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4)
2023(14179)
2022(12247)
2021(11478)
2020(9434)
2019(21736)
2018(21825)
2017(41967)
2016(22576)
2015(25419)
2014(25388)
2013(25338)
2012(23532)
2011(21495)
2010(21654)
2009(19801)
2008(19131)
2007(17022)
2006(15375)
2005(13633)
作者
(66406)
(55426)
(54692)
(51762)
(34822)
(26544)
(24681)
(21885)
(20967)
(19665)
(18699)
(18659)
(17459)
(17441)
(16852)
(16730)
(16324)
(16171)
(15738)
(15579)
(13878)
(13826)
(13368)
(12756)
(12402)
(12348)
(12282)
(12203)
(11232)
(10985)
学科
(99108)
经济(99011)
(67071)
管理(57884)
(48720)
(44162)
企业(44162)
方法(36856)
农业(32636)
数学(31652)
数学方法(31327)
中国(28425)
地方(26385)
业经(24979)
(19871)
(19414)
(17676)
(16845)
贸易(16831)
(16336)
(16268)
技术(15511)
环境(15289)
(15137)
银行(15096)
(14581)
(14503)
金融(14502)
(14304)
理论(14047)
机构
学院(322286)
大学(319612)
(130623)
管理(128581)
经济(127766)
研究(113011)
理学(111011)
理学院(109783)
管理学(108052)
管理学院(107483)
中国(85385)
科学(70391)
(69780)
(69162)
(57315)
(55839)
业大(54245)
农业(53444)
研究所(52044)
中心(51758)
(48333)
(44283)
财经(44164)
北京(43907)
师范(43904)
(40281)
(40237)
(39399)
经济学(36673)
经济管理(35760)
基金
项目(219094)
科学(171801)
研究(163651)
基金(156692)
(136148)
国家(134890)
科学基金(115298)
社会(101968)
社会科(96193)
社会科学(96167)
(87152)
基金项目(84107)
自然(73670)
教育(72961)
(72256)
自然科(71879)
自然科学(71866)
自然科学基金(70551)
编号(69169)
资助(63198)
成果(55661)
(51489)
重点(48590)
(47853)
课题(46810)
(45384)
创新(42237)
发展(41431)
国家社会(41159)
科研(41020)
期刊
(153613)
经济(153613)
研究(96023)
(71008)
中国(67691)
学报(51139)
科学(48547)
农业(48392)
管理(44475)
大学(39183)
(38445)
教育(37720)
学学(36938)
(31586)
金融(31586)
业经(30679)
技术(28136)
(23081)
经济研究(21767)
问题(20977)
财经(20111)
图书(17431)
(17034)
科技(16487)
(16335)
技术经济(16001)
理论(15687)
资源(15620)
世界(15315)
农业经济(15179)
共检索到486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海山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海山(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呼和浩特010000)1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组成要素分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北部牧业带与南部农业带之间,是一条由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向东延伸至大兴安岭北端东南侧的狭长地带,地形结构以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修长柏  薛河儒  刘秀梅  
本文以详细资料分析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的农村贫困现状、主要问题、致因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反贫困的措施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凯  马明  
通过图形分析与数字量化的方式,辨析聚落空间形态。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空间中的43个聚落进行整合与比较,量化形状指数以及聚落空间分维值进而梳理聚落空间特点。结果表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聚落斑块空间具有相似性,聚落空间主要受到环境影响而形成以中小型带状聚落为主的空间形态。由于受到该地区降水及地貌的影响,聚落呈现明显的"亲水性"。聚落在选址营建时依附于河流走向进行建设,形成"人-地-水"的有机整体。聚落外围空间不丰富,空间尺度单一,整个聚落空间的外部离散度差异都不大。该地区聚落的公共空间结构化程度相对较弱,表现出聚落外部空间较强的功能性与较弱的文化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贺贺  祁晓慧  乔光华  蔡祺  
[目的]在宏观政策、行业动向、发展路径和市场环境等均发生全新转变的情境下,分析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产的演替规律,合理规划农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成为关乎农牧交错地带实施乡村振兴成败的重要环节。[方法]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化德县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方法,梳理农牧业资源配比优劣,外部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农牧产业发展提供分析思路。[结果]突出绿色和健康的产业发展理念,以生态化、集约化、链条化、智慧化、品牌化和融合化为原则,打造现代种植业产业链和现代养殖业产业链,创新发展现代农牧业服务产业链,形成现代健康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结合本地资源环境基础和“三区三线”约束,打造“两轴”“五区”和“多极”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结论]通过对化德县农牧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明确农牧交错地区农牧业发展应走现代产业要素集聚、产业融合与循环农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采取以城关镇为中心,现代农牧业融合区为外围圈层,农牧业专业化增长极点状相间分布,产业发展要素集聚程度向外围递减的“类杜能圈”空间结构,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县域农牧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相伟  丁四保  
