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2)
2023(2817)
2022(2326)
2021(2155)
2020(1855)
2019(4006)
2018(3910)
2017(7579)
2016(4276)
2015(4402)
2014(4431)
2013(4290)
2012(3987)
2011(3599)
2010(3518)
2009(3061)
2008(3154)
2007(2796)
2006(2234)
2005(2062)
作者
(13635)
(11494)
(11182)
(10791)
(7142)
(5678)
(5046)
(4600)
(4139)
(4100)
(3966)
(3750)
(3738)
(3705)
(3619)
(3611)
(3460)
(3263)
(3255)
(3061)
(3029)
(2810)
(2726)
(2706)
(2626)
(2452)
(2442)
(2421)
(2419)
(2391)
学科
(14082)
经济(14064)
(11480)
管理(10383)
(9141)
企业(9141)
方法(7441)
数学(6608)
数学方法(6515)
(4658)
(4567)
(3751)
中国(3496)
(3396)
(3288)
财务(3284)
财务管理(3277)
企业财务(3217)
(3025)
银行(3008)
技术(2938)
(2921)
金融(2921)
(2873)
业经(2721)
农业(2436)
理论(2379)
(2379)
贸易(2379)
(2334)
机构
大学(59274)
学院(59000)
研究(22359)
(21655)
经济(21187)
管理(19703)
理学(17474)
理学院(17182)
管理学(16730)
管理学院(16619)
科学(16144)
(16003)
中国(15700)
农业(13060)
(12555)
(12244)
业大(12207)
研究所(11716)
(10792)
中心(9870)
财经(8882)
农业大学(8420)
(8184)
(8158)
(7789)
(7741)
科学院(7621)
北京(7481)
(7410)
(7267)
基金
项目(43623)
科学(33865)
基金(32550)
(30790)
国家(30580)
研究(27240)
科学基金(25033)
自然(17942)
自然科(17570)
自然科学(17563)
自然科学基金(17272)
社会(17253)
基金项目(17197)
(16717)
社会科(16404)
社会科学(16397)
(15131)
资助(13375)
教育(12492)
重点(10413)
计划(9974)
(9548)
编号(9345)
(9152)
(9128)
(8932)
科研(8892)
科技(8842)
创新(8652)
(8432)
期刊
(20798)
经济(20798)
学报(15500)
研究(15126)
(14548)
科学(12257)
中国(11576)
大学(10559)
学学(10274)
农业(9795)
(8603)
管理(7043)
(5694)
(5540)
金融(5540)
教育(4947)
财经(4557)
业大(4521)
(3905)
(3895)
农业大学(3854)
经济研究(3782)
技术(3687)
中国农业(3284)
科技(3255)
业经(3105)
林业(2956)
问题(2773)
自然(2627)
资源(2484)
共检索到81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书兴  王云平  王筱  李心  王学敏  赵威  
为筛选出在半干旱地区适应性强、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Zea mays)种质资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内蒙古赤峰市种植的10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10个青贮玉米品种中,生物产量表现最好的是‘豫青贮23’,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71 085.5和53 720.9 kg·hm~(-2);株高表现较好的是‘京九青贮16’和‘豫青贮23’,分别是316.7和314.4 cm;穗位高变化在92.0~173.9 cm,品种‘XY1225’的穗位最高;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京科932’,达到10.28%;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最低的皆为‘屯玉358’。淀粉含量较高的是‘屯玉358’和‘北农青贮208’,分别为33.98%和33.53%。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屯玉358’、‘北农青贮208’和‘铁研53’在当地的综合表现最好,这3个品种可作为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在当地推广种植,解决当地气候干燥导致家畜青绿饲料供应不足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超  吴瑞芬  
针对目前内蒙古地区农业保险业的现实需求,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防灾减灾等的重大科技需求,急需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技术服务,实现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定量分析和动态评估。为了填补内蒙古干旱风险区划研究的空白,文章针对内蒙古玉米的作物特性进行研究,利用119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的温度、降水、日照、相对湿度、风速等观测资料,综合考虑了致灾因子和承载体的地域特性,建立了内蒙古玉米气候区划、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气候生产潜力、气候适宜性5个方面的干旱风险评估指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各指标进行重分类和叠置分析,确定内蒙古玉米干旱风险动态评估分级指标体系,对内蒙古2011~2013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淑萍  魏建伟  游永亮  谢俊良  卜俊周  彭海成  岳海旺  王雪征  
为筛选适宜海河低平原种植的优良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4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品质及抗逆性筛选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株高、穗位高度分别为246.7322.8 cm和86.2148.9 cm,雅玉青贮79491株高最高,郑单958株高最低;参试品种生物产量为14.4622.19 t/hm2,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15%外,其他11个玉米品种各项测定指标符合国家分级标准,青贮品质达2级以上,其中恩喜爱298、中农大青贮Y4515、辽单青贮625和巡青518等4个杂交种符合国家青贮品质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哲  孙占祥  张燕卿  郑家明  郝卫平  司鹏飞  
