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8)
2023(10366)
2022(8183)
2021(7133)
2020(6061)
2019(13800)
2018(13567)
2017(26377)
2016(14851)
2015(16814)
2014(17300)
2013(17023)
2012(15782)
2011(14289)
2010(14356)
2009(13496)
2008(13544)
2007(12332)
2006(10742)
2005(9770)
作者
(45082)
(37700)
(37668)
(36051)
(23872)
(18112)
(17344)
(14846)
(14212)
(13262)
(12818)
(12653)
(12009)
(11961)
(11828)
(11755)
(11743)
(11223)
(10931)
(10809)
(9402)
(9268)
(9241)
(8593)
(8554)
(8496)
(8477)
(8267)
(7659)
(7602)
学科
(71267)
经济(71206)
管理(38632)
(36085)
方法(29195)
(26809)
企业(26809)
数学(26072)
数学方法(25875)
中国(21219)
地方(19913)
(19453)
(14417)
业经(14392)
(13888)
农业(13174)
(11141)
贸易(11138)
(11105)
地方经济(10709)
(10699)
环境(10556)
(9738)
(9684)
(9253)
(9238)
金融(9236)
银行(9228)
理论(8942)
(8776)
机构
大学(220524)
学院(219971)
(91255)
经济(89154)
管理(80896)
研究(77943)
理学(69636)
理学院(68710)
管理学(67449)
管理学院(67029)
中国(57023)
科学(49761)
(47452)
(40443)
(40281)
(39601)
研究所(36878)
中心(35831)
业大(34239)
(34010)
农业(32102)
财经(31981)
(30950)
师范(30665)
北京(29480)
经济学(29099)
(28944)
(28183)
(26958)
经济学院(26507)
基金
项目(148590)
科学(116881)
基金(107252)
研究(106613)
(94077)
国家(93356)
科学基金(79273)
社会(68575)
社会科(64933)
社会科学(64911)
(58524)
基金项目(57370)
自然(50550)
(49713)
自然科(49347)
自然科学(49334)
自然科学基金(48419)
教育(48416)
编号(43271)
资助(42563)
成果(34710)
重点(34222)
(34067)
(32425)
课题(30343)
(29942)
国家社会(28754)
科研(28505)
创新(28231)
发展(27439)
期刊
(99779)
经济(99779)
研究(63610)
中国(40807)
(36574)
学报(35938)
科学(33182)
(30178)
管理(26383)
大学(26321)
学学(24846)
农业(24559)
教育(21628)
技术(18597)
(18250)
金融(18250)
业经(16485)
经济研究(15973)
财经(15577)
问题(15529)
(13467)
(13346)
资源(11369)
技术经济(11287)
(11097)
统计(10746)
商业(10638)
现代(10245)
(10217)
(10177)
共检索到319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乌敦  李百岁  
文章从城市化的丰富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合指标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聚类分析法等,对内蒙古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显著,整体上呈偏中西部高、东部低的宏观分布格局和"呼包鄂"金三角区综合城市化水平凸起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人口、地域、基础设施等的发展、集聚、优化角度,将内蒙古综合城市化水平梯度划分为五个区,即相对高度综合城市化区(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经济—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区(乌海市)、综合水平较高新城市化区(鄂尔多斯市)、人口—产业结构城市化区(阿拉善盟)和低城市化区(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通辽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党兴华  赵璟  
将陕西省关中地区近 25年的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人口、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的阶段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影响关中地区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贡献度进行排序,找到了在近 25年中影响关中地区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智惠  梅连杰  侯安宏  逄焕成  
从农业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入手,文章以内蒙古12个盟(市)为研究样本,从农业资源、农业生态压力、农业生态保护、农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等5个方面,选择18个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权重,测算农业资源利用综合指数,分析各盟(市)农业资源利用的差异,进而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辨别内蒙古农业资源利用的区域相似性。结果表明:(1)从农业发展因子得分来看,通辽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及兴安盟分别为1.870、1.275、1.136及0.165,是内蒙古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农业资源保护的核心区域;(2)从草地利用因子得分来看,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及阿拉善盟分别为1.834、1.3...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郝晓燕  文宗川  
本文认为,以"羊、煤、土、气"等资源优势而闻名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速度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呼包鄂地区尤为突出,但区域内12个盟(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却呈现加大趋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渐明显。文章提出,第一,强化区域经济增长极间的协同效应,鼓励和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落后地区流动,加快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第二,推动蒙东地区项目主导型工业经济的发展;第三,加快落后地区的企业变革,引导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鼓励企业并购和资源整合行为,实现企业优势互补;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战略,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遵循"重点突出、均衡发展"的原则确定区域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进军  成涛林  宋言奇  