本文立足于"内化"自然地理要素的方法定量评价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各种要素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作用(正向为能力、负向为成本)平衡结果,表征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认为现阶段其可持续发展成本主要为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成本,并对此进行了成本核算。研究表明,这种成本的地域分布规律不明显,但时间轴上具有累积放大的特点,需要及时治理,并提出了优先进行退耕还草和草原抚育、成本"外溢"等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其友  张燕卿  唐曲  陶陶  
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发展态势和主要制约因素基础上,探讨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配置目标、模式及其技术和制度保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课题组  刘国建  
近年来,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服务"三农"工作的深入推进,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以农业银行内蒙古赤峰分行为例,在总结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银行开展农牧户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业银行持续做好农牧户金融服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包利民  杜富林  原英  
近年来 ,内蒙草地退化严重 ,直接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也对内蒙经济及广大牧民的生活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探讨今后内蒙草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 ,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涛  傅小锋  
生态脆弱区是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的地区,是可持续发展领域重点研究地区之一。实现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综合测度。以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东北农牧交错区为例,运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阜新、通辽、赤峰等典型样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对引致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对1990年和2002年两个不同时段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与环境状况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经济发展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保证,社会、人口、科技子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东北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几点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桩  
<正>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牧区、半农半牧区(以下简称农村牧区)均属于农村范畴,包括我国13个省(区)的268个牧业及半农半牧业县(旗、市),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2%,多分布在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桩  
<正>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牧区、半农半牧区(以下简称农村牧区)均属于农村范畴,包括我国13个省(区)的268个牧业及半农半牧业县(旗、市),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2%,多分布在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
关键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争平  苗宗义  史培军  
农牧交错带的畜牧业在国家的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对科技的需求强烈,应加强开展重大科技问题的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媛媛  盖志毅  马军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不同历史阶段的牧区政策变迁,进行了回顾和考察。牧区经济政策演变过程中包含着一定的规律性,即由只重视畜牧向重视草业发展,由注重经济目标向保护生态目标发展,由抓行业生产向多业全面综合发展、统筹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由单一畜牧业向二三产业并进整体发展。提出在未来牧区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进一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前瞻性、参与性、灵活性和农村政策的差异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达丽   田新茹  
内蒙古自治区总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近中国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横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高平原为主,有68万平方公里的可利用开然草场,18.7万平方公里森林,是中国北部的天然生态屏障,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畜牧业在这里有着独特的优势,是自治区的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晓君  周立华  石敏俊  
退牧还草、封山禁牧政策下,部分农牧交错带地区已呈现出沙漠化逆转趋势,但因沙漠化逆转的生态效益难以直接反映到农户经济收入当中。农户因牧场资源减少,经济利益受损,为维持收入不变,农户违规放牧、偷牧现象严重,退牧还草生态成果存在很大隐患。科学评价农牧交错带沙漠化逆转的生态经济效益,探讨禁牧政策下,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的政策手段,对于保障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基于Bio-economic模型,模拟了不同经济政策的优化调控和生态建设的政策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禁牧政策下,通过农业和畜牧业的耦合优化配置、贷款资金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