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2)
- 2023(7953)
- 2022(6984)
- 2021(6136)
- 2020(5446)
- 2019(12684)
- 2018(12457)
- 2017(24688)
- 2016(13459)
- 2015(15521)
- 2014(15954)
- 2013(16145)
- 2012(15601)
- 2011(14437)
- 2010(14787)
- 2009(14013)
- 2008(13976)
- 2007(12945)
- 2006(11485)
- 2005(10586)
- 学科
- 济(83286)
- 经济(83223)
- 管理(35732)
- 业(33447)
- 方法(31578)
- 数学(28051)
- 数学方法(27850)
- 企(26010)
- 企业(26010)
- 地方(19903)
- 中国(17044)
- 农(17008)
- 学(15854)
- 业经(14455)
- 财(14423)
- 地方经济(13563)
- 贸(12309)
- 贸易(12305)
- 制(11908)
- 易(11822)
- 农业(11329)
- 和(10731)
- 融(10507)
- 金融(10505)
- 环境(10357)
- 银(9891)
- 银行(9866)
- 行(9459)
- 体(8814)
- 理论(8679)
- 机构
- 大学(213110)
- 学院(211304)
- 济(101914)
- 经济(100002)
- 研究(78464)
- 管理(77542)
- 理学(65876)
- 理学院(65075)
- 管理学(64089)
- 管理学院(63670)
- 中国(58314)
- 科学(46077)
- 京(44960)
- 财(43146)
- 所(41466)
- 研究所(37480)
- 农(36338)
- 中心(34801)
- 财经(34499)
- 经济学(33007)
- 江(32575)
- 经(30983)
- 业大(30504)
- 经济学院(29604)
- 北京(28967)
- 农业(28715)
- 范(27303)
- 院(27151)
- 师范(27052)
- 州(25434)
- 基金
- 项目(130947)
- 科学(102048)
- 研究(95371)
- 基金(94409)
- 家(81948)
- 国家(81302)
- 科学基金(68281)
- 社会(61652)
- 社会科(58440)
- 社会科学(58422)
- 省(50493)
- 基金项目(49612)
- 教育(42969)
- 划(42469)
- 自然(42199)
- 自然科(41163)
- 自然科学(41149)
- 自然科学基金(40412)
- 资助(39773)
- 编号(38220)
- 成果(31849)
- 发(30361)
- 重点(29896)
- 部(29794)
- 课题(26521)
- 创(26375)
- 国家社会(25733)
- 教育部(25332)
- 发展(24944)
- 科研(24894)
- 期刊
- 济(119627)
- 经济(119627)
- 研究(66993)
- 中国(38936)
- 财(33381)
- 农(32622)
- 学报(31846)
- 科学(29209)
- 管理(28306)
- 大学(23641)
- 学学(22384)
- 农业(21635)
- 经济研究(20185)
- 融(19563)
- 金融(19563)
- 技术(18689)
- 财经(18123)
- 教育(17165)
- 业经(16937)
- 问题(15916)
- 经(15794)
- 技术经济(13367)
- 贸(12717)
- 统计(12503)
- 业(11848)
- 世界(11769)
- 国际(11246)
- 策(10671)
- 商业(10670)
- 理论(10145)
共检索到325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百岁,阿如旱
产业结构调整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能否科学地确定主导产业群事关内蒙古能否在 2 1世纪成为我国北方重要支点 ,而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建立在比较优势分析基础上。本文在建立评价产业优势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得出各产业的比较优势度 ,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其结果与内蒙古在 2 1世纪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和稀土研究与开发基地的战略目标一致 ,从而为内蒙古组建主导产业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内蒙古 工业经济 比较优势度 指标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中昭
通过分析各类进出口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特征,构造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与工业经济的协动性关系模型,进一步揭示劳动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显性比较优、劣势波动对工业经济的冲击效果和比较优势陷阱的表现。
关键词:
显性比较优势 协动性模型 冲击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盈之 胡永舜
本文从"资源诅咒"假说出发,对内蒙古地区的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内蒙古的确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导致的"荷兰病"效应。但西部大开发以后,随着国家及地区各项政策的实施",资源诅咒"现象在内蒙古地区被破解。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该地区破解"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制造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出可持续性,但随着近年来该地区能源开发强度的增大,制度弱化的趋势日益呈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刚 刘燕鹏 杨兴宪 姚予龙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西部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 ,入世为西部的产品和产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国际贸易理论以比较优势为基础 ,因此 ,分析西部的比较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利用BelaBalassa提出的比较优势计量方法 ,对西部地区出口商品的显示比较优势进行分析 ,为西部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研究表明 ,西部地区拥有显示比较优势的产品多为资源密集型的 ,种类相对单一 ,主要以原材料或原材料的初加工为主 ,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持和创新机制。在这种条件下 ,期望入世为西部带来短期巨大收益是不现实和不客观的 ,利用现有资源 ,延长产业链 ,走规模化、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关键词:
资源 比较优势 西部地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桂艳 武晓玉 包庆丰 徐玮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经济发生了较大波动,文章运用“常-常”法划分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波动周期,并采用HP滤波法进行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的分离。在潜在增长率逐年降低且呈负增长趋势的情况下,林业经济在不同周期的波动具有年均增长率差异大、波动幅度大、经济脆弱性强等特征。文章运用2003-2019年内蒙古森工集团19个林业局的面板数据,选取3个维度6个指标进行不同波动周期的随机效应回归,探究影响林业经济增长变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10年,木材采运在第一产业产值中的比例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2)2011-2015年,第三产业结构比例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木材采运在第一产业产值中的比例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3)2016-2019年,第三产业结构占比、木材采运在第一产业产值中的比例及资本要素投入的变化均对林业经济增长产生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4)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的总体情况来看,木材采运在第一产业产值中的比例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呈现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除了第三产业结构占比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劳动要素投入变化也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文章提出在内蒙古国有林区继续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适度开展必要的木材采运业务、增加非林木产业投资、组织职工技能培训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等政策启示,以实现国有林区林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严武 张耀辉
