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2)
- 2023(1735)
- 2022(1608)
- 2021(1561)
- 2020(1348)
- 2019(3069)
- 2018(2970)
- 2017(5078)
- 2016(3342)
- 2015(3748)
- 2014(3647)
- 2013(3805)
- 2012(3822)
- 2011(3578)
- 2010(3726)
- 2009(3298)
- 2008(3223)
- 2007(2975)
- 2006(2609)
- 2005(2363)
- 学科
- 济(10739)
- 经济(10728)
- 地方(5662)
- 农(5642)
- 业(5413)
- 学(5118)
- 教育(5041)
- 农业(4112)
- 管理(4094)
- 生(4058)
- 研究(3980)
- 方法(3542)
- 研究生(3533)
- 制(3408)
- 数学(3180)
- 数学方法(3127)
- 中国(3009)
- 地方经济(2966)
- 度(2860)
- 制度(2851)
- 服务(2450)
- 企(2350)
- 企业(2350)
- 疗(2326)
- 医疗(2321)
- 害(2103)
- 业经(2083)
- 虫(1917)
- 生物(1837)
- 环境(1753)
- 机构
- 大学(49716)
- 学院(47176)
- 研究(24378)
- 科学(17790)
- 农(17752)
- 中国(15149)
- 济(14705)
- 经济(14149)
- 所(14097)
- 农业(13919)
- 研究所(13130)
- 管理(13015)
- 业大(12674)
- 京(12203)
- 理学(10928)
- 理学院(10608)
- 省(10420)
- 中心(10323)
- 管理学(10196)
- 管理学院(10115)
- 院(9441)
- 农业大学(9180)
- 江(8864)
- 室(8488)
- 范(7838)
- 北京(7752)
- 师范(7699)
- 科学院(7408)
- 实验(7134)
- 业(7113)
共检索到76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白红霞 袁秀英
2004-2005年,先后从呼和浩特地区及达拉特旗、四子王旗、萨拉齐采集健康杨树Populusspp.的叶、枝(包括枝皮和木质部)和干皮,从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351株(其中23株未产生孢子),经显微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7目8科29属。结果表明:杨树不同部位内生真菌在数量、种群分布和优势种群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年龄段杨树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发生规律性变化;不同地理分布区杨树内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群组成存在差异,但又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表4参1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阿拉坦存布尔 曹乌吉斯古楞 包金花 查苏娜 胡红霞 王秀兰
【目的】分析手参[Gymnadeniaconopsea(L.)R.Br.]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探究手参人工栽培、生态种植等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乌株穆沁旗和翁牛特旗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析,并对植株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手参根际土壤呈酸性,富含有机质和速效钾,但少氮低磷,且不同分布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从3个分布区土壤样品中共获得 5125个OTUs,隶属于11门、31纲、65目、161科、158属。在门水平,3个分布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属水平,毛舌菌属(Trichoglossum)、湿伞属(Hygrocybe)、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类群。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3个分布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总体趋势表现为阿鲁科尔沁旗(A1)>东乌珠穆沁旗(D3)>翁牛特旗(W2);Beta多样性指数表明,3个分布区手参的根际土壤真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土壤全钾、全磷、全氮和水分含量可能是影响内蒙古地区的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关键因子。湿伞属(Hygrocybe)和锁瑚菌属(Clavulinopsis)与土壤环境关键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而具有致病特性的肉座菌属(Hypocrea)和镰刀菌属(Fusarium)与土壤环境关键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明确了内蒙古地区分布的手参生长的土壤条件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在3个分布区中,阿鲁科尔沁旗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土壤理化性质对手参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影响较大,其他影响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盼 徐锐 赵国柱 乌志颜 李文臣 马成功
于2012年,对旺业甸林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先后在断木沟、新开坝、六道沟、美林、茅荆坝等地的油松林地,落叶松林地,桦树、山杨天然混交林地及落叶松或油松、桦树、蒙古栎天然人工针阔混交林地等采集标本350余份。多样性分析表明:旺业甸林场野生大型真菌种类较为丰富,共发现大型真菌162种,隶属于2门4纲12目41科79属。依据林型的差异,大型真菌分布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天然混交林、落叶松林、天然人工针阔混交林和油松林;分布种数最多的3个科依次为蘑菇科、红菇科和多孔菌科;调查同时发现内蒙古新纪录种12个,中国新纪录种2个,并在该地发现珍稀野生药用真菌——猪苓,极大丰富了该地...
关键词:
大型真菌 分类 多样性分析 中国新纪录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秀英 白红霞 白玉明
A total of 25 isolates of Alternaria sp.from different localities and host plants were amplified with 6 RAPD primers selected from 50 primers.69 RAPD markers were obtained,62 of them were varied.89.86% of them were polymorphic.The genetic distance and phylogenetic tree were constructed by use of Pop...