为促进东北半干旱区旱作农田持续增产以及秋覆膜技术的推广,以玉米郑单958为试材,在农业部阜新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的定位试验地,设置了裸地种植(B),春季覆膜种植(SM)和秋季覆膜种植(AM)3个处理,研究覆膜处理对玉米的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能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籽粒产量,其中,AM处理优势明显,可以增加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促进干物质积累;2014年的籽粒平均产量达14 280 kg/hM2,较SM处理和B处理分别高18.76%和14.51%,增产的原因是穗长、穗粗、粒数、百粒重均大于其他2个处理;2015年的籽粒平均产量达12 1...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邢维芹  王林权  李生秀  
通过大田试验就半干旱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肥的空间耦合 (水肥异区、水肥同区、固定灌水、交替灌水 )对夏玉米的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对某些生理指标的测定 ,探讨了影响产量的原因。结果表明 ,与常规灌水施肥方式相比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不同水肥空间耦合灌水量减少一半 ,籽粒产量下降 7%— 16% ,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光合速率、蒸腾效率明显增加 ,而叶面积、蒸腾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其中以水肥异区交替灌水的产量降低最小 ,表明这是非充分灌溉条件下较好的一种水肥耦合形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炳南  朱凤文  杨威  
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在乾安和前郭县选用15hm2耕地采用滴灌灌溉、地膜覆盖、大垄双行、高产品种、合理施肥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变雨养农业为雨养农业和设施农业相结合的现代农业,达到了节水、高产、高效的目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前   秦裕波   孙博   王蒙   孔丽丽   尹彩侠   徐晨   刘志全  
旨在研究不同磷钾肥施用方法对东北半干旱区滴灌玉米生长发育、磷钾养分吸收和利用及产量的影响,明确滴灌玉米磷钾滴施时期和次数,为东北半干旱区玉米磷钾滴灌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018—2019年在吉林松原,以翔玉998为试验材料,设置P0(不施磷处理)、K0(不施钾处理)、P1(磷肥100%基施、钾肥50%基施,50%钾肥分3次追施)、K1(钾肥100%基施、50%磷肥基施,50%磷肥分4次追施)、P1K1(磷钾肥100%基施处理)和P4K3(50%磷钾肥基施,剩余50%磷肥分4次追施、50%钾肥分3次追施)6个处理。结果表明:磷肥分次滴施(P4K3)处理与P1相比,玉米产量提高4.2%,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6.8%(P<0.05),花后磷素积累增加33.3%(P<0.05),显著提高磷肥当季回收率21.6百分点和磷肥农学效率28.5%。钾肥分次滴施(P4K3)处理与钾肥一次基施(K1)处理相比,玉米产量提高3.5%,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5.1%(P<0.05),钾肥当季回收率和钾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4.9百分点和53.5%;磷钾分次滴施处理与磷钾一次性基施相比,玉米产量提高5.0%,花后磷素吸收量增加26.3%,磷肥当季回收率和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9.5百分点和32.6%;钾肥当季回收率和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5.2百分点和95.5%。在滴灌条件下,磷钾肥分次滴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还可以促进花后养分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综合考虑,磷钾分次滴施(P4K3)处理是较为适宜大田生产的滴灌施肥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军红  柴强  李玲玲  张仁陟  牛伊宁  罗珠珠  蔡立群  
【目的】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有限降水持续高效利用为目标,研究不同覆膜方式下连作玉米(Zea MayL.)的产量表现和水分利用特征,揭示其增产机理,明确不同覆膜方式下有利于土壤水分持续高效利用的连作年限,为试区高产、水分高效持续利用型玉米连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量化连作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年际平衡关系、产量稳定性;以持续高产和收获期不发生土壤干燥化为依据,确定适用于不同覆膜方式的玉米连作年限。【结果】3年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具有良好的保墒、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利于协调关键生育时期土壤-作物的水分供需关系,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与半膜平作处理相比,全膜双垄沟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晨  李前  赵洪祥  边少锋  刘冰  白子裕  姚斌  王洪君  王俊鹏  历艳璐  张治安  
【目的】系统研究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水分利用特性对灌溉的响应,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提供有效的灌溉方式。【方法】2016-2017年,采用2年的大田试验,以华农887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置T1、T2、T3和CK 4个灌溉处理,其玉米生育期内灌溉定额分别为200,120,40和0 mm,研究灌溉定额对玉米不同时期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及产量形成因素、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T1处理2个玉米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表观叶肉导度(AMC)在玉米4个发育时期中均显著高于CK,气孔限制值(Ls)均呈CK>T3>T2>T1的变化趋势。T1处理的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合效率(F_v/F_m)、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在灌浆期和乳熟期中均显著高于CK;T1处理的光化学猝灭(qP)显著性高于CK,非光化学猝灭(NPQ)在灌浆期和乳熟期显著性低于CK。T1与T2处理间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均无显著差异。灌溉定额条件下,2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百粒质量显著高于CK。各灌溉处理玉米的耗水量表现为T1>T2>T3>CK;T2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华农887和先玉335 2个玉米品种在2016年分别达到26.69和29.11 kg/(mm·hm~2),2017年分别达到33.29和26.41 kg/(mm·hm~2)。【结论】在吉林省半干旱区水分是限制玉米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有效灌溉保持了叶片较旺盛的光合生理代谢水平,为其干物质生产奠定了生理基础,在生育期内灌溉定额为120 mm时,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生理特性均表现最佳,120 mm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最佳灌溉定额。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筱  李夺  潘翔磊  陈菲儿  梁庆伟  王学敏  
