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6)
- 2023(8595)
- 2022(7374)
- 2021(6466)
- 2020(5686)
- 2019(12877)
- 2018(12514)
- 2017(24394)
- 2016(13305)
- 2015(15174)
- 2014(15502)
- 2013(15655)
- 2012(15008)
- 2011(13983)
- 2010(14178)
- 2009(13388)
- 2008(13177)
- 2007(12147)
- 2006(10685)
- 2005(9747)
- 学科
- 济(83327)
- 经济(83272)
- 管理(35301)
- 业(31472)
- 方法(30999)
- 数学(27916)
- 数学方法(27733)
- 企(23888)
- 企业(23888)
- 地方(21564)
- 中国(17196)
- 农(16952)
- 学(15850)
- 地方经济(14515)
- 财(13921)
- 业经(13862)
- 农业(11620)
- 贸(11181)
- 贸易(11178)
- 环境(11144)
- 制(10990)
- 易(10710)
- 和(10363)
- 融(9810)
- 金融(9808)
- 银(9087)
- 银行(9066)
- 经济学(8689)
- 行(8687)
- 发(8477)
- 机构
- 大学(208174)
- 学院(207759)
- 济(98293)
- 经济(96404)
- 管理(76121)
- 研究(76018)
- 理学(65197)
- 理学院(64370)
- 管理学(63343)
- 管理学院(62938)
- 中国(56306)
- 科学(46150)
- 京(43505)
- 财(41151)
- 所(39857)
- 研究所(36231)
- 农(35539)
- 中心(34070)
- 财经(33121)
- 经济学(32123)
- 江(31848)
- 业大(30025)
- 经(29820)
- 经济学院(28801)
- 农业(28076)
- 北京(27505)
- 范(27387)
- 师范(27156)
- 院(26565)
- 州(24737)
- 基金
- 项目(133239)
- 科学(104564)
- 研究(96557)
- 基金(96470)
- 家(84000)
- 国家(83354)
- 科学基金(70326)
- 社会(62946)
- 社会科(59676)
- 社会科学(59656)
- 省(52026)
- 基金项目(51016)
- 划(43791)
- 自然(43717)
- 教育(43446)
- 自然科(42622)
- 自然科学(42608)
- 自然科学基金(41844)
- 资助(39565)
- 编号(38572)
- 成果(31373)
- 发(31199)
- 重点(30698)
- 部(29855)
- 创(26886)
- 课题(26866)
- 国家社会(26441)
- 发展(25547)
- 科研(25486)
- 创新(25364)
- 期刊
- 济(113909)
- 经济(113909)
- 研究(63261)
- 中国(37353)
- 学报(32020)
- 农(31776)
- 财(31775)
- 科学(29632)
- 管理(26378)
- 大学(23490)
- 学学(22412)
- 农业(21177)
- 经济研究(19297)
- 技术(18301)
- 融(18113)
- 金融(18113)
- 财经(17375)
- 教育(16376)
- 业经(16174)
- 经(15120)
- 问题(15038)
- 技术经济(12867)
- 统计(11958)
- 贸(11442)
- 业(11212)
- 商业(10421)
- 策(10410)
- 世界(10279)
- 资源(10180)
- 经济问题(9749)
共检索到312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郝晓燕 文宗川
本文认为,以"羊、煤、土、气"等资源优势而闻名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速度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呼包鄂地区尤为突出,但区域内12个盟(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却呈现加大趋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渐明显。文章提出,第一,强化区域经济增长极间的协同效应,鼓励和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落后地区流动,加快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第二,推动蒙东地区项目主导型工业经济的发展;第三,加快落后地区的企业变革,引导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鼓励企业并购和资源整合行为,实现企业优势互补;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战略,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遵循"重点突出、均衡发展"的原则确定区域差...
关键词:
内蒙古 区域经济差异 单一指标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芳 宋玉祥 王文刚
运用锡尔系数分解法,借助SPSS16.0和arcgis9.3软件系统地分析了内蒙古自1987年以来区域经济的时空差异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内蒙古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在逐渐扩大,2005年后呈急剧扩大趋势;在空间上蒙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蒙东和蒙西;从分解分析来看,区内三大地带内和地带间差异都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地带间差异是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已经达到了限制经济发展的程度,形成差异原因包括资源、市场、政策和全球化等因素。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锡尔系数 内蒙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甄江红,赵明,周瑞平,成舜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文章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101个旗县市区及12个盟市两个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判,分析其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及成因,初步划分区域经济类型。
关键词:
内蒙古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评价 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宏亮 郝晋珉 管青春 张益宾 祖健 王锦
以城镇土地经济密度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模型分析了内蒙古12个盟市2004—2014年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特征。研究表明:1)内蒙古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显著。总体上看,各盟市城镇土地经济密度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盟市间差异明显;2)内蒙古城镇土地经济密度总差异呈现上下波动略有降低的趋势,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城镇土地经济密度呈逐步缩减趋势,东部地区较为稳定,内部差异是导致全区总体差异变化的重要原因;3)研究期间,内蒙古城镇土地经济密度σ收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智惠 梅连杰 侯安宏 逄焕成
从农业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入手,文章以内蒙古12个盟(市)为研究样本,从农业资源、农业生态压力、农业生态保护、农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等5个方面,选择18个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权重,测算农业资源利用综合指数,分析各盟(市)农业资源利用的差异,进而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辨别内蒙古农业资源利用的区域相似性。结果表明:(1)从农业发展因子得分来看,通辽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及兴安盟分别为1.870、1.275、1.136及0.165,是内蒙古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农业资源保护的核心区域;(2)从草地利用因子得分来看,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及阿拉善盟分别为1.834、1.3...
