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9)
- 2023(6851)
- 2022(5703)
- 2021(5202)
- 2020(4310)
- 2019(9520)
- 2018(9075)
- 2017(16345)
- 2016(9465)
- 2015(10114)
- 2014(9735)
- 2013(9621)
- 2012(8971)
- 2011(8113)
- 2010(8139)
- 2009(7324)
- 2008(7454)
- 2007(6400)
- 2006(5547)
- 2005(4710)
- 学科
- 济(31612)
- 经济(31567)
- 管理(24132)
- 业(23064)
- 企(17762)
- 企业(17762)
- 方法(15448)
- 数学(13687)
- 数学方法(13515)
- 学(12345)
- 农(9773)
- 财(8708)
- 中国(7952)
- 贸(7833)
- 贸易(7833)
- 易(7642)
- 环境(7300)
- 业经(7278)
- 制(7067)
- 农业(6741)
- 教育(5949)
- 技术(5598)
- 务(5397)
- 财务(5394)
- 财务管理(5387)
- 划(5356)
- 企业财务(5152)
- 研究(5040)
- 融(4955)
- 金融(4952)
- 机构
- 大学(144179)
- 学院(139792)
- 研究(55960)
- 济(50376)
- 经济(49277)
- 管理(47449)
- 理学(42520)
- 农(42412)
- 理学院(41861)
- 科学(41294)
- 管理学(40720)
- 管理学院(40515)
- 中国(36412)
- 农业(34551)
- 业大(32546)
- 所(31497)
- 京(30680)
- 研究所(29767)
- 中心(23182)
- 农业大学(23174)
- 江(21068)
- 财(21055)
- 院(20343)
- 室(20232)
- 省(19727)
- 实验(18627)
- 北京(18312)
- 业(18259)
- 科学院(18047)
- 实验室(17915)
- 基金
- 项目(106640)
- 科学(81355)
- 基金(78110)
- 家(74616)
- 国家(74041)
- 研究(64605)
- 科学基金(60112)
- 自然(43913)
- 自然科(42929)
- 自然科学(42899)
- 省(42543)
- 自然科学基金(42161)
- 基金项目(42035)
- 社会(40346)
- 社会科(38192)
- 社会科学(38180)
- 划(37374)
- 资助(31201)
- 教育(29944)
- 计划(25378)
- 重点(25231)
- 科技(23546)
- 创(22584)
- 部(22515)
- 发(22464)
- 编号(22371)
- 科研(22098)
- 创新(21306)
- 业(20858)
- 农(19837)
共检索到191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桔红 陈文 阮玥婷 张诗燕 孙欢婷 马培华 魏梓欣 黎源璐
[目的]研究贪铜菌及其与含羞草(Mimosa pudica)形成的共生体对重金属铜污染的抗性,为重金属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提供参考,丰富功能菌株资源库。[方法]自含羞草根瘤中分离得到菌株HXC-8,扩增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研究菌株HXC-8对重金属铜的耐受性及去除率。此外,设置接菌组(含羞草种子在H XC-8菌悬液中浸泡6 h、自然阴干1h)和未接菌组(含羞草种子在蒸馏水中浸泡6h、自然阴干1 h),将2组含羞草种子在Cu~(2+)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250,300,350,400 mg/L的混合营养液中培养,分析菌株H XC-8对铜胁迫下含羞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菌株H XC-8为贪铜菌属(Cupriavidus sp.)细菌,将其命名为“贪铜菌HXC-8”。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贪铜菌HXC-8为革兰氏阴性菌,能分泌活性较高的H_2O_2酶和淀粉酶,不产生纤维素酶,不适合在肉汁培养基上生长,在糖代谢过程中无混合酸发酵,属于快生型内生菌。随着Cu~(2+)质量浓度的升高,贪铜菌HXC-8的生长受到了抑制,该菌对Cu~(2+)的耐受量是0~150 mg/L。当Cu~(2+)质量浓度为25~150 mg/L时,随着菌液中Cu~(2+)质量浓度的增大,贪铜菌HXC-8对铜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其中Cu~(2+)质量浓度为25 mg/L时,贪铜菌HXC-8对铜的去除率最高,为97.93%。在0~400 mg/L Cu~(2+)胁迫下,随Cu~(2+)质量浓度的升高,未接菌组和接菌组含羞草种子萌发率均无显著变化,但种子活力指数明显下降;未接菌组和接菌组含羞草幼苗鲜质量、根长、茎长及株高均明显降低。当Cu~(2+)质量浓度为0~300 mg/L时,接菌组与未接菌组含羞草幼苗鲜质量、根长、茎长、株高均无显著差异;当Cu~(2+)质量浓度为350~400 mg/L时,接菌组幼苗以上指标均明显大于未接菌组。[结论]贪铜菌HXC-8对铜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能够降低环境中游离态的Cu~(2+),可减缓重金属铜对含羞草生长的胁迫。
关键词:
贪铜菌 含羞草 铜污染 耐受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玉红 焦如珍 牟新涛