关键词:
杨树 内生真菌 链格孢属 RAPD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如华 严东辉 冯小慧 孙晓明
树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是树木健康和树木与环境互作的基础,基于分子可操作分类单元的DNA条形码在揭示微生物多样性上起着重要作用。依据DNA条形码标准和技术,经由来自公共核酸数据库(NCBI)中葡萄座腔菌属及其相关属的ITS序列有效化以及对杨树皮层组织分离培养真菌ITS序列扩增和亲缘关系分析发现,该属真菌是常见的杨树内生真菌,在北京地区的杨树上存在葡萄座腔菌、红葡萄座腔菌和小葡萄座腔菌3个种群,葡萄座腔菌为优势种群,每个种群内也存在遗传分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永 朴春根 郭利民 常聚普 王海明 贺伟 谢守江 郭民伟
为了解健杨94(转基因抗虫杨94)、三倍体毛白杨2个杨树品种干部树皮内生真菌区系及其优势种群的季节变化情况,本研究利用组织分离法从2个杨树品种996块组织中分离内生真菌1 175株,健杨94和三倍体毛白杨分别分离612、563株。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15个属、35个分类单元,包括担子菌1个分类单元,子囊菌34个分类单元。2个杨树品种内生真菌优势种群包括链格孢、葡萄座腔菌、镰孢属真菌、间座壳属真菌等,其中,仅有链格孢、葡萄座腔菌和桑砖红镰孢是两品种共有的优势种群种类,而且优势种群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两品种的内生真菌中,链格孢、葡萄座腔菌是最为常见的优势种群。
关键词:
内生真菌 优势种群 多样性 树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冰冰 刘慧涛 董英山 宋洪伟 林凤起
本文对东北、内蒙古地区茶属果树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有19种、2变种、1变型,并对其特征、特性、生境、分布及利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驯化栽培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果树,东北,内蒙古,开发利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锐 喻芬 李忠洲 李萌凯 陈旭辉 曲波
兰科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其根部内生真菌的共生。为探明羊耳蒜(Liparis japonica)根部内生真菌种类和多样性规律,选取东北地区7个不同地理种群的羊耳蒜植株进行根部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根据形态特征和iTs序列进行种类鉴定及其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共分离到内生真菌9个类群201个菌株,其中大部分菌株属于TuLasneLLa和sordariomyceTes真菌,在所调查的地理种群中均有分布,而其余7类真菌为稀有属。不同地理种群羊耳蒜根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cBs种群分离得到的真菌类群较少。各地理种群根部内生真菌的类群数量和多样性均与羊耳蒜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推测内生真菌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利沙 韦继光 云朝光 杨秀好 罗基同 黄松殿
【目的】对广西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苏木科、木兰科和桃金娘科共16种植物的内生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种类多样性进行调查,为进一步了解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的组成及开展内生拟盘多毛孢代谢产物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块分离法和分子技术分析内生拟盘多毛孢与植物种类、分离部位和分离季节的相关性。【结果】从苏木科、木兰科和桃金娘科16种植物中共分离得到89株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经形态学鉴定为11个种。桃金娘科中的白千层、假多瓣蒲桃,苏木科的银珠、中国无忧花分离得到的拟盘多毛孢种数分别为8,6和8,6种,是拟盘多毛孢定殖种类最多的植物;银珠内生拟盘多毛孢定殖率最高,为2.86%。内生拟盘多毛孢在植物枝条的定殖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维宏 韩文雄 杨波 孟维康 柴海亮 马懿敏 张占胜 王利峰 王艳 王明圆 张姗 丁玉林 王金玲 吉林台 王凤龙 赵丽 刘永宏
【目的】副结核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入必须报告的《OIE疫病、感染及侵染名录》,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引起多种反刍动物慢性、增生性肠炎,感染动物通过肠道间歇性排菌而成为养殖场的持续传染源,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其病原体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属于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阳性菌,为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包括S型(羊型,细分为Ⅰ型、Ⅲ型和骆驼型)和C型(牛型、Ⅱ型,包括B型(野牛型))。有研究表明,各亚型MAP无宿主特异性,但具有地域性,内蒙古作为国内该病的首发地区,获得并准确鉴定内蒙古地区MAP菌株亚型及基因特征,对副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意义重大。【方法】对内蒙古地区来源的28份MAP阳性的羊源病料进行MAP分离培养,菌落Ziehl-Neelsen染色,染色阳性菌扩繁,提取扩繁菌液基因组DNA,进行IS900基因、IS1311基因和DMC基因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IS1311基因PCR产物进行Hinf I和Mse I双酶切鉴定。【结果】28份样品经过7—12周培养,共有9支培养基长出菌落,菌落半透明乳白色、表面光滑。挑取单菌落进行抗酸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呈不规则(单个或分枝状)、红染的细短杆菌,符合分枝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及抗酸染色特性。9株分离菌IS900、IS1311和DMC基因PCR扩增产物均与目的基因片段预期大小一致。确定了本研究9株分离株均为MAP菌株,分别命名为MAP-NM1至MAP-NM9。DMC基因扩增产物大小为310bp,符合Ⅱ型MAP特征;IS1311基因扩增产物经HinfⅠ和MseⅠ双酶切,本研究9株MAP均得到4条目的条带,与Ⅱ型MAP一致;IS1311基因测序结果与S型、C型、印度野牛型和美国野牛型MAP代表株对照分析显示,9株MAP IS1311基因片段的64、65、68、223、236、422、527、628位碱基位点符合C型和B型MAP特征;IS900基因测序结果序列分析显示,9株MAP IS900基因片段第169位及第216位碱基分别为C(胞嘧啶)和A(腺嘌呤),符合Ⅱ型和Ⅲ型MAP特征;17株来自GenBank数据库的MAP IS900基因参考序列与本研究9株分离株IS900基因系统进化树显示,本研究9株MAP均划分于Ⅱ型MAP分支;3个基因测序结果进行Blast在线分析,与本研究所得分离株同源性最高的参考序列均为Ⅱ型MAP,且同源性均高于98%。综上所述,本研究9株MAP分离株均为Ⅱ型MAP。【结论】首次分离得到内蒙古地区羊源Ⅱ型MAP菌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秀英 白红霞 白玉明 呼达古拉 刘俊霞
