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7)
- 2023(7671)
- 2022(6534)
- 2021(5907)
- 2020(4566)
- 2019(10364)
- 2018(10251)
- 2017(19024)
- 2016(10223)
- 2015(11336)
- 2014(11451)
- 2013(11441)
- 2012(11124)
- 2011(10448)
- 2010(10639)
- 2009(9774)
- 2008(9665)
- 2007(8664)
- 2006(8142)
- 2005(7720)
- 学科
- 济(50940)
- 经济(50894)
- 管理(29351)
- 业(25746)
- 地方(21277)
- 企(18230)
- 企业(18230)
- 中国(17624)
- 农(15759)
- 环境(14449)
- 方法(12564)
- 业经(12471)
- 地方经济(12159)
- 农业(11272)
- 发(11258)
- 学(10532)
- 数学(10299)
- 数学方法(10178)
- 资源(9529)
- 融(8891)
- 金融(8890)
- 和(8807)
- 银(8473)
- 银行(8462)
- 行(8366)
- 制(8167)
- 贸(8124)
- 贸易(8110)
- 划(8092)
- 财(8059)
- 机构
- 学院(150896)
- 大学(147680)
- 济(62136)
- 经济(60730)
- 研究(60089)
- 管理(53782)
- 中国(45917)
- 理学(44635)
- 理学院(44005)
- 管理学(43285)
- 管理学院(43004)
- 科学(37943)
- 京(34103)
- 所(31935)
- 研究所(28842)
- 农(27747)
- 财(27232)
- 中心(26914)
- 江(25026)
- 范(23365)
- 师范(23149)
- 北京(22306)
- 院(21930)
- 业大(21572)
- 农业(21384)
- 州(20881)
- 财经(20505)
- 省(20032)
- 科学院(19116)
- 师范大学(18541)
- 基金
- 项目(97536)
- 科学(75921)
- 研究(72940)
- 基金(67510)
- 家(59580)
- 国家(59040)
- 科学基金(49314)
- 社会(45954)
- 社会科(43477)
- 社会科学(43466)
- 省(39578)
- 基金项目(35654)
- 划(33093)
- 教育(31441)
- 自然(30190)
- 编号(30136)
- 自然科(29242)
- 自然科学(29234)
- 自然科学基金(28655)
- 发(28596)
- 资助(26835)
- 成果(24571)
- 发展(23023)
- 重点(22714)
- 展(22589)
- 课题(21841)
- 部(20417)
- 创(20025)
- 国家社会(18974)
- 创新(18769)
共检索到251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梅青,邬翊光
内蒙古“金三角”资源富集,产业匹配条件优良,是我国具有大规模开发前景的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制约着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本文分析了该地区经济开发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良恕
攀西—六盘水地区系云南、贵州、四川省的接壤地带,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土地辽阔,可开垦荒地资源多,生物资源丰富,农作物产量高,水资源潜力很大,是《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提出的2000年前全国重点开发区域之一。本文对这一地区加速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九五”开发目标及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桂军 齐义军
内蒙古作为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民族地区的一员,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自2002年以来连续8年居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第一位。但在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煤炭资源种类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匮乏、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等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和生态破坏、固体废弃物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强化清洁生产,强化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容量,逐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制度创新规避"资源诅咒"。
关键词:
煤炭资源开发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卫东
内蒙古兴安盟水资源开发战略研究刘卫东(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属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国土面积5.98万km2。1992年末总人口156.17万,其中蒙古族占38.6...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树山 贾敬敦 张文生 吴建梅 邓瑞春 史培军
该文从分析内蒙古药用资源状况及开发现状入手,指出内蒙古医药产业以"围绕1个核心、抓住3个重点、构筑2个平台"为中蒙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资源和中蒙药优势为核心;在中蒙药材种植上,重点开展甘草、黄芪、麻黄、肉苁蓉、沙棘种植基地建设;在产品开发上选择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类疾病、妇科疾病等为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中蒙药的二次开发;重点形成以呼和浩特市、包头、伊盟(鄂尔多斯市)为主的金三角地区的生物药及其制剂生产基地和以赤峰地区为主的原料药及其制剂生产基地,同时组成7个医药集团;构建中蒙药技术支撑平台和中蒙药产业服务平台。
关键词:
药用资源 中蒙药 产业基地 内蒙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中华 邹婧喆
为研究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构建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该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8—2014年间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却较低,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顺克
重庆市奉节、巫山、巫溪三县由于公共管理创新机制的缺失、区域生产要素积聚平台的缺失、资源开发协调机制的缺失、公共管理规模效应的缺失等因素影响,一直被贫困所困扰。因此,需要把自然条件、经济结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相同,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性强的三县统筹整合开发,三县合一,撤县设区,建立三峡旅游经济开发区,培育区域城镇体系和生产要素支撑平台以及新兴产业群,实现区域资源统筹整合开发。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统筹整合 开发模式 西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云坤,陈亮
