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6)
- 2023(13233)
- 2022(11930)
- 2021(11219)
- 2020(9736)
- 2019(22869)
- 2018(23063)
- 2017(44842)
- 2016(24966)
- 2015(28494)
- 2014(28896)
- 2013(28870)
- 2012(26793)
- 2011(24216)
- 2010(24363)
- 2009(22504)
- 2008(22388)
- 2007(19830)
- 2006(17078)
- 2005(14888)
- 学科
- 济(100677)
- 经济(100562)
- 管理(69103)
- 业(66672)
- 企(54882)
- 企业(54882)
- 方法(50909)
- 数学(44490)
- 数学方法(43991)
- 农(27142)
- 财(24827)
- 学(24383)
- 中国(23982)
- 业经(20759)
- 地方(20253)
- 贸(18772)
- 贸易(18768)
- 易(18136)
- 农业(18038)
- 制(16818)
- 理论(16745)
- 和(16292)
- 务(15861)
- 财务(15790)
- 财务管理(15753)
- 环境(15168)
- 企业财务(14875)
- 技术(14565)
- 银(14009)
- 银行(13934)
- 机构
- 大学(367420)
- 学院(364154)
- 管理(142252)
- 济(139045)
- 经济(135845)
- 理学(124005)
- 研究(122547)
- 理学院(122531)
- 管理学(120170)
- 管理学院(119540)
- 中国(87835)
- 科学(81429)
- 京(78445)
- 农(68173)
- 所(64598)
- 财(62319)
- 业大(60446)
- 研究所(59570)
- 中心(54941)
- 农业(54400)
- 江(52709)
- 财经(50874)
- 北京(49380)
- 范(49103)
- 师范(48609)
- 经(46055)
- 院(43294)
- 州(43025)
- 经济学(41082)
- 师范大学(39361)
- 基金
- 项目(250826)
- 科学(194117)
- 基金(179699)
- 研究(178097)
- 家(158751)
- 国家(157454)
- 科学基金(132331)
- 社会(108470)
- 社会科(102502)
- 社会科学(102468)
- 省(98985)
- 基金项目(96731)
- 自然(88961)
- 自然科(86824)
- 自然科学(86792)
- 自然科学基金(85214)
- 划(84260)
- 教育(82017)
- 资助(74751)
- 编号(73171)
- 成果(59869)
- 重点(56567)
- 部(55067)
- 发(53246)
- 创(51390)
- 课题(50420)
- 科研(48705)
- 创新(47984)
- 计划(47770)
- 大学(46161)
- 期刊
- 济(148720)
- 经济(148720)
- 研究(101196)
- 学报(65930)
- 中国(63438)
- 农(61744)
- 科学(58157)
- 管理(48112)
- 大学(47570)
- 财(46651)
- 学学(44877)
- 农业(42724)
- 教育(38160)
- 技术(30269)
- 融(26474)
- 金融(26474)
- 业经(24662)
- 财经(24060)
- 经济研究(23015)
- 业(22362)
- 经(20332)
- 问题(20065)
- 图书(19663)
- 版(18855)
- 技术经济(18053)
- 科技(17876)
- 理论(17822)
- 业大(17145)
- 资源(16557)
- 实践(16489)
共检索到513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峰成 冯勇 苏二虎 张来厚 赵瑞霞 刘志雄 石海波
为了研究内蒙古的玉米育种材料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规律,用5个标准测验种(B73、Mo17、丹340、黄早4和掖478)和内蒙古主推品种的40个自交系为供试材料,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得到200个杂交组合,通过种植鉴定,对F1产量及产量配合力进行分析,并对其遗传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内蒙古玉米生产中应用的自交系分为国内群(Dom)、A群(Reid群)、B群(非Reid群)三大群,且M3401、巴816、MZY、K12、M9271等11个自交系具有较高的GCA效应,是较好的育种材料;主要杂优模式有Lan×塘四平头、Reid×塘四平头、Reid×Lan等三种模式;在200个测交组...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智利 杨晓婷 陈洪梅 希从芳 汪燕芬 王晶 李建宾
以4个优良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9个优良温带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昆明、曲靖和德宏3个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田间鉴评,研究其9个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热带自交系CRN3760-1-2-2-1-1-2的产量GCA效应值最高,其次是YML46、[阿1112×T(5003×云146)]##-1-1-1-1-B、2870263-4-2-1-B-B-BB-B、IRF321、8723、23X等自交系,都具有显著的产量GCA正效应值,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升 邹成林 黄爱花 郑德波 谭华 韦新兴 莫润秀 黄开健 莫芳华