一、对我省1991年工业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一年来,我省工业经济运行发展表明: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明显回升,经济效益也有所好转。但纵观整体,工业生产仍有不少矛盾,经济效益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由工业品积压引起的资金周转缓慢,经济环境恶化等深层次问题还十分突出。 1.工业生产稳步增长。1991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11.4%,这是我省自1989年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周劲
一、2013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特点(一)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但内在增长动力依然不强2013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喜忧参半。1~2月基本保持了2012年底企稳回升的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与2012年全年增速基本持平,比2012年12月增速微降0.4个百分点。增速稍有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范文娟 张心灵
GDP、上市公司净资产,代表地区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发展能力。文章建立了内蒙古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对1994~2007年内蒙古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检验表明,内蒙古上市公司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内蒙古 上市公司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郝晓燕 文宗川
本文认为,以"羊、煤、土、气"等资源优势而闻名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速度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呼包鄂地区尤为突出,但区域内12个盟(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却呈现加大趋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渐明显。文章提出,第一,强化区域经济增长极间的协同效应,鼓励和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落后地区流动,加快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第二,推动蒙东地区项目主导型工业经济的发展;第三,加快落后地区的企业变革,引导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鼓励企业并购和资源整合行为,实现企业优势互补;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战略,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遵循"重点突出、均衡发展"的原则确定区域差...
关键词:
内蒙古 区域经济差异 单一指标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满喜
根据数量经济原理 ,用柯布 -道格拉斯 (Cobb -Doglus)生产函数 ,对内蒙古农业投入与效益的主要经济指标建立数学模型 ,讨论农业投入与效益的现状 ,研究投入与效益的数量关系 ,并提出了提高旱地农业投入效益的设想
关键词:
农业投入 效益 数量经济 经济指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德超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江苏工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与经济发达的广东、上海、山东相比,在生产总量、经济效益、企业亏损等方面,已失去以往的优势。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要再造江苏工业经济新优势,就要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及时调整和优化江苏工业结构。
关键词:
工业经济 优化结构 占领制高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军 方玉文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比较优势。研究方法:构建基于贸易增加值口径的比较优势指数并结合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尽管中国省际调出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首次突破了1,但中国经济内循环的比较优势仍然不强。第二,尽管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但始终未突破1,这说明中国经济在外循环中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第三,中国各省份在内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强于在外循环中的比较优势;中国各部门在内循环与外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则基本持平。研究创新:首次构建了增加值口径的省际调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将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价值: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源
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周期性下行阶段,工业经济增长放缓逐步由短期向中期演变,工业经济继续在高增长基础上解决结构失衡和资源环境等约束问题已变得越来越困难。政策取向既要应对2012年的经济增长放缓,更要着眼于未来5年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大局。力争在主动可控的经济减速期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增长放缓 结构调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其兵 彭治云 唐峻岭 王成兰 孙有鑫 胡敏
近年来,武威市紧紧围绕实现农民收入倍增、促进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发展节水高效富民产业的总方向,充分利用本地优越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生产,初步形成了蔬菜、瓜类、马铃薯、棉花、果品、啤酒原料、制种、中药材等为主的区域性特色经济作物优势产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大幅提升。本文采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武威市不同县域2008-2012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凉州区优势经济作物为蔬菜;民勤县优势作物有瓜类、中药材、棉花、果品和葵花;古浪县优势经济作物有马铃薯、中药材、油料作物、...
关键词:
经济作物 比较优势 实证分析 武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