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1)
2023(11022)
2022(9711)
2021(9047)
2020(7418)
2019(17423)
2018(17111)
2017(32638)
2016(18094)
2015(20299)
2014(20330)
2013(20096)
2012(18195)
2011(16298)
2010(15956)
2009(14438)
2008(13918)
2007(11953)
2006(10267)
2005(8707)
作者
(52451)
(43304)
(42976)
(41018)
(27400)
(20892)
(19528)
(17303)
(16447)
(15271)
(14921)
(14505)
(13623)
(13528)
(13344)
(13090)
(13087)
(12827)
(12318)
(12198)
(10846)
(10542)
(10375)
(9768)
(9704)
(9656)
(9549)
(9470)
(8732)
(8616)
学科
(71615)
经济(71548)
管理(52931)
(50339)
(42121)
企业(42121)
方法(36093)
数学(31348)
数学方法(30973)
(18811)
中国(17468)
(16921)
业经(16426)
(15841)
地方(15239)
农业(12903)
(12360)
贸易(12348)
理论(12274)
(12120)
环境(12058)
(11981)
技术(11602)
(11280)
财务(11216)
财务管理(11196)
(10741)
(10640)
企业财务(10622)
教育(9802)
机构
大学(254250)
学院(252584)
管理(106335)
(97217)
经济(95070)
理学(93209)
理学院(92222)
管理学(90686)
管理学院(90265)
研究(82224)
中国(59020)
(54391)
科学(53488)
(41725)
(41404)
(40829)
业大(40759)
研究所(37730)
中心(36983)
(34960)
财经(34414)
北京(34168)
(33464)
师范(33183)
农业(32521)
(31363)
(30597)
(28826)
经济管理(27740)
经济学(27606)
基金
项目(182894)
科学(143436)
研究(132841)
基金(131669)
(115116)
国家(114194)
科学基金(98323)
社会(82199)
社会科(77928)
社会科学(77907)
(71991)
基金项目(70723)
自然(65264)
自然科(63715)
自然科学(63701)
自然科学基金(62520)
(60547)
教育(60458)
编号(54485)
资助(54432)
成果(42737)
重点(40518)
(39685)
(38646)
(37790)
课题(37080)
创新(35177)
科研(34998)
教育部(33678)
项目编号(33515)
期刊
(100278)
经济(100278)
研究(71092)
中国(44261)
学报(40692)
科学(37706)
管理(37112)
(36123)
大学(30542)
(30021)
教育(29197)
学学(28597)
农业(26162)
技术(23021)
业经(17033)
(16022)
金融(16022)
经济研究(15507)
财经(15385)
图书(14280)
(14110)
科技(13432)
技术经济(13266)
问题(13068)
(12991)
理论(12812)
资源(12505)
实践(12055)
(12055)
现代(11327)
共检索到351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晓  王雪军  马炜  曹霖  李利伟  黄国胜  陈新云  党永锋  
为探讨如何利用现有资料对全国林地进行立地质量评价,为各级森林经营方案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例,依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清查的标准木、样木和样地数据,构建了区域内5种主要树种(组)树高曲线,计算出各样地内样木树高,再经筛选得到各树种优势木数据并编制其立地形表,然后基于地形和土壤等环境因子与立地形之间的数量关系,拟合立地形估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林区二类调查数据中的地形和土壤因子,估测林区内所有小班的立地形,得到林区林地立地质量等级及其分布情况。最后根据三期固定样地资料和林区现实林分状况,综合确定各立地质量等级的森林生产潜力,由此来实现林区森林现实生产力状况与生产潜力对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分等级的树高曲线符合林木生长规律,根据样地等级计算样木树高,筛选优势木,采用理查兹模型的导向曲线和标准胸径编制立地形表的方法可行;由评价结果来看,林区林地质量整体较好,林地质量等级为好和中等的分别占56.59%和29.05%,合计高达85.64%;林区98.38%的森林未达到林地生产潜力水平,特别是中幼龄林的年平均生产力(2.63m3·hm-2·a-1)仅为潜在水平的41.10%;林区内中幼龄森林占比较大,且抚育经营潜力巨大,通过森林抚育,森林蓄积量测算能增加1656.10×104m3。因而,基于森林清查资料和二类调查数据库,在中国森林立地类型分类体系下的二级区内,结合多个树种(组)对区域内的林地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其生产潜力进行测算的方法可行、实用,值得推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金钰   彭道黎   张超珺   贺丹妮   杨灿灿  
[目的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火灾进行预测,为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方法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对象,结合MCD64 A1月度火点产品、地形、气候等数据,构建森林火灾潜在影响因子数据集,分别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研究区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进行预测与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森林火灾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大兴安岭的主要林火驱动因子按重要性值由高到低排序为海拔、平均气温、总降水量、与水域的距离等;CNN、RF、SVM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概率的AUC值分别为0.838、0.794、0.788,CNN的精度最高;CNN能够有效划分出森林火灾易感性极高、极低的区域,有利于划分森林火灾的警示区。[结论 ]CNN模型比RF、SVM模型更适用于大兴安岭林火发生概率的预测;大兴安岭林火风险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发生在东南地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宋德才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是目前林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内蒙古大兴安岭充分发挥利用发展生态旅游的政策优势、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低碳环保,打造特色;提升内涵,强化宣传的对策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少伟  张弓乔  惠刚盈  