以6个玉米南方锈病抗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试验设计方法Ⅱ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玉米自交系南方锈病抗性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研究结果表明,6个自交系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显著,自交系沈139 GCA效应为最大负效应,其次是齐319、双M9和X178;黄C和黄早四表现正的GCA效应。结合杂交组合实际抗病性表现与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进行分析,双M9所组配的各组合抗性表现和SCA效应均较好。群体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性状广义遗传力为82.54%,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的非加性效应,性状表现受环境影响较大。
关键词:
玉米 南方锈病 配合力 遗传参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青 吕巨智 程伟东 李石初 唐照磊 王玉萍
选用4个玉米自交系作为父本,11个玉米自交系作为母本,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44个杂交组合,调查南方锈病抗性水平进行配合力效应分析,并估算遗传参数,为玉米自交系的抗锈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个母本玉米自交系的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显著,GCA负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S313、CML161、CML451、南959、FM528、D001、万姆、ZH01、ZH03、ZH02、WH0218。4个父本玉米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GCA负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桂39722、桂兆18421、郑58、昌7-2。进一步对遗传参数的分析表明,自交系对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的广义遗传力为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亚勤 杨华 邱正高 祁志云 袁亮
利用14×10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对24个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等10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24个自交系中,09HN058、09HN074、09HN068、09HN071、09HN069、09HN075、09HN054、09HN072、09HN055、09HN056、09HN062、09HN061、09HN053、09HN063的产量GCA效应较高,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09HN051×09HN074、09HN056×09HN071、09HN060×09HN069和09HN052×09HN068...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参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明 曾慕衡 乐素菊
以6个鲜穗产量和含糖量表现差异显著的超甜玉米自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Griffing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了其配合力和遗传特性。结果表明,T3,T9,T17和T244个亲本的鲜穗产量和含糖量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有望组成高产和高含糖量的超甜玉米新组合;超甜玉米鲜穗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低,为17.83%,由非等位基因互作效应引起,且显性基因起主要作用,控制鲜穗产量的显性基因至少有4对;含糖量的遗传效应主要由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组成,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更重要,狭义遗传力为53.0%,控制含糖量的基因至少有3对。
关键词:
超甜玉米 鲜穗产量 含糖量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爱花 韦新兴 吴永升 陈国品 郑德波 莫润秀 邹成林 黄开健 谭华
选用具有Suwan血缘的25个自交系作为被测系,以温带自交系掖478、黄早4、MO17、丹340作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出F1杂交组合100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11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Su2-6-5-1、Su2-2-2-2、Su124、Su137-3、Su102、SW93-2-2-2、SW98-1-2自交系在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大部分表现为正值,其综合性状较好,利用它们作亲本,较容易组配出强优势组合。而Su119-1、Su127和Su5-8-2综合性状表现较差,需改良后方能利用。对于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表现为较大正效应值的组合有S...
