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15)
- 2023(2806)
- 2022(2150)
- 2021(1954)
- 2020(1381)
- 2019(3128)
- 2018(2754)
- 2017(4868)
- 2016(2614)
- 2015(2839)
- 2014(2804)
- 2013(2699)
- 2012(2599)
- 2011(2352)
- 2010(2323)
- 2009(2065)
- 2008(1923)
- 2007(1584)
- 2006(1364)
- 2005(1160)
- 学科
- 济(14276)
- 经济(14250)
- 农(9587)
- 业(8588)
- 农业(7263)
- 管理(6221)
- 业经(5794)
- 财(5608)
- 企(5422)
- 企业(5422)
- 方法(5146)
- 数学(4738)
- 数学方法(4725)
- 收入(4265)
- 农业经济(4252)
- 中国(4176)
- 地方(3736)
- 发(3663)
- 发展(3343)
- 展(3339)
- 人民(3100)
- 建设(2803)
- 制(2704)
- 经济建设(2425)
- 国民(2310)
- 结构(2180)
- 国民收入(2133)
- 富(2122)
- 财富(2122)
- 务(2006)
- 机构
- 学院(38790)
- 大学(37483)
- 济(17364)
- 经济(17022)
- 管理(14619)
- 理学(12888)
- 研究(12793)
- 理学院(12756)
- 管理学(12594)
- 管理学院(12520)
- 中国(9675)
- 财(8850)
- 京(7176)
- 财经(6997)
- 科学(6733)
- 农(6562)
- 经(6486)
- 经济学(6081)
- 中心(6077)
- 所(5801)
- 经济学院(5607)
- 范(5416)
- 师范(5397)
- 财经大学(5328)
- 江(5310)
- 研究所(5221)
- 业大(4927)
- 农业(4756)
- 院(4536)
- 北京(4400)
共检索到54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惠峰 薛清元 范艳存
目的:调查并分析内蒙古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情况,提出完善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建议,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对内蒙古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整合后筹资水平、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经办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但存在着基金运行风险、经办力量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及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结论:需防范医保基金风险、增强经办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及监管等,完善整合后的居民医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静,郭亚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矗哈尔 霍洪军
目的:对内蒙古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的内容与发展进行分析,完善内蒙古大病保险相关政策。方法:收集2012年至今的内蒙古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相关政策文件,并对所收集政策进行文本分析,从政策发展和政策内容两个方面构建二维分析理论框架,对政策演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政策分析发现,内蒙古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存在统筹层次偏低、待遇水平提升乏力及亟需关注困难群体等问题。结论:未来的内蒙古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应提高统筹层次、提升待遇水平和重点关注困难群众。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大病保险 政策分析 内蒙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润喜 冯晓杰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内蒙古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由内蒙古在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城镇化的质量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不足所导致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症施策、多管齐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艳 温翠青 赵欣
内蒙古经济近十年来得到迅速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有拉大趋势。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近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缩小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惠峰 杨子立 范艳存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运行情况,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统计中的对比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现状。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水平较低,基金使用不合理,各盟市之间差异较大;全区整体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虽明显降低,但部分盟市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仍较重。结论:拓宽大病保险资金筹集渠道,提高筹资水平;建立省级统筹,合理设置补偿方案;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大病保险协商谈判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关键词: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支付方式改革 内蒙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虹 张玉玺
随着我国各领域改革的逐步深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分立运行的弊端日益凸显,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因此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在分析山西省医疗保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其他已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省市经验,对山西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管理路径提出了建议,即整合模式选择"双轨制";管理权限归属人社部门;按照"九统一"要求制定整合方案和设计制度。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医疗保险 整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郑先平 巩奕彤 刘雅 吴海波
全面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是继我国实现基本医保制度全民覆盖目标后,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成立,我国医疗保障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也将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文章就新时期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对新形势下优化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制度整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鑫志 谭晓婷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分析2016年起渐次实施的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是否显著改善了农村中老年人健康,以及制度改革对健康影响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有促进作用,提高了农村中老年人基础性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其影响的作用路径在于通过提升农村中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增加了过去一个月中农村中老年人的门诊就医次数,减少了农村中老年人患病未就诊的行为;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部分引发了事前道德风险,导致农村中老年人的体检频率相比于新农合时期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整合的健康效应。研究的政策含义是,现行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可从培养参保居民保健意识,重视预防的角度进一步完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华 李志鹏