[目的]通过模型模拟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产力时空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方法]利用优化率定后的生理生态过程模型Biome-BGC参数,模拟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时间序列(2003—2012年)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基于外业实测数据,在全区域尺度上进行NPP模拟结果验证。[结果]优化率定后的Biome-BGC模拟的该区森林NPP具有较高可靠性,实测数据验证R~2为0.81,RMSE为48.73 g·m~(-2)·a~(-1)。2003—2012年间该区森林NPP为219.3~399.5 g·m~(-2)·a~(-1),其中针叶林NPP为218.6~414.9 g·m~(-2)·a~(-1)、阔叶林为213.7~412.3 g·m~(-2)·a~(-1)、混交林为188.3~404.7 g·m~(-2)·a~(-1)。森林NPP与温度和太阳辐射的相关性较高(R~2分别为0.55和0.49),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相关性较低。[结论]时间序列上该区森林NPP年平均值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东部偏低的特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是该区森林NPP增加的主要因素,而火灾则降低了森林NPP,二者造成了该区NPP呈现时空差异;不同森林类型NPP差异主要受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亭  王丽  王晓洁  
林业科学技术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为重点国有林区顺利转型提供支撑与保障。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科技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林业科技在国有林区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林业科技发展促进国有林区转型的实现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亭  王丽  王晓洁  
林业科学技术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为重点国有林区顺利转型提供支撑与保障。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科技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林业科技在国有林区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林业科技发展促进国有林区转型的实现途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晓  曹霖  王雪军  张璐  
依据一类清查的标准木、样木和样地数据,构建主要树种(组)树高曲线,编制立地形表,用地形和土壤因子拟合立地形估测模型。以此,基于吉林省二类调查数据库,估测全省小班立地形,得到立地质量等级及分布。同时根据全省现实林分状况,综合确定各立地质量等级林地的生产潜力,由此对比分析现实与潜在生产力。结果表明:1)基于清查资料构建的立地形估测模型,经检验,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可用于立地质量的评价;2)吉林省林地质量较好,林地质量等级为好和中等的分别占31.03%和66.00%,合计高达97.03%;3)全省现实生产力为潜在生产力的56.65%,仅7.20%的森林达到林地生产潜力水平,森林生产力仍有较大可提高性;4)基于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数据库的立地质量评价和生产潜力测算的方法可靠,具有可推广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凤君  舒立福  邸雪颖  田晓瑞  王明玉  
By using Julian Date methods,this paper studied the changes of forest fire occurring date during 1980~2006 in Inner Mongolia Daxing'anling forest region,as well as discussed the changes of fire season and forest fire regime under global warming.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Julian Date of fires change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潇  曹磊  徐胜林  李海奎  
【目的】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中火烧、采伐干扰后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演替进程,研究其林分生物量特征,确定林分、地形和气候因子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建立林分生物量通用模型,进行森林碳汇功能研究。【方法】利用野外实测的胸径和树高推算生物量。采用方差分析确定林分、地形和气候因子以及恢复时间、干扰类型等对林分生物量有无影响,使用一般线性模型建立林分生物量的多元线性模型,比较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在不同生境下林分生物量特征。【结果】(1)不同恢复阶段的林分生物量差异明显,森林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有所不同,生物量最大比重多出现在4~8 cm、14 cm和18~26 cm径阶。(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恢复时间、干扰类型、林分优势树种、海拔对林分生物量恢复有显著性影响,而气候因子或气候因子的2个主成分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都不显著,2个林分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在0.85以上,可以用来预测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物量。【结论】不同恢复阶段森林生物量有较大差异,森林乔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径阶分配受到干扰类型和恢复时间影响。林分生物量与时间和海拔成正比,干扰方式与林型会影响林分生物量,研究结果可为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物量预测以及森林碳库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浩   曹元帅   吕延杰   徐干君   何友均   王建军  