关键词:
内蒙古 农业资源利用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才 王晓芳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组成的东北经济区,是我国最早形成并在结构上相对完整的大经济区,有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天然条件和深厚基础。加强四省区跨区域合作是东北振兴规划的延伸与具体化,是实施东北振兴规划的重点。东北三省与蒙东省际合作的主要领域:能源领域、原材料领域、加工工业领域、科技文化领域、地区中心城市间合作、跨省际的生态环境与流域治理合作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恩和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在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拥有多方面的优势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已取得重大进展。为了积极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内应进一步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 ,继续改善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软环境 ,加大外贸体制改革的力度 ,对外应继续扩大同东北亚国家的贸易 ,注重增加外资额 ,并提高利用效率 ,以确保同国外经济合作的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 杨存栋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引入物理学耦合协调度概念,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选取22项能反映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4-2014年内蒙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内蒙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不断改善,已经从2004年的极度失调,经过十年的调整,一直发展到2014年的良好协调。纵观内蒙古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提升过程中,有4条内在作用机制促进了两者的协调,分别为:政策引导作用明显,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优
关键词:
内蒙古 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 杨存栋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引入物理学耦合协调度概念,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选取22项能反映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4-2014年内蒙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内蒙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不断改善,已经从2004年的极度失调,经过十年的调整,一直发展到2014年的良好协调。纵观内蒙古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提升过程中,有4条内在作用机制促进了两者的协调,分别为:政策引导作用明显,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优势,转化为旅游业发展基础;旅游业竞争力提升,反哺区域经济以及区域带动作用明显,发展旅游业积极性提升。
关键词:
内蒙古 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乌敦 李百岁
文章从城市化的丰富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合指标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聚类分析法等,对内蒙古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显著,整体上呈偏中西部高、东部低的宏观分布格局和"呼包鄂"金三角区综合城市化水平凸起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人口、地域、基础设施等的发展、集聚、优化角度,将内蒙古综合城市化水平梯度划分为五个区,即相对高度综合城市化区(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经济—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区(乌海市)、综合水平较高新城市化区(鄂尔多斯市)、人口—产业结构城市化区(阿拉善盟)和低城市化区(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通辽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
关键词:
内蒙古 城市化水平 定量分析 地域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峰 王桥 王文杰 申文明 罗海江 刘晓曼
本文基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00年两期共10景Landsat TM/ETM+影像,通过解译,生成土地利用图,对内蒙古森林草原交错带各旗市的近15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耕地明显增加,草地和林地呈减少趋势,反映出研究区开垦和砍伐现象严重;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林地转为草地主要在新巴尔虎左旗,草地转化为耕地主要发生在鄂温克自治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上要区别对待;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研究区内景观破碎度增加,内部生境更容易遭受外部的侵袭干扰;生境质量下降。两期土地利用变化结果总体上以耕地增加,各种土地类型流向耕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趋动力为人口总数...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范文娟 张心灵
GDP、上市公司净资产,代表地区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发展能力。文章建立了内蒙古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对1994~2007年内蒙古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检验表明,内蒙古上市公司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内蒙古 上市公司 经济增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满喜
根据数量经济原理 ,用柯布 -道格拉斯 (Cobb -Doglus)生产函数 ,对内蒙古农业投入与效益的主要经济指标建立数学模型 ,讨论农业投入与效益的现状 ,研究投入与效益的数量关系 ,并提出了提高旱地农业投入效益的设想
关键词:
农业投入 效益 数量经济 经济指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百岁,阿如旱
产业结构调整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能否科学地确定主导产业群事关内蒙古能否在 2 1世纪成为我国北方重要支点 ,而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建立在比较优势分析基础上。本文在建立评价产业优势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得出各产业的比较优势度 ,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其结果与内蒙古在 2 1世纪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和稀土研究与开发基地的战略目标一致 ,从而为内蒙古组建主导产业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内蒙古 工业经济 比较优势度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