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4)
2023(7118)
2022(6301)
2021(5801)
2020(5181)
2019(12089)
2018(12263)
2017(23084)
2016(13436)
2015(15640)
2014(16304)
2013(15824)
2012(15000)
2011(13657)
2010(14127)
2009(12950)
2008(12977)
2007(12112)
2006(10298)
2005(9205)
作者
(41567)
(34889)
(34856)
(33271)
(21935)
(16778)
(16085)
(13863)
(13062)
(12543)
(11815)
(11710)
(11220)
(11154)
(11128)
(11071)
(10912)
(10272)
(10270)
(9938)
(8945)
(8911)
(8684)
(8068)
(7987)
(7911)
(7789)
(7711)
(7311)
(7242)
学科
(51572)
经济(51513)
管理(33706)
(31286)
方法(24663)
(23948)
企业(23948)
数学(21854)
数学方法(21641)
(16062)
中国(13972)
(13276)
(13220)
(11382)
理论(10965)
地方(10864)
农业(10126)
业经(9619)
(9457)
贸易(9457)
(9140)
教育(8719)
(8561)
(8511)
银行(8472)
(8411)
(8106)
金融(8098)
(8075)
(7698)
机构
学院(195088)
大学(194018)
(73429)
经济(71494)
研究(68771)
管理(68500)
理学(58048)
理学院(57331)
管理学(56088)
管理学院(55752)
中国(50682)
科学(45288)
(42725)
(41882)
(37189)
(34348)
研究所(33976)
业大(33736)
农业(33535)
(31778)
中心(31750)
(27292)
师范(26943)
北京(26927)
财经(26902)
技术(25108)
(24851)
(24478)
(24174)
(22500)
基金
项目(126696)
科学(96063)
研究(92053)
基金(86566)
(76705)
国家(76067)
科学基金(62368)
社会(53214)
(52292)
社会科(50097)
社会科学(50076)
基金项目(45922)
教育(44871)
(44208)
自然(40802)
编号(40222)
自然科(39784)
自然科学(39766)
自然科学基金(39004)
资助(36288)
成果(33482)
重点(29501)
课题(29094)
(27770)
(27525)
(25947)
计划(24585)
科研(24373)
创新(24255)
大学(23445)
期刊
(82249)
经济(82249)
研究(54805)
中国(44261)
(37797)
学报(36661)
科学(30334)
教育(29809)
(27815)
大学(26074)
农业(25418)
学学(24393)
管理(22595)
技术(19072)
(15732)
金融(15732)
(14094)
业经(14019)
财经(13216)
经济研究(12820)
(11363)
问题(11356)
(10815)
图书(10358)
职业(9842)
资源(9421)
业大(9403)
技术经济(9380)
统计(9287)
理论(9027)
共检索到293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乌瑞翔  甄国平  白水  孙柏青  张文  刘品玉  张晓光  
 1995 ~1998 年,实施了《内蒙古东南部水浇地立体栽培技术的研究》。4 a 研究结果表明,立体栽培比等行距单作玉米增粮38-5 % ,增值100-4 % ,增效117-1 % 。光能利用率达到1-780 % ,比等行距单作玉米提高0-698 个百分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刚  王道龙  张华  张宏斌  辛晓平  杨桂霞  
光能利用率(常以ε表示)直接影响草地植被的能量分配和光合速率,是影响NPP形成的重要参数之一。论文以MODIS数据及地面气象数据为数据源,在GIS和RS的支持下,研究了2003年内蒙古地区生长季草地的光能利用率(ε)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生长季草地光能利用率(ε)在0~0·292 9 gC·MJ-1之间,平均值为0·220 4 gC·MJ-1。该地区草地生长季光能利用率空间分布规律明显,总体上呈由高纬度的东北部地区向低纬度的西南部地区逐渐降低的趋势,与该地区降雨空间分布相同。内蒙古地区生长季所有草地类型的平均光能利用率(ε)季节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变化,其增长速率从5月开始为单调递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泽晖  王云龙  魏远  马悦  陈润芝  
植物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作为表征植被利用光能合成生物化学能效率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生产力。本文使用2006年4月-10月湖南岳阳站通量观测资料,探讨杨树人工林不同时间尺度的光能利用率动态特征。结果表明:①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典型晴天LUE_(30min)存在明显的"V"形日变化,其值介于(13.18~45.28)mmol/mol,最低值都出现在中午前后;②5日累计光能利用率(LUE_5)季节动态呈双峰型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初(42.57mmol/mol)和7月中旬(57.50mmol/mol);③月尺度光能利用率(LUEmon)分别为24....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康婷婷  徐欢  张春华  胡召玲  