从健康杨树植株的叶(芽)、皮、枝中分离获得154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归属于3个目、5个科、13个属中。利用两点对峙培养拮抗试验、孢子萌发试验和人工接种试验,从中筛选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拮抗菌。试验结果表明所获内生真菌(4属)菌株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sp.)的菌株拮抗效果表现最明显。青霉菌可迅速对病原菌菌落包围、覆盖,从而使植物病原菌生长受到抑制,孢子萌发试验中,3 d的培养滤液就可对病原菌孢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生防潜能。
关键词:
杨树 内生真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婧 杨琦 李钢 徐静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河口地带的耐盐植物群落,分布在南纬30°与北纬30°之间,具有盐胁迫、高矿物组成、强还原性、频繁的潮汐等特征,也使植物对营养、空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特殊生境使红树林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必然会造成不同于其他生态系统的良好生物活性、独特化学结构的活性功能分子。红树属是红树林植物中分布较广泛的一个属,包括8个种,分别是红海榄、红树、红茄苳、美洲红树、Rhizophora harrisonii、R.racemosa、树冬红树和萨摩红树。迄今为止,从红树属分离出内生真菌类群已达23目41科64属,其中对拟盘多毛孢属、青霉属和毛霉属的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的最为广泛;从红树属内生真菌中分离鉴定出195种天然产物,包括生物碱类、萜类化合物、香豆素类、色酮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杂氧蒽醌类化合物、肽类、酚酸类化合物、内酯类等化合物,从红树属植物中发现许多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从中国南海红树林红茄苳内生拟盘多毛孢真菌中发现一系列罕见的具有亲脂性取代基的新色酮类化合物pestalotiopsones A-F (107—112),从拟盘多毛孢属JCM2A4中发现2个具有柔性结构的补身烷型倍半萜-环青霉醛酸的新骨架化合物pestalotiopens A和B (83, 84)。此外,许多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抗菌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如化合物pestalpolyol 1(119)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为4.10μmol·L~(-1)。从内生真菌毛霉QEN-189中分离到的吲哚生物碱rhizovarins A,B和F(46, 47, 50)对肺癌细胞A549抑制作用强,IC_(50)值分别为11.5、6.3和9.2μmol·L~(-1),对白血病细胞HL-60有强抑制作用,IC_(50)值为9.6、5和7μmol·L~(-1)。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尚英 张洋 刘爱荣 徐同
以红树林植物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和秋茄Kandelia candel为对象,研究了2种植物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红海榄和秋茄的枝、叶中分别分离到内生真菌30株和27株,内生真菌的优势属分别是茎点霉属Phoma和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同种植物的枝和叶中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差异显著;红海榄和秋茄内生真菌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7890和1.7473,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5260和0.5302。2种红树林植物的内生真菌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琴 邹凯 陈爱佳 郭雪 刘学端 梁伊丽
以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长的9株(3组)不同树龄银杏为研究对象,应用Illumina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银杏叶片组织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群落结构与组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着树龄的增加,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增大;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绝对优势菌门;曲霉属(Aspergillus)、假丝酵母属(Candida)、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等真菌为银杏叶内生真菌群落优势菌属;通过对银杏叶黄酮含量进行检测,发现不同树龄银杏叶的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树龄的增加,3种黄酮醇苷(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含量均呈递减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环境因子,可能通过影响优势菌门子囊菌中优势菌属的定殖与生长对内生真菌群落的形成与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华 刘俊富 赵安香
本文选取内蒙古5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认知和教师对文化基础课的看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内蒙古 高职院校 文化基础课 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