从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巴西含羞草的根瘤中分离到一株根瘤菌,编号为caf324,经过16S rDNA全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caf324与β-根瘤菌含羞草伯克霍尔德菌PAS44(AY752958)的亲缘关系很近,相似度达到99.7%。通过部分生理生化测定发现,caf324接触酶、氧化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不能利用明胶和淀粉,不能利用葡萄糖发酵产酸,不能水解酪素,不能产生吲哚和3-酮基乳糖;抗逆性研究表明,caf324的生长范围广,可耐2%的NaCl,耐酸碱(pH4~11),最高生长温度4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云 陈文新
采用 16SrDNAPCR -RFLP分析和表型数值分类 ,对分离自三叶草 (Trifolium)、猪屎豆 (Crotalaria)和含羞草(Mimosa) 3属植物的根瘤菌进行了分类研究。 16SrDNAPCR -RFLP分析表明 ,在 80 %的相似性水平上 ,6 7株待测菌株和 18株参比菌株归属到慢生根瘤菌属 (Bradyrhizobium)、中慢生根瘤菌属 (Mesorhizobium)、土壤杆菌属 (Agrobac terium)和根瘤菌属 (Rhizobium)与中华根瘤菌属 (Sinorhizobium) 4个系统发育分支。进一步对其中 5 6株待测菌株和14株参比菌株进行表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利方 陈泽斌 夏体渊 耿开友 赵凤 靳松 李静雯 牛燕芬
对污染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预防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细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结合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定。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为SH42菌株,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基本相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H42与B.mojAveNSiS(Am948970)聚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同源性为99.4%。因此确定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SH42为莫海威芽孢杆菌。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内生细菌 分离 鉴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甜甜 叶甜甜 程国军 李友国
从湖北省某重金属矿区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够还原Cu2+的菌株TT1。该菌株可以单抗3 mmol/L的Cu2+。经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认该菌株属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TT1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8%。在含有0.2 mmol/L Cu2+的培养条件下,菌株TT1的生长不受影响。Cu2+还原的最适温度为30℃,在该温度下,24 h时间内TT1可以还原71%的Cu2+;Cu2+最适还原的pH为6。因此,TT1菌株有望用于含Cu2+废水的处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登科 吕正阳 李望豪 周瑞鹏 赖泽成 张春源 樊改丽 王荣波 林占熺 鲁国东 叶文雨
通过研磨组织、稀释分离等方法,从巨菌草的健康叶片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溶磷和分泌吲哚乙酸能力的内生细菌,命名为FJU3,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也研究了其对盆栽玉米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菌株FJU3具有一定的溶磷能力,其分泌吲哚乙酸的质量浓度达到了14.2 mg·L~(-1),且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菌株FJU3在产铁载体、接触酶、解硅酸盐等生理生化特性试验中均为阳性反应;玉米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促生效果比较显著的是地上部鲜质量和株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76%和41%.
关键词:
巨菌草 内生细菌 生理生化特性 促生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梅 罗培宇 肖亦农 钮旭光 韩晓日
从玉米东单90和郑单958健康鲜植株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利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分离物的固氮酶活性,得到2株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SD1A和SD2A,分别为3284.3C2H4.h-1·mL-1和3206.8nmolC2H4·h-1·mL-1;将SD1A和SD2A的纯培养物对植物分别进行土培和水培回接试验,结果均能从植物体内重新分离到出发菌株,表明SD1A和SD2A为内生固氮菌;通过对菌株理化特性试验,结果证明二者均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trevisan)。用SD1A和SD2A处理的植株在水培试验中,株高分别为35.95cm和35.32cm,地上部干重分别为0.106g和0.101g,...