基于遥感数据的光能利用率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计算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结果对最大光能利用率(εmax)参数非常敏感。利用农业产量统计数据、MODIS遥感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植被光合模型(VPM)推算2001~2011年黄淮海3省(冀、鲁、豫)和长江中下游5省(苏、皖、鄂、湘、赣)各市逐年的农田平均εmax,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黄淮海3省(冀、鲁、豫)和长江中下游5省(苏、皖、鄂、湘、赣)各市农田εmax的11a平均值为0. 6~2. 8 g C·MJ-1,表现出西北和南部较高、东北和中部较低的分布特征;大部分市农田εmax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存在着明显的年际波动和空间差异;各市农田εmax的年际波动总体呈现北高南低、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大部分市农田εmax的年际变化与单位耕地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在全  宋令荣  陈利  王万超  俞炳杲  
对云南祥云县玉米高产试验田的测定表明,玉米田间自然光照强度比内地高,即使在7月中旬阴雨天,高产群体内近地面的光强仍在光补偿点之上。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2,其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为5.2,高值稳定期长达50~60d。光合速率以灌浆中期的最大,光合最大值比内地的略低;不同生长时期及同株各叶的光合速率变化范围小;抽雄和灌浆中期无光合作用“午睡”现象,光能利用率为2.66%,比常规栽培法的高1.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邢世和  曹榕斌  沈金泉  
利用福建省气象要素观测及林地土壤调查资料,借助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进行区域林地林木产量和光能利用率栅格空间分区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林地林木高、中、低产量区面积分别为230.97×104hm2、657.17×104hm2和3.90×104hm2,分别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25.89%、73.67%和0.44%,表明全省林地总体质量较高,多数林地的林木产量介于13.64m3/hm2~15.99m3/hm2.年,其中高产林地主要分布于南平、龙岩、三明和漳州4市,合计面积183.57×104hm2,占全省高产林地总面积的79.48%。全省林地高、中、低光能利用率区面积分别为473.76×104hm2、...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正芳  柴强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氮及带型对绿洲灌区单作和间作玉米、豌豆产量、光能利用率及光合源大小的影响,旨在为该区玉米间作豌豆的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试验设计的各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都大于1,说明玉米间作豌豆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2:4模式(2行玉米、4行豌豆)相比,3:4模式(3行玉米、4行豌豆)的LER增大了28.26%,说明3:4模式具有较好的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作用。单作玉米、单作豌豆、2:4间作、3:4间作的三个氮水平下的平均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60%、0.15%、0.53%和0.60%,氮肥减量15%的3:4间作的光能利用率最高,达到了0.75%。3:4模式的平均叶面积指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隋雪梅#硕士研究生  辛晓平#研究员  张宏斌#副研  海全胜#讲师  包刚#讲师  闫瑞瑞#助研  包玉海#教授  
光能利用率(LUE)是植被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也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不同尺度的总第一性生产力(GPP)、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估算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该文通过地面遥感测量、暗箱—气相色谱法(DC-GC)和涡度相关技术(EC)的方法,在2011年8月初至9月初,获取呼伦贝尔地区以贝加尔针茅为主要优势种的草甸草原光能利用率,并动态分析光能利用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研究表明,光能利用率日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单峰趋势,即在早晚出现较高值,中午出现较低值;光能利用率的季节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日变化研究中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温度都与光能利用率呈显著负相关;季节变化研究中,温度与光能利用率呈弱正相关,叶面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晓朋  郭家选  刘秀位  张喜英  孙宏勇  
光能利用效率(RUE)的提高是增加玉米产量非常重要的因素。夏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和RUE均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如何通过改善RUE进而提高玉米产量,试验研究了不同行距种植对玉米产量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于2012年在中科院栾城试验站进行,选用该区域普遍使用的先玉335和郑单958 2个品种,设20 cm+100 cm,40 cm+40 cm,60 cm+60 cm,40 cm+80 cm 4个行距水平,除了40 cm+40 cm密度为6.2×104株/hm2,其他密度均为7.5×104株/hm2。结果表明:郑单958的叶面积系数在60 cm+60 cm处理下比其他3个处理高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师宇  于颖  范文义  