利用CHARLS2011、2013、2015三年追踪数据,实证分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改善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的政策效应和医保扶贫的瞄准效果。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这一旨在改善医保公平的重要举措显著降低了农村居民6.57%的因病致贫发生率;对健康较差、患慢性病、中低消费和高医疗费用支出弱势群体的医保扶贫瞄准效果更为显著(7.95%、7.14%、9.23%和7.51%);显著降低了参保人46.57%实际住院自付费用(过去一年最后一次住院),但对高消费群体、门诊和自我治疗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证实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有利于促进医保公平目标实现,建议加强老龄化背景下高患病率的大病慢病患者门诊保障;预防众多亚健康、中等消费和医疗费用支出的准弱势家庭陷入因病致贫境地的风险,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医保质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毛璐 冯红红 王霄彤 柴丽萍 芮东升
目的:定量分析新疆各地州(市)级政府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文件,分析政策工具使用情况,为提高城乡医保整合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提供建议。方法:检索新疆各地州(市)卫生健康委、政府信息公开处关于医保整合的政策文件,以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基于政策工具和实施阶段两个维度对政策文件进行编码、统计分类和分析,分析该地区整合政策的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结果:收集了21份政策文件,编码589条。从政策工具维度来看,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比最高为71.14%,其次为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分别为17.32%、11.54%;从实施阶段维度来看,第1阶段文件条目数占8.83%,第2阶段条目数占31.58%,第3阶段条目数占59.59%。结论:新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文本中环境型政策工具运用最多,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不足。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政策工具 新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妍 徐杰凯
基本医疗保险对缓解相对贫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2015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对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可以显著降低相对贫困发生率,且相对于健康状况一般者,健康状况为好与差的群体的减贫效应更为显著。此外,中介机制研究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可通过扩大居民非医疗消费和金融资产规模两条路径缓解相对贫困。鉴于此,建议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减贫的精确性,关注健康状况一般群体陷入相对贫困的风险,同时合理引导居民投资以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减贫的事前效应。研究结论为基本医疗保险在缓解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相关顶层设计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思路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薛清元 张楠 范艳存
目的:测算内蒙古自治区不同补偿方案下政府与社会的筹资额度,并预测未来5年的筹资额度;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进程中不同补偿方案下政府与社会的筹资能力。方法:运用均值差分GM(1,1)模型模拟预测政府与社会未来一段时间的筹资额度、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估模型等多种方法评估不同补偿方案下的政府与社会的筹资可行性。结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社会这一筹资主体,无论在任何一种补偿模式下,均占据主导地位,且筹资额度增长迅速,2011—2015年,增长幅度均在两倍以上;未来5年,增长幅度高达3倍;同时,经计算"30%门诊+60%住院","30%门诊+70%住院"与"40%门诊+70%住院"这三类补偿方案,政府与社会的筹资可行性较好。结论:政府与社会筹资额度不断增加,面临巨大挑战;在可行性方面,有三类补偿方案较为合理。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 筹资 内蒙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洪灏琪 宁满秀 罗叶
本文基于CHARLS全国调查数据,运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损耗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未整合地区而言,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有效缓解了农村中老年人的行动能力损耗,但并未对其认知能力损耗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年龄分组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制多档"模式抑制了农村中年群体与低龄老人群体的行动能力损耗,而"城乡一档"模式则对农村高龄老人的行动能力损耗产生了抑制作用。无论是"一制多档"模式还是"城乡一档"模式,对不同年龄群体认知能力损耗的抑制效果甚微。基于贫困分组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制多档"模式和"城乡一档"模式均对非贫困组行动能力损耗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但"城乡一档"模式在降低认知能力损耗风险方面呈现出更明显的"益贫"效果,这意味着不同整合模式在抑制不同群体健康损耗方面各具优势。此外,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行动能力与认知能力损耗的抑制效应随实施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总而言之,若要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来破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有差别的城乡医保整合模式,重点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健康资本损耗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平 洪灏琪 宁满秀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数据,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实施对农村中老年人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村中老年人的贫困脆弱性,并且“城乡一档”整合模式的减贫效果优于“一制多档”模式,但在控制个体层面不可观测因素后,“一制多档”模式也显著降低了农村中老年人的贫困发生率。基于年龄分组的异质性表明,“一制多档”整合模式对45~54岁中年人的贫困脆弱性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城乡一档”模式则显著降低了55~64岁群体的贫困脆弱性,但两种整合模式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减贫作用效果甚微;健康状况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中老年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及“城乡一档”的整合模式对健康状况较好的群体有显著的减贫效果;居住模式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及“城乡一档”的整合模式能够显著降低与子女同住的农村中老年人贫困脆弱性,但难以缓解独居群体的贫困脆弱性。此外,本文还发现,整合政策在实施当年以及实施5年及以后年度均产生显著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有效发挥减贫功能,但并未缓解农村高龄、患病以及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贫困脆弱性,亟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重点监测农村弱势老年群体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