未来我国城市化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且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如何保持我国城市化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这是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即城市产业的发展既要考虑自身产业的发展,也要考虑全球和区域产业的空间梯度转移;城市化空间战略要实施以大城市超前发展为主的多元化城镇发展战略;在深化城市化的内涵中提升城市化的质量;实现农村人口迁移的城市化向功能城市化的转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文余源  
根据城市化内涵建立城市化水平测度的复合指标体系,对中国省域1996~2002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采用锡尔(Theil)指数对中国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进行了分解,并分析了其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区域总格局变化不大,区域城市化发展不平衡突出,区域差异变动特征明显;三大地带的差异仍是中国城市化水平差异的突出问题,中西部城市化具有低水平上的一致性,其城市化任务艰巨并迫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晓军  李诚固  黄馨  张建波  
根据建国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动趋势,对不同时段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相关分析,明确了影响城市化水平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变化进行了偏差分析,认为东北地区城市化偏差的实质在于工业化的偏差和就业结构演变的相对滞后。最后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非农化地域分异格局进行了分析,并运用UN比方法对不同空间单元城市化与非农化的拟合程度进行了比较,划分出5种地域类型,认为东北地区不宜实行统一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而应根据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促进各地区城市化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伊茹  马占新  
文章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了依据效率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问题,并对内蒙古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4~2004年内蒙古省会城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比较高,而且呈现出上升趋势。通过横向比较,发现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澍乔  王芳  
深入挖掘城镇居民消费潜力,最大限度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内蒙古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2016-2019年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础型消费支出仍是消费支出主体,但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类别支出增长速度较快,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区域内部来看,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消费结构存在差距,具有非均衡性。因此,应注重培育成熟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充分挖掘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和优化消费环境,实现消费结构升级的稳固向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静,郭亚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耀彬  陈志   杨益明  
在界定城市化内涵的基础上 ,重新测算了不同年份中国省区城市化的实际水平。构建较为全面的区域城市化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遴选出不同时期影响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因子。研究显示 :(1)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分异是自然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2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 ,区域综合经济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社会投资、社会销售、居民消费以及邮电通讯能力等 ,一直是推动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动力因素 ;(3)由于历史基础以及不同时期政府政策取向不同 ,不同时期影响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很不相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强  王道龙  
目前内蒙古农业现代化正由起步阶段步入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通过与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定量比较,分析判断目前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2003~2008年内蒙古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速度快1.28个百分点。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应该在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前提下,实施"收缩集中,集约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敏  
城市品牌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对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内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独特性以及不可模仿性赋予城市品牌活的灵魂,是城市品牌资产生成的核心要素。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域和核心承载区,草原文化蕴含了绿色、天然、生机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其已然成为内蒙古塑造城市品牌的内生动力。文章以草原文化为视角,从城市品牌资产的内生机制出发,分析草原文化与内蒙古城市品牌资产生成的关系,将草原文化生态理念植入内蒙古城市品牌建设中,循序渐进地实现内蒙古城市品牌的设计、建设和传播,进而提升城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敏  
城市品牌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对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内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独特性以及不可模仿性赋予城市品牌活的灵魂,是城市品牌资产生成的核心要素。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域和核心承载区,草原文化蕴含了绿色、天然、生机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其已然成为内蒙古塑造城市品牌的内生动力。文章以草原文化为视角,从城市品牌资产的内生机制出发,分析草原文化与内蒙古城市品牌资产生成的关系,将草原文化生态理念植入内蒙古城市品牌建设中,循序渐进地实现内蒙古城市品牌的设计、建设和传播,进而提升城市品牌资产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