【目的】对帽儿山地区主要树种的实测光谱与植被光能利用率进行统计分析,从光化学植被指数定义出发,修正PRI指数,进而得到阳生叶PRI与LUE之间较稳定的定量关系,为碳循环模型准确估计植被初级生产力(GPP)和净初级生产力(NPP)提供基础。【方法】数据采集时间为2016年8月,测量时间为10:00—15:00。LUE测定采用Li-Cor6400光合仪,叶片反射率是通过SVC HR-1024i在实验室测量获得。对实测PRI指数与LUE分针阔树种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多波段反射率与LUE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提取与LUE高相关性波段,重新组合形成新的PRI指数;分针阔树种建立修正后PRI指数与LUE回归关系。【结果】1)传统PRI指数与LUE相关性分析:针阔树种阳生叶PRI与LUE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234(P=0.079);阔叶仅为0.121(P=0.389),相关性低;针叶相对较好为0.467(P=0.174),对针叶进一步进行回归拟合,其R2较低(R2=0.218 2;P=0.174),传统PRI指数在此次研究中适用性较差。2)对多个波段反射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后得到5个波段反射率组成的多元回归模型,其相关性有所提高(R2=0.402 2,P=0.04);波段518 nm处反射率对LUE的贡献率最大,偏回归平方和R2=0.133 4。基于传统PRI定义,对PRI指数进行修正,用518 nm反射率替换531 nm处反射率,用修正PRI指数与LUE建立新的一元回归模型。3)用修正PRI指数与LUE分树种分别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其回归结果:对于针阔树种阳生叶叶片两者之间R2为0.496 9(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成升魁  张宪洲  许毓英  钟志明  
利用实测资料 ,对高原玉米田的干物质累积及太阳能利用率特征等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①高原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可高达 2 5t hm2 ~ 30t hm2 :其中露地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为 2 5t hm2 ,地膜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可达 30t hm2 ,比露地玉米高 1 5%左右 ;②地膜玉米鲜重也明显高于露地玉米 ,最终鲜重可达 90t hm2 ,比露地玉米高 5%左右 ;③西藏玉米干物质累积量比内地平原地区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高 2 0 %~ 33% ;④高原露地玉米田的最大太阳能利用率出现在灌浆期 ,可达 3 5% ,拔节到成熟期的平均太阳能利用率为1 8% ;⑤高原露地玉米田和高原冬小麦田的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冲振  李赫  王凤芹  许彤然  鹿国庆  
以某自动化立体仓库为研究对象,先阐述了该仓库的整体布局与主要设备参数,并对库内堆垛机工作方式进行介绍,再通过Flexsim软件对仓库进行实体建模与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各堆垛机利用率均在允许范围内,仓库的布局合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波  鲁剑巍  李小坤  丛日环  吴礼树  叶川  郑伟  徐维明  姚忠清  任涛  
【目的】在油菜种植主产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方式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油菜高产高效生产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0—2011年度在湖北省和江西省开展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氮肥施用田间试验,比较氮肥表施(表面撒施)、翻施(撒施后旋耕)和集中施用(移栽油菜穴施和直播油菜条施覆土)3种不同施氮方式对两种栽培模式(移栽和直播)油菜产量、干物质动态、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相同条件下,移栽油菜产量水平显著高于直播油菜,两者的产量差达到299.1—544.2 kg·hm~(-2),从干物质动态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生育期移栽油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显著高于直播油菜,此外,移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莉  李荣富  张来生  李登云  王军义  鄂志强  
文章概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栽培品种、育苗、整地、施基肥、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栽培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磊  李刚  贾德伟  刘佳  黄灿辉  
[目的]快速、准确估算空间尺度上作物产量,对于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粮食政策、对外粮食贸易等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占全国1/4,准确估算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单产估算作为农作物估产中的关键技术,也是作物估产的难点之一。[方法]文章首先利用VPM(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估算冬小麦NPP(Net Primary Product),结合收获指数、冬小麦收获部分的含水量、含碳量、NPP分配到地上或地下部分比例等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