【目的】为准确预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白桦天然林单木生长并制定适应性经营管理措施,构建包含气候因子和林木大小多样性因子的白桦单木胸径生长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数据来源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第8和9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固定样地97块,白桦样木4 785株。基于筛选的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构建传统单木胸径生长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样地随机效应,构建白桦单木胸径生长混合效应模型。利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分别对已构建的基础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期初胸径的对数、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和、样地内胸径标准差、生长积温和年平均降雨量对白桦单木胸径生长量存在显著影响。与基础模型相比,混合效应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提高了0.120 6,均方根误差降低了0.097 1 cm2,模型的预测精度显著提高。十折交叉验证的结果表明混合效应模型同样表现出较好的拟合结果。【结论】包含气候因子和林木大小多样性因子的白桦单木胸径生长混合效应模型能精准预测白桦单木胸径的生长动态,可以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白桦天然林的科学经营提供支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明泽  郭鸿郡  范文义  甄贞  
【目的】建立遥感信息模型,估算森林地位级指数,对森林立地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系统研究,为森林经营管理和营林造林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区域的多光谱数据结合地面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以最小二乘为基础的多元线性模型(全局模型)和以地理加权回归(GWR)为基础局域回归模型提取包括遥感因子土壤修正植被指数(MSVI)、差值植被指数(DVI)和林分因子林分平均胸径(ADBH)、林分郁闭度(FCC)在内的4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建立地位级指数全局估算模型和局域估算模型。对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术发  王丽军  王伟  郭伟  张春野  孙龙  梅玉生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原始林区森林灭火工作,保护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生态资源。[方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下辖的22个林业局,3个自然保护区的应急资源储备情况进行了整理,同时对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规律和空间规律分别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ArcGIS软件,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近5年森林火灾发生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叠加分析,依据叠加分析的结果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进行了评判。[结果]叠加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周边林业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空间配置存在区域集聚以及北部原始林区附近应急资源配置不足等不合理问题。在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储备情况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应急物流系统所需时间最少和费用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的森林火灾应急资源分配模型。[结论]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模型可以优化森林火灾应急物流系统中资源配置体系,为应急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了指导,对于实现科学决策指挥,保护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生态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波  石培礼  井学辉  李晓松  
以中国植被1∶100万植被图为基础,收集了各种植被类型冠层降水截留量、枯落物现存量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数据和资料,将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主要植被类型归并为9类,对这些主要植被类型对降水的分配和贮存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研究了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蓄水潜力及其价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原生植被中,以蒙古栎为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林、云冷杉林和兴安落叶松林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兴安落叶松林分布面积广,蓄水潜力占全区水源涵养价值的58.4%。从区域分布来看,水源涵养能力强的植被主要分布在该区的东南部。为了防止本区植被水源涵养能力的衰退,需要控制采伐,加强天然林保护,同时要加强护林防火工作,防止森林向山地杨桦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庄会霞1  刘琪璟1  孟盛旺1  贾全全1  邓留宝2  
摘 要:偃松是我国东北寒温带地区的针叶树种之一,也是松树中罕见的灌木。为了研究偃松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本研究采用树干解析法调查了山脊和谷底偃松的生长状况。参考乔木树种直径和树高生长模型以及树高曲线方程,并结合数据特点,拟合了偃松伸长生长和直径生长模型,并从中选出最优模型。结果显示:无论是在谷底还是山脊,偃松伸长生长均呈二项式变化。在谷底和山脊,直径生长分别以幂函数和二项式函数拟合效果较好,树干长度 - 基径最优模型分别为幂函数和二项式模型。山脊处的偃松伸长生长、直径生长和年轮生长均较谷底的快,这不仅与树种自身生长特性有关,还与环境条件有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庄会霞  刘琪璟  孟盛旺  贾全全  邓留宝  
偃松是我国东北寒温带地区的针叶树种之一,也是松树中罕见的灌木。为了研究偃松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本研究采用树干解析法调查了山脊和谷底偃松的生长状况。参考乔木树种直径和树高生长模型以及树高曲线方程,并结合数据特点,拟合了偃松伸长生长和直径生长模型,并从中选出最优模型。结果显示:无论是在谷底还是山脊,偃松伸长生长均呈二项式变化。在谷底和山脊,直径生长分别以幂函数和二项式函数拟合效果较好,树干长度-基径最优模型分别为幂函数和二项式模型。山脊处的偃松伸长生长、直径生长和年轮生长均较谷底的快,这不仅与树种自身生长特性有关,还与环境条件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