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地区,是江苏省经济最繁荣、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地区,是江苏的“金三角”。改革开放以来,“金三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江苏省对外开放的长廊。随着“金三角”城乡经济和交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逐步提高。作为医疗卫生行业,其改革与发展应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如何在为“金三角”地区经济建设眼务、为人民健康提供优质服务、保护劳动力,使卫生服务体系符合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步达到小康的卫生服务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本文就“金三角”地区医疗机构布局现状提出如下探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敏 吴书 彭宇泓 范莉莉 蒋玉石
本文以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和界定阻碍区域品牌形成和发展的锁定效应因素,并开发一套定量测量量表。在整理有关理论文献并结合研究小组对集群品牌开放式调查和对企业管理层深度访谈基础上,本文对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了规范的质性编码分析,提出集群区域品牌锁定效应的内容维度,并以此设计初始题项。通过发放问卷搜集调查数据后,利用信效度检验剔除相关度较低的测量项目,确定了由3个维度、14个测量题项组成的正式量表。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一步证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单维性和可靠性,是一个稳定有效的测量框架。本研究为集群区域品牌锁定效应提供了测量工具,填补了品牌化理论在产业集群方面的研究缺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玉鸣 刘诗洋
建立了包含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四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了能源金三角地区36个地级城市的区域发展协调度,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考察了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及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金三角地区地级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尚处于中强度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阶段,与其他三大经济圈还存在着明显差距;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关联度较弱且不显著,协调性较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许多城市表现出了异质性集聚特性,在空间上未达到良性共振,表明整体发展的关联带动性较弱;能源金三角地区在城市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严重的"资源诅咒"现象,同时也反映出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缺少系统空间规划。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汉英 赵千钧 高群
黄河三角洲拥有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水沙资源与海洋资源。经过近20年来的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诸如土壤盐碱化加重、植被生态系统成逆向演化、海岸蚀退、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对以往资源开发“外延式”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路,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适度开发,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以建设生态经济区为目标,以资源高效利用为基础,以循环经济和链式经济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并探讨了水土资源、能源等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铁飞 张振国
本文以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生态敏感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从空间角度分析了旅游开发的生态与环境适宜度问题。文章首先对生态敏感区和生态与环境适宜度的概念进行了讨论与界定,然后根据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影响特点,结合研究区的自然和生态特征,运用TM影像与DEM模型,对研究区地表切割程度、坡度、坡向等进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并运用归一化指数(NDVI)刻画了研究区的植被状况,根据这些指标对研究区进行旅游开发适宜区划分,共划分出3个适宜区和1个次适宜区。在此基础上,就生态与环境适宜度对研究区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讨论:①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中,要认真研究本地区的生态与自然环境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林秀 温璐 张雪峰 王立新 赵吉 杜凤莲
为探讨内蒙古地区水资源现存问题和发展规律,合理利用区域水资源,基于水足迹理论对内蒙古1998—2018年用水结构进行分析,并评价区域水资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全区水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总水足迹达778.58亿m3。从构成上看,农业蓝绿水足迹始终占总水足迹主导地位,所占比例为72.43%~82.97%。对比各地级市用水特征,由于阿拉善地区生态蓝水足迹较高,因而人均蓝水足迹最高;兴安盟降水量大、作物产量较低,因此人均绿水足迹最高;研究区总体水资源压力始终处于较高状态,乌海地区水资源压力位居第一,但研究区总体上尚未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综上,内蒙古地区亟需通过调整用水结构等以改善当地水资源利用现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资源评价 蓝水 绿水 灰水 内蒙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冰冰 刘慧涛 董英山 宋洪伟 林凤起
本文对东北、内蒙古地区茶属果树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有19种、2变种、1变型,并对其特征、特性、生境、分布及利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驯化栽培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果树,东北,内蒙古,开发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张荷亮 李红丽 崔艳 红鸽 姚一萍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提升资源环境绩效是生物修复的与保育的关键。利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的内蒙古近12a来的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11年综合绩效指数从2000年的63.9上升为2011年的183.6,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在全国的第23位左右徘徊。②近12a中用水绩效及其指数提升明显,建设用地绩效指数呈现"N"型不稳定变动态势;COD排放绩效指数和工业固定废物排放绩效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但SO2排放绩效指数呈现线性增加趋势,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与态势没有根本转变。③2010年内蒙古综合现代化水平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