关键词:
玉米 内生固氮菌 固氮酶活性 促生长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维娜 王安利 刘存岐 王所安 王荣端 马志强
在铜含量不同的饵料对中国对虾生长及体内铜、锌和铁含量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饵料中铜含量为25.27mg/kg时,可使体长为30~40mm的中国对虾增长最快。饵料中铜含量与对虾头胸部铁含量呈负相关,而与对虾腹部铜锌含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铜 锌 铁 饵料 中国对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凤 耿开友 胡昳 夏体渊 陈泽斌 任禛 靳松
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结合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化血胆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化血胆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为HXD5菌株,其形态特征及22项生理生化指标与枯草芽孢杆菌相符;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HXD5与B.AmyloliquefAcieNS(Hq727971)、B.vAlliSmortiS(fJ386541)、B.licHeNiformiS(ef644414)、B.SuBtiliS(Ay583216)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同源性为99.9%~100%。因此确定引起化血胆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HXD5为枯草芽孢杆菌。抑菌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方芳 方玉鹏 孟娜 石文立 王妍 李勤凡
【目的】探索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中是否存在产槲皮素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对鱼腥草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分离纯化后收集菌丝利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代谢产物中的槲皮素,并分析其产量。采用形态学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鉴定产槲皮素的内生真菌。【结果】从鱼腥草不同部位共分离得到9株内生真菌,其中由根中分离得到的菌株YXC-G1具有产生槲皮素的能力,为笋顶孢属(Acrostalagmus sp.)真菌,菌丝中槲皮素的含量为8.296 mg/g。【结论】从鱼腥草根部分离到1株产槲皮素的内生真菌YXC-G1,其可作为生产槲皮素的备选菌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鑫钰 朱宏建 周倩 任佐华 吴凌婧 刘二明
为了筛选具有生防价值的拮抗烟草青枯雷尔氏菌的内生细菌,从湖南长沙、永州、郴州烟草青枯病发病区的健康烟株采集茎秆,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获得150个内生菌株。抑菌结果表明,21个内生菌株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2316菌株有拮抗效果,占总菌株数的14.0%。拮抗菌株中,F1菌株24 h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株2316抑菌圈直径达6.5 mm,其抗菌谱研究表明,该菌株对辣椒白绢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柑橘溃疡病菌等5种病原细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F1菌株为莫哈韦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
关键词:
烟草 青枯雷尔氏菌 内生细菌 分离 鉴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海琼 汪春蕾
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漆酶活性的菌株,经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细菌,将其命名为Bacillus sp.4Bs。菌株4Bs的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37℃和7.0,其在6%(w/v)Na cl溶液中能够正常生长,在含有2.0 mmol/l cu~(2+)的培养基中仍生长旺盛。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菌株4Bs的芽孢漆酶活性为35.66u/g(干重),其芽孢漆酶最适反应温度为80℃,最适反应pH值为6.8;0.1 mmol/l的半胱氨酸、二硫苏糖醇和叠氮化钠抑制其活性,10 mmol/l的Na~+, K~+, cu~(2+)和li~+能够增强其活性。在pH 6.8的体系中,菌株4B...
关键词:
细菌漆酶 芽孢杆菌 染料脱色 铜抗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玲 张雯龙 蓝桃菊 陈艳露 覃丽萍 NARISAWA Kazuhiko 刘斌
从不同植物的茎和叶中分离获得204株真菌,通过对白菜的致病性测定筛选获得1株能显著促进白菜生长的内生真菌菌株24L-4。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进行ITS-r DNA和18S-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DevrIeSIA LAgerSTroem。该菌株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株高、叶宽、茎径和干质量分别较未接种对照处理增加33.3%、65.7%、27.3%和45.1%,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同时,盆栽试验表明:D.LAgerSTroem铁皮石斛盆栽苗的茎径、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较无接种对照增加104.0%、83.9%和114.7%,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显微镜观察发现:D.LAgerSTroem可定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育菁 陈璐 蓝江林 苏明星 刘波
对采自福建宁德地区的大白毫和福云六号茶叶进行内生菌的分离和脂肪酸鉴定.从7份样品中共分离到16株细菌、1株真菌.老叶中均未检测到内生菌,芽叶中内生菌数量为26.5×106-139.5×106cfu.g-1.有机种植的福云六号芽叶含菌量是大白毫的1.94倍.常规种植的大白毫芽叶含菌量为97.5×106-139.5×106cfu.g-1,明显高于有机种植的26.5×106-28.3×106cfu.g-1.大白毫带有红杆菌属、微杆菌属、根瘤菌属和贪噬菌属的内生细菌,福云六号仅含有根瘤菌属和贪噬菌属.有11株茶叶内生菌对10种供试病原菌表现出拮抗活性,其中放射根瘤菌Eb659菌株抑菌谱最广,具有作为生...
关键词:
茶叶 内生菌 分离 脂肪酸鉴定 生物防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