307)
(31481)
(31290)
(30097)
(19615)
(15146)
(14476)
(12326)
(11640)
(11063)
(10623)
(10471)
(9877)
(9875)
(9874)
(9845)
(9807)
(9278)
(9043)
(8942)
(7965)
(7654)
(7615)
(7114)
(7079)
(7059)
(7015)
(6996)
(6390)
(6389)
学科
(52511)
经济(52469)
管理(37657)
(32855)
(26158)
企业(26158)
方法(25579)
数学(22556)
数学方法(22377)
(16470)
环境(16191)
(14133)
(13042)
地方(12465)
中国(11579)
农业(10570)
业经(10550)
(10202)
(9748)
(9503)
(9299)
贸易(9298)
(9011)
(8785)
财务(8772)
财务管理(8747)
企业财务(8306)
资源(7682)
生态(7594)
理论(7096)
机构
学院(181838)
大学(181636)
(73294)
经济(71676)
管理(69242)
研究(62105)
理学(59894)
理学院(59214)
管理学(58208)
管理学院(57890)
中国(46500)
科学(40408)
(38406)
(35487)
(33301)
(32414)
业大(29896)
研究所(29704)
中心(29366)
(27989)
农业(27958)
财经(26657)
(24112)
北京(24096)
(24046)
师范(23870)
经济学(22533)
(22245)
(21745)
经济学院(20603)
基金
项目(122412)
科学(95109)
基金(87918)
研究(87736)
(77549)
国家(76931)
科学基金(64592)
社会(55421)
社会科(52366)
社会科学(52345)
(48474)
基金项目(47416)
自然(41755)
(41006)
自然科(40566)
自然科学(40549)
自然科学基金(39807)
教育(39461)
编号(35623)
资助(35398)
成果(28754)
重点(28206)
(27147)
(27029)
(24928)
课题(24310)
科研(23934)
创新(23428)
计划(23073)
国家社会(22866)
期刊
(80959)
经济(80959)
研究(48160)
中国(33089)
(31867)
学报(31582)
科学(28125)
(26840)
大学(23043)
学学(21945)
农业(21334)
管理(21192)
教育(15535)
(14502)
金融(14502)
技术(14213)
业经(13739)
财经(13017)
经济研究(11979)
(11447)
问题(11271)
(11107)
资源(10826)
(10321)
技术经济(9230)
统计(8573)
理论(8504)
图书(8453)
科技(8411)
商业(8106)
共检索到260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琦  王道龙  唐华俊  杨强  
林西县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态治理任重道远。该文在分析林西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林西县生态环境治理和草地畜牧业发展中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从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剖析了该县退耕还草工程生态治理的技术途径与效果。实践证明,退耕还草,可有效地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畜草平衡,有利于转变当地畜牧业增长方式,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林西县的退耕还草工程生态治理,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草地畜牧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一个典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琦  唐华俊  王道龙  杨强  
内蒙古林西县是典型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直接威胁着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古林西县为研究区域,探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及其成因。在分析林西县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林西县区域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良好,生态脆弱度较低,微度和低度脆弱区共占55%以上,极度脆弱区仅占5%左右。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林西县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发生机制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生态建设治理的重点方向,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钧  张敏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内蒙古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变和加快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产业国际分工的必要措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然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介绍了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和外商直接投资基本情况,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和东道主国环境的一般关系及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并提出了合理解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保护内蒙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和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紫檀  潘志华  
为定量评价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现行土地利用方式 ,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处于该地区中部的内蒙古武川县 2 0 0 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 :武川县生态足迹 1 2 9hm2 /人 ,生态承载力 0 95hm2 /人 ,生态赤字 0 34hm2 /人 ;目前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提出武川县应通过控制人口 ,提高土地生产力 ,改善土地利用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多种方法来减小其生态赤字 ,促进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计算过程中发现的生态足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唐占华  陶智  隋国文  刘玉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  高芬  
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对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可以有效评价草畜平衡发展态势。文章对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系统与畜牧业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前者增速较缓并具有明显波动性;2000—2017年间两大系统由濒临失调逐渐发展为近几年的中级协调或良好协调,表明二者存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正耦合关系。另外,与畜牧业经济发展相比,草原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稍显滞后。因此,未来国家应继续实施和完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将二者的耦合发展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学宏  曹艳芳  陈素华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内蒙古草原自东向西出现了由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和荒漠的过渡。气候变暖使内蒙古地区无霜期延长,积雪、冰雹、雷暴、大风、沙尘暴日数减少,降水量也出现由少转多的变化,对草原类型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湿润度几乎没有变化。近几年来草原退化、沙化的过程是伴随着草原开垦,植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形成的。1999-2001年连续高温干旱加剧了草原退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草原退化的趋势和格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斯琴  张璞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区域发展战略一直以资源优势为依托,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观全区经济发展,其中存在着深层问题,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化发展不合理,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科技教育总体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章提出,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继续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之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力度,发展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实现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微著  谭淑豪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初衷是通过控制牲畜数量、改善草地的不合理利用来遏止草原退化。2015年年底,第一轮草原生态奖补已在我国大部分牧区正式完成。文章利用2015年8月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调研所获取的一手数据和访谈资料,对首轮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为新一轮生态奖补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第一轮生态奖补政策在局部地区实施效果亟待提高,究其原因为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地方政府的执行疏漏和监管乏力、补偿标准与牧民受偿意愿间的差距、部分牧民态度与行动不相符引起的超载,是导致政策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姜洪涛  牛帅  
以内蒙古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其空间分析和数学模型剖析了生态用地的时空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生态用地面积在数量上呈现持续减少趋势,净减少了5 611.23 km2;该区生态用地总面积动态度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但生态用地内部变化较为剧烈,各类生态用地动态变化的相对值依次为耕地>草地>其他用地>林地>水域;区域生态用地变化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大部地区呈现负增长趋势,东部与中部地区尤为明显,全区仅有巴彦淖尔市的生态用地数量呈正增长趋势。同时该研究对推动生态用地演变的驱动力因素做了宏观性分析,可为今后内蒙古有效利用生态用地提供方向,进而可以合理有序地编制该区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工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皓田  
以草地资源为基础的草原生态,具有巨大的生态屏障、环境维护功能,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生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些年,由于自然的、特别是人为的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的持续发展,导致我国草地资源严重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使草原生态环境受到损害,广大牧民也丧失了基本生活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振通  孔德帅  焦金寿  靳乐山  
随着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视以及国家"四化"的提出,研究草场流转和草原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和甘肃省天祝县的209户牧户样本数据,对草场流转和草原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显示,草场超载的主体是草场面积较小且未进行草场流转的牧户,草场流转有助于草原生态保护。为了达到草原生态保护,在禁牧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的基础上,应考虑将草场流转纳入到草原生态保护的制度中去,给予一定的重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中华  邹婧喆  
为研究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构建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该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8—2014年间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却较低,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文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