为筛选适宜半干旱区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e)品种,本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于2020年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试验站种植10个燕麦品种,测定其乳熟期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燕麦品种的株高为61.10~121.76 cm,鲜草产量为15 757.87~37 685.50 kg·hm~(-2),干草产量为3 443.67~6 425.91 kg·hm~(-2),在内蒙古赤峰地区,10个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最高的是‘甜燕1号’,干草产量最高的是‘白燕3号’。2)不同燕麦品种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分别为11.75%~15.45%、50.69%~53.42%和26.82%~32.65%,‘青海甜燕麦’和‘甜燕1号’达到特级干草标准。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甜燕麦’和‘甜燕1号’是表现最好的两个品种,且适合在内蒙古赤峰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德新  巴秀廷  赵剑民  
饲料及其营养,是畜牧业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无棣县7.8万头大牲畜的饲草中,玉米秸秆占60%左右。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棉田面积不断扩大,1987年植面20万亩,1990年植面50.7万亩,饲草资源明显减少。加之玉米秸秆适口性差,消化利用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后猛  张允刚  李强  马玺  杜占春  王欣  唐维  李秀英  马代夫  
为研究甘薯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长适应性,选用优质食用、淀粉、特用等40多个甘薯新品种(系),从中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甘薯新材料。结果表明,在达拉特旗地区,试验①中所选甘薯材料间的单株结薯数和薯块干率差异达到1%的显著水平,淀粉产量差异达到5%的显著水平;淀粉、还原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在品种(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还发现薯块干率与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显著负相关,而与淀粉含量正相关程度也较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从试验①和试验②中,共筛选出徐薯28、徐076008、徐065922、徐060314和徐071419等16个中高代材料在达旗当地过冬保存,以期于下年在内蒙古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田应学  马培杰  李亚娇  吴佳海  牟琼  熊文康  张忠贵  韩永芬  
为寻求青贮玉米(Zea mays)栽培中品质改良、产量升高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在贵州松桃县九江乡试验地以青贮玉米(郑青贮1号)和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为研究材料,于青贮玉米行距间套种不同行数的拉巴豆,共设3个处理玉米不套作(A_0)、1行玉米+1行拉巴豆(A_1)、1行玉米+2行拉巴豆(A_2),研究多行拉巴豆套种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巴豆行数的增加,青贮玉米产量、粗蛋白、粗灰分、叶长、全氮、全磷和全钙含量均显著增高(P 0.05)。不同套种处理后,青贮玉米的产量、粗蛋白、粗灰分、N、P、Ca、Mg、无氮浸出物和叶片数9个性状变异较大,变异系数10%~32.9%。青贮玉米与拉巴豆套种表现出较强的套种优势。因此,在生产中为提高产量,增加套种优势,宜采用青贮玉米与拉巴豆套种行数比为1∶2模式。但是鉴于粗灰分含量在此处理下最高,还需在今后的试验中对套种处理做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郑美  李娟  王玉芬  白岚方  张德健  
为探究内蒙古高原(东华北地区)玉米(Zea mays)青贮时间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确定最适玉米青贮用品种及青贮时间,促进畜牧业发展。选用‘先锋38P05’、‘先玉1409’、‘海玉11’、‘利合228’和‘A6565’ 5个品种,设置青贮0、15、30、45、60和90 d,测定其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各品种青贮30 d后pH小于4.00;青贮过程中不同品种间乳酸(LA)、乙酸(AA)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先玉1409’青贮45 d的LA最高占鲜物质(FM)的6.18%。各品种青贮45 d后营养成分变化趋于稳定;青贮90 d后‘先玉1409’的干物质(DM)、粗脂肪(EE)和相对饲喂价值(RFV)最高,干物质为21.73%, EE和RFV分别占干物质(DM)的5.43%、170.36%,粗蛋白(CP)损失率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CP损失率为36.63%,ADF占干物质的23.21%。综上,玉米青贮45 d后品质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内蒙古高原(东华北地区)选用‘先玉1409’作为青贮原材料,青贮效果最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继兵  孙占祥  蒋春光  刘志  郑家明  冯良山  
【目的】春玉米是辽西地区的主要作物,其整个生育期需水量较多,但该区降水资源短缺且降水变率大,时空分布不均,有限降水难以满足春玉米高产稳产所需。垄膜沟种可有效汇集天然降水,提高降水资源化程度,开展相关研究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该区有限的自然降水,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促进玉米稳产高产。【方法】2007—2013年在辽宁朝阳地区进行玉米垄膜沟种微集雨种植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玉米产量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垄膜沟种(沟内不覆盖,T1)、垄膜沟覆秸秆(T2)、垄膜沟覆膜(T3)和传统种植(CK)4种处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传统种植为垄沟种植,行距50 cm,垄膜沟种方式为沟垄相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