关键词:
Suwan 自交系 配合力 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升 黄爱花 韦新兴 莫润秀 邹成林 谭华 郑德波 程伟东 黄开健
利用39对SSR分子标记和系谱信息分析广西常用苏湾玉米自交系和原始育种群体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39对SSR引物在27份玉米自交系和两个玉米群体中分别检测到154和196条等位基因差异,在27份玉米自交系中,每对引物检测到3~8个等位位点,平均为3.95个。经聚类分析,27份自交系可以分为3个类群。明确了经过选择后的苏湾群体等位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可为更好地利用苏湾玉米自交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
玉米 SSR标记 遗传分析 苏湾群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升 邹成林 黄爱花 韦新兴 莫润秀 郑德波 谭华 黄开健
遗传多样性分析在玉米育种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分子标记的发展为在DNA水平上分析种质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采用Illumina Goldengate基因分型方法对1536个SNP位点的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在147份玉米自交系中共成功捕获1308个SNP标记,成功率达85.2%,数据缺失率小于20%。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47份玉米自交系有29份属于PB种质,108份玉米自交系属PA种质,其余10份为血缘混杂的玉米自交系。利用SNP分子标记分析商业杂交组合分离的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关系,可明确经过二环选系后这些美国种质的遗传关系,为更好地利用美国玉米种质资源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磊 李盼 陈哲 赵永锋 祝丽英 黄亚群 陈景堂
【目的】筛选获得低植酸玉米自交系,研究低植酸性状的遗传规律,为低植酸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钼酸铵显色法对10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测定,将筛选得到的低植酸自交系鲁原92与已知低植酸突变体Lpa/lpa241、Lpa/Lpa241和齐319进行杂交,分析低植酸性状的遗传;并用钼酸铵显色法和植酸含量国标测定法对6个不同来源的齐319、鲁原92及其杂交种进行植酸含量比较分析,同时通过发芽试验对齐319、齐319×Lpa241/lpa241、鲁原92×Lpa241/lpa241、鲁原92×齐319苗期表现进行鉴定分析。【结果】钼酸铵显色法显示,鲁原92的无机磷含量达到0.93μg.mg-1...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低植酸 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琪林 陈绍江 苏书文 高合明 郭新林
以7份具有不同雄穗性状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Griffing方法4的双列杂交,估算了玉米雄穗主轴长度、分枝数、平均分枝长度、小穗着生密度和每穗小穗数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相应的遗传参数,并进行了性状间一般配合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个雄穗性状一般配合力明显高于特殊配合力,基因累加效应占遗传主导地位;5个性状的h2B(%)分别为80 72,82 96,85 13,84 211,61 10;h2N(%)分别为60 92,66 11,44 62,67 20,38 96。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相关分析发现,分枝数、小穗着生密度与每穗小穗数间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r=0 9347 ,r...
关键词:
玉米 雄穗性状 配合力 遗传参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伯陶 蒋有绎 李春红 陈海林 赵克勇 孟祥启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6个玉米自交系组配成的15个单交种的单株粒重配合力和花培出愈率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自交系中京4380的单株粒重一般配合力(gca)最高,出愈率的gca较高,而B670的单株粒重gca最低,但出愈率的gca却很高;单株粒重的gca与出愈率的gca两者不呈正相关;京4380×B670这一单交种在15个杂交组合中出愈率最高,花培反应最强。因此在进行玉米花培育种时,如果选用含有出愈率gca较高的亲本自交系的组合作材料,会有较高的出愈率,有可能培育出高配合力的花培系。
关键词:
玉米,花培反应,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俊意 徐莉
对33个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SSR分析,其结果为,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在0.1763~0.9490,平均为0.3228。除贞367遗传距离为大于0.90外,其他32个的遗传距离均小于0.51,表明玉米自交系间遗传基础狭窄。33个自交系的遗传距离按类平均法可聚为6类,其中Ⅱ、Ⅲ和Ⅳ类又分为两个亚类。提高玉米的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必须丰富亲本的遗传基础,扩大其遗传差异。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遗传多样性 SSR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海春 袁昊 李东波 余学杰 柯永培
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关系的研究和遗传多样性评价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2种方法对82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5个表型性状计算它们的欧式遗传距离,其平均遗传距离为50.57,变异范围为9.05~146.23,说明供试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丰富,以遗传距离38.06为界,将供试自交系分为6类,其聚类结果与其系谱来源的吻合程度较差;利用筛选出来的63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明显的SSR引物,在供试自交系中共检测出等位基因变异601个,每对引物检测到4~24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5个,每个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幅为0.454 6~0.916 9,平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于海秋 李兴涛 依兵 蒋春姬 王晓磊 曹敏建
以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低钾敏感玉米自交系D937及其F1、F2、BC1、BC2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天然低钾大田种植,对玉米耐低钾的主要根系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总根长和根表面积的遗传率较高,其狭义遗传力分别为63.05%和44.47%,两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存在主效基因作用。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干重和根含钾量的遗传率均较低,受环境影响较大。
关键词:
玉米 耐低钾 根